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市委书记邓本元:《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0:31:51
 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却“不堕凌云之志”,以血作墨,心灵为纸,完成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这就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一位普通史官与一部旷世之作,是什么将他们融成一体?谁启动了《史记》的千古盛大?又是谁改变了司马迁的一生?
  《史记》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在《史记》之前,中国的历史书只有两类,一类是编年体,按年代来记述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像《春秋》《左传》;另一类是国别体,按国家来记载历史,比如《国语》《战国策》。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史记》以后,中国所有的正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而其他诸史都是纪传体断代史,就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各自独立的历史。
  无与伦比的通史巨著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它与其他各史相比明显高出一筹。重要差别有三点:
  第一,《史记》饱含爱憎。
  实录难,饱含爱憎的实录更难。本来,一个史学家面对历史,只需客观公正地记述,不要求抒发感情;但是《史记》往往饱含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特别对一些悲剧人物,像《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司马迁都写得悲歌慷慨,荡气回肠;而对他憎恶的人物,像《平津侯主父列传》里的公孙弘,则不惜笔墨,从不同的侧面给予揭露抨击。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批判最尖锐的两个人:一个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一个是和他同时代的君主汉武帝。司马迁写刘邦广招贤才,最终成就大业;更写他心胸狭隘,杀戮功臣,语言粗俗等诸多不良行为。对汉武帝的揭露,更是毫不留情。批判开国皇帝,指斥当朝君王;如此书写,往还千年,也鲜有听闻。
  第二,《史记》文采斐然。
  《史记》片段之一《鸿门宴》,被选为我国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长达半个多世纪,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文学魅力。文章一开始,写项羽“大怒”,表现了项羽在秦亡之后,看不清自己和刘邦的关系已由并肩作战的友军,转为互争天下的敌人,政治上的幼稚令人扼腕。全篇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俨然一部小说,竟令很多人怀疑它的历史真实性。其实,《鸿门宴》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纵观《史记》洋洋洒洒五十三万言,此类描述,比比皆是。对于人物的刻画、场景的描写、事件的记述,司马迁都显示出高超、多样的文学技艺。
  第三,《史记》平民视角。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平头百姓不入史,这是《史记》之前的一定之规。但是,到了司马迁这里,“鸡鸣狗盗”之徒也有了一席之地。《刺客列传》《游侠列传》《滑稽列传》《货殖列传》写的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或忠义,或智慧,五彩斑斓,妙趣横生,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这些篇目就是中国通俗文学的鼻祖。
  司马迁非常善于寻找一般史家忽略了的、而普通平民喜闻乐见的传主。正是《史记》的不拘一格,填补了我国古代人物史上的许多空白。随手举两个例子。《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写了一个《孔子世家》,第一次完整地勾画了孔子的一生,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孔子第一篇、也是最权威的一篇人物传记。中国人历来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今天要读《论语》,首先要读《孔子世家》,了解孔子的生平,才能正确地解读《论语》。再比如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在《史记》之前,先秦的所有典籍中,都没有屈原的记载,有些人竟以此否认屈原的存在。幸而有《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才印证了中国历史确有一个忠直爱国、九死不悔的屈原。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原本一片静寂的骊山脚下突然热闹起来。一群身穿官衣的人领着几个方士、拿着些千奇百怪的家伙绕着骊山走来走去;大队的士兵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使得围观的人只能远远地眺望。耳尖的听到里面的人嘴里念叨着“咒语”:什么“王曰”、“卦云”等等不知所言的“之乎者也”,唯一能听懂的两个字就是“风水”。对此人们猜测纷纭:方士!风水!是不是有什么大人物看上了这里,想把这里变成他的长眠之地了?这里的风水确实不错:南依骊山,层峦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而且离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也不算太远,后世子孙的凭吊也方便得很。只是哪个尊贵的人物能享受得起这块宝地?疑问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要我看,这恐怕是大王(嬴政)给自己修的坟哩!”一位老者捻着花白的胡须说道。
  “不可能!当今大王刚14岁,去年才登基,哪能这么着急呢?”有人反驳道。
  “那可不好说。”老者对自己的猜测明显信心不足,抛出了这句有气无力的反驳后也就不再言语了。
  “是不是给去年五月刚刚升天的老大王(秦庄襄王子楚)修的啊?”又有人提出了一种猜测。
  “别胡说了,老大王死了都快一年了,哪有才下葬的?他早就葬在苣阳了。再说修坟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老大王的身子又不是铁打的,哪等得了那么长时间?”
  “我倒是认为,”又一个白胡子老者压低了声音说,“这坟,是给当朝相国吕相爷(吕不韦)修的。”
  “何以见得?”这句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心,纷纷挤到老者身边要听个周详。
  “如今朝上谁说得算?秦王吗?一个14岁的小孩子,毛都没长全,哪有说话的份?自从老大王登基后,国家大权都落在了吕相爷的手里。可以说,现在是吕相爷的天下。吕相爷岁数也不小了,恐怕该为自己百年之后做些打算了。”
  “此言有理,”许久未发一言的花白胡子老者赞同道,“我听说,当今大王其实是吕相爷的骨血,老大王不过是白捡了一个儿子。有人说,老大王其实是被吕相爷和太后给气死的。”
  “真的假的?这不可能吧?”
  “你们没见过大王吧?去年他登基大典、满城巡游时我见过一次。他长的一点也不像老大王。老大王长的虽不算好看,但也没有马鞍形的鼻子、鸡胸脯吧。大王长的倒跟旁边的吕相爷有些相似呢。而且吕相爷看大王的那个眼神,嘿,倒还真有几分看儿子的感觉!大王管吕相爷叫仲父,恐怕也不是白叫的吧!”
  “快别说了,这话传出去可是掉脑袋的事!你什么都没说,我们也什么都没听见。快散了,那帮兵老爷过来了。”
  日子在骊山脚下居民的猜测中平静的过去。那些当官的走后,骊山脚下又押来了许多囚犯、奴隶,一个个光着膀子,在骊山北麓挥锹舞镐,不管冬夏,都干得热火朝天。一车车的木料从陆上、渭河水不断地向这里运来。等到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这里已经初步奠定了陵寝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这26年对中华大地来说可谓是天翻地覆:秦王政九年(前238)九月,嬴政的母亲子楚夫人与嫪毐通奸并生下二子的丑闻东窗事发,嬴政怒不可遏,车裂嫪毐、放逐母后,并迁怒于一手导演了此事的吕不韦。后在群臣的解劝之下,才强压怒火,暂且作罢,只是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等到了第二年十月,年已27岁的嬴政颁下问罪诏书。吕不韦畏罪,服毒自尽,被葬于河南北邙山。
  吕不韦死后,嬴政开始了一统中国的脚步:秦王嬴政十七年(前230),秦军攻破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韩王举国投降;十九年,大将王翦破赵;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失败,嬴政震怒,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燕国,二十一年,燕都蓟城(今北京)落入秦手;二十二年,秦军掘开黄河大堤,河水倒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王束手就擒,当场处死;二十四年,王翦率倾国之兵,横扫楚国,楚王被迫投降;二十五年,秦军北进,将燕与赵的北逃政权彻底绞杀;二十六年,独立无援的齐国在秦军重重包围下作了拼死一搏,但终挡不住秦军的铁骑,为战国时代做了最后的谢幕。
  此时,脸上已经挂不住的汉武帝强忍羞愤,询问身边的史官司马迁,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司马迁算不得大官,一个太史令,吏禄只有六百石,却直言以谏:
  首先,李陵是一位国士(只有一国之中最优秀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国士)!他一心想的就是报效国家。
  另外,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与数万匈奴军队奋战多日。虽然战败了,但是,他立下的战功足以告慰天下。
  再有,李陵这次迫于形势“诈降”,他是留得一命,日后见机报答汉朝。
  司马迁还未说完,逆耳之言已让汉武帝怒不可遏,立即将司马迁投入监狱,定为死罪。
  本来这场朝议是商量李陵之事,为什么汉武帝要迁怒于司马迁呢?
  原来,汉武帝任命李广利出征匈奴,本就怀有私心,想让李广利立功封侯,自己好向爱妃李夫人卖个人情。可是,李广利这次率三万军队出兵,杀敌一万多,损失近两万,这样的战果让汉武帝无从加封。司马迁此时盛赞李陵,在汉武帝看来,就是借李陵之功指责李广利无能,讽刺他误用李广利。
  司马迁被捕入狱,定罪“诬上”。诬陷皇上,这是非常严重的罪名,当处死刑。司马迁秉性耿直,贸然为李陵开脱,招来劫难。
  汉武帝时代,触犯死刑的犯人,有三种选择:一是“伏法受诛”;二是拿钱免死;三是自请“宫刑”(指阉割男子的生殖器)。拿钱免死需要五十万,司马迁“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拿不出五十万为自己赎罪免死。因此,只剩下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死刑,二是“宫刑”。如果选择死刑,已经开始著述的《史记》必将夭折;如果接受“宫刑”,一个“刑余之人”,必将被天下人耻笑为贪生怕死。
  司马迁却最终选择了宫刑。
  西汉时期,很多人甘愿一死也不愿接受宫刑。司马迁也深知,屈辱的生比惨烈的死更加可怕。因为:
  身份另类,终身受辱。
  接受宫刑之后,就成为不是太监的太监,再不能入士大夫之列,这对于一个血性男人、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都是奇耻大辱!
  司马迁最为可敬的一点是,为了撰写《史记》,决然选择宫刑,去承受人生屈辱的极限。
  “自宫”(自请宫刑)不仅仅是身体的伤残,更是心灵深处永远的伤痛。从此之后,羞辱与难堪将伴他一生。用司马迁的话说: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自宫”之后,他的肠子一天到晚在转,坐在家里精神恍惚,外出常常不知道该去哪里;一想到“自宫”的耻辱,背上的汗立刻将衣服浸透(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才命相违,动辄得咎。
  司马迁自视甚高,抱负极大。但是,“自宫”之后,即使有珠玉般的才华,圣贤般的品行,也因为戴罪之身、刑余之人,再不能以此为荣耀了(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司马迁的“才”和“命”形成了极大的悖反,让他深感锥痛,以至于“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动不动就受到无端指责;不做事则已,做了事反而更糟糕。可以想见,司马迁后半生背负着“自宫”的重负,如何孤苦飘零,无所适从!
  伟大灵魂成就历史地位
  “自宫”之后,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了,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了,而激扬文字的太史公新生了。“新生”的太史公突然具备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识,开始以饱受歧视的、社会最底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看待人生,看待历史。对那些是非成败、灰飞烟灭、否泰强弱、日月盈亏,司马迁难免生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感喟和智慧。从此,在他的笔下,不论是儿女情长的项羽,还是老谋深算的刘邦;是出使西域的张骞,还是抗匈建功的卫青;是工于心计的王美人,还是不露痕迹的汉景帝;都因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而血肉丰满,这就是所谓“成一家之言”。
  这种改变后的“一家之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
  1.生死观。
  脍炙人口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源自司马迁《报任安书》。而《史记》之重,亦重于泰山。司马迁置屈辱、生死于脑后,成就史书中的“王者之作”,更是作出了“重于泰山”的人生选择。
  《史记》有一篇《季布列传》写道:
  季布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虎将,多次打败刘邦,刘邦对他恨之入骨。项羽兵败自杀之后,刘邦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且宣布:胆敢窝藏季布者灭三族。季布躲到当时的大侠朱家家中当奴隶。朱家为了营救季布,亲自到京城拜见刘邦最信任的太仆夏侯婴。朱家对夏侯婴说:两主相斗,各为其主。季布作为项羽的部下,尽心尽责,那是他的本分。皇上能把项羽的臣下都杀光吗?如今,皇上刚得天下就报私仇,怎么能显示宽广的胸怀呢?真把季布逼急了,他逃到北边匈奴或者南方越人处,岂不是拿壮士资助汉朝的敌人?刘邦听后,立即赦免了季布,并封季布为郎中(皇帝的侍从)。汉惠帝时,季布当了中郎将,阻止了吕后对匈奴用兵。汉文帝时,季布又担任了河东太守,成为汉朝一代名臣。
  在《季布列传》结尾,司马迁说:在项羽那样以勇猛著称的名将面前,季布能凭自己的勇敢显露名声,可以称得上是壮士。但是,季布为了保全性命,在朱家家中当奴隶,这是多大的耻辱啊!为什么季布不选择死亡呢?因为他认为自己有才,他把受辱不当作是一种耻辱,而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屦典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可见,司马迁对季布的认识、评价正是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终生追求,何惧屈辱?能成大事者,在这一点上,概莫能外。
  2.金钱观。
  司马迁面临宫刑之时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以钱赎罪。武帝时期,许多参加对匈作战的将领犯了死罪都以此买命。司马迁拿不出五十万钱而惨遭宫刑,这使司马迁对金钱有了新的看法。
  司马迁继承了荀子的思想,承认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性,并且,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务实的观点。
  《史记·货殖列传》认为:追求富有是人的天性。司马迁说:天下人忙忙碌碌,都是为追逐利益而来。拥有一方土地的王侯,还嫌自己不够富有,何况是天下百姓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我们民族的传统一向重义轻利,儒家提倡安贫乐道,言利者会被人们不齿。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有一段名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赞赏颜回安于清贫,也就同时贬斥了物欲和金钱。然而,不衣不食,何谈礼仪廉耻!司马迁似乎有所洞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是正当的,只要是“取之有道”!
