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来上快本是哪一期:玄珠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9:19:03
玄珠录 唐·王玄览 述

卷 上

  十方诸法,并可言得。所言诸法,并是虚妄;其不言之法,亦对此妄。言法既妄,不言亦妄。此等既并是妄,何处是真?即妄等之法,并悉是真,前者何故言妄?为起言故,所以说妄。何故说真?为起言故。所以说真。何故起言,欲达彼耳故。彼何须听?欲通心故。何故通心?令得道故。

  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此则动不乖寂。以物禀道故,物异道亦异,此则是道之应物。将印以泥印,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本字虽不减,复能印多泥,多泥中字与本印字同。故曰:既以与人己愈有。

  道无所不在,皆属道应。若以应处为是者,不应不来。其应即死;若以不应处为是者,其应若来,不应处又死;何处是道?若能以至为是者,可与不可俱是道;若以为非者,可与不可俱非道。道在境智中间,是道在有知无知中间。睹缕推之,自得甚正。正之实性,与空合德。空故能生能灭,不生不灭。

  道能遍物,即物是道。物既生灭,道亦生灭。为物是可,道皆是物。为道是常,物皆非常。

  经云:自伪不别真,请问真道之行?答:境尽行周,名为正道。舒心遍境,出智依他,他若处周,则为大体,大体既就,即隳小身,兼以小身,并同境分。常以心道为能,境身为所能,能所互用;法法界圆成,能所各息,而真体常寂。

  问:经云,道与众生相结连,若为同异?答:道与众生,亦同亦异,亦常亦不常。何者?道与众生相因生,所以同;众生有生有灭,其道无生灭,所以异。异法不同处,名亦不相待。难:名既不相待,云何则得名于同,则得名于异,则得言于常,及言于非常。答:其法中各无比故,各无因故,由何得其名?若许有名者,明知一法有两名;若许无名者,明知一法无一名。答:我但强言之,所以有其名。虽强即一时强,是同亦是异,是常是无常。忘即一时忘,非同亦非异,非常非无常。其法真实性,无强无不强,无常无不常。云何于无中,而强立名字?答:入默难。其法若定是于默,天下无强者;若也有强者,其默还非真。又答:只为见默故,所以于中见诸强。其默元来无,明知亦无强。

  论云: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众生禀道生,众生是道不?答:众生禀道生,众生非是道。何者?以是非道故,所以须修习。难:若众生非是道,而修得道者,乃得身外道。众生元不云,何言修得道?众生无常性,所以因修而得道。其道无常性,所以感应众生修。众生不自名,因道始得名;其道不自名,乃因众生而得名。若因之,始得名。明知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所以众生非是道;能修而得道,所以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是故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

  起即一时起,忘即一时忘。其法真实性。非起亦非忘。亦非非起忘。入等存之,行者了之。得理则存,存中带忘则观,观中得通则存。道与众生互相因,若有众生即有道,众生即无道亦无。众生与道而同彼,众生与道而俱顺,云何立法教,独劝众生修。众生若得道,得道离所修。道若应众生,道即离所习。经即不许着,何得有修习?所言修习者,法因妄立名,妄法既非真,教言并糟粕。何故苦执教,而言有所修。是故道与众生教,三皆不可得。三既不可得,亦乃非是空。不合亦不离,真实之如是。众生与道不相离。当在众生时,道隐众生显;当在得道时,道显众生隐。只是隐显异,非是有无别。所以其道未显时,修之欲遣显;众生未隐时,舍三欲遣隐。若得众生隐,大道即圆通,圆通即受乐。当其道隐时,众生俱烦恼,烦恼即为苦。避苦欲求乐,所以教遣修。修之既也证,离修复离教,所在皆解脱,假号为冥真。

  道常随生死,与生死而俱。彼众生虽生道不生,众生虽死道不死。众生若死,其道与死合;众生若生其道与生合。经生离死常与道合,方可方不可。若可与死者生,方则无道;若可与生者死,方则无道。其道无可无不可,所以知道常,生死而非常,生死之外无别道,其道外无别生死。生死与道不相舍离,亦未曾即合。常有生死故,所以不可即;不舍生死故,所以不可离。入等从等入观,观通入存,存若忘复观。观不妨存,存不妨观。观即存于存,存即存于观。存观不一不二,亦一亦二,入等复观而存之。

