演员东方闻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较优势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22:45:5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较优势原则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问题,您对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担心,
      您对大盘走势有任何疑惑,您还关心哪些股票的趋势,随时可以免费致电--

      金融界服务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继电话)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国际贸易

    从国际收支周期波动和长期平衡的角度看,单边的资本持续流入或者流出均不利于国际收支在长期内的可持续平衡,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通过双向流动获得最佳配置是必然趋势。这就是中国在获得高水平的资本流人的同时( “请进来”),还有必要主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的根本原因。 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看,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一是中国国际收支中资本流动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在吸收高额外资流入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相当有限( 由于金融市场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不同程度的管制,因而暂时不考虑间接投资的波动状况)。应当说, 我国是吸收外商投资大国,现在外商投资存量已经突破330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存量的6%左右;同时我国又是对外投资小国,根据我国政府统计, 日前对外投资总额只有不到70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量的0.13%。即使按有关国际组织统计,我国截至1999年底对外投资总额为256亿美元,也仅占全球的0.54%。 在这些有限的投资中,经营状况良好的并不多见。(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二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变,而这些突破和转变都可以说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对外开放,已经逐步从单纯依靠提高贸易依存度、提高进出口占GDP的比重,转向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全面配置经济资源、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对外贸易已经有了相当程度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对外开放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获得显著的发展。

    三是加入世贸促使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需要更为迫切。在经济界更多地关注加入世贸可能对国内经济体系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主动争取加入世贸带来的发展机遇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此,在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关键阶段,客观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历程,探讨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反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借鉴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经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关键,就是尊重和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大量对外投资成败的现实案例表明,相当数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失败,都可以归结为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而对外直接投资中取得较好效益的,也大多可以归结为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

    关键阶段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基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据中国外经贸部业务统计显示,2001年经外经贸部批准和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 312家,协议投资总额9.7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7.9亿美元。截至2001年底,我国境外企业累计已达6608家,协议投资总额121.7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 84.2 亿美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香港中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就有近 70 家,市值超过1万亿港元。据了解,中国现有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 主要以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类和服装类为重点;投资主体多为实力强、有一定信誉的国内生产企业;投资方式则多以设备和成熟技术为主;项目多集中在投资环境好,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尤以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

    不过,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限的经济总量、对外经贸往来规模和开放程度相适应,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属于试探性的、规模十分有限的投资。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社科院江小娟的测算,综合考虑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参照指标和影响因素,保守的估计是,“十五”期间,我国年均对外投资额约在50 亿美元到70亿美元之间,5年对外投资总额约在250亿美元到350亿美元之间。 如果多数因素都比较有利,我国每年对外投资额有可能达100亿美元以上。

    (二)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将适应中国对外开放深化的客观需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加人世贸,中国必将从主要依靠发展对外贸易、单纯注重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转向主动利用国际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这一转轨和深化过程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从宏观上看,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强化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成为影响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从微观角度看,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有效手段。

    (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具备促使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快速发展的条件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中国的国力已经有很大的提高,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促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市场上优化配置资源。同时,高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条件。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是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告别短缺经济,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事实上,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向海外转移长线产品。根据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向境外转移的长线产品目录》,第一批长线产品主要集中于轻工、机械、电子三大领域,共几十种,另外有关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境外投资建厂设点的措施和办法也在起草中。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近500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 其中许多产品在技术水准和质量档次方面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又有价格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我国目前主要鼓励成熟的长线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其中中东、南部非洲、拉丁美洲、中亚、东南亚等是重点。

    企业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的客观需要会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尽管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的企业同样有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绝大多数建立在工业化国家跨国公司的实践基础上,其基本观点是企业只有在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时,才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但是,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已经有一系列并不明显占据市场优势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能够有效地支持关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同样应该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观点。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企业在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具备了一定优势和对外投资的条件。正如波特教授所指出的,企业只要在内部运作的一系列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如以较低的成本、新的技术和流程等形成较高的产品价值,就可以以这一环节为突破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原则

    在承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还是试探性的投资,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指导思想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确实值得总结和反思。

