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世同堂09:[转贴]侯哥的思维导图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7:40:23
侯哥的思维导图之旅

栖息谷改版之后比较热的一张帖,当中讨论的气氛不错,转过来给大家看看,希望能对大家能有些启发
原帖: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 ... amp;page=1&px=0

侯哥的思维导图之旅


   侯哥是一个非常好新鲜的人,无论发现或者知晓了什么新生事物,有条件侯哥是无论如何都要试试的,也包括小时候非得要尝试去打架一样。当05年发现有思维导图这个东西后,侯哥也兴高采烈的投入到学习的洪流中去了。

   侯哥是在栖息谷听说了思维导图的,并且已经知道了“谷子”里已经有聚会开讲了思维导图,聚会都有思维导图的主题了。侯哥觉得自己落后了,便买了许多的托尼巴赞的书看了来。最令侯哥感到欣喜的是,网上竟然有很多的有关思维导图的软件。侯哥在自己的电脑上连装了三个有关思维导图的软件。

侯哥的思维导图之旅很多有了第一个劳动成果:


图1  办公室搬迁思维导图


这是当时侯哥在公司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搬迁办公室。搬迁办公室是意见非常烦琐的事情,虽然侯哥在公司已经被封为“CMO”了(M的意思为move),但是以前每次搬迁都很容易忽略一些问题,在准备上就不足了。这次侯哥活学活用,把整个搬迁工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出来,把搬迁工作细分。

但是,这里也不得不说,这个图在前期的工作中对于整理自己的思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在工作的执行中,侯哥最后都几乎忘了侯哥曾经画过这么一张图,以至于侯哥在后来的工作中,再也没有看到他了,这张图,在侯哥的记忆中却不深刻了,唯一能有记忆的是,这是侯哥自己绘制出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第一张思维导图。

侯哥对于思维导图的喜爱是从后面的生活和工作中慢慢产生起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侯哥清楚,思维导图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图,而思维是人解释外界事物的方式,于是侯哥开始有意识的绘制自己对外界事物解释的思维图,甚至开始用思维导图去解释自己看过的电影,让思维导图记载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看法。


图2  电影《小活佛》思维导图


侯哥发现用思维导图去解释电影,自己对于电影所讲述的理解都更加深刻了,并且很容易给别人讲述这个电影的故事。因为看见这个思维导图,电影中的一些电影情节会很自然的在自己的脑海中流淌。

但是侯哥不喜欢在每看完一部电影后就去画这样一个导图,因为侯哥懒。

侯哥也在尝试在思维导图中加入到更加积极的因素。侯哥不满足于这种思维导图的运用。侯哥把思维导图用到了培训中,用到了培训准备中,去组织培训的思路。

侯哥也看见了扬子在栖息谷中的帖子了,侯哥觉得他说的很对,思维导图是用来和自己沟通的,并不是给别人准备的。所以侯哥很少给别人讲自己的导图,因为侯哥一直是用思维导图和自己做一些沟通。

可是侯哥却在不久前改变了,思维导图在侯哥的旅途中也开始变了,或许这种变化正向着正统的思维导图背道而驰,但是侯哥走出去了,不知道会是邪路,还是末路呢。

年会的时候,接到领导安排的一个任务,就是在公司年会大会上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活动和团队建设的年度计划。对于企业文化活动和年度计划,其实是不陌生的,也不怕上台演讲,但是侯哥还是有些担心,不为别的,是在想该如何来讲企业文化,怎么把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具体的安排联系起来。

开完workshop,侯哥一个人留在了会议室,侯哥希望侯哥能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侯哥担心的问题。并且在前一天的中层培训中,因为关于企业文化的一个提问,答问题的同事的随意否定式的回答也给了侯哥更多更多的压力。在尝试了很多的办法后,侯哥想到了思维导图,侯哥想或许能用这个办法来解决。

在学习思维导图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误区,认为思维导图就是mindmanager和mindmap软件中的那种图例,但是很容易忽视思维导图的实质,它其实更是一张脑图,可以用世界上最丰富的图例来表达它。侯哥很庆幸侯哥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没有被这些软件所束缚,而关注到了思维导图的实质,并且这种学习,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于侯哥解决侯哥在年会上遇到的问题,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侯哥利用思维导图把公司的文化画成了一张大树图,而分别把承诺、企业核心价值、企业目标和企业使命分别放在了土地树根、树干、树顶和整体环境中。仅仅是这一步,简单的企业文化的思维导图已经跃然纸上,已经比干枯的文字叙述要丰富和生动了许多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应该去组织解说这个思维导图了。

