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和达中心城:山东去年26项承诺全部兑现 “民生大单”变“民生大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9:41:13
新年伊始,齐鲁大地处处添喜。  在济南,身患多种疾病的李玉斌老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家庭医师责任制签约服务,真是太方便了!身体不舒服,打个电话医生就上门,不用总往医院跑。”   在莱芜,28岁的市民刘宁波凭着政府发放的5万元购房补助圆了新房梦。“因为收入低买不起房,结婚后一直和妻子挤住在单位宿舍,多亏家庭货币直补的好政策,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要熬到哪年哪月才有自己的家!”  ……   一个个温暖的镜头,一句句真切的话语,都缘于山东省委、省政府2011年初作出的26项民生承诺。截至2011年12月底,这些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其中有4项超额完成。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下大力气抓好各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  食无忧、住有居,构筑基本生活保障  2011年初,省长姜大明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为改善群众生活开出了26项“民生大单”。一年来,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群众关注的民生工作群策群力,为群众端上了一道道“民生大餐”。  55元钱,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在欠发达的滨州市滨城区南孟村,年过6旬的孟宪杰却看得很重。每月这样一笔额外收入,至少可以让他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年纪越来越大,干不动活了,政府能给这个钱,很高兴。”   从2011年7月起,滨州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不用交一分钱,就能按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山东省政府原计划先在11个地市开展新农保试点,使新农保覆盖面达到60%,但全省17个地市全部启动了试点工作,覆盖面达100%,提前半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快马加鞭,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已经化作山东省实实在在的行动。2011年,山东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60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同比平均增长26%;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月314元;农村低保标准全部提高到1400元,平均保障标准达1661元。全省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到3189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1986元。  为降低物价上涨因素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山东省严格督导各地落实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全省全年向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共计7.22亿元,其中拨付省级补助资金4.59亿元,377.7万名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受益。  2011年11月26日,淄博高新区中德奥林新城小区鞭炮齐鸣。低保户张建英一家搬进了56平方米的廉租房,每月租金不到20元。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焕彩说,山东将2011年33.2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市,落实到1073个具体项目上,提前3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开工任务,“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贯穿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截至2011年11月底,山东省已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8万套,开工率113.5%。连同往年结转项目,山东省2011年竣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6.99万套,竣工率达52.4%。此外,山东已全面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3年任务,近400万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病可医、子能教,排解群众所急所忧  2010年4月底,山东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药物月均销售额仅占67.04%,如今已上升为81.5%。这14.46%的增幅背后,是山东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的坚定决心。  据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包文辉介绍,经过一年的努力,山东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10428个村卫生室和12个县(市、区)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纳入实施范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价降幅达42.66%,是全国降幅最大的省份之一。”  在城市乡间,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医疗条件的改善。  在济宁市,“先治病、后交钱”的诊疗服务模式让患者感念在怀。来自高新区王因镇柳沟村的马金亮住进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虽然一分钱没交,但手术照样做,病情丝毫没有耽误。“出院的时候就交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的部分,交不起还能分期付,咱老百姓治病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心钱的事了。”  家住邹平县韩店镇的王延荣老人患有脑梗塞,到大医院求医时,经常排不到床位。2011年10月,离家门口不远的新卫生院投入使用,着实让老人高兴。“条件真是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在这里花钱少。”  这样的例子,只是山东省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缩影。截至目前,山东省政府办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分别为74.66%、88.76%、100%、83.72%。94.1%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巡回医疗,89.29%的县(市、区)在城市社区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制度。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4.56%,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2.47%。  在为民承诺的26件实事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截至2011年12月底,山东省已开工兴建的幼儿园3072处,累计投入资金48.92亿元。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两热一暖一改等重点工程,全省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普遍改善。  据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介绍,从2011年初开始,山东省本级预算核定的省属本科高校生均经费定额平均提高了1200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惠及在校生总量的14%。高校困难学生获得的补助标准比2010年提高了50%,同时在校寄宿生生活补助提高250元。2011年,山东省累计发放困难学生补助金约40亿元,惠及学生280万人。“2012年,山东将实现财政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20%。”  增收入、促文明,顺应更好生活期盼  一年前的省长承诺言犹在耳,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已经摆在人们面前:2011年,全省一般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273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4%;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54.76%,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新增财力七成用于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6件民生实事全部顺利完成,1/3的民生保障指标在全国位居前列。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介绍,这一年来,财政部门在预算安排上着力调整结构优先保民生,在超收财力的安排上重点向民生倾斜,最大限度地增强财政保障民生的能力,在资金的管理上坚持用制度管钱、用制度分钱,确保将每一分钱都用到老百姓身上。“民生财政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宽,不仅关注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领域,也充分顾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涵盖‘三农’、环保、社区事业等方方面面。”  虽然2011年承诺的26件实事已全部落实,但山东省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及时顺应群众的呼声,着手描绘一幅更壮丽更宏伟的民生蓝图。2012年1月10日,山东省发布《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的观念更加牢固,人民群众富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示范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根据山东省的规划,今后的5年时间内,山东省GDP的年均增长目标将下调为9%,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要增长10%。  “只有钱包越来越鼓,后顾之忧越来越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能普遍提升。”姜大明表示,“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改善民生,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我们着眼于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协调提升,目的就是使改善民生有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