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翎高清照片:今天为何培养不了大师? 看的书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18:58
        有幸数次亲历对宪益舅舅的采访。听到过那么多的妙语如珠,那样语惊四座的真言,毫无粉饰的待人接物的风范。来访者被感染了,旁听者被感染了。老人对谁来都一样说话,谁能有所收获,能体会点什么,就看各自的悟性了。

  带着形形色色的情感、负荷或杂念而来,走出去,都像被洗礼净化了一番。日子远了,有些人故态复萌;也有些人铭记在心,从此也学做一个比较超脱的人,比较纯粹的人。

  以下是2005年老人在一次访谈中的“有一说一”:

  关于英翻中的经验:如果翻成滑铁卢桥,就没上座率,不好,就翻成《魂断蓝桥》。

  光求“达”,就不“信”了。天上银河翻成牛奶路,人家就不懂了。

  (翻译要)“信达雅”。光“信达”就会碰到一些困难。

  关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区别及其学习内容:

  剑桥比牛津开通些。牛津重文采,剑桥重科学工程,不一样。我在时,中国人去剑桥多,因为重视工程科学。留学牛津不过三四个人,剑桥一百人。我常去剑桥,乘火车,三角区,要换车。两地都不错,都很熟。我去,华罗庚也去。我在莫顿第一名。(莫顿学院)最早成立,是十三世纪成立,资格最老最早,占地盘不少。学古代史,中国历史,外国历史,文史方面。分荣誉学位、普通学位,四年是荣誉学位。先考一年拉丁希腊文过关,包括英国人在内,念过可考,普通学位先念半年,上本科。

  关于选择工作:念书时没考虑将来工作什么,家里比较富裕,凭兴趣学,完全凭兴趣。

  关于音乐节奏与翻译关系:对西方音乐有兴趣,经常听音乐,学一点东西,什么交响乐啦。喜欢很多,贝多芬,很多人喜欢,后来对巴赫也有兴趣。中国人后来对柴可夫斯基兴趣大。

  音乐节奏与翻译没有关系,听不见达的意思,乡下人和绅士不一样,比如翻萧伯纳的《卖花女》,本来很活,就模仿乡下女,口气就不一样。和音乐没关系。

  关于一生中快乐的阶段:在牛津很快乐。牛津以外,在编译馆比较愉快。当然那时抗日战争没结束。到1952年去外文社(之前),也许有四十年(加上出生到留学之前的快乐时光)。”关于《中国文学》注为什么停刊:没人。经费有,钱没问题。我们依靠人,党的书记何路身体不好,我爱人戴乃迭身体不好。我离休了,除此之外,四五人都不行,没人了。

  关于今天为什么培养不了大师:看的书少。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书少了。

  关于体育运动、爱好及其他:中学跑一千五百米,篮球、足球都不行,乒乓球还行。画画不行,雕塑不行,书呆子,比钱书呆子(钱锺书)程度小点。兴趣又广,文学艺术都喜欢,历史,我都有兴趣。(大学时)兴趣在抗日战争,抗日宣传,对共产党有兴趣,再以后,没有。

  关于早期读物:最早读的英文作品,如《海底两万里》、《金银岛》,还有《三个火枪手》、《铁面人》等,后来就搁下了,那时不到十岁,后来又重新读了。关于为什么不翻译毛选:我看别人翻译的很少,直接看原文。我当时在南京编译馆,钱锺书通过向达要调我和他一块翻毛选,我拒绝了。原因正常,我正搞统战工作,关系融洽,买了一个房子,住得舒服,懒得走。他(毛主席)是政治家,我对政治兴趣不大,我那时对毛主席挺佩服,不是不尊敬。

  关于现在平常做什么:我现在老了,什么都不做,看电视看书。

  (整理于2010年11月22日杨宪益周年祭前夕)

  注:杨宪益自书《年谱》:“1952年,来北京外文社,先在外文图书编辑部任专家……1954年《中国文学》季刊并入外文社。任《中国文学》英文翻译……1980年《中国文学》主编茅盾逝世,任主编……1984年……改任顾问。”1985年起杨宪益不再担任顾问。

  《中国文学》一度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唯一窗口。“文革”后,杨宪益建议出版“熊猫丛书”,专门介绍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该丛书包括《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以及《边城》、《春天里的秋天》、《蝴蝶》、《绿化树》、《芙蓉镇》等现当代作品,在当时的西方社会畅销一时。(赵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