  3.犀利深刻。
  司马迁刻画历史人物,入木三分;原因在于,司马迁从自己的经历中读懂了许多历史人物,读懂了许多他过去认识不深刻的东西。
  从来史官对本朝皇帝都十分敬畏,司马迁是个例外。高祖十年(前197),陈豨被逼造反。刘邦亲率大军平叛,吕后利用陈豨事件诛杀了韩信。刘邦得知韩信“谋反”被诛一事后,派人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萧何五千户,还派五百士兵作为警卫。文武百官得知萧何加封,纷纷前来祝贺。原秦朝东陵侯召平却前来吊丧。萧何大惊,询问原因。召平说:相国的大难从此开始了!你想,为什么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地平叛,你奉命镇守关中,不受征战之苦,反而受到加封?因为韩信刚刚谋反,皇上怀疑你也有反意,所以加封你。希望你不要接受任何封赏,把全部家财捐出来作为军费,皇上一定很高兴。萧何赶快依计行事。刘邦对萧何的这种做法有什么反应呢?《史记》中《萧相国世家》写了四个字:上乃大悦。
  萧何是什么人?他是刘邦早年在沛县时的上司,一向对刘邦关爱有加。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带领全族人一直追随刘邦。刘邦当了皇帝,功臣争封,大臣们都主张曹参的功劳第一;唯独刘邦坚持萧何的功劳第一。刘邦说,所有的功臣都是猎狗(功狗),唯独萧何是指挥猎狗的猎人(功人)。(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可见,刘邦对萧何多么信任!但是,韩信事件之后,刘邦对萧何也不放心了。“上乃大悦”四个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刘邦对开国功臣的猜忌之心。把一个开国皇帝的心事剖析得如此深刻,二十四史中唯独《史记》能做到!
  唐人刘知己说,写史要具备“三才”:史才,史学,史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识。史识是史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史书只是材料的堆砌。《史记》固然离不开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开创之功,离不开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博闻广识;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以铸就司马迁修史的伟大灵魂。真正让司马迁区别于其他所有史家,让《史记》有别于其他所有史书的关键,是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正是这种不幸遭遇,造就了司马迁的史识,铸就了司马迁的伟大。
  遭受宫刑之前,司马迁一心要当一个皇帝的忠臣、宠儿(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但是,惨遭宫刑之后,他沦落到太监般的尴尬地步,被开除出社会正统之列。至此,他不再书生之见,不再人云亦云,而开始有所怀疑有所批判,拥有了充满个人意志的识见和胆略,千古不朽的《史记》横空出世。
  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戕害,改变了司马迁一生的命运,也成就了一个伟大史学家和一部卓绝的史学著作。这个让司马迁生不如死又死而后生的汉武帝,到底是草菅人命还是天威难测?如此性情中人,是通过怎样复杂的斗争登上权力顶峰的呢?  潜龙在渊:汉武帝继位 悬念迭生(1)  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也就是景帝登基那年,他的第十个儿子出生,取名为“彘”。双喜临门的刘氏皇族并不十分在意这个小婴儿的诞生。因为,封建帝制“立嫡立长”,后宫三千佳丽,一位美人生育的十皇子,距离权力中心可谓“十万八千里”。但是,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彘儿”,后来竟成为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汉武帝。汉武大帝是非功过,后世津津乐道,就连他的即位都充满了悬念。排行第十的他,为什么能坐上皇帝宝座?称帝的背后,隐藏了多少宫廷争斗?
  汉武帝:被命运垂青的皇十子
  汉武帝一生叱咤风云,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
  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
  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
  第一个大力拓展疆土,奠定中国辽阔疆域。
  第一个开通西域。
  第一个用皇帝的年号纪元。
  第一个用罪己诏的形式,进行自我批评。
  这六个第一,特别是罢黜百家,用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统治思想,影响深远。
  同时,这个声名赫赫的汉武帝,在位时间也非常长。他从16岁即位到70岁去世,执政54年。两千多年后,清代的康熙皇帝,从公元1661年到1722年,执政61年,才刷新了他的这个“在位纪录”。一个国家纪录保持了两千多年,很不容易。
  然而,后世对汉武帝的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他雄才大略,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有人赞他丰功伟绩,有人批他专制独裁。这个让两千多年来人们说不尽道不完的汉武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和评价自己这位顶头上司呢?
  前面提到,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皇帝年号纪元的。在汉武帝之前,皇帝没有年号,所以,史书记载汉景帝,都说前多少年,中多少年,后多少年,按前、中、后排。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出生了,取名为彘,刘彘。正史没有记载为什么汉武帝取名为“彘”,只有《汉武故事》略有一笔:景帝亦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
  汉景帝是一个高产皇帝,他共有十四个儿子,比刘邦的八子多得多。十四个儿子分别出自六个妃嫔。其中的王娡王美人,生了后来的汉武帝。唐姬生了一个。贾夫人生了两个,有一个中山靖王刘胜,大家应该比较耳熟。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自称“刘皇叔”,他喜欢追溯自己的皇家血脉,一追追到哪儿去了?追到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那儿去了。汉景帝已经是“英雄父亲”了。中山靖王更不得了,他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自称中山靖王的后裔,难保不是浑水摸鱼。到现在,我们都难以查清,刘备究竟是中山靖王哪个儿子的后代;无论如何,刘备跟皇室攀上亲戚了!蜀汉政权强调自己是“正统”,原来也不过如此。
  说回汉景帝。景帝另外两个妃嫔,栗姬和程姬,各生了三个儿子。最后还有汉武帝的姨母,也就是王娡王美人的妹妹王兒姁(ní xǔ,泥许),当年也被送入太子宫中,为景帝生了四个儿子。
  十四个儿子中,汉武帝是普通嫔妃之子,不是嫡子;排名不靠前,皇十子。中国封建帝王继承制度有两个原则,一个叫立嫡,就是拥立皇后的儿子;一个叫立长,就是拥立长子。很明显,刘彘都沾不上边。难道他前面的九个哥哥都愿意放弃太子之位吗?命运为什么偏偏垂青于皇十子刘彘呢?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刘彘好运眷顾,既是吉人天相,又是景帝后宫中五个地位不等、性情各异的女人多年角逐的结果。这五个女人是些什么人?她们凭什么左右太子之位?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是如何记载这场宫闱战役的呢?
  薄氏祖孙:失宠后的二重变奏
  第一个女人,薄皇后。她是汉景帝的第一个皇后。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祖母就给他指定了这个皇后。
  汉景帝的祖母是谁?她也姓薄,即薄太后。这个薄太后曾经是魏王魏豹的一个嫔妃。后来,魏豹兵败荥阳,被刘邦所杀,薄姬被刘邦收留。身为败将妻眷,薄姬在刘邦军中只能做一个普通女工。一次,刘邦偶然发现薄姬长得很漂亮,就把她选入后宫。当时正是楚汉战争的荥阳会战时期,历时漫长。刘邦的结发妻子吕后正在项羽的大营里做人质,刘邦身边早已聚集了很多女人。老实巴交的薄姬并没有引起他的关注。刘邦的这些嫔妃里有两个是薄姬的“发小”,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姐妹淘”。有一天,这两个女人聊天,嘲笑薄姬,说:我们姐妹曾经约好了,将来无论谁被皇上宠幸,千万别忘记了另外两个伙伴。现在我们都被宠幸了,就剩薄姬,运气不好,魅力不大,还在后宫里傻等着呢!这话刚好被刘邦听见,他顿生怜悯之心,就召见薄姬,要她伴寝。
  薄姬一直是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不过,给刘邦伴寝的这天晚上,她突然开了窍,变得很会说话。她说:我昨天晚上梦见苍龙盘腹,今天您就宠幸了我。这是一个贵征啊!意味着刘邦就是将来的“真龙天子”。薄姬这样善良木讷的老实人,也学会了不失时机地自我营销,可见宫闱竞争之激烈。不管此话是真是假,反正刘邦听了十分欢喜。因为这一夜情,薄姬很幸运地怀孕了。这个孩子就是高祖刘邦八子中的第四子刘恒。这是她第一个幸运。
  薄姬的第二个幸运之处在哪儿呢?就是她的不受宠。刘邦活着的时候,除了和薄姬有过一夜情,再也没有召见过她。在后宫的众多妃嫔中,薄姬最受冷落。所以,吕后掌权时,她把刘邦的妃嫔全关在宫中,唯独放走了这个薄姬。为什么?吕后觉得薄姬无足轻重,量她到哪里也成不了气候。
  薄姬到哪儿去呢?她去了代地,和她的儿子代王刘恒生活在一起。在戚夫人等众多妃嫔受迫害的时候,薄姬非常意外地被放出了宫。
  这还没完,吕后“清君侧”的第二步就是剪除皇子。在吕后最后疯狂的高后七年,三任刘姓赵王被害之后,吕后召薄姬之子刘恒改任赵王,刘恒借口为嫡母守边,婉辞相拒,远离了这次对刘姓诸皇子的大屠杀。我们不知道刘恒顺利躲过这一劫,薄姬是不是发挥了作用。无论如何,刘恒躲过去了,薄姬也躲过去了。这是薄姬的第三个幸运。
  薄姬的守拙,如同《庄子·逍遥游》中的臭椿树。它的树干长满疙瘩不合绳墨,树枝弯弯曲曲也不合规矩;长在路边,木匠都不愿回头多看一眼。正是臭椿树的“一无是处”,才保全了性命。
  这就说到薄姬的第四个幸运。高后八年(前180),齐王刘襄起兵,周勃、陈平、刘章内应,里外夹击,一举消灭了京城诸吕。荡平诸吕谁的功劳最大?齐王刘襄和他的弟弟刘章。但是,最后在继承人问题上,大臣们各自打了一番“小九九”,不愿意拥立刘襄和刘章。因为他们年龄虽小,却非常能干。大臣们断定,如果这兄弟二人上台,以后局面将难以控制。倒是那个驽钝愚呆的代王刘恒,最适合做个傀儡皇帝;而且,刘恒的母亲薄太后非常谦恭,她的娘家人也奉公守法,不会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吕后临朝称制、手握帝位的废立大权,对西汉之后的历代王朝都是一个深刻教训。在立谁为帝的问题上,皇室子弟的娘家素质也成了一项重要标准。
  于是,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即汉文帝。汉文帝初一上位,马上露出了真面目,这是后话。我们要说的薄姬的第四个幸运就是:她的这个儿子刘恒,别人除诸吕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在代地休息;等诸吕除完了,他不费吹灰之力当了皇帝,薄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太后。
  我们感叹薄姬“吉星高照”。没有任何护佑,也从来与世无争;不存在朋友,也就无所谓敌人。她始终处于政治斗争的盲点,即使在枪林弹雨中也毫发无伤。
  但是,人的心气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儿子当了皇帝,自己成了皇太后,如今的薄太后既不是当年的织布女工,也不是不受宠的普通妃嫔;她现在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让帝国荣光从此照进娘家,让家人永享富贵。儿子,薄太后已经管不了了。事不宜迟,就从孙子着手。薄太后的孙子正是当时的太子,日后的汉景帝。薄太后处心积虑,要为孙子选妃,点名薄家孙女。太子妃是什么前景啊?太子即位是皇帝,太子妃将来就是皇后。当年吕后不是专门给姓刘的皇子配姓吕的后人,刘吕配?薄太后也要“拉郎配”,搞刘薄配。可是,太子能喜欢祖母给他选的这个太子妃吗?不能。但是没有办法,这是老太后钦点的,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如果不服从,他极有可能丢掉太子之位。
  这个太子妃在汉景帝即位以后,就是薄皇后。同样姓薄,薄太后是命超硬,薄皇后却实在命太薄。
  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皇后毋子,毋宠,薄太后崩,废薄皇后。