  诸法若起者,无一物而不起。起自众生起,道体何曾起?诸法若忘者,无一物而不忘。忘自众生忘,道体何曾忘?道之真实性,非起亦非忘,起忘因何有?道即不遍于起忘,何由得名道?何由名起忘?还因起忘知实性,复因实性识起忘。成即一时成。灭即一时灭。入等谕明暗,虽生灭未曾舍虚空。虚空虽常住,未曾舍明暗。明暗有生灭,虚空不生灭。虚空有明暗,明暗非虚空。只是明暗空,复是空明暗。明暗与空不曾一不曾二,亦是一亦是二,亦非一非二,入等乃存。

  常以所知为己身,以能知为己心,即知见等法为可道,知见性空为真道,知见无边为大身,似见为打眼,似声为大耳。识所知为大心,大心性空为解脱。解脱即心漏尽,心漏尽即身漏尽,身漏尽而非无,此等而即体常空。能观所观,总同属心,亦同属境。心之与境,各处其方实不来往,从何而起?若悟起同不起,即得于心定矣。

  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知见灭尽,乃得道矣。虽众生死灭后,知见自然灭,何假苦劝修,强令灭知见?释:死不自由死,死时由他死,死后知见灭,此灭并由他。后身出生时,生时会由他。知见随生起,所以身被缠,不得道矣。若使身在未灭时,知见先以无;至已后生时,自然不受生,无生无知见,是故得解脱。赞曰:死不自由死,死后有他生;知见有我灭,由我后不生。

  身有重先了。身中诸有既空,其空亦空,心有天游;空有俱空,心无所系。

  将巡以约人,随人有终始。何以故?人环共生巡故。难:此巡处在何方?人环元不增,云何得有巡?答:谛而观此巡,不在人环外,而得有此巡。巡又非声色,毕竟皆空。行者当以知,则同无知,无知谁当与?此等既无不有知,亦无有无知。又曰:其若有知,却有名无知,其知元不有,无有无无知。心中本无知,对境始生知;心中非无知,不对剩无知,人道木火亦然。故曰:无常可使有,有常可使无,因有对不对,有知有不知;不因对不对,无知无不知。有知有不知,有所而不知;无知无不知;无所而不知。故曰:身之所见,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况归无知至性至体之都邑乎!则洞然妙矣!

  将心对境,心境互起,境不摇心,是心妄起。心自不起,因境而起。无心之境,境不自起,无境之心,亦不自起。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若住于者,此常会是可。何者?常独住常而不遍可,故此常对可,故其常会成可。起言已出世,言常亦言可。常可既元无,亦无无常可。若在众言等,则是有言观其徼;若悟众言空,则是无欲观其妙。

  体用不相是,何者?体非用,用非体。谛而观之,动体将作用,其用会是体;息用以归体,其体是用。存之有四,忘之无一。

  天下无穷法,莫过有与无。一切有无中,不过常与断。所生不过四生,生居不过大道。

  不但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但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皆是相因生,其生无所生;亦是相因灭,其灭无所灭。

  空见与有见,并在一心中,此心若也无,空有之见当何在?一切诸心数,其义亦如是。是故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若证无心,定无生,亦无灭。

  通常四是,一常二非,平之则堕一,不平不见一,道则平与不平俱是道。

  绝圣弃智,从凡至圣,此圣还对凡。当其在凡时,与凡早已谢,其凡既谢圣亦谢。凡圣两俱忘,无智亦无仁,寡欲而归道。问:绝圣已至于圣者,可许令其绝?元未至圣者,若为遣其绝?答:止论已至圣,不论未至者。未至元无圣,无圣若为纪。

  大道应感性,此性不可见。众生愚智性,二性俱不见。以其不见故,能与至玄同。历劫无二故,所以名为同。又言:是亦不可。大道体真,未曾非道;众生体假,未曾不变。历劫殊方,所以名异。

  大人握玄本,无心应物通。识通大道,是名大人。大道虽殊,无非大者,故名玄本。

  大道师玄寂,其有息心者,此处名为寂。其有不息者,此处名非寂。明知一处中,有寂有不寂;其有起心者,是寂是不寂;其有不起者,无寂无不寂。如此四句,大道在其中。又曰:有为动,无为寂。要摇始动,不摇自寂。只于动处寂,只于寂处动,只将动,动于寂;只将寂,寂若动。动寂虽异,正性出一,正性虽一,不关动寂,动寂虽二,正性不关,亦知泥印矣。若将寂心以至动,虽动心常寂,若将动心至寂,虽寂而常动。常有定故破其先,常有先故破其定。违则交相隐显,合则定慧二俱。

  一心一念里,并悉合古今。是故一念与一动,非短亦非长,一尘一世界,非大亦非小。故圣人在今,能说古事,皆用追文逆历而得其实。是以今文说古事,古有皆可行,古无不可行,故曰:玉历出世,含归万理。