在年会大会上,侯哥把这个思维导图用电脑画出来并展示给了大家,并且侯哥花了十分钟的时间来解释公司的企业文化。因为是思维导图,所以解释的时候是完全在解释自己的脑图,所以在语言组织上侯哥也觉得非常的通畅,当侯哥解释完的时候,侯哥自己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图3   企业文化的思维导图


前些天,侯哥去外面培训,讲到职业态度是,又利用一把这种或许不标准的思维导图,发现效果也不错喔:


具体的解释是:创新精神是(职业)的头脑,拥有创新精神的头脑我们才能保持向上的动力和趋势;坚持原则是(职业)的脊椎,坚持原则我们才不会走歪;服务和贡献是(职业)的心,只有拥有了服务和贡献的心,我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手是和他人打交道最多的,但绝不是用来打架的,是握手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并且和周围的人形成双赢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动性和适应性是(职业)的压力承受者,有主动性和适应性我们才能承受更多的压力;脚是身体接触大地的基石,团队也是我们前进的基石,对于团队以及团队的人,首先我们应该拥有团队精神,并且认同团队的每一个人,和他们一起分享!

不太清楚侯哥以后会不会继续这样去用思维导图,但是侯哥觉得自己用得还是蛮开心,不知道已经学了思维导图的大家,是否也象侯哥一样在坚持。侯哥不知道这种坚持是不是正道呢! 我的回帖:

思维导图的关键在“思维”而不在“导图”本身思维导图的关键在“思维”而不在“导图”本身,导图只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学习的时候我们不能舍本逐末。纸上有图,心中更应该要有图。举个简单的例子,纸上画了个苹果,但你的心中有苹果吗?它有多大?有多重?什么颜色?摸上去感觉如何?试过咬它一口吗?它会动吗?会叫吗?能将它放大或者缩小吗?这些思考都不是从软件里面选择一副看似很漂亮的图能做到的。要做到这些并不难,活用我们的大脑就可以了。表现在图上的话,倘若不是用于展示的话,一个圈加一撇,两秒就能把它表示出来了,何必苦苦地去找什么漂亮的图画呢?重要的东西已经在你的大脑里面了。

我相信侯哥后两幅图的印象会比前两幅深,因为后两幅图用了类似记忆法里面的挂钩法,把主要内容和大家熟悉的东西(大树、人体)挂在一起,做了联想,所以会比单纯做了归纳整理的前两幅图印象要深。这也是运用了思维导图的思考方式。

思维导图不难画,它的规则看上去也不多,但要适应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却要一定的练习和实践才行。思维导图这种思考方式包含记忆、速读、分析、整理、创造等等,希望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单单局限在图的本身。好像侯哥这样,我认为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至少没给自己设太多的限制:)

初学者常常说思维导图没有太大的作用,是炒作,其实我认为这只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这种方法,他们用类似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一些图,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还是用线性的思考方式。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现在这些图看多了也麻木了,慢慢也不想说太多,同一句话说太多会感觉自己太罗嗦。在求师得里看到很多顶上来的帖子都是软件汉化、破解之类的,更加不想说什么,由他们去吧……

导图就好像游泳一样,不是光看书就可以的,要多练习,多尝试,从应用当中学习,有条件的也可以请个内行的教练辅助一下。

浅陋之见,多多指教。

顺带提一下,四月底会有个关于思维导图的活动,这里暂且卖个关子

最近有人在QQ上问我关于思维导图创造性方面的用途,我在这一帖中回复了,大家可以看看: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 ... amp;page=1&px=0

放在最上面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初学的朋友不妨翻翻旧帖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宝藏”呢




大漠评《侯哥的思维导图之旅》

大漠评书:

    看到侯哥的作品感受颇深,因为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的东西,我们每个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根据自己不断的应用的心得体会再次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第一幅思维导图侯哥做的比较细致,考虑的比较周全。从我个人的观点比较喜欢这一张,因为它比较符合自己大脑放射状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

    反观之所以体会不深原因之一在于这张图他是用计算机绘制的,缺乏了大脑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加深的工作。如果他这幅图用手绘的话,他的感悟很可能更深些。另外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把它作为检查自己工作进度工作进展情况的图,那么这张图才真正的发挥了它的作用。另外这张图中颜色的运用比较单一,因此所造成的视觉刺激就比较弱,回忆起来相对就比较困难。另外在这幅思维导图当中虽然他也运用了一些小的图标,但是它和分支及任务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综上因素,所以侯哥除了记得这是他第一次的作品之外,没有太大的印象。