  薄皇后的一生,始终没有生孩子。这在“母以子贵”的帝王之家是致命伤!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分别出自六个妃嫔,唯独这个正牌皇后没有儿子,的确匪夷所思。汉景帝的生育能力没有问题,他有十四个儿子为证啊。莫非薄皇后有问题,不具备生育能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汉景帝不喜欢薄皇后,导致皇后无子。吕后也曾为她的儿子汉惠帝选了一个亲外甥女,做惠帝的皇后。汉惠帝和后宫的宫女生了六个儿子,和这个张皇后却一个孩子也没有。这里面恐怕还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因此,“皇后无子”,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不能生,一是不受宠。这就在汉景帝的宫闱之中,造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毕竟汉景帝即位以后,是要立太子的,“立嫡”无所依凭,皇后的位置能够坐得稳吗?一场宫闱角逐,就因为薄皇后无子、无宠而引发了。
  “宠幸”突然变得很玄。薄太后因“无宠”而“幸”,薄皇后却因“无宠”而“不幸”。《庄子·逍遥游》中另有一说:农家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主人杀掉了那只不会叫的雁招待客人。薄家两代女人的“同途殊归”,恰恰对应了臭椿“无用”而保全、大雁“无用”而被杀。所以,故事的荒谬可以是滑稽,但人生的荒谬往往是残酷。
  正因为“皇后无子”,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都有了被立为太子的可能。这样,刘彘突破了“立嫡”第一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还有第二关——“立长”。排行第十的刘彘距离太子之位依然遥遥无期。这时,刘彘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出现了。
  王娡:游凤戏龙未可量
  第二个女人,王娡(zhì,志)。王娡就是汉武帝的生身母亲。讲王娡,得从王娡的母亲臧儿说起。这个臧儿是什么来头?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有一个燕王臧荼,臧荼的亲孙女正是臧儿。后来,臧荼投降了汉朝。到了汉五年(前202),燕王臧荼起兵造反,被刘邦一举平定,臧氏家族随之消亡,臧儿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却“红颜薄命”,婚姻经历十分坎坷。臧儿的第一任丈夫,姓王,叫王仲。臧儿和他生了三个孩子,一个男孩王信,两个女儿,王娡和王兒姁(níxǔ,泥许)。儿女双全的臧儿在夫家确立了地位,日子慢慢安逸起来。然而好景不长,王仲病故。失去靠山的臧儿果断选择改嫁,嫁到长陵田家,又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田蚡就是武帝时期权倾一时的宰相。这样,臧儿嫁了两次,生了五个孩子。需要说明的是,汉代风俗对女子的婚姻约束是比较宽松的,女子丧夫、离异后,都可以改嫁。臧儿因为身世凄苦,就想“拿青春赌明天”、“用婚姻换前途”,把恢复臧氏家族昔日辉煌的梦想,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
  大女儿王娡早年由母亲做主,千挑万选,嫁入金王孙家,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嫁了金龟婿,臧儿本已志得意满。算命先生突然向臧儿泄露天机:两女当贵。你的两个女儿将来都能大福大贵。这卦本来不必认真,王娡已经嫁得很不错了啊!但是,臧儿不满足,她认为金王孙家林子太小,养不起她的宝贝女儿王娡这只金凤凰。于是再次果断决定,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夺回来,重新嫁人!这个决定非常大胆!我们推算一下,王娡的婚史,包括出嫁生子,至少要两年时间。人都有一种惯性,特别是女人,为人妻,为人母已整整两年,要她从以往的生活环境中硬生生地脱离出来,另觅芳草,即使是现在,也无异于一次疯狂豪赌。然而,冒险家臧儿愣是把这件事办成了,整个过程王娡也非常配合。
  很快,摆脱了婚姻束缚的王娡,和妹妹王兒姁先后被臧儿送入太子的宫中。原来臧儿眼中的“富贵”只有“君临天下”的皇家威仪差可比拟啊!把一个已婚并育有一女的女儿送入太子宫中,今天看来都不可思议!即使汉朝民风再开放,太子也绝不会接受这样的女子为妻。王娡一定是隐瞒了婚史。由此看出,王娡确实有过人之处。
  第一,冷酷。王娡本来和金王孙过得好好的,还生了一个女儿,应当说婚姻美满。可是,臧儿一鼓动,王娡就变脸。王娡离开金王孙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当贵”的生活。一个女人,能够斩断旧情,抛夫弃女,毅然决然地改嫁。这不是冷酷是什么?
  第二,果断。王娡离开金王孙时,可谓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首先,她能不能进太子宫?其次,算命先生那一卦,到底灵不灵?这都是未知数。最后,就是送到太子宫中,能不能得到太子宠幸,也很难说。但是,瞻前顾后必然错失良机,所以,王娡非常果断。
  第三,有野心。王娡顺从母亲的意志,放弃幸福安逸的小康生活,一头扎进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太子后宫。这种义无反顾的原动力就是她的不安于现状、野心勃勃。
  第四,冒险精神。王娡冒了多大风险?别的不说,万一这段婚史被人举报,会是什么结果?不要说太子宫中呆不住,恐怕连金王孙家也不会再要。王娡就这样断了自己的后路!
  就这样,王娡姐妹二人都被送入太子宫中,服侍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臧儿给自己上了双保险:两个女儿无论哪一个得到宠幸,她都是赢家;如果都得到宠幸,她则是大赢家!
  臧儿这招险棋成功了没有?
  王娡送到太子宫中以后,生了一个皇子,三个公主,一龙三凤。她妹妹王兒姁更了不得,生了四个皇子。在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中间,臧儿的两个女儿一共生了五位皇子。臧儿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啦!尽管《史记》里面没有讲,但是我分析,这一切之所以如此水到渠成,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她的女儿都要长得非常漂亮。你想想,王娡再婚,王兒姁初嫁,各自为太子添了四个孩子,不是相貌出众、万千恩宠,很难办到。“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臧儿敢赌,就是因为底气足。她把宝押在哪儿?押在她两个女儿的美貌上。她成功了。《汉书·外戚世家》记载:初,皇后始入太子家,后女弟王兒姁亦复入,生四男。
  无奈改嫁的母亲,失去生父的姐妹,三个弱女子敢作敢当,终于改变了命运。看来,一个人能否成气候,不在于表相是否柔弱,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强悍的内心。
  姐姐王娡入宫以后,先生了三个女儿,然后很快又怀了孕。怀孕期间,王娡告诉太子,自己做了一个梦:“日入其怀”。就是她梦见一个太阳,落到自己的肚子里边了。和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样,我们的先民历来信奉太阳崇拜。直到今天,我们还用太阳来比喻帝王。所以“日入其怀”是一个非常显贵的征兆。又一个释梦邀宠的女人!王娡“日入其怀”,大概有三种可能。一个是王娡自神其子。现在会不会有孕妇梦见太阳落到自己肚子里去了?极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今没有做帝王这一说,大家也就不去梦这个太阳了。王娡如此释梦,很可能是要神话她的儿子,给儿子日后做皇帝造势。再一个可能,是后人神化刘彘。王娡的儿子后来的确做了皇帝,后人就附会,说她“日入其怀”。第三种可能,就是两者都有,既有王娡的神化,也有后人的神化。
  这里我们可以说说有关汉武帝的两部野史,一部叫《汉武故事》,一部叫《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内传》说得更神乎其神。汉景帝梦见一个神女,拿着一个太阳送到王美人的嘴边,王美人把这个太阳吞了。吞下太阳以后,她怀孕十四个月,生下的孩子就是汉武帝。这个说法显然不可靠。倒是“日入其怀”,在《史记》和《汉书》的《外戚传》当中都有记载。不过,这个真实也是相对的,因为谁也不能进入王娡的梦境看个究竟。
  在这样的吉兆之下,刘彘诞生了。这一年,汉景帝顺利登基。可见,彘儿真是一个讨喜的孩子。身为十皇子,刘彘的地位并不显要,但深得父王宠爱。四岁时,也就是汉景帝前四年(前153),刘彘被立为胶东王。同年,汉景帝又封他的长子,也就是栗姬的大儿子刘荣做了皇太子。汉景帝遵从祖制,“立嫡”不成,选择“立长”。王娡抛夫弃女,投身太子后宫,生了龙子,封地封王,首战告捷。但是,她的野心并没有到此终止,毕竟胶东王距离皇太子之位相差甚远,王娡不会就此偃旗息鼓。
  现在,影响汉武帝政治生命的五个女人已经出场了两个。一个是无子、无宠,后位朝不保夕的薄皇后;一个是入宫即受宠,有了皇子,还要力争皇太子的王娡。一场宫闱角逐正式打响。但是且慢,还有三个女人尚未亮相。她们是谁?凭什么决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又如何左右少年刘彘的皇太子之路呢?
  第二部分  初露锋芒:大将军卫青 汉武恩宠(1)  汉武帝文武一生,内修法度,外攘夷狄。当他把目光转向茫茫戈壁,雄心万丈,豪情顿生:何日一雪大汉和亲之耻?而谁来做他的大将军?谁为他驰骋沙场,开疆扩土?风云际会,他发现了爱妃卫子夫的弟弟,姐姐平阳公主家中的骑奴卫青。一个穷苦孩子,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又是怎样在汉匈战争中,屡建奇功,官拜大将军?
  起于尘埃成金身
  卫青成长之路,要从建元二到三年间(前139—138)后宫中一起滥用私刑案说起。
  建元二年春,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顺道来平阳公主家游玩的汉武帝宠幸并带回宫中。原来在平阳公主府担任骑奴(以奴隶身份充当骑兵侍从)的卫青,也因此到了建章宫。
  不久,卫青被秘密逮捕,有人要杀掉他。可怜卫青刚刚见识皇家威仪、似锦繁华,就要惨遭毒手。卫青危在旦夕,阴森的牢狱之中突然现出曙光。
  原来是他的好朋友公孙敖。公孙敖,义渠(秦国西北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人,当时是汉武帝的骑郎(骑兵侍从)。卫青进宫,两人年龄相仿,又有共同语言,过从甚密。也许是骑马游玩寻不着卫青,也许是宫中巡视的兄弟发觉了蛛丝马迹。公孙敖义无反顾,带领几名壮士直冲囚禁密室,救出了卫青。
  卫青当时只是建章宫的普通侍从,老实本分,他能得罪谁呢?谁又敢对皇帝爱妃卫子夫的弟弟痛下毒手?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还有陈阿娇飞扬跋扈的母亲长公主刘嫖!
  原来卫青不自觉地卷入了一场后宫之争:卫子夫入宫,受宠,怀孕,使得皇后陈阿娇妒火中烧,却无从下手。如果在平阳公主府中,长公主或许不好明目张胆;卫青此时身处长公主能够施展拳脚的宫中,她就好下手了(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
  奇怪的是,卫青被囚之后,表现出超人的忍辱负重和宽宏大量。即使日后官拜大将军,卫青对此事也只字不提。
  事关生死,卫青却采取“冷处理”,等闲视之。这是为什么呢?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还是纯属胆小怕事,息事宁人?其实,卫青既不想冤怨相报,也并非惊弓之鸟;一切缘于自身的无奈与自卑。
  人的个性很大程度上受少年时代的境遇影响。比如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仍然摆脱不了早年的流寇习气,开口就骂人。卫青到底有怎样的身世背景,左右了他的人生态度呢?
  第一,私生子。
  卫青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他原本并不姓卫,其父郑季是当地的一个县吏,被派到汉武帝的姐姐平阳侯家做事时,和平阳侯的婢女私通。这个婢女,《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说是“侯妾卫媪”,《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说是“家僮卫媪”。“侯妾”和“家僮”是一个意思,即平阳公主家的佣人。
  卫青成年之后,有一次到甘泉宫,遇到一个髡钳之刑的囚徒(钳徒)。此人声称自己懂得相面术,执意给卫青算一卦。望闻问切一阵,钳徒郑重其事地说:你将来是贵人啊,官可以到封侯。卫青既未欣喜若狂,也无诚惶诚恐,淡淡一笑:我一个家奴生的孩子,不挨打就知足了,怎么可能妄想封侯呢(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古人讲述贫寒者发迹,每每出现仙人指路,如:张良的黄石公授书;汉武帝外婆臧儿的“两女当贵”;汉武帝之母王娡的“梦日入怀”,多半是后人的附会。谁能体会成事者背后的艰辛,谁能读懂卫青一笑里的凄凉?