  问曰:云何今日心,乃能念古事?云何古昔事,谓在今念里?古事若在今,则知过去未过去;今心若在古,则知未来犹已来。若云定未来,云何有今能知古?若云定过去。云何古实犹在今?既将今心念古事,复将古事系今心。明知一心一念里,含古复含今。以是今古故,一心不可得;以是一心故,二心不可得。是则不一亦不二,能一亦能二,是有亦是无,无无亦无有。以其是有故,将有以历之,以其是无故,将无以历之。弃无而入道,将有以历之;弃有而出世,世法既生灭;弃世而入道,道性无生灭,今古现无穷。故云:廓然众垢净,洞然至太清,世界非常宅,玄都是旧京。

  问:丝中有五音不?答:有五音性。其丝未成弦,丝中无五音,丝中亦无性,亦无相结连。其丝若成弦,弹之有音相,不弹有音性,二有相结连。明知一丝中,有有亦有无,其中之性,非有亦非无。若欲破于有,丝中音性非是有;若又破于无,丝中音性非是无。以非有无故,破之不可得。

  问:丝中无音,弹会出音;乘中无牛,鞭之即有,二无云何同?丝中有性,其性常有;丝中有音,音有兴废,二有云何同?答:各是二有二无,相因相结连,所以有无是各同烦恼。众生修得圣人道,又见得道之时无烦恼。徵得道之时,烦恼在何方?道复从谁得?又云:谛自观之,烦恼无藏处,而复无烦恼。明知烦恼灭,其道无他与,而复得道者,明知是道生。若许定如是,俱悉受生灭。其道亦不优,烦恼亦不劣,何须苦欲灭烦恼?求欲至道场,道于烦恼究竟并无余。又答:言道言我,道体本末之如是,于今不曾生烦恼。又答云:毕竟之如是,于今未曾灭,何故言道与烦恼,妄云有生灭。何者?谛观此四,毕竟不可违,乃于此法中,无余无不足。若言常住四,于法则不周,其一与无量,明知则不遍。若许能遍者,其四非真实。不审此复云何?答:其四各相违,生灭不同时,处一而三废,在二亦不惧。将一历诸,何多而不道?有一复有多,故能有一有无量,故能有有复有无,故能常有断复有常,有优复有劣。大道正性中,无优亦无劣,不有亦不无,遣谁有生灭?既无物而生灭,故云道场与烦恼,毕竟并无余。行者行道之时,当守于正心,无失于正性。

  问:性复是谁性,心复是谁心?答:还是四句。心复是诸法性。若无四句,并无其心;若无诸法,并无其性,有则一时有,遍法界而无方;无即一时无,并纤密而惧尽。在此无所言,强名为大道。

  至道常玄寂,言说则非真,为欲化众生,所以强言之。言有四句,道皆起应,起应彼矣,便成四病。然句之所起,前后不同时,应一而三废。或言初而三未来,或言终而三已去。然一之所起,由三而得,此三即废,一亦不独立。当正在一时,此三早已忘,其三既忘一亦忘。

  问:道何故起言要要须废?答:为众生有兴废故,所以将废废于兴,所以将兴兴于废。大道正性中,无性亦无废。处此地约四句而言,名为四句。心当在此处时,元无有四句。四句既无,其心亦无,始名大四句。心、大道、正性、真实之如是。

  问:前言处一而三废,起四还废三,何不只起一?一若有优劣,何不简要者?一若无优劣,何须复历三?又:若使一言足,不须更起三;若使四言足,此三不应废。何故起四还废三?何故历三独存一?答:四言之中无优劣。众生未悟,故一言不足,故要假四言,故四句不同时,历一常三废,其三既废一亦废,何止在三。

  问:此四句是生灭正法,道何故处其中?答:道无所不在,常在四句。所在皆无,四句非道。又问:四句中有有,何须以有而生有?四句中无无,何须以无而灭无?答:四句中有有,生之不可得;四句中有无,灭之不可得。此是自然生,此是自然灭,不由生者生。不由灭者灭。在是但有是,不生亦不灭,亦不不生灭。然此四句曾经言,故虽废不与未言时同;故悟人处俗曾经悟;故虽返不与未悟人同。一得正性,终不染俗,故曰一性不变异。

  一切万物,各有四句。四句之中,各有其心。心心不异,通之为一,故名大一,亦可冥合为一,将四句以求心,得心会是皮,乃至无皮无心处,是名为大一。谕论芭蕉,剥皮欲求心,得心会成皮,剥皮乃至无皮无心处,是名为正一。故曰:逾近彼,逾远实。若得无尽无彼实,是名为真一。见无所见见无色,无色故则无见,无念亦然。守一破一知,虽守会同睡,譬如精思,闭眼思见,开眼思存,乃得内外之所用。

