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诺一国籍:【古玩行规】:之四??十老九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41:18

谁都希望能收藏到一件既年代久远,又品相上乘的古董。其实,品相完好并不等于没有瑕疵。以瓷器为例:深埋于地下的,其釉层稀薄处,不可避免地要染带上土沁、土斑,甚至有脱釉现象;秘藏于地窖的,釉面也会因年代久远,显出质地老气、宝光内含;而传世品,因为历经使用,棱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现轻微的剥蚀或磕碰,以及支撑点和受力部位,会因磨损,划痕纵横、细密。          

紫外光所含的能量较高,对文物的伤害很大。如纸张发黄、绘画褪色、织物发脆、油漆老化、剥落等,都是因光线的长期照射而造成的。(左图:朽坏变形的汉代漆器;右图:修复后恢复漆器原貌)

古玩的残损现象司空见惯,即便是科学地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绝大部分也都是残破的,较为完整者百不存一。即便没有新伤,如瓷盏之类,其口沿部分也多有豁口,据说这是为防止后世盗用,入土时故(照片:被人为打豁的六朝青瓷盏)意做的 “冲”。                           

古玩值钱的另一个价值因素在于它的手工艺。既然是手工制作,就不可能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常见者如指纹印之类。如果你觉得古陶瓷上的指纹印破坏了古玩的和(照片:唐三彩器底指纹印)谐,因其不美或非官窑品而弃之,非要淘到一件尽善尽美之器不可。专家也爱莫能助!

罗哲文先生曾说:“保护古建筑,修完了一定要用,不用很快就坏了。”其实古家具也是一样的道理。图中这把民国仿明的椅子,之所以还能保留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直在使用。如果不被使用,而仅做陈列观赏,恐怕它早就不存在了。同时也正是由于使用,才使其伤痕累累。古玩店铺中,“明清”家具不乏其类,且大多完好,一问价,老板更是狮子大开口。如果他真能将明代的家具保存至今,毫发无伤,恐怕博物馆也要邀请他去传授经验了。有兴趣(照片:伤痕累累的民国仿明式椅)的朋友不妨到古典家具厂看看,你一定会感到不虚此行!   

有时候鉴定文物还全靠那些残、旧之处,进行破坏式鉴定。现在有许多高科技仿制的“玉器”,其质地根本不是玉,也不是石,而是一种化学合成料,但份量、质感、温度、润度却很接近玉,一般的玩家往往难以把握。若一件玉器上有残损之处,恰恰可以利用此处来鉴定质地。如果其断面和石头的断面一样,起码可以说明不是人工合成的料子,因为玉器的断面和石头的断面是相同的。如果有旋纹,则为人工合成料无疑。   

无论是供奉在庙堂的青铜礼器,或是王之所怀的玉器,都是有实际用途的。至于日用生活器具的杯、盘、碗、碟之类,则更不在话下。它们制造出来就是要被使用的,使用就会留下使用痕迹。                   (照片:石龟趺断面)

那么有没有不经使用的古玩呢?有。那就是冥器,即:专为死人生产的陪葬品。但入土便属于坑货,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地气、压力及千百年岁月的消磨。

一句话,历史总会留下痕迹。

如今市场上很多“古玩”看不出丝毫使用痕迹,如同不经世事的孩童,一脸稚气。仅此一点,就可判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