    自从1979年开始发展非贸易型海外企业以来,我国海外直接投资获得了长足发展,行业涉及贸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咨询服务等等。从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看,中资企业在香港地区的投资最为集中。但是,在投资的产业、投资的主体和投资的区域选择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体现比较优势原则,没有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特点积极主动地确定投资的产业、区位,以及选择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盈亏持平的占28%,亏损的占 17%。但是,从深层次分析,我国海外企业的投资效益还不尽人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头小,中间大”,即盈利可观和亏损巨大的企业占少数,大部分处于略有盈余、保本持平和少量亏损的状态。显然,这种状况确实值得深入总结。

    (一)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从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投向农、牧、渔、制造、运输等48个行业,其中商业经济和代理业高踞榜首。从总体上看,这只能说是一个相当初级的发展阶段,只是一些企业为了试探性地了解国际市场而作出的尝试性选择,因为商业经济和代理业均以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自然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选择。

    但是,严格地说,这一投资产业结构的形成只是适应了早期发展阶段以贸易发展为主导的需要,适应当时有限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因此,如果从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察,这一产业结构并未清晰地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因而其发展状况不令人满意就是可以理解的现实。

    (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从近年来的基本情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遍及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 以美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较为集中,独联体亦有一定量的投资分布,其它国家、地区虽有分布,但发展缓慢。在186个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中, 到美国投资占全国投资企业总数的16%,协议投资额占年协议投资总数的13%;到中国香港投资的占全年投资企业总数的16%,协议投资额占全年协议投资总额的13.3%;到独联体投资占全年投资企业总数的7.5%。

    当然,从当时的经济环境看,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是,这种过于集中的地域投资格局相当程度上是一些政治性因素推动的,考虑经济方面的比较优势和互动因素相对较少。

    (三)对外直接投资市场主体选择

    在对外投资主体方面,主要是一些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特别是一些国有的外贸公司、投资公司等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这也是与当时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导的格局相适应。投资主体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综合机构,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主要从事海外贸易、金融、工业生产和资源开发;二是全国性的对外贸易公司和工贸、技贸结合型的大公司,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等;三是企业集团借鉴欧美跨国公司的经验,直接在海外投资建厂或合资、合营、独资等;四是逐步加入到对外投资行列中的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国际上单一项目跨国投资的平均投资额,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约为450万美元。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每个项目上的平均数,第一阶段平均额为110万美元,在第二阶段150万美元,第三阶段达到450万美元,呈明显的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应当承认, 当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司,并不完全是能够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市场化的企业。

    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规模看,投资规模主要以中小项目为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海外企业的平均投资额约为100万美元, 低于发展中国家26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水平;我国投资规模偏小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当前参与跨国投资的主要是国内的中小企业;即使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外贸公司,由于他们主要关注贸易活动,业务范围较少扩展到生产和服务领域;而工业企业和工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公司乐于铺摊子,将有限的资金尽量用于多个项目,从而导致我国海外企业数目的增长大大快于投资规模的增长。

    从国内不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看,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我国东部、东南部沿海对外直接投资比较集中,占总数的56.5%,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区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占全国57.5%。此外,内蒙古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实际投资上升很快,1995 年投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5.4%,协议投资额176.02万美元,占全国总数的1.6%。

    值得指出的是,当时国内部分企业为扩大经贸关系,在对投资所在国的投资法律、税收制度、外汇管制情况了解不够的情况下,盲目决策,致使资金投出后,境外注册公司经营不善;同时,这些企业缺乏足够、合格的对外直接投资专业人员,没有建立覆盖所有国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制度,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由于1989年公布的《对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办法》不包括对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因此他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只得挂靠在国营单位名下,但在管理上,却又完全不同于国营单位。从企业层面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支撑;在缺乏严格的内部约束的条件下,有的对外直接投资常演化为对外转移国有资产的重要渠道。