  其道未曾四,以其性一故;其道未尝一,以周四物故。亦一亦四,非一非四,适其中实起,则名真一。真一者,寄言耳。只为法不言,所以见言法。其法若有言,复见不言法,遥相因待,交相见之。其中隐度,前后符信。从古至今,无此是,无隐度;从古至今,有此是,有隐度。是知有无相违,今古异世,唯有符中正,一四象,同归实性,自然而然。化方待孰而变?草木虽无知,落实会生死;真道虽无知,落实是常住。

  此处虽无知,会有无知见。非心则不知,非眼则不见。此知既非心,则是知无所知,此见既非眼,则知见无所见。故曰:能知无知,道之枢机。

  当知三世之中,三世皆空,三世者,一半已去,一半未来,中间无余方,故皆空也。知三世空,喻如于灯。当欲灭灯时,灭时见灯不?灭时若见灯,此时灭未来;灭时不见灯,此灯已过去;灭不灭中间,于何而性立?过去未来之中间,但有名而无体,故知三世空矣。空故无身,无身何爱?既无所爱。即于道同。与道同空。故名爱道;空与身同,故名道爱。

  道体实是空,不与空同,空但能空,不能应物;道体虽空,空能应物。

  问:道能应物,物能得道不?物若得道,得道应便住,云何更受生?物若非道者,所修但得身外道。物终不得道,不假用修习。答:众生无常故,所以须假修,道是无常故,众生修即得。众生不自得,因道方始得。道名不自起,因众生方起,起即一时起,无一物而不起;忘即一时忘,无一物而不忘。优劣一时俱,有何道与物。众生虽生道不生,众生虽灭道不灭;众生生时道始生,众生灭时道亦灭。若许无私者,元始得道我未得;若使有私者,元始得道我不得。众生未生已先有道,有道非我道,独是于古道。我今所得道,会得古道体,此乃古道即今道,今道即我道。何者?历劫以来,唯智一道,众生而得者,即是众生之私道,只是汛众道,应私名私道。

  破名者,指竹为水,指空为竹,是则一时是,非则一时非。

  破体者,随众生识变而见有无不同。或见空处有,或见有处空,则破体也。名法观之有,或但变而不空,如见牛变成马,之言是马,不言是牛,亦非代彼立名。如一人得清净识见者,诸法亦清净;众人不得者,诸法亦浊秽。明知还是秽,法净复是净,法秽亦是有,法无亦是无法有。

  识体是常是清净,识用是变是众生。众生修变求不变,修用以归体,自是变用识相死,非是清净真体死。

  住以本实,不受虚名,虚名来者,各还与其虚。若将实来取,我即受其一;若将虚来取,我即受其二;如人不语来取,住实只得其一。

卷 下

  诸法未出时,非道亦非俗,诸法若出时,是道亦是俗。其法若出时,无一物而不出,诸法尽相违;其法若不出,无一物而出,亦是尽相违。若出世起,相因而生诸法;若没世起,相违而灭诸法。出时不言生,入时不言死,未生之时若也空,复将何物出?已破之后若也无,复将何物归?

  眼色共生见,其见在何边?见时是化生,不见是化灭。其中众生命,其相亦如是。不从二相来,不从无相来。若从二相来,工相生二见,云何止一见?若从无相来,无相则无见,云何复有见?如此之见体,见故不可无,无由不可有,求之不可得,其相复宛尔。将眼以接色,将身以接识,在内而生心,在外而生见,心见得相连,心见不相是,人心之与道连,是亦如之。

  说法因心而用口,听者耳闻而意取。意归道,而归声。说亦从道来,言亦为彼尘。对观四事,共出一化,化之生灭,有无何寄?虽复无寄,不可无化。

  常道本不可,可道则无常。不可生天地,可道生万物。有生则有死,是故可道称无常。无常生其形,常法生其实。常有无常形,常有有常实。此道有可是滥道,此神有可是滥神,自是滥神滥道是无常,非是道实神实是无常。若也生物形,因形生滥神,所以约形生神,名则是滥。欲滥无欲,若能自了于真常,滥则同不滥,生亦同不生,不生则不可,所以得清净。之法则不可,可法则无净,净心能照妙,则是无欲之妙门。因滥玄入重玄,此是众妙之门。妙门则生无生,但是滥生实无生也,其道只是滥可实无可也。行者观而思之,存而守之则解脱,得此是滥脱实无脱也。无可既无可,谁知此无可?净心知无可,无可常清净,净故常无知。得此净无知,则是无知净,是名净心知。如镜照色,镜虽受不失本清。此清虽滥,实无生死。