  卫青是郑季和卫媪的私生子,本该姓郑。由于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皇上宠幸,所以卫青不用亲生父亲的“郑”姓,而改用母亲的“卫”姓(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
  卫媪有六个孩子: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长子卫长君,次子卫青,还有一个卫步广。早年,卫媪一家穷得揭不开锅。无奈,只好送卫青到他的生父郑季家中。郑季明媒正娶的夫人当然对卫青没有好脸色。郑季自己出轨在先,自知理亏,只好让他的拖油瓶娃娃上山放羊。卫青的兄弟姐妹也瞧不起他,对他呼来喝去,百般欺凌。
  母亲养不起,父亲不疼爱。私生子卫青从此坚强早熟,养成了谦卑隐忍的个性。
  第二,骑奴。
  卫青成人后,又回到平阳公主府邸,做平阳公主的骑奴(骑兵侍从),身份还是奴仆。
  然而,卫青的骑奴身份也给他带来机遇:一是骑奴必备的武功和精湛骑术,使他有能力担纲将来大将军之职。二是使平阳公主对他非常了解,以致再婚时选中卫青。
  当然,真正改变卫青一生命运的,是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
  卫青少年坎坷,但机遇也与坎坷并在。何况,他从小就是个知高知低的孩子。在他心中,总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恩之心——感谢上天,感谢皇帝。
  无论如何,卫青被抓,阿娇母女对卫子夫的嫉妒之心暴露无遗,也使汉武帝对阿娇母女更加不满。
  汉武帝索性把卫青提拔为建章监(建章宫的管理者),并加封侍中(皇帝的侍从)。这无非是向阿娇母女以及其他再图不轨者亮明:我就是卫家的后台老板!
  卫子夫得宠,卫家人人受益:卫青的哥哥卫步广几天中受赐千金,卫青的同母姐姐都嫁得金龟婿。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曾与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武帝就把陈掌招来,赏赐兼提拔。后来,汉武帝又升卫子夫为“夫人”(嫔妃的一级),提拔卫青做太中大夫。公孙敖因为营救卫青有功,也沾了光,蒙武帝多次提携,备受尊崇。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皇后陈阿娇积怨爆发,竟然用巫蛊诅咒卫子夫。害人终害己。一只怨毒的蛊娃娃,对当事人毫发无伤,倒是把阿娇自己拉下了皇后之位,打入长门冷宫。而卫子夫更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爱屋及乌,卫青因此更得汉武帝信任和重用。不过,汉武帝和卫青都清楚,做外戚,只是一时风光;做能臣,才是一生荣耀。仅仅依靠裙带关系,卫青就官运亨通,荣华显赫,必然难以服众。皇帝只能为你指方向,造声势,要想在朝中站稳脚跟,卫青还得靠自己建立功业。
  荡平龙城冠群臣
  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入侵上谷郡(今河北张家口市),以报马邑前耻。
  为挽回马邑之谋的失败局面,打击匈奴的疯狂报复,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一万骑兵,分别从上谷、代郡、云中、雁门出击,攻打匈奴。
  这是马邑之谋后,汉武帝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
  此次出兵,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李广兵败被俘,所幸最后逃回。汉武帝将损兵折将的公孙敖、李广投进监狱。按照汉法,他们本当斩首,后因两人缴纳赎金,被废为庶人。
  四路人马唯独卫青立功,被封为关内侯(有食邑无封国的侯爵,属于汉代军功爵制的第二等)。
  卫青立了什么功呢?他直捣龙城,斩杀匈奴七百(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这是头功!虽然杀敌不多,但意义重大。
  一、震憾。卫青战绩并不辉煌;但对匈奴人是个极大的震撼。此前,汉匈之间虽时有冲突,但都在汉朝边境交战,汉军从未深入匈奴腹地。这一次,卫青竟打到龙城,攻入匈奴的王廷。这对于匈奴,是一个让人十分不安的信号:原来安全的匈奴腹地,今后也可能为汉军经常光顾——整个匈奴领地再也没有安全可言。
  二、激怒。龙城是匈奴祭祀天地祖先、汇合部落的王廷,是政治中心,更是宗教圣地。因而,卫青此举使匈奴上下震惊之余,无比愤怒。战争扩大不可避免。
  三、报复。当年秋天,匈奴即数次侵盗边郡,以雪龙城之辱。汉武帝急调老将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郡。
  第二年(元朔元年,前128),卫子夫生下汉武帝的皇长子刘据,卫子夫晋升皇后。是年秋,卫青领车骑将军职,率三万骑兵从雁门出塞,将军李息从代地出塞,夹击匈奴。卫青斩敌数千人。(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青斩首虏数千人。)史称“雁门之战”。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出塞进攻,汉武帝只派卫青、李息两人;老将军李广等名将一概未用。龙城之战,汉武帝首次使用卫青,对其才能尚存疑虑。在对卫青、李广、公孙敖、公孙贺的兵力分配上,武帝是一人一万。而雁门之战,汉武帝仅派卫青、李息两人出征;而且,卫青所率军队由当年的一万增至三万;李息只是卫青的副将。这一变化,说明汉武帝对卫青的信任度大大提升!
  雁门一战,引来了匈奴更大规模的报复。
  匈奴大举入侵,杀死辽西太守;在雁门,又杀死和掳去几千人。
  仅一个多月,匈奴再次进犯上谷、渔阳。由于韩安国上书请求停止屯军(驻扎军队。一边驻守边境,一边垦荒种地),军营中仅有七百多人,无法打退匈奴骑兵,只好退回军营,匈奴掠夺了一千多人和牲畜、财物,扬长而去。
  卫青出身骑奴,并未受过多少教育,读过多少兵书,和他共事的有老一辈名将韩安国、李广,也有同辈的青年将领公孙贺、公孙敖,为什么他人接连失败,卫青却屡战屡胜?
  应时东风第一枝
  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卫青不如韩安国;论驰骋疆场、经验丰富,卫青不如李广。然而,韩安国郁郁而终,李广免死而赎为平民,唯独少年卫青捷报频传。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才干。
  《史记·佞幸列传》末尾言: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司马迁认可卫青、霍去病二人的才能。卫青是外戚不假,可他是有才能的外戚。西汉一代不少外戚都得到过重用,但是,有些纯粹就是因为自己是皇亲国戚而受封赏,自身并无真本事。如王信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哥哥,被景帝封为盖侯(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田蚡、田胜是王娡同母异父的弟弟,分别被封为武安侯、周阳侯(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後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卫青不一样。战争毕竟是战争,如何调兵遣将,如何进攻防守,如何整体协调……非将才不能胜任。龙城大捷,证明了卫青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
  《资治通鉴·汉纪十》载: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这是说卫青虽然出身微贱,但善于骑射,材力过人;与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礼节,对士卒很关心、很宽容,常施恩惠,因而大家乐于接受卫青的调遣。卫青本人又有将帅之才,故每次出击都能立功。然后司马光结论: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此次出征前,卫青的才干突出表现在他选择龙城作为进攻对象。
  为何要进攻匈奴王廷龙城?
  一是不会无功而返。
  这一方略非常大胆!龙城既然是匈奴祭祀祖先之地,不可能没有匈奴人驻守。选择匈奴王廷作为目标,肯定不会像公孙贺一样无功而返。
  二是不会遭受重大损失。
  龙城地处匈奴腹地,从来没有汉军到达过。而匈奴人一贯是青壮年出征,老弱者留守。在王廷既能找到匈奴人,又无匈奴重兵,汉军可以只管打,不用防。正如兵法所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李广、公孙敖都败在遭遇匈奴重兵,寡不敌众。
  卫青则不然,他选择智取而不是强攻。
  第二,时代。
  武帝时,汉朝对匈战略由开国以来的被动防御,转为千里奔袭的主动进攻,转为大规模骑兵军团的机动作战。卫青在汉武帝的亲自部署下,熟练了新的作战模式。这是需要英雄的时代,卫青生逢其时。
  如果拿李广比较,我们会看得更透彻。李广有高超的射艺,个人能力勿庸置疑,但是,李广终生不得志,重要原因就是他生不逢时。
  文、景两朝休养生息,在对匈关系中以防守为主。李广曾做过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的太守,汉朝吩咐他的任务是防备匈奴,而非主动出击,客观上使素以奋力作战闻名的李广失去了很多建立战功的机会。
  武帝时代,开始采取千里奔袭、深入匈奴、主动进攻的战略。而李广已老,他没有了卫青的朝气,战绩自然不显著。
  元光六年(前129),卫青直捣匈奴龙廷,正是他顺应战略转变,创造性应用战术的结果。
  第三,运气。
  卫青最大的运气,在于拿到了率兵出征的“令牌”。卫青从未上过战场,只因姐姐受宠,而被特别关照。没有汉武帝任将出征,卫青没有机会成为抗匈名将。
  我们不妨先看看李广。
  李广是边地宿将、名将,声名显赫。
  元光六年(前129),李广和卫青一样,都带一万军队。结果,卫青一路未遇强敌,直捣龙城,李广却遭遇匈奴主力,兵败被俘(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假如卫青遇到匈奴大军,无疑,也会成败兵之将;但是,恶运偏让李广赶上了。
  再看看另外两个年轻的公孙将军。
  一个是公孙敖,一个是公孙贺。他们也是各带一万军队出征,结果,公孙敖不顺,损兵七千,自然是杀头罪。公孙敖与卫青挚交密友,卫青首战立功之时,他却只能靠赎金买了条命。
  公孙贺是卫青的姐夫,这次也无功而返。相对于李广和公孙敖,他是幸运的;但相对于卫青,公孙贺还是背运。
  从此以后,卫青屡战屡胜,平步青云,封侯拜将。同时,大汉军中,呼声最高的军事天才——飞将军李广,黯然退场,又一次错过封侯机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究竟是为什么?  李广难封:血性一男儿 命蹇时乖(1)  在汉匈作战史上,卫青、霍去病可以称之为绝代双骄,他们共同完成了武帝讨伐匈奴的主要战役,基本消灭了匈奴军队的主力,同时,也成就了各自的一世英名。但是,汉匈战争史上还有一些将军,他们一生与匈奴作战,命运之神似乎总和他们开玩笑,连一次封侯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飞将军李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代名将李广终生未得封侯?
  引刀一绝平生梦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为了歼灭匈奴主力,决定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大胆制订了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主力的战略方针,集中十万精锐骑兵,组成两大兵团,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领。
  卫青从定襄出兵,令李广做前将军,公孙贺任左将军,赵食其任右将军,曹襄任后将军,大军越过沙漠,于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恰在此时,卫青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的具体位置。对于远涉沙漠作战的汉军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随后,卫青突然下令前将军李广,率部合并到右将军的部队中,走东路,合围单于。
  东边道路迂回,水草稀少,不利于大部队行进。前将军李广与匈奴作战,到此时已历文、景、武三朝近半个世纪,好不容易有了打先锋的机会,还是直接面对匈奴单于,突然调到右将军赵食其军中,自然心有不甘。
  根据情报提供的具体位置,卫青决定正面迎击单于军队。汉军用战车排成环形营垒,阻止匈奴骑兵突袭,然后以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围单于军队。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装备精良,作战进退有序,自己绝难取胜。因此,傍晚时率领几百名骑兵,突围而去。汉军轻骑兵连夜追击,匈奴兵士四散奔逃。天快亮时,汉军追出二百余里,没有追上单于,俘获、斩杀敌兵一万多人。同时,霍去病重创匈奴左贤王军队。这就是著名的漠北决战。
  卫青漠北胜利归来时,李广和原任右路军指挥的赵食其才姗姗来迟。原来,右路军因为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李广的部队一到达,卫青立即派人到李广的大帐中,讯问李广迷路情况,准备上报汉武帝,但李广拒绝回答。卫青又欲传李广当面质询,李广悲愤地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于是,李广抽刀自杀(遂引刀自刭),李广自杀的消息传出,全军将士无不落泪,老百姓也为他唏嘘扼腕。
  将军意志难胜天
  李广自杀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同情?李广至死未得封侯。那么,为什么戎马一生的李广,始终不能封侯呢?
  李广的祖上是秦朝名将李信,曾经为秦始皇追杀燕太子丹。
  汉文帝前十四年(前166),匈奴军队大举入侵萧关。李广此年从军。到元狩四年(前119)漠北决战之时,李广从军已有四十七年。李广死前曾自白:我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总不能还去接受刀笔之吏的质询。从李广的从军时间及卒年推测,他初入行伍之时,还没有二十岁。
  作为从军近半个世纪的宿将,李广有没有封侯的主观条件?《史记》记载,李广非常有才。他在上谷太守任上,豪情万丈,与匈奴数次交战,当时负责汉朝与各附属国关系的官员(典属国)公孙昆邪,眼见李广这么不要命的打法,甚为不安,向汉景帝哭诉: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汉景帝赶忙将李广调到上郡任太守。
  李广才气无双,何以见得?
  第一,智勇神射之才。
  李广家族精于射艺、世代相传。《水浒传》中有位善射的名将花荣,绰号“小李广”。可见,“李广”在中国就是神射手的代名词。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神射之事非常多。
  有一次外出打猎,李广将草中一块石头误以为虎,引弓射去,箭入石中。可惜,超常发挥总是稍纵即逝。再让他冲着石头射,怎么也射不进去了。这是一只假老虎。
  遇上了真老虎,又该怎么办呢?李广还是那招绝技:射箭!在担任边右北平郡太守之时,李广为民除害,射杀猛虎,一箭没有毙命,老虎跳起,抓伤李广。李广再补一箭,终将老虎射死。
  在李广眼中,兽界老虎不过一碟小菜;一旦人间邂逅虎狼之师,他又将做何壮举?