    行业选择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较广,但大多数集中在各种资源开发( 矿业开采、林业开发、远洋运输)和一般加工工业。按投资额计,资源开发型约占30 %,工农业生产约占50%,第三产业约占20%。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下一阶段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和产业选择方面,我国应主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和产业战略应当发挥产业、行业优势,并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体而言,我国对外投资应发挥第二产业的优势,对第一和第三产业则应选择其长处适当对外投资。我国拥有大量比较成熟的工业化技术,而且已经有不少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国以工业化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现实基础;我国的许多传统技术和工艺也深受世界市场的欢迎。因此,要把对外投资作为我国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行“产业梯度转移”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机电、小规模制造业方面具有传统的比较优势,适时地将这些产业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类似于或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剩余的生产能力找到出路,还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我国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生物工程、材料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都具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而且对国内的辐射效应强,有能力到发达国家投资经营。另外,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长远战略选择是投资于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领域,以此作为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比较优势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看,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重点应该是:

    1.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部门。主要集中在林业、渔业和矿业等行业,以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与其被动地期望从国际市场购买并承担市场风险,不如以战略性的眼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取得控制权。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数的29%,水、石油、森林、橡胶、铁和铜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少资源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我国已处在国际资源竞争的夹缝之中。因此,通过境外投资,有选择地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保障我国资源供应的战略安全,显得十分必要。

    2.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部门。制造业层次多,活动余地大,附加价值高,我国在轻纺、家电、电子、机械等一些部门有比较优势,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作为以后优先发展的重点。我国有较大规模的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稳定,很适合国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例如家用电器、摩托车、金属制品、家用机械类产品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对外投资,对扩大出口有较好的带动作用

    3.劳务输出型的工程承包部门。在海外开展工程承包,既促进就业,又带动了国产设备、材料的出口,这是由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的。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比较优势之一,这可以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加工贸易方式在我国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得到证明。

    4.研究开发型的科技开发部门。目前国际投资渐向高科技领域转移,我国应利用在航天技术、激光通讯、生化工程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入股方式对外投资,同时通过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关键设备,提高国内出口产品的档次。另外,我国一些企业资产规模与生产规模都已较大,但是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有较大的技术差距和研发能力差距,到国外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较快提高研发能力的有效途径。

    5.传统行业,主要指丝绸、陶瓷、中成药、餐馆、手工艺等行业。这类行业我国拥有独特专有技术,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6.贸易和运输业。这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最集中的两个行业,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也比较集中于这两个行业,至少在“十五”期间,它们仍将是重点投资行业。

    投资主体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之所以不能获得良好的投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主体的选择上没有选择充分市场化的、所有权制度方面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来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必然会面临这样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谁应作对外投资决策并负责? 若企业领导作决策,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若是政府作决策的话, 它又如何对项目的管理和盈亏负责?至今为止我国大多数对外投资项目鲜有成功者,正是这种困境的必然结果。

    只有在企业制度已经充分市场化的条件下,才可以进一步讨论企业对外投资的相关后续环节。基于比较优势的思路,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不同的地区、产业、时机和投资方式。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选择到那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去投资,投资的方式可以以独资为主;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则可以选择到发达国家去投资,在开始时,投资的方式应更多地采用合资的方式。在时机的把握方面,企业要善于捕捉各种机会,如利用汇率的有利变动适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另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将提出一系列全新的课题,如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与全球经济发展、政治变化等密切相关。由于企业的收益有相当部分来自海外,因此,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变化等联系起来;同时,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不断上升,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显著提高。企业到境外从事直接投资,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汇率风险、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等等,这就对企业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区域选择

    基于比较优势的原则,目前,我国的跨国投资区域应当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着手。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联系。这些国家正在积极开放市场,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在这些国家投资有利于我国适用技术优势的发挥,降低投资成本,带动我国技术、设备、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扩大出口创汇。发展中国家在“十五”期间仍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亚太国家与我国临近,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快,海外华人也多,对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有利。在发展中国家中,亚太国家应成为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区域。

    其次,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在以发展中国家作为起步的同时,也应发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以逐步实现投资市场的多元化。我国的出口商品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投资,可避开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贸易摩擦,还可通过技术回流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国内提供信息,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