  将言体以说无,物一言不一,其物被言说,言多物不多。若许如是者,言应不说物,言实说物。所说若依物,云何得言多,未审言与物,何者是为妄,物与言互真。观言如言法,观物如物形,此是言物一时真。若也约物以言观,约言以观物,此是言物一时妄,则知言物体非真,亦非妄,是真亦是妄。我若去肴乱,何曾有真妄,则入于环中。在中不见边,以是中亦遣,所以旷然无怀,乘之以游。

  以言言物,言与物彼;而物非言。言与物对。虽彼常异,虽对常因。对之无彼,言常非物。故言不滥物,物不滥言,其中真理,非言非物。

  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是故十方知,并在一识内。其识若也出,身中复无识,其识若不出,十方复无知。十方照我体,我体即是畸。畸在十方中,还在天地内。一切色见法,俱在十方中,我得十方身,法身无不遍。

  一切待十方,十方并同一。十方所有法,一识一心知。将此十方知,还在一识内,明是一中多,亦是多中一,

  物无本住,法合则生,生无本常,法散则灭。实性本真,无生无灭,即生灭为可道,本实为真常。二物共循环,始终之间无余道。道在始终,于始终为变通,故道不常得。道常顺生死,而非是生死。空常顺明暗,明暗之外无别虚空,虚空之外无别明暗,此二不曾是,不曾非,不一不异,而常是非一异。

  知是一心,境是二心,心之与境,共成一知。明此一知,非心非境,而不离心境。其性于知于心境,自然解脱,非有非无。此法不曾二,以是一知故,此法不曾一,以因心境故。心之与境,常以心为主,以法因人故,所以是因缘;无人无所因,所以是自然。

  若争是者,即落妄河;若悟此者,即入真海。受真之物,不觉不知,只是争者云受争,非是受争之者云受争。

  若因有,始无名,有即在无内。有若在无内,有即自妨无,其无无由名。有若在无外,有即无由名,若无有得有名,无由亦名无。有无一时俱有,既相违,同处则不可。

  空中无有物,无物无有见;空中既无物,无物无无见,云何苦破见?欲言于不见有,即一时有有,见有无见物,则一时无无。有有见有无,见见能觉知,为之有灭。然无既为之空,无境则无知,为非有;有境则念起,为非无。欲修之者,莫令心住有,莫令心住空;莫令心离有,莫令心离空,莫令心住四,莫令心住一;莫令心不住,莫令住无心,于中无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

  随言起见者,将恬以养知;随体灭见者,将知以养恬。无体则无言,知寂恬亦寂;有言则有体,恬起知亦起。即起于寂,寂起于起,此法不得二,无二无寂起;此法不得一,守之令不出、不入、不合、不散。

  将眼对色,则生一见。未审此见,当属何方?若在色方,不假于眼;若在眼方,何假于色?若在两方,则成二见,而见实非二。若见是一,色眼则不用,未审此见因何而生?入等观之,是名循环,循环则无穷尽。

  眼摇见物摇,其物实不摇;眼静见物静,其物实不静。为有二眼故,见物有动静;二眼既也无,动静亦不有。诸法二相自性离,故带空名为法,带有名为物。

  勿举心向有,勿举心向无,勿举心向有无,勿举心向无有。

  冲虚遍物,不盈于物,物得道遍而不盈于道,道物相依成一虚一实。

  天地法道于万物以等行,圣人法天地,百姓亦然。等行中有遭伤者,不回行制之,有功利者亦然。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空虚,正行无竭。

  谷神不死,谷神上下二养,存存者坐忘养,存者随形养,形养将形仙,坐忘养舍形入真。亦有修子至母者,亦有修母者,亦有直修子不至母者。修子不至母者,神仙;修子至母者、直修母者,解形至道也。

  天地不自生,待万物合而乃成,故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人者,六根之总名;车者,众木之总名。总物不曾无,故能长久。是故天地先万物而后其身;人则先六根而后其身;车则先众木而后其身。故其名既成,但言其总,不言其物;但言其果,不言杂缘。故为杂缘先大身成为无私。

  上善若水,水性谦柔,不与物争。行者用之,处物无违,于中万施,详之以遇,遇皆善也。智莫过实,财莫过足。行莫过力,则能互相优养,各得其全。若遇则费而且伤,大者伤命,小者成灾。良为违天背道,法所不容。适足则已,用天之德。