  李广在上郡太守任上,汉武帝派一个宦官下基层,到李广的驻地监军。一天,这位宦官带了几十个骑从外出,与三个匈奴人狭路相逢。宦官仗着人多,和匈奴人对射。结果,三个匈奴人以一当十,把宦官的骑从几乎杀光。宦官受伤,夺路而逃。李广立即断定:这三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毅然带领一百随从追了上去。李广让骑从从左右两翼包抄,自己连射两箭,杀死其中两人,活捉一人。经审讯,此三人果然是匈奴射雕手。
  李广率骑从大胜而归,正欲回营。突然数千匈奴骑兵追赶过来。见李广仅率一百骑从,立即占领山头摆开阵势。
  仇家追杀,骑从惊恐万分,调头想跑。李广说:此地离我方大军几十里,掉头逃跑,百十号人立刻会被杀光。如果留下来,他们以为附近还有伏兵,反而不敢出击。
  于是,李广让骑从继续向前,一直走到离匈奴二里地远的地方才停下来,并且命令手下的士兵全部下马解鞍。骑从大惑不解:敌人如此之近,一旦追杀过来,我们甚至都无暇备鞍。
  李广说:我们现在跑,他们肯定会追击;如果我们不但不逃,还卸下马鞍。他们反而疑神疑鬼,不敢攻击。
  匈奴骑兵见汉兵如此反常,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忙放出一个骑白马的将军出阵试探。李广迅即带领十几位骑兵飞奔过去,用箭将他射杀,然后,又回到队伍中。这一次,李广干脆让士兵们把马放开,一个个躺在大漠上,悠然自得。
  天色暗淡下来,太阳也落山了。李广一出攻心战,弄得匈奴骑兵如堕迷雾,不知所措,始终不敢出击。后半夜,匈奴骑兵撑不住了,莫名的恐惧,弥漫成一片,大军连夜撤兵。天亮,李广率众信步回到大营。
  第二,奇特带兵之才。
  李广的才气还表现在他带兵的奇特方略:
  行军不按建制,不成行列;
  驻扎不按建制,各随其便;
  夜间不打更巡逻;
  大帐很少使用文书。
  军队的战斗力在于建制,建制一乱,队伍即一盘散沙,这是通常的说法。而李广带兵,是非常将带兵、才将带兵,不拘一格。反而使士兵们少了许多辛苦,乐于跟随他出征,并拼死作战。
  以李广的才能加上从军近半个世纪的资历,封侯本应理所当然。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情理之中事。而李广终生未封,千载以下,文人武夫,无不扼腕。庙堂江湖,纷纷叹息。既然天降奇才,为何又如此不公?
  李广难封,是不是机遇未到?
  第一次机遇: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时,李广是太尉周亚夫的部将,他夺得叛军军旗,战功赫赫。但就在此时,李广接受梁孝王刘武的将军印,汉景帝因此没有给李广封侯(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前面讲过,梁孝王一直觊觎储君之位,汉景帝对此芥蒂颇深。
  李广公开接受梁孝王的将军印,无疑犯了汉景帝的大忌。所以,尽管李广刚立大功,汉景帝必然对他采取冷冻政策,不予封侯。
  李广不自觉地卷入宫廷斗争,成为汉景帝和梁孝王斗法的牺牲品。
  李广自身确实缺乏政治敏感性。作为朝廷将领,怎能私自接受诸侯王的将军印?汉代对中央官员与地方诸侯交往向来非常忌讳,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更是严禁中央官员私交诸侯。李广犯忌,封侯机遇第一次与他擦肩而过。
  第二次机遇:元狩四年(前119)漠北决战。
  这是李广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也是他第一次被授前将军。前将军是部队先锋,最有可能立功封侯。但是,大将军卫青得知匈奴大单于的具体位置后,将李广强行调往右将军赵食其部,逼迫他走右路。同时,卫青却安排新近失侯的公孙敖为前锋,将立功封侯的机会双手奉送公孙敖。
  卫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是汉武帝临行前的交待。
  二是卫青对公孙敖的私心。
  漠北决战,汉武帝本不想让李广参战,李广年龄大了,自己对李广早有看法。在李广执意要求下,汉武帝勉强同意让他担任前将军。但是,临行前汉武帝却暗中告诫卫青:李广年迈,命不好,不要让他与匈奴单于对阵,以免误事(以为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卫青执行汉武帝的旨意,似无责任;但是,调走李广后,卫青却把机会给了公孙敖,原因何在?原来,公孙敖当年解救卫青于长公主密室,救命之恩,卫青岂能相忘?因此,遵旨调开李广后,卫青任命公孙敖为前将军,是其私心所致。因此,李广失去最后一次可能封侯的机会。
  如果李广继续担任前将军,会不会封侯呢?无法推测。然而,李广不情愿地被调往东路,心情郁闷,加之因迷途迟返而获罪,确实是他自杀的重要原因。
  立功是封侯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而李广却认为,唯立功才能封侯,立功也必然封侯。其实大谬不然。对皇帝而言,你立功是理所当然的,无功即为过。没有浩浩皇恩,哪有赫赫军功?没有赫赫军功,哪有坦坦仕途?你李广连功过归属这常识性的问题都不能明辨,何谈封侯?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老将行》有两句诗: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后人对王维用典颇有争议,认为“不败”者是霍去病不是卫青;但是,对“李广无功缘数奇”达成了共识。“数奇”是命不好。
  李广难封,是不是命乖时蹇?
  第一次,元光六年(前129)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人各带一万兵马出征。其中,卫青是第一次任将出征。结果,公孙贺未遇敌,白跑一趟;卫青杀入龙城,斩敌七百;公孙敖损兵七千;李广最惨,全军覆灭,自己被俘,后逃回。
  汉匈作战中,令汉军最头疼的问题,是不知道匈奴军队在哪里,因此,要么无功而返,要么遭遇强敌吃败仗。这就是命运!
  李广确实命运不济,四路人马中唯有他遭遇强敌。
  第二次,元朔六年(前123),李广随卫青出征,未立功。
  第三次,元狩二年(前121)秋,汉武帝派张骞和李广出右北平,击匈奴左贤王。左贤王率四万大军包围李广率领的四千人,李广毫不畏惧,沉着应战。张骞救兵到达,李广才得以脱险,但是,四千士兵几乎全军覆灭。
  上述三次战役,李广两次遇险,一次无功。
  命耶?非耶?
  李广确实有机遇不佳的时候,但是,这种情况并非李广一人;当时许多将领都有类似经历。《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的末尾,司马迁记录了诸多抗匈将军的遭遇,大都和李广相差无几。
  命耶?非耶?
  龙城之战,李广已是资深将军,卫青则初出茅庐。卫青直指龙城,应当说不是天意,而是人意。龙城并非卫青所专有。这一选择可以给四人中任意一个人,包括李广。李广没有作此选择,看起来是命,又怎一个“命”字了得?
  血性长留千古名
  李广难封,有没有自身之过?
  项羽困于垓下,三呼“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实,世间纯粹偶然的失败极少,更何况李广确有自我之过。那么他过在何处?
  第一,恃才而骄。
  李广确实有才,但是,他自负其才,不讲谋略。公孙昆邪评价李广: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战。自负其才,对一个军事统帅来说,无疑是一处致命伤。
  第二,铤而走险。
  追杀三位匈奴射雕手,李广大展神勇,但并非良将所应为。
  一不和军中商议;
  大军根本不知道统帅李广去哪儿了,因此,无法组织接应。
  二不该亲自追杀;
  李广判明三名匈奴人是射雕手后,派人追击即可,不应撂下大军,亲率一百骑兵前往。“兵不可一时无将”,这种兵家常识,对李广这个“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的老将来说,是不应该违逆的。
  如果匈奴识破李广的圈套,或者也冒险赌一把,这一百名骑兵包括李广本人,能够逃此一劫吗?绝难。
  李广作战时,惯用近距离射击。敌人未接近,他从不发箭;一旦出手,敌人应声而倒。但李广也因此多次在战斗中受困,射猎时常为猛兽所伤。(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广只求百发百中,反而将风险控制放在其次了。
  第三,适应能力。
  李广于文帝时从军,至景帝朝,一直是在防御战中与匈奴对阵。这种防御战,李广打了多年,他的才干、勇气得到充分发挥,声名显赫。但是,到了武帝朝,汉匈作战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由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进攻,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汉军要深入匈奴腹地,长途奔袭。这种运动战,要求指挥员敢于深入敌后,善于在运动中歼敌。卫青用此法首战龙城告捷,霍去病更是将这种战法发挥到极致。
  龙城之战时,李广从军已三十七年,从十几岁的青年成为五十多岁的老将军。比起年轻气盛、敢打敢闯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已是暮气有余、锐气不足,无法适应长途奔袭、运动歼敌的新战法。
  第四,武帝之虑。
  李广恃才而骄、多次失败,对此,指挥全军作战的汉武帝不得不有所顾虑。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汉武帝在漠北之战中对李广的处理不公,又要看到汉武帝着眼全局的负责态度。
  李广自杀之后,和他一起的右将军赵食其被判死刑,赵食其交钱赎罪,免死为庶人。李广大半生位居高官,五十万是交得出来的,而且,此前他多次因误期失军判为死罪,而舍财保命,为什么这一次引刀自刎呢?
  无声抗争。
  李广早就明白,自己从军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这次被任命为前将军,更是难得。但是,李广并不知道,汉武帝在任命自己为前将军之时,已吩咐卫青适时调离李广;他至死不知道,汉武帝使他这次出征从一开始就变得毫无意义。
  卫青在临战关头将他调开,李广既无奈,又悲愤。公孙敖和卫青的关系,李广清楚;卫青的私心,李广也清楚。
  男人血性。
  士可杀不可侮。卫青强迫李广至右路军,李广再三抗议无效后,未向卫青辞行,就愤然踏上东路(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这非常失礼,但李广被逼无奈!所以,失期之后,李广拒绝面对刀笔之吏,细数迷路的详情。
  右将军可以忍气吞声,交钱买命!但李广不行。李广的血性决定了他只能自杀,不能被辱!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胜固可喜,败亦犹荣。李广以死向命运、向不公抗争;光焰炫目,千古留名!
  本该是飞将军李广的一场战争,却以李广自杀出局而告终。这是李广的不幸,还是大汉的大幸?漠北决战后,匈奴单于兵败,左贤王部几乎被霍去病全歼,匈奴只能向环境更严酷的北方逃遁。汉武帝自继位之日起,就在期盼这一天到来。为了彻底打垮匈奴,除了军事上的打击,还有一系列的后续工作要做,因此,汉武帝不会将赌注全押在军事上。那么,汉武帝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第三部分  凿空西域:汉武帝海选 张骞胜出(1)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一个普通的郎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开始了探索西域的征程。正是他的西行,开辟了一条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司马迁在《史记》称他“凿空西域”。什么是“凿空”?当世界还是一个混沌的鸡蛋,盘古以肉为土,以血为水,开天辟地称得上“凿空”;上帝奋战七天,垒山引水,开光造人,也是“凿空”!他是谁?汉武帝为什么要派他出使西域?他为什么在身后赢得如此巨大的声誉?
  这个感动国人乃至全天下的伟丈夫,名叫张骞。
  张骞本是一寂寂无名的郎官,皇帝侍从。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的命运出现巨大转折;继位一年的汉武帝招募志愿者出使月氏(zhī,汁)。堂堂大汉帝国,为何对“蛮夷之邦”,如此兴师动众,力主出使呢?
