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朵朵龙凤胎的微博: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3:59:39

《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
最新图书推荐更多阅读>>
<< 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 >>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两党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发展为历时十余年的公开论战,导致两党关系断绝,国际共运分裂。★1962年底,钓鱼台写作班子成立,负责起草论战文章和文件。论战期间,苏共发表文章和文件上千篇。中共发表文章30余篇。 ★作为钓鱼台写作班子的助理人员、“前七篇”、“二十五条”、“九评”等重要文章和文件的起草入之一和惟一在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作者以大量独家的一手资料和真实生动的讲述,披露了当时中苏关系演变和中苏大论战全过程的内幕及一些领导人的轶事★毛泽东60年代曾说过:苏联领导搞大国沙文主义,……就是因为这个实质问题不能解决,所以连带许多问题都不得不在公开论战中展开了。……我们争的不是居人之上,而是平等的地位。★邓小平80年代曾指出:经过20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真正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
精品阅读库
精品书库:[周刊]女性三雷区官场厚黑学总理枕边书[政要]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 邓小平卡斯特罗小布什奥巴马萨科齐李明博希拉里[军事]红色政权为何能存在孟良崮浴血之战[政治]当代中国的软肋医疗改革30年的冲刺[小说]市长司机巫颂藏地密码5假面自白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精彩章节选读
第一部分: 从斯大林逝世到赫鲁晓夫上台
1953年3月5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逝世[注]。3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整版加黑框,刊登斯大林巨幅照片和苏共中央、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告苏共党员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公告;在二版发表社论《痛悼我们的导师——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社论说: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的逝世,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逝世以后世界工人阶级和全体进步人类的无可补偿的沉重损失。
·(1)斯大林逝世,毛泽东发表悼念文章
·(2)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3)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4)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同铁托会谈
·(5)赫鲁晓夫讲"中国人是黄祸"
·(6)毛泽东:中苏分歧从1954年开始算起
第二部分:苏共二十大及其对国际共运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冲击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总结报告及题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提出"三和"论点,并集中揭露斯大林一系列严重过失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了总结报告及题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总结报告的第一部分提出,“关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各国和平共处这一列宁主义原则,过去和现在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总路线”。报告的第二部分指出,坚定不移地为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而奋斗,是社会主义经济各部门增长、我国国防潜力加强和人民福利提高的基础,“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报告论述了当今国际局势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1)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总结报告
·(2)西方世界掀起反苏反共浪潮
第三部分:1958年下半年,中苏之间在国家关系方面的分歧逐步发展和加深关于长波电台问题
1958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写信给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要求在中国南方建设一座大功率长波电台,以便于苏潜艇在太平洋活动时通过这个电台同莫斯科联系。苏方具体提出,建设这座电台的资金由苏方出七成,中方出三成,使用时间双方各占50%。6月12日彭德怀复函马林诺夫斯基,表示同意建立电台,但全部费用应由中方承担,建成后共同使用。
·(1)关系方面的分歧逐步发展
·(2)关于共同舰队问题
·(3)赫鲁晓夫赶来北京同毛泽东举行会谈
·(4)我军炮轰金门和给艾森豪威尔的信
第四部分: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前后对我国内政外交
一再进行影射攻击,并把中苏分歧公开化1958年下半年,中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2月1日,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同美国参议员休伯特?汉弗莱谈话时,指责了中国的人民公社。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58年12月17日刊载记者罗伯茨的文章说,当时汉弗莱请赫鲁晓夫谈谈公社问题,希望知道苏联是否打算追随红色中国的榜样。
·(1)赫鲁晓夫访美前后对我国内政外交
·(2)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通知苏联停止
·(3)关于台湾问题
·(4)赫鲁晓夫回国途中影射攻击中国
·(5)扩大到国家关系中来单方面决定召回
·(6)中共中央正式成立反修文件起草小组
第五部分:"前七篇"的起草经过
1960年底莫斯科声明发表后,各国共产党本应在这个共同协议的基础上恢复和加强团结,但过了不久,苏共领导就在其二十二大上发动了对另一个兄弟党的攻击。当时我们党对这种违反兄弟党、兄弟国家关系准则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不料这种错误的做法没有被制止,反而愈演愈烈。
·(1)"前七篇"的起草经过
·(2)《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3)《在莫斯科宣言和声明的基础上团结起来》
·(4)《分歧从何而来-答多列士等同志》
·(5)《再论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6)《评美国共产党的声明》的起草经过
第六部分: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同苏共代表团举行会谈
196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给苏共中央的复信发出以后,钓鱼台写作班子工作人员随即着手进行两党会谈备用发言稿的起草工作。在这同时,双方在会谈前夕进行了一场“声明战”。6月18日,苏共中央发表声明,完全拒绝我们6月14日复信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的建议,说它是对苏共中央的毫无根据的攻击,并且说他们不能在报纸上发表这封复信。接着,6月21日,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表示苏共坚决地执行二十大、二十一大、二十二大的路线,并责成苏共代表团在会谈中根据这个路线阐述和捍卫苏共的立场。
·(1)会谈前双方的声明战
·(2)各次会谈中双方发言的情况
·(3)九篇评《公开信》编辑部文章的准备工作
第七部分: 九篇评《公开信》编辑部文章的准备工作
1964年10月14日深夜,苏共中央通过其驻华大使紧急通知中共中央:今天苏共中央已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的领导职务,由勃列日涅夫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接任部长会议主席,米高扬继任最高苏维埃主席。15日起,毛泽东接连召集政治局常委会,讨论赫鲁晓夫下台的事件,认为这是他实行一套修正主义路线、方针、政策走入死胡同的结果,说明他的路线的破产。至于赫鲁晓夫下台后苏共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央采取静观的方针,决定现在暂不发表论战文章。
·(1)撤销赫鲁晓夫的一切领导职务
·(2)《红旗》杂志社论
·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