  视之不见名曰夷。视之是量内,不是量外,此量内以视明不视。江量外赎量内,将不视以明视,视亦成不视。量内不可见,只使其色见;量外不可见,只使其理见。量内有色,故将色为理眼;量外有理,故将理为色眼。又视之为色法,不视为理法;可视为量内,不见为量外。故将量内色,以明量外理;复以量内理,以明量外色。量内之理既依色,量外之理亦依色。不见之理既无穷,有视之色亦无极。故约色有内外,所以有高下;约理无高下,是故名曰夷。

  止见定中无边际,不见慧中无边际;止见定中有边际,不见慧中有边际。只为一有一无故,所以定慧相容入,此则寻名名不尽,寻色色无穷。定为名本,慧为定元。若将定以当世,可与不可俱在其中;若将慧以当世,定与不定俱在其中。

  譬身同木树,譬心同虚空,树边譬生死,空边譬有无。生若木树,死若槁枝,有即感通,无常寂灭。众生与道,能疏能密。泥土能疏不能密,玉白能密不能疏。身与道识是疏义,道与识空是密义。玉白一物二名,土水二物二名。人是身识总,泥是水土德。

  法体本来,体自空旷。空旷无有无见。空者,见色不住眼,对境不摇心。

  外心寂,寂无间;内心尽,尽无间。有心有垢,无心无垢。行者增降,随分受证。

  出则徧诸法,入则一毫无。持一空符,以印诸有,有来随应,有去随亡。有若不来,还归空净。空中有分别,有分别亦空;空中无分别,无分别亦空。

  无能消有,有能消无。有无虽相对,会以无为本;明暗虽相对,会以暗为本。见无所见。既无所见,有何见见?有色即有住,无色有何住?出则有二,入则无一。无入无出,则为实相。

  有为有四是有四,非勤;无无无四是无四,非寂。虚空有二,是有二非;虚空无二,是无二非。起唯法起,虚空有四;灭唯法灭,虚空无一。

  恬淡是虚心,思道是本真,归志心不移,守一心不散。无今无古,无出无入,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有无空。平等是名太定,开是名天光。徧着太定名为种,徧着世界名为乾慧。存言无甘露,忘言无照心。忘言为太定,起言为天光。今古时不同,同在一念中,则是前后不异事。今身与前身,同是一法体。空见与有见,并在一心中,此心若也无,空有诸见当何在?一切诸心数,其义亦如是。是故心生诸法生,是故心灭诸法灭,若得无心,定无生亦无灭。

  持法诸边是正用,平等简法是论释,为四句义。无题本无名,饵人强立名,立名将作有,其物便为有,此有是人名,非是物自名。深观彼物体,实地本无名。何者?将言以言物,物处本无言,其物被人言,言处复无物。

  有法无法有无法,非有法,非无法,非有无法。正性处之,实无所有。无时无有有,无法从何名?有时无无有,有法从何生?二法不同处,云何和合成?若有有无法,可许非有非无成。有无既也破,非有非无破。二法既也破,云何和合名?出诸名相而入真空,真空亦空而非无也。

  法空不空,不空法不空,有法不有,不有法不有,空法豁尔,不可言其空,若言空者,还成有相;不空而有,有则有碍。

  合法不合,不合法不合。合法常为一,一法未曾合;不合法常二,二法岂名合。

  从一至二相因生,至二一灭相因灭。一物生法者,不假和合成;多物生法者,其法应多成。

  言空之时若有有。有不名空;言空之时若无有,有无空亦无,云何得名空?言有亦如此,有无是相因,有有则有无,有无是相违;无时无有有,有无无亦无,前后是相随。前言有分别,后说无分别。在无分别时,有分别已谢,是则前谢后亦谢。有无相因生,有有无亦有,无有有亦有,此名横相因;各于有无中,是有是非有,是无是非无,此是竖相因。以上三法为三事,三事有分别。

  开化说诸法,借四相待,相因生之;道之以归真,借四相违,相因以灭之。

  先观思,睹缕等是;后存守,无处等是。

  有异世间有,不随世有灭;空异世间空,异空能感应。为其有视故,不离于世间;以其不见故,不在于世间。

  有视有不见,所以不得一;即视是不见,所以不得二。为我不是一,亦乃不是二。为不一二故,所以得称夷。有一复有二。一二有多少?多少有高下,所以不为夷。我若常住夷,复失于高下;我若住高下,复乃失于夷。若得真道之正性,不住高下不住夷。