  汉武大梦绕边关
  在西汉诸帝之中,汉武帝最具有战略眼光,也是历次对匈作战的总指挥。一次,汉武帝从匈奴俘虏口中意外得知:让汉朝吃尽苦头的匈奴,有一个天敌——月氏。
  匈奴和月氏缘何结下仇恨?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因为宠爱幼子,便想将太子冒顿(mò dú,莫毒)废掉,立幼子为太子。当时秦朝已亡,匈奴刚刚摆脱秦的武力压迫,正处在恢复期,不及月氏强盛。头曼单于想出一招毒计:把太子冒顿作为人质送到月氏。月氏人以为这是头曼单于示信的表示。不料,头曼单于却出兵袭击月氏。头曼单于预计:月氏定会杀掉人质冒顿。不巧,命不该绝的冒顿偷了一匹快马,奇迹般地逃回匈奴。于是,头曼单于的行为不仅激怒了月氏,也激怒了冒顿。最终,冒顿弑父自立。
  人质事件彻底改变了两个民族的关系,匈奴与月氏成为仇家。
  弑父自立的冒顿单于率领匈奴精锐,灭掉东胡,打败月氏,迅速强大起来。
  冒顿单于死后,他的儿子老上单于继位,继续征讨月氏。老上单于不仅杀死月氏国王,还用他的头颅作为饮酒的酒杯。月氏对匈奴恨之入骨,但势单力薄,苦于没有同盟军,只能离开故地,逃往远离匈奴的西边。(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匈奴与月氏的怨仇,让汉武帝看到一个潜在的同盟。因此想联络月氏,共同对付匈奴。(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西汉王朝刚建立时,版图比秦王朝还小。当时,被秦朝击败北窜的匈奴人,利用西汉初建无暇他顾的机会,迅速占领了河套地区。汉武帝继位,定下的第一个外交战略,就是征战匈奴;而且,一直坚持了44年。
  同时,西域、西南夷、两越都进入了这位皇帝的视野。汉武帝热衷扩张中国版图,实现“大一统”的大国之梦。面对这些陌生而神往的广袤地域,年轻帝王最看重的就是西域。
  西域,包括今天我国新疆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区。汉武帝时代,西域各国与匈奴族的生活习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大都属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在汉朝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徘徊,在双方势力的彼此消长中生存。
  刚刚即位的汉武帝果断派人出使月氏,就是着眼于对匈奴的战略包围。此时,汉匈之战尚未开始,汉武帝已经未雨绸缪。
  年轻的皇帝和年轻的帝国一样,充满勃勃的雄心和无尽的想象力。这次出使西域,他来了个“选秀”,让最有才智,最能代表大汉形象的人来完成这一重要战略任务。汉武帝为什么出此奇招,确定使者呢?
  第一,位置不明。
  公元前2世纪,没有精密地图,没有指南针,更没有越野车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没有人去过西域,月氏远在天边,如同传说。出使一个未知国度,潜伏无穷变数,风险系数极高。不是立功封侯,更不是游历山河,因此,这绝不是人人抢着去的“肥缺”。汉武帝只能公开招聘,网罗天下有志者。
  第二,要求很高。
  出使月氏,一是路途遥远,二是必经匈奴,随时可能被扣留。所以,使者既要身体素质好、能吃苦耐劳,又要机智勇敢、百折不挠。这种高素质人才,仅仅在大汉皇宫中挑挑拣拣,显然不够;必须放眼天下,广招贤能。郎官张骞跃跃欲试。他只身离开汉中城固老家,到长安寻求“个人发展”已有好几个年头。当年,家里集资捐了“郎”这个官位。一家人打着如意算盘:郎虽说只是殿廷侍从,并不起眼,但好歹是个铁饭碗。而张骞不满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条大汉天子昭告全国的招聘启事,让张骞看到了转机。
  第三,优胜劣汰。
  汉武帝朝是西汉历史上第二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次出使西域,必要遴选全国最优秀、最适合的人才,就一定要优胜劣汰。
  张骞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天生的冒险家。在长安城里蹉跎数载,无处立足。这次总算可以大展身手。
  而这场举国关注的“选秀”,不是纸上谈兵,琴棋书画,考察的是胆识和能力。
  总决赛冠军就是后世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张骞。
  命运给了张骞一次机遇,接下来,张骞就必须迎接挑战了。
  踏遍广漠轻生死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和一名叫堂邑父的匈奴人向导,从陇西出境。不幸,在经过匈奴之地时,被匈奴人抓捕。
  张骞被羁留在匈奴,一呆就是十多年。但匈奴人并没有亏待他:帮他娶妻生子,操持生活。这对一个普通男人,算是安身立命了。张骞也只能入乡随俗:看大漠孤烟,听马嘶雕鸣。人们对他并没有敌意,最初的看管也渐渐放松。恍惚间,“他乡”俨然成了“家乡”。所有匈奴人都认为,十几年安逸的生活,张骞恐怕早遗忘了长安的模样,至于出使西域的宏愿,更是磨灭得无影无踪。
  但张骞却是:留胡节不辱,他苟活着、等待着。元朔元年(前128),张骞带着随从成功出逃,夫妻父子,从此天各一方。
  张骞一行向西跑了几十天,终于到达一个王国,张骞以为到了月氏,一问才知是大宛(yuān,渊)。大宛早就听说汉朝富有,想与之交往,苦于没有门路。看到张骞,引为上宾,还为他配备了专门向导和翻译,情真意切,一直送他到达康居(qú,渠),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
  到了月氏,张骞以为自己终于不辱使命,很快就能得胜回朝了。不料,十几年间大月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月氏原国王被匈奴杀死后,太子继位。新国王已征服大夏,定居下来。那里土地肥美富饶,很少有外敌侵扰,百姓安适快乐。祥和的大月氏早不愿再纠缠和匈奴的旧仇,时间已抚平过去的恩恩怨怨。张骞回味来时汉武帝的嘱托,面对大月氏的现状,恍若隔世。以现在的情况,大月氏还能与汉王朝联盟共同对付匈奴吗?
  张骞极力游说,始终没有得到大月氏的明确表态。
  无奈,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以后,张骞动身沿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长安。不幸的是,张骞再次遭逢匈奴骑兵,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军臣单于死,匈奴左谷(lù,鹿)蠡(lí,离)王攻击太子於单(dān,丹),自立为单于,国内大乱,张骞乘机带着胡人妻子和堂邑父逃回汉朝。
  张骞历险十三年后回朝复命,虽未完成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目标,但是,汉武帝已经深深为他的忠诚感动,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出使十三年,两次被匈奴扣留,异国娶妻生子,仍毅然决然地返回故土,如果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绝难支撑到最后。西域之行,去时一百多人,十三年后,只有张骞和堂邑父归来。大减员原因颇多,死亡自不必说,但意志力的涣散同样不容忽视。
  有一个与风车作战的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上天就会为他安排鞍前马后的实用主义者桑丘。一种生死与共的主仆关系,往往能胜却人间许多情感。张骞踏平坎坷,胜利归来,副手堂邑父功不可没。堂邑父是匈奴血统,善于射箭,每当途中断粮,就射杀飞禽走兽充饥,保证了张骞温饱不愁。
  张骞回到汉朝后,汉武帝认为他熟悉边地情况,多次任命他率部对匈作战。然而,大使者却做不好大将军,延误了作战时机,被判死刑,后赎为平民。
  张骞虽被贬为庶民,仍常常得见武帝。武帝向他咨询西域及其周边国家情况,张骞便不厌其烦地讲述外面的世界。汉武帝的大国之梦再次升腾,他决心联络西域诸国,准备对匈作战,借此扩大汉朝版图。
  张骞常对汉武帝说:我在匈奴时,听说乌孙国王叫昆莫,他的父亲,是匈奴西边一个小国的君王,为匈奴所杀。昆莫出生就被弃于荒野。但是,鸟儿衔着肉飞来喂他,狼跑来给他喂奶。单于以为他是神,就收养了他。昆莫成年后,单于让他领兵打仗,昆莫屡立战功,单于就把昆莫父亲的百姓给了他,命令他长期驻守西域。昆莫内抚百姓,外攻拓土,逐渐有了几万名能征善战的勇士。
  单于死后,昆莫率众远迁,不再朝拜匈奴。匈奴派突击队攻打昆莫,从未获胜;匈奴人越发认为昆莫是神,约束控制,不敢发动攻击。如今,单于刚被我们打败,原来浑邪(yé,爷)王所控之地出现权力真空。而蛮夷之人,素来贪图汉朝的财物,如果此时厚赠乌孙,诱使他东迁至原来浑邪王的地盘,同我朝结为兄弟,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一旦成功,相当于砍断匈奴的右臂;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为大汉的属国。
  汉武帝听得入神,深以为然。
  元狩四年(前119),张骞二使西域。这一次,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几万头牛羊,携带钱财布帛,价值几千万;还配备多名持符节副使,一旦道路打通,他们就前去交涉。
  张骞的主张实质是“以夷制夷”。这在汉匈关系中是有渊源的。汉文帝时,匈奴强盛,屡次寇边。晁错上书,其中就有: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文帝大为嘉奖。
  由于河西走廊已经打通,不再穿越匈奴控制区;所以,这次出使,张骞不存在第一次被匈奴扣留的危险。他们顺利抵达乌孙,献上礼物,向昆莫说明来意:如果乌孙东迁到浑邪王的旧地,汉朝将送一位诸侯的女儿给昆莫做妻子。
  面对张骞的厚礼、厚盼,昆莫非常犹豫,这是为什么呢?
  昆莫此时年事已高,他有个儿子叫大禄,性格强悍,擅长领兵,现率领一万多骑兵另居他地。大禄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个儿子叫岑娶。太子早死,临终前对父亲说:一定要让岑娶做太子。
  昆莫答应了,让岑娶当了继位人。大禄极度不满,就怂恿他的兄弟们造反,蓄谋攻打岑娶和昆莫。昆莫害怕大禄杀害岑娶,就分给岑娶一万多骑兵住到别处,自己留下一万多骑兵自卫。这样,乌孙国一分为三。昆莫不过一个“名誉”国王,不敢独自与张骞敲定东移之事。
  乌孙国对汉朝一无所知,直到张骞到来,他们仍不知汉朝在哪儿,多大多小,实力如何,能否打得过匈奴。况且,乌孙国臣服于匈奴多年,大臣们都害怕匈奴,不敢东迁。即使可以一人拍板,昆莫也难下决心,放手一搏。
  国与国的关系,利益首当其冲。张骞不再勉强,分别派出副使出使大宛、康居(qú,渠)、大月氏、大夏、安息、身(yuán,原)毒、于阗(tián,田)等邻国。乌孙王昆莫派出向导和翻译送张骞回国。乌孙国的几十名使者,带来了几十匹好马,答谢汉武帝。
  张骞回到汉朝,被任命为大行(外交部长),位居九卿之列。张骞半生漂泊,居家仅仅过了一年多,就撒手人寰。
  此后,一睹汉朝地广人多,物产丰富,乌孙国使者将大汉的富饶向国王通报,乌孙国开始结交汉朝。很快,张骞派出沟通大夏等国的使者,大多也不辱使命,同该国专使回朝面圣。西北各国陆续和汉朝交往。
  壮志未酬功名在
  张骞两次出使都是为了对匈作战,第一次是想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第二次是想迁移乌孙居住浑邪王之地。命运似乎总在捉弄这个执着的使者,张骞两次出使,目的都未实现。但是,历史并不以成败论英雄。张骞兴国安邦的宏愿虽未实现,两次西行却为他在身后赢得巨大声誉。
  首先,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相互了解。
  张骞的两次出使为什么会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域诸国对大汉帝国一无所知。作为凿空西域第一人,张骞面临的种种困境在所难免;而正是有了张骞的第一次,让西域诸国了解了一个强大富庶的汉朝,也将汉朝人的视野延伸到了遥不可及的西域诸国。
  其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张骞的出使大大促进了西域诸国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苜蓿、葡萄酒、胡桃、石榴等物产以及珊瑚、玳瑁、琥珀、玻璃、象牙等制品传入汉朝。汉朝的炼钢技术、凿井技术和利用渠道引水的方法传到大宛,进而传到西域各国和欧洲,提高了这些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中国精美的丝织品使西方人叹为观止,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正式建成。
  此外,在文化方面尤其在佛教史上,张骞凿空西域的意义也值得大书特书。
  再有,扩大了中国的版图。
  西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即今天的新疆。正是张骞通西域使中国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第一次触及到新疆。
  不仅如此,张骞曾向汉武帝报告,他在西域大夏看到邛山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人说这些东西是从天竺(今日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蜀地不远。
  汉武帝即派张骞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汉武帝由此开发了西南地区。
  每当我们自豪于祖国辽阔的领土,都不应忘记张骞当年筚路蓝缕之功。所有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会永远留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雄姿英发如张骞,终其一生都在梦里“金戈铁马”:两次离乡背井,二十年游说四方;甚至因统兵败阵,领了“死罪”,发配回家;最后在联合与乌孙国对匈作战失败中郁郁而终。但是,罗马人民因他而领略了丝绸的华美,大汉子民从此品尝了石榴的甘甜。“壮志未酬身先死”,生命却并未因此而虚度。
  张骞从一位普通郎官到名垂青史的英雄,可见汉武帝的识人慧眼。而在各类人才之中,丞相人选尤为重要;那么,汉武帝如何选拔丞相?他的执政“左右手”,又是怎样的精神面貌呢?  童言无忌:巧语胜直言 汲黯败阵(1)  能否想象这样一对君臣:臣子不满皇帝提拔后进,大大咧咧地就说:陛下用群臣就跟乡下人垛柴禾一样,越是后来的越要放到上面!皇帝呢,也懒得生气:人哪,就是要多读书,听听他都说了些什么,越来越不像话!看着他们斗嘴,谁都会忍俊不禁。君臣之间,诚惶诚恐哪里去了?战战兢兢哪去了?是哪位明君有如此容人雅量?又是哪位直臣敢这样放胆直言?