    第二幅作品侯哥把自己看看电影的内容整理成了图,应该说是很大的进步和尝试。就内容和大脑的思考来说,有了一些进步,是把在自己的头脑留下印象的内容做了一些整理。如果在这幅图中加入自己更多的理解体会和感悟,而不仅仅是一些关键字词的记录,效果会更好一些。别把大脑当成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它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另外这幅图也存在着字体和线条的颜色单一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因而不能更好的让大脑更好的回忆它的问题。侯哥之所以对于这幅图回忆起来比较快的原因,在于他在前期看电影的过程中,电影的画面和声音等等给他大量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和冲击,调动他的更多的感观刺激和感受。

    在此还要说一点,那就是这张图的结构如同一棵被人砍倒的大树,所有的思维方向只能局限于向右边发展,因而对于下一步的资料整理和修改会造成极大的不变。而思维导图一再强调的是放射状向四周发散的思维,因为这样我们在思维导图问题不会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自由的发挥,大脑会因此受到鼓励和刺激,而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思维。也许有人会说这仅仅是表现形式的问题,但是正式因为形式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感观的变化和思想的变化。思路决定出路,决策决定未来。虽然是很小的差异,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呀。

    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严格来讲它们都不是思维导图,仅仅是一幅记录“思维”的“导图”。正如大魔头所讲的就是利用形象记忆法的记忆图。第三幅所以有利于记忆的原因就在于选择一棵树,这样一个比较形象的物体,它更加的形象和直观,又利用了记忆法当中的挂钩记忆法。第三幅图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色彩和图像的运用比较到位。第四幅图选择一个奔跑的人物在形象记忆方面运用的比较好,也是充分利用了挂钩记忆法。相对来说他在色彩和形象方面比较薄弱一些,如果在人物的形象进一步的采取一些夸张的技巧会更加形象和生动,更加有利与记忆,和吸引观众。

    一边思考一边把这些文字敲下来,还不包括其中的一次当机,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总算是把这些话留下了,希望大漠的评书,能够引发大家一些思考和共鸣,有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沟通和交流。对,想必猴哥的观点多数xdjm都认同。
思维导图的本质在于思维,图只是一种呈现方式,图呈现的模式能够更好的激活多向的思维。
说实话,欧虽然也在用mind方面的一些软件,但在用软件方面的感觉是用来做读书笔记最佳,主动的发散思维时个人更倾向于在纸上信手写些keywords。
因为用软件时需要发现最适合的图(思维导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用图代替keywords或句子)是很浪费时间的,就是手工在纸上画图我认为对个人围绕主题的发散思维也是不利的,因为无论找图还是画图都会一定程度上分散对主题的专注度。
也许是个人在这方面的修行还不够。但感觉每个人应该从自己的特点出发去活学活用思维导图,切忌因图废思维。



我的回帖:
手画思维导图要有目的,首先要明确我们不是在比赛画画,画图是只是为了帮助思考。图可以画也应该画,但在哪里画、什么时候要画、画什么,我们要讲究。一般画图的时间不应该很长,表达意思就可以了,普通的图画作画时间不应超过3秒,至少要控制在五秒以内,10秒以上就太长了,特别是在做发散思维练习的时候。

为何大漠孤烟和我一直提倡先用手绘而不是先用软件,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手绘能更加快地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包括图像、符号、思维方面等等),自己的印象会特别深刻、思路会特别清晰(不管你的图看起来漂不漂亮),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用软件虽然比较快,但很多时候作图之后留下的却只有一些“ctrl+c”、“ctrl+v”的记忆。

我没有否认思维导图软件的用途,它的确有很多功能是手绘做不到的,但手绘(正确来说是这种思维的表达方式)也不是全部可以用软件来代替的。

思维导图好像游泳一样,在普通游泳池或者沙滩旁玩一下的时候,干嘛要带着这么多累赘的“高级装备”呢?好好的享受一下游泳带给我们的欢乐不好吗?

手绘和软件两者要相互补足、相互结合,看情况来运用。就好像我们的大脑一样,光用左脑思考不行,全部用右脑也不可能,只有全脑思考才能达到1+1>2的结果,不能麻木地偏向某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