  心有十方分,而无十方悟。若有十方悟,自是于天尊。

  即有始有无,此是前后之有无;即有是于无,此是同时之有无。

  心不缘根,天无氛秽。根不着境,地无(示夭)尘。心不住内谓之冥,身不住外谓之慧。

  色非是色,假名为色。明知色既非空,亦得名空。无名强作名,名色亦名空,若也不假名,无名无色空,亦无无色空。若住无色空,是中还有受;无名强作名。是法还有受;有名强无名,是法亦有受。有受有生灭。故法无受者,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心非一故,所以心观色;色心非二故,实无能所观。无观即是观,观即是无观,定即乱,乱即定,不一不异。

  心解脱即无心,无心则无知,谁当知脱者?心心知法,法处无心,法被心知,心处无法。二除即无增减,故知无观无法。无法则心生不知,无心则诸妄不起。一切各定,无复相须而因待者,故前念灭则后年生,前念不灭则后年不生。念既不生,则无有念。无年则无心无识,亦无有迷者觉者,是故行人当须识心。

  法本由人起,法本由人灭,起灭自由人,法本无起灭。

  因空以立义,此是即空有;因有以力义,此是即有空。

  得一以生物,生竟不得一。虽复不得一,常在于一中。

  元来有于眼,欲将观于色,眼中既有色,还不目见眼。

  心常知不知,眼常见不见,云何两常中,而生两不常?此二为当一?为当异?答:不一亦不异,既不一异亦不常。断四可为生死,不可为正常。

  眼色合,共生见;眼色离,共生灭。生是化生,灭是幻灭。既云生灭,如何证真不尔。但是显非是生,但是隐不是灭。以不生灭故,所以得证真人等。若也作幻见,真之与幻俱成幻;若也作真见,化之与真俱是真。诸法实相中,无幻亦无真。

  道物一时生,物生始见道,将见见道物,道物逐见生,元来无有见,道物何尝生?

  诸法先来有,不应因见生;诸法先来无,不因舍见灭。

  出则有二,入则无一。出则有二,亦有亦无;入则无一,非有非无,非有则无有,非无则无无。有无二俱无,云何得有一?

  将言言法体,取体不取言。但取法体真,不取多言妄。

  但取其会归,不必一一曲相生。说一法亦是假,二法亦是假,乃至十方无量法,并悉是于假。假中求真亦不得,假外求真亦不得,乃至十方无量法,并悉求真无有真。明知一切假,即是一切真。若也起言者,言假复言真;若也不起言,无真亦无假。

  共时亦不动,不共亦不寂。动寂无二相,亦复非是一。一本无我,合业为我;我本无心,合生为心;心本无知,合境为知;合时既无,外入有着,并悉是空。空则无我、无生、无心、无识。既无所有,谁当受生灭者哉!

  色无界,色尽故为空生。空中精灵名为识,识体是空名为定,定即非心。名为想本。圣人非此四而归。一切物而无,所归何者?不合则无我,是故离于宅,因合知有我,所以名为归。我虽归物而不将物归,是故其物有生灭,而我不生灭;其我是真常,而物非真常。

  观思同是存,守觉了同空。一切所有法,不过见与知。若于见知外,更无有余法。既有见知,知见何法?只将我知知我见,还将我见见我知,法若有所属,有所而不属;法若无所属,无所而不属。

  外舍身妄似冥眠,内忘心法如先死。若住于空中,无色而可对。既住而无对,无由辄唤空,若许辄唤者,唤空亦唤色;若也不许唤,无空亦无色。

  显与生同,隐与灭同。

  无生有者,有不常断;是身义无,无不常断;是心义有,无不常断;是身心义,皆先有因,非无因而得有。诸法无自性,随离合变为相、为性。观相性中,无主、无我、无受生死者。虽无主我,而常为相性。将金以作钏,将金以作鈐,金无自性故,作钏复作鈐。钏鈐无自性,作花复作像,花像无自性,不作复还金。虽言还不还,所在不离金,何曾得有还?钏鈐相异故,所以有生死;所在不离金,故得为真常。

  土中无正性,能生无量器,已成于器迄,器更不能器。土中之本性,能生一切器,器器虽不同,性皆不异土。空中无正性,能生无量识,已生于识迄,识竟更不识。空中之本性,能生一切识,识识皆不同,不同不异空,智中智相空,二空相既同,无愚亦无智。愚中有愚空,智中有智空,二空不同名,名异体亦异,胜劣亦尔。当在于愚时,见有智可得,既也得于智,其愚又已谢。愚亦既已谢,其智非为智,何以故?相因而得名,因谢异亦谢,亦无有愚智。未生之时若也空,复将何物出;已破之后若也灭,复将何物归?