  犯上不犯法
  这个朝堂之上温情一幕的两位主角就是汉武帝和汲黯。一君一臣,一个刚愎自用,一个性倨少礼,是真心其乐融融,还是假意粉饰太平?
  第一,汲黯抗旨。
  封建时代皇帝的旨意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否则,就叫做抗旨;抗旨在封建专制制度下是杀头之罪;但是,汲黯上演了好几出抗旨之戏。
  第一次,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建都东冶,今福州市)进攻东海王(建都东瓯,今温州)。原来,当年吴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时,东海王也是同谋,后来,吴王刘濞兵败,东海王乘机将其诱杀,将功赎过,得到了刘邦的宽恕;因此,刘濞的儿子鼓动闽越王进攻东海王,以报当年杀父之仇。
  汉武帝得知东越相攻,派汲黯去视察。汲黯走到吴地(今江苏苏州,当时的会稽郡郡治)就打道回京了。他向汉武帝汇报:越人之间的打打杀杀,是他们的习俗,根本不值得大汉天子的使者前去。我们要连这种事也管,就太掉价了。
  对皇上布置的任务挑三拣四,汲黯胆子真不小。
  汉武帝是什么反应呢?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汲黯还有第二次抗旨;看来,至少汉武帝没有给予汲黯刻骨铭心的惩罚。
  第二次,河内郡(郡治在今河南武涉县)发生大火灾,烧了几千户人家,汉武帝仍派汲黯去视察。汲黯回朝向汉武帝报告:由于房屋密集,烧了不少人家,不过不值得皇上忧虑。我路经河南郡(郡治今河南洛阳),眼见当地百姓受水旱之灾,灾民多达万余户,甚至发生父亲吃儿子的惨剧。我未经您准许,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打开河南郡的国家粮仓,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交回符节,情愿接受假传圣旨的罪名。
  假传圣旨,其罪当斩啊!口气还这么冲!皇帝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个谒者还要指手画脚。这回汲黯罪该严惩了吧?
  事实是,汉武帝没有一句责怪,免了汲黯假传圣旨之罪,还调任他为荥阳县县令。
  汲黯在武帝身边是个谒者,调他任县令是升迁,但是,汲黯“耻为令”,借口有病把官辞了。汉武帝又将他调回身边,任命他为太中大夫。
  奇怪!武帝一向血气方刚,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忍让?一句“不足以辱天子之使”就抬举了大汉天子,让武帝顺了气?擅自开仓放粮是为天子分忧解难,所以武帝就大事化小?
  或许武帝的意思是,这个汲黯,脾气是臭了一点,刺儿也比别人多,不过,好歹也是在为大汉办实事,结果是好的。何况,都是小事,与大政无关。
  但是,汲黯也反对过大政方针,而且还是武帝最为得意的政绩。
  第二,汲黯批评汉武帝对匈奴作战。
  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奴作战达44年。对匈奴作战是汉武帝毕生致力之大业。
  汲黯对对匈作战一贯持反对态度,因此,一有机会,就向汉武帝提出和亲(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承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
  就因为对匈作战,汲黯和汉武帝在一年之中闹了两次。
  第一次是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浑邪王因屡战屡败,担心自己被大单于诛杀,干脆率部向汉朝投降;这是汉武帝对匈作战以来,第一次接受匈奴大规模投降。汉武帝非常重视,准备用两万辆车去迎接。古时一车四马,两万辆车需八万匹马。但是,连年战争已使汉朝不堪重负,国家只好向百姓借马。百姓哪里舍得?纷纷将马藏起来,两万辆车迟迟不能到位。
  汉武帝非常恼火,准备处死完不成任务的长安县县令。
  汲黯对汉武帝说:长安县的县令没有罪,只有杀了我汲黯,百姓才愿意将马献出来。此时汲黯担任右内史,长安县令是他的属下,汲黯站出来为下属承担责任。他又说,朝廷只需让人沿途准备车马,就可将他们接到长安。怎么能够闹得全国骚动,让全国百姓都去侍奉匈奴降者呢?
  这话非常尖锐,而且和汉武帝的意见完全相左;但是,汉武帝沉默不语(上默然),并未降罪汲黯。
  第二次是浑邪王率部入住长安后,出了件大事震惊朝野:因与匈奴投降者做生意,五百多名商人被判死刑。汉法规定:不能和匈奴人私自做生意。而不少汉族商人想当然地以为长安的匈奴降者例外,故涉案者众多。
  汲黯对汉武帝说:我们本该将匈奴人赏给烈士家属为奴,以慰死者。即便做不到那样,也不该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养活他们,把他们当宠儿一样。再说,百姓怎么知道与匈奴人做生意是死罪呢?陛下此举,是保了树叶而伤了树枝啊!
  汉武帝沉默良久,没有答应汲黯的要求。汲黯走后,汉武帝感慨地说:我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汲黯说话了,今天又听到他说昏话。(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
  第三,汲黯抨击汉武帝的宠臣。
  在《以死杀人》里面讲到,迂腐的狄山就是忘记了“不可批评皇帝的红人”这一为官大忌,向张汤开炮,触怒武帝,自取灭亡的。那么,汲黯这一炮又是怎么打的呢?
  张汤任廷尉(最高司法长官)后,着手变更汉初的法律。一次,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斥责张汤:你身为国家正卿(正部级干部),上不能弘扬先帝功业,下不能遏止百姓邪念。相反,明知不对你还非要做,为的就是成就自己的“事业”,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你怎么敢把高祖皇帝定下的法令乱改一气呢?你这样做,早晚会断子绝孙。(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骂街的话都出来了。汲黯深谙战斗要诀:我先扯下脸了,就无畏了,你敢扯下脸皮,就放马过来。结果,汲黯得胜而归。
  汲黯经常和张汤吵架,张汤爱在细节上雄辩滔滔,汲黯则在大问题上坚持原则。汲黯说不服张汤,怒不可遏地骂张汤:天下人都说,不能让刀笔吏出身的人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依你订的法律,天下人都会吓得腿也迈不开,眼睛也不敢向前看!(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汲黯骂到了张汤的痛处。
  第四,汲黯揭露汉武帝的表里不一。
  汉武帝外儒内法,有三位大臣看出来了,但对策各不相同:
  公孙弘看出了,他创造性地以公羊派《春秋》阐释法律(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因此,大得汉武帝欢心。
  张汤也看出来了,于是发明了以儒学断案的新方法,同样深得汉武帝赞赏(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
  公孙弘和张汤都是精明人,他们利用汉武帝的外儒内法,为自己捞取了雄厚的政治资本。
  汲黯也看出来了汉武帝的外儒内法,但是,他不但没有迎合,反而毫不客气地指出:陛下心里欲望极多,表面上还要侈谈仁义,那样如何能效法唐尧虞舜呢(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汉武帝自尊大挫,一声不吭,怒气冲冲地退朝了。汉武帝回宫后,对侍从说:汲黯闹得太过分了!(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
  这一次汲黯的确有些过分。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是对当今圣上?他“言传”了还不够,还那么露骨,什么“骨子里要法家,面子上要儒家”。汲黯不懂批评艺术,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绕弯子别人听不明白,有点存心的意思。
  气壮理不直
  话说回来,汲黯的批评,让汉武帝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对汉武帝是有益的。但是,汲黯的批评果真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吗?
  对汲黯的屡次批评应当具体分析。
  关于两次抗旨。
  第一次,东越相攻,汉武帝派汲黯视察,打算进行干预,此举体现了汉武帝的大国意识。汲黯不理会,坚持华夷之辨——越人跟咱们不同,就是好斗,让他们去打打杀杀,跟大汉有何相干?
  第二次,河内大火,汉武帝又要汲黯前往,体现君主对百姓的关爱,但汲黯竟然置之于不顾。虽然河南矫诏救灾值得称道,但河内百姓的生命难道不重要吗?置一地百姓于不顾,对另一地百姓倍加呵护,那是怎么回事呢?
  两次抗旨,汲黯做得都有缺失,只是汉武帝对汲黯比较宽容。
  关于处理匈奴降者。
  如何处置这四万多匈奴降者,确实是一难题;处理不妥,会带来很大的后遗症。汉武帝开始将浑邪王部四万余人迁到长安,最后,安置在河套地区新组建的朔方郡。应当说是决策英明。
  汲黯建议将匈奴降者赏给烈士家属为奴,明显不妥。民族矛盾不可能采取睚眦必报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提议只能增加民族间的仇恨,不利于汉匈和谐相处。
  明君惜直臣
  既然汲黯的道理本身有漏洞,又屡屡对汉武帝高唱反调,汉武帝为什么能一忍再忍呢?
  其一,汉武帝看到汲黯的鲠直和忠诚。
  汲黯两次抗旨,多次“逆龙鳞”(古代称皇帝为龙的子孙,“逆龙鳞”就是拔掉龙身上的鳞片,用来比喻触犯皇帝),汉武帝都没有降罪。这是武帝的英明,也是汲黯的幸运。
  不是每位大臣都有这种幸运!司马迁一言不当,惨遭宫刑;狄山稍有出格,沙场送死;汲黯当面揭露汉武帝,汉武帝对汲黯一是“上默然”,二是“上默然”,至多是“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汉武帝是什么脾气?阎王脾气!说杀就杀。汲黯够幸运的了!
  汉武帝执政54年,他能容忍的仅汲黯一人。
  看看武帝是怎么回应汲黯的“咄咄逼人”?“我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汲黯说话了,今天又听到他说昏话了。”“人不能不读书,听听汲黯都说的些什么,越来越不像话!”如此亲切,就像对待一个率性而为的孩子。汲黯的放肆无礼,汉武帝都当做童言无忌,谁会和一个孩子计较呢?
  可贵的是,汉武帝不采纳汲黯的意见,并不认为汲黯不忠诚,不可用。换作吕后,别说一个汲黯,十个汲黯也杀光了。刘邦在世时,周昌是一介直臣,到吕后专权,直臣周昌不见了,为什么?有什么样的上司,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一个杀人魔王手下出现直臣,基本不可能!
  汉武帝没有降罪汲黯,但也不会重用汲黯。汲黯是景帝朝的旧臣,出道比公孙弘、张汤早得多,汲黯位列九卿时,公孙弘、张汤仅为小吏;后来,公孙弘、张汤爬上来,和汲黯并列九卿;再往后,公孙弘当了丞相,封平津侯,张汤当了御史大夫,任副丞相;原来汲黯手下的人还超过了他。汲黯满腹牢骚地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就像垛柴禾,越是后来的越要放到上面(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汉武帝照样“上默然”,只是说:人不能无学识,听听汲黯的话,越来越不像话(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好像拂去薄尘,一笑而过。
  其二,汉武帝看到了汲黯的原则性。
  汲黯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汉景帝朝任太子洗马时,就以“以庄见惮”,连汉景帝都感到有心理压力。
  有一次汉武帝坐在大帐之中,汲黯来上奏章。汉武帝当时没带帽子,害怕被汲黯看见,要挨批评。汉武帝赶快躲到内帐,立即恩准汲黯的奏章。(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但是,汉武帝接见其他大臣就不是这个样子。见大将军卫青,汉武帝踞厕而视之”;“厕”就是卫生间,汉武帝在卫生间里接见卫青,说明汉武帝与卫青之交,相当随意。同样,丞相公孙弘在汉武帝休息时面见汉武帝,汉武帝连帽子都不戴(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唯独见汲黯,汉武帝不戴好帽子绝不敢见(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君臣之间处到这个地步,既可笑又可敬。汲黯能成为汉武帝的风纪检查官、形象督察员,不在于他言语犀利,义正辞严,而在于他无欲无求,敢豁出去。命可以不要,话必须直说。
  其三,汉武帝认可汲黯的政治才干。
  眼不见为净,汉武帝任命“刺儿头”汲黯担任东海郡(郡治今山东郯县)太守。汲黯信奉黄老之学,为官处世,喜好清静,他把事情交付给下属处理,为政只督查下属按大原则办事,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常闭门卧床。但一年多时间,东海郡便一片清平,百姓拥戴。汉武帝知道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主管侯国事务),享受九卿待遇。
  后来,汉武帝认为淮阳(今河南淮阳)是楚地的交通要道,又调任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趴在地下不愿领命。汲黯伤心地哭诉:我原以为我死之前不能再见到陛下了,没想到陛下还要任用我;但是,我病痛缠身,不能担任地方官,能不能就在朝中做个中郎(侍从),当个顾问?汉武帝回答:爱卿是不是觉得淮阳这个地方太小?你先上任,我很快就会把你调回来。淮阳官民关系紧张,我想借重你的名望,你身体不好,就躺在家里处理政务吧。
  汲黯到了淮阳,整个淮阳郡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一片兴旺。汲黯在淮阳做了七年,最后病死在淮阳太守任上。
  其四,汉武帝认可汲黯是社稷之臣。
  汲黯多病,常常一病数月。而汉法规定,卧病超过三个月就要免官。于是,汉武帝常常是在汲黯病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又恩准他假期,让他继续休养,又保证汲黯不会免官。有一次,汲黯病得很重,庄助替他请假。汉武帝问庄助:汲黯是个什么样的人?庄助回答:要是让汲黯在一般情况下当官,也显示不出有多少过人之处;但是,如果让他辅佐少主,他会一心一意,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他。即使有人自称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勇士孟贲、夏育,也不可能让他改变主意(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汉武帝频频点头:是啊,古代有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忠臣,汲黯就是这样的人啊(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作为国家一把手的皇帝认可汲黯是“社稷之臣”,汲黯在官场中还会有什么风险吗?
  汲黯有无政治风险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汲黯有没有什么毛病有可能被别人利用?二是汲黯会不会遭到权臣的暗算?
  善于借刀杀人的公孙丞相出手了。
  汲黯屡屡揭露公孙弘是伪君子,公孙弘能放过汲黯吗?当然不能!公孙弘会怎样陷害汲黯呢?
  公孙弘向汉武帝建议,调汲黯任右内史。
  右内史管辖的京城地区,住有诸多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公孙弘以此地难治为由,奏请选调有声望的大臣汲黯担此重任。公孙弘话是没错,但没安好心。谁料,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并无贵戚闹事(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公孙弘的阴谋破产了。
  当地那些难缠的权贵为什么没有向汲黯叫板?
  举一个例子来解答这个问题:淮南王刘安准备谋反,最头痛汲黯,刘安说:汲黯喜爱直言相谏,又固守臣节,甘愿为正义捐躯,很难用什么手段诱惑他。至于游说丞相公孙弘,就像揭掉一块布或者把将落的叶子震掉那么容易(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可见,骄横不法的淮南王都畏惧汲黯的刚直耿介。大抵是京城权贵素闻汲黯大名,才不敢寻衅滋事。
  童言无忌终究敌不过巧言令色。虽然汲黯、公孙弘都未因淮南王谋反而失节。但一代直臣汲黯老死在淮阳太守任上,企图加害他的公孙弘却终老丞相之位。那么,这个震惊朝野的淮南王谋反事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四部分  另类奇才:厚待东方朔 匪夷所思(1)  武帝一朝人才济济:卫青开疆扩土,霍去病克敌制胜,汲黯心忧社稷,张汤严刑峻法。唯有一人,难以定义:他满腹经纶却没有几句治国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恶如仇;皇上对他百依百顺,群臣眼中他又无足轻重。他是谁?是旷世奇才还是跳梁小丑?是喜剧之王还是悲情智圣?
  这位匪夷所思的人物就是东方朔。当时社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现代价值多元,倒是有一个词差可比拟:另类。
  “另类”这词儿好。首先,它没有褒贬。我们要讲的是东方朔如何与众不同,为什么与众不同;至于他这样对不对,好不好,要不要模仿,就见仁见智了。其次,就字面看,“另类”就是“别一类”,既然“别一类”,我们就要跳出各种古典的或现代的条条框框去看他。
  东方朔有什么本事将“另类”进行到底?
  功名俸禄一担挑
  第一,求职。
  汉武帝喜欢“海选”。大家记不记得那个凿空西域的张骞?他就是借一次“海选”当上全权大使。“海选”,就是“不设门槛地选人才”。“海吹”自然就是“不着边际地吹大牛”。
  汉武继位之后,于建元元年(前140)下诏,要求各地广泛推举贤良方正之士。这次“海选”活动,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盛况空前。而且一旦选中,待以不次之位,不拘辈分授于官职,待遇优厚。
  果然,“海选”中汉武帝淘到两大宝贝。
  第一个宝贝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师,他的《天人三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思想体系,才华横溢,思维缜密;并提出一系列治国方略。因此,董仲舒的入选是中规中矩,武帝对他是相见恨晚。
  第二个宝贝就是东方朔。这次“海选”只比文章,不比才艺;还不是东方朔的最强项。但他依然能够在数以千计的谋位者中脱颖而出。
  凭什么令当朝天子“一见倾心”?东方朔的办法是“海吹”。
  且看东方朔怎么吹的吧——
  草民东方朔,爹妈早逝,由哥嫂养大。十二岁读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已经够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两米多)。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像贝壳一样整齐洁白,兼有孟贲(古代卫国勇士)之勇,庆忌(先秦以敏捷著称的人)之敏捷,鲍叔(齐国大夫,与管仲分财,自取其少者)之廉洁,尾生(先秦人名,与女友约于桥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涨,尾生坚守不离,被淹死)之诚信。我是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这番个人简历,《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不过,他出奇制胜,先声夺人,汉武帝一下记住“东方朔”这三个字,并且大加赞叹(上伟之)。
  如果说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一剂大补丸,利胆养心,东方朔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瓶辣椒酱,开胃醒脑。东方先生的另类自不待言:一是不谈治国,二是自我标榜。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经纬之论。
  但是,汉武帝愣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为奇才。不过,汉武帝非常有分寸;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任何治国之道。比起董仲舒,东方朔当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公孙弘,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东方朔这第一次亮相,的确让人大跌眼镜。武帝一朝,言辞放肆的不止东方朔一人,汲黯也常常令武帝哭笑不得。但汲黯因为不会说话,才出言不逊;而东方朔这番海吹,引经据典,铺陈比喻,还基本在理,如果不是“王婆卖瓜”,也称得上一篇美文。他这是有意给集中阅卷、审美疲劳的汉武帝制造一次感官冲击。东方朔的“另类”透着一股诡诈之气!
  第二,提职。
  东方朔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他的身上不仅充满诡诈之气,而且还有一股诙谐之风。
  东方朔刚刚待诏“公车”时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久之),东方朔就犯嘀咕了。眼看董仲舒、公孙弘官居显赫,东方同学还是一个小小的“公车”待诏,无权无利,跟天庭里的弼马温一样,不过是个摆设,说晾就晾起来了。怎么办?难道也来一次“大闹天宫”?自找死路,不成。东方朔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人提拔自己,就自己提拔自己!
  东方朔思来想去,就从“弼马温”入手。他找来为皇帝喂马的侏儒,声色俱厉地对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耕田没有力气,当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点用处也没有,还白白消耗国家的粮食;准备把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杀掉!
  侏儒们吓得嚎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东方朔想了一想,说:假如皇上路过这里,你们就跪下来求饶,或许会有点作用。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从这儿路过,侏儒们齐刷刷、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饶命”。汉武帝莫名其妙。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这些人全杀了!汉武帝一听,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便质问他:你把侏儒们吓得半死,到底为什么?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那些侏儒们不过三尺,俸禄却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三,俸禄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吃得肚皮都要撑破,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用,就先让我吃饱饭。如果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汉武帝一听,乐不可支,立即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这样, 东方朔收入提高了,和武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长安索米”的故事。
  东方朔借侏儒和自己身高悬殊,却享受同等俸禄一事,恫吓侏儒,表达不满。这种对比极富喜剧性,东方朔一没要官,二没索地,只求填饱肚子;轻松诙谐,言语得当,因此惹得汉武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化解了对东方朔“恶搞”的不满。
  至此以后,这个东方朔的胆子越来越大!前次自己一人“海吹”,这回更出位,找了一帮群众演员来讨米要待遇!难道他从来不会害怕,不知反省吗?也不是。东方朔也曾在文武百官面前深刻检讨。“东方式”的检讨是什么状况?
  第三,检讨。
  有一年伏日(三伏天的祭祀日),汉武帝下诏赏赐诸大臣鲜肉。大臣们早早来到宫中,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主持分肉的官员也不来。大家伙都在苦等。东方朔可没有那么好的涵养,拔出刀来就割肉。一边割一边说:不好意思了,今天热浪袭人,我先走一步!说着,把一大块肉揣在怀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在场大臣目瞪口呆,眼睁睁看东方朔将肉席卷而去。
  第二天上朝,主持分肉的官员将东方朔擅自割肉一事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便问:你为什么不等分肉官员来,就自己切下肉跑了?东方朔立即脱下帽子请罪。汉武帝佯装生气,板着脸说:先生起来吧,当众做个自我批评,朕就不治罪了。东方朔一听,张口就来: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不等皇上分赏,你擅自拿走赐物,真是无礼至极!拔剑割肉,多么壮观!只切了一小块,多么廉洁!一点不吃,全部带给老婆,真是爱妻模范!(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东方朔话音未落,汉武帝已经笑弯了腰。
  汉武帝又赏了东方朔一石酒和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太太。
  这哪里是自我批评啊?完全在自我吹嘘嘛!但是,武帝就吃他这一套。朝堂肃穆,百官惶恐,为博龙颜一悦:公孙弘曲意逢迎,张汤机关用尽;只有东方朔敢于摇舌鼓唇,恶搞作秀,在所不惜。因为他明白,讨得皇帝欢心,一切尽在掌中。
  东方朔的搞笑天分可谓登峰造极。但东方朔最为后世津津乐道还是的他“智圣”形象。这就是下一个故事。
  浪得知识换财富
  第四,咨询。
  东方朔奉旨顾问的故事首载于《史记·滑(gǔ,古)稽列传》中褚少孙的补传。原来,《史记》自流传以后,一直有人为其作补,其中,最有名的是褚少孙的补传。《史记》的《东方朔传》即为褚少孙所补。
  据《史记》褚少孙补传记载:有一天,长安的建章宫跑出来一个怪物,外形很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惊动了汉武帝,也想见识一下这个不速之客,来自何方,缘何而来?武帝想起了东方朔,立即传旨叫东方先生来掌掌眼。
  东方朔看过之后,胸有成竹地说:我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是,您一定要赐我美酒、佳肴,让我饱餐一顿后才说。汉武帝立即同意。东方朔喝完酒,吃完饭,并没有马上回答,又对汉武帝说:有一块地方,有公田、鱼溏、蒲苇,加起来好几顷,请陛下把这块地方赏给我,我就回答您的问题。东方朔得寸进尺,汉武帝急火攻心。无可奈何,只好马上传旨:可以赏给你。(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梁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已飱,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东方朔酒足饭饱,又得了皇上赏赐,半生有靠,这才不紧不慢地说:这个东西叫“驺(zōu,邹)牙”。它满嘴的牙齿完全相同,排列得又像驺骑一样整齐,所以叫做“驺牙”。如果远方有人前来归降大汉,“驺牙”就会提前出现。
  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之众前来归降,汉武帝再次重赏东方朔。
  本来,作为臣子,皇上有了旨意,应当立即奉旨,不得延误,否则就是抗旨。但东方朔恣肆妄为,我行我素,要吃要喝,要田要地,心满意足之后,方才侃侃而谈。
  东方朔的确聪明过人,他的智慧和博学就是无所顾忌向皇上要待遇的资本。“智圣”的称誉看来绝不是浪得虚名。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东方朔的现实和另类。他真正懂得什么叫皇帝,什么叫价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有这么温情脉脉?要酬劳、分地产,就是皇帝一句话。只有你能为皇帝办事,皇帝才能赏赐你;只有具有使用价值,你才能获取价值。
  东方朔心安理得,用知识换财富,表现了他不屑儒家“谦谦君子”的独特个性。
  另外,从头至尾,我们发现,东方朔最大的另类就是敢要。
  遇到皇上请教,臣子一般都是毕恭毕敬,只有回答问题的份儿;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较劲儿、耍大牌?东方朔就敢!
  东方朔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
  一是东方朔完全有把握回答皇上的疑问;
  二是东方朔完全有能力在皇上发怒时,瞬间让其转怒为笑。
  把握皇上的心理,不失时机地投其所好,为我所用,使东方朔在汉武帝的诸多臣子中别具一格,才智机敏明显高出一筹。但是论地位,他又似乎专职逗乐帝王,好比一“优”,无足轻重。
  既然已经担着油滑不恭的虚名,东方朔更加无所顾忌,及时行乐。这位“爱妻模范”的婚姻观也惊世骇俗。
  乐得避世在朝堂
  第五,婚姻。
  《史记》记载: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东方朔娶妻有三条铁律:一是专娶京城长安的女人,二是专娶小美女(好女、少妇),三是一年一换。皇上赏给他的钱财,他全都用来打发旧美女,迎娶新美女。
  群臣看不惯他这一套,都说东方朔是“狂人”。汉武帝说:假如东方朔没有这些毛病,你们谁能赶上他?(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其实,封建社会的男人即使妻妾成群,旁人也不能说一句不是。厌倦了可以放在家里养着,没必要离婚。东方朔不同,他偏要放爱一条生路,看来这个“情场浪子”还是懂得怜香