  一物不自住。总物得常住;总物常无常,一物不独常。

  将人以磨镜,镜明非人明;因经得悟道,人悟非经悟,体用不相是。何者?体非用,用非体。谛而观之,动体将作用,其用会是体;息用以归体,其体会是用。有之有四,忘之无一。

  了知无知同无知,如此无知与未了无知。同相若同有识处,随识而起名。识多名亦多,识少名亦少;若也无有识,无相亦无名,亦无于无名。道其非是门,此方因见得。若道真是门。他方复不唤,未知欲何依?答:言一时依。又云:若言一时依,其道即有二,其道若有二,乃有于三者,此则为无穷。此法若无穷,此法是生灭,生灭即非道,所以此二不可依。随方起见。其方既多,其名亦多。谛观诸体,而实不多。若言不多,应常是一,若常是一,不遍诸方之名。答云:此法非一多,而能应一多,各由起见故,而体常不住一物,亦非不住物。各由见者而见多一,性体解脱,故非多一。

  见若属于眼。无色处能见;见若属于无,无眼处能见。见若属色复属眼,合时应当有二见。若也见时无二者,明知眼色不能见;若即于二者,应当有二见;若舍于二者,,应当无一见,云何复一见?一见色之时,始名眼;有知之时,始名心;若使无知无色时。年名于心眼。

  瞋喜无自性,回缘即乃生;生法无自性,舍遇即复灭,是故瞋喜如幻化。能了幻化空,瞋喜自然息。又问:瞋喜在身内?瞋喜在身外?瞋喜若在内。此身常瞋喜;瞋喜若在外,元来不关身,云何得瞋喜?非外非内,发生于冥。非冥非内外,发生于遇缘。非缘不离缘,瞋喜如幻化,虽化未尝不瞋喜,如此瞋喜与天地共。共即为大身。此并是意生身。意想如幻化,即是性生身。其性如虚空,即是无生身。无则无生身,无身则是无瞋喜。此则无物亦无道,而有幻化等,是名为自然。自然而然,不知所以然。

  一法无自性,复因内外有;有复无自性,因一因内外;因又无自性,非一非内外。化生幻灭,自然而尔。

  人心之正性,能应一切法,能生一切知,能运一切用,而本性无增灭。谕如对境有喜怒,正性应之生喜怒;对境有去来,正性无去来。若无有正性,怒性则不生,怒虽因正生,然怒非是正。以怒非正故,目灭正不灭。以正不灭故,所以复至喜。若无于正性,其喜则不生。喜虽因正生,然喜非是正。以喜非正故,喜灭正不灭。若云怒独灭于前,喜独生于后者,喜怒则两心,前后不相知,云何在喜时,而复能念怒?以能念怒故,喜怒同一性,故喜时即是怒灭,怒灭即是喜生。动时即是寂,寂时即是动,动即是神力不共,法正性之变通。

  心中无喜怒。境中无喜怒,心境相对时,于中生喜怒。二处既各无,和合若为生?当其妄生时,二处不生增,二处既不增,和合云何生?于中有生者,此生若梦幻。化生二灭幻,二生各不知。不知而有生,此生是阿谁?若离此等法,无圣亦无凡。此等法既幻,凡圣亦如幻。幻法不曾断,所以不是空;不曾不是幻,所以是不有。先相因生诸法,次相违灭诸法,后泯二相入真空。相因以为言,因无而有有,有有亦无有,无有有亦有。相违以为言,有时无有无,无时无有有。就无以为言,一无二亦无,何故得有时?就有以为言,一有二亦有,何故得相违?举过以明见,独住二时以相违;举见以明来,所以违时一灭二亦灭。

  烦恼空,故不可得;至道空,故不可得。二和俱是空,空相无分别。

  以其迷见故,即为烦恼;以其悟见故,即为至道。烦恼不可得,还是烦恼空;至道不可得,还是至道空。二空不同名,名异体亦异,优劣亦尔。又言:对二有二故,所以言其异;若合二以为一,其一非道一,亦非烦恼一。

  真妄二事,四言说之,以显于真性。四言即是妄,法性即是真。因言以观性,此性从言生。即言非正性,离言无正性。此性亦是言,此性不离言,即妄亦非真。离妄亦无真。由妄得真故,此真不离妄。真妄是同时。真妄即同时,凡时即是圣,何假更修习?真妄若不同,其真在妄外。若许在妄外,修凡不成圣,何假更修习?为起二见故,言真复言妄。于法实性中,不有真妄,故不可言同时,不可言异时。同异既不可,是名出诸边,于中非无法。虽然有于法,有法非诸边,是故得解脱。

  道体如镜,明不间色,亦不执色,其色变改去来而镜体不动。

  众生随起知见而生心,随造善恶而成业。不造则业灭,不知见则心亡,心亡则后念不生,业灭则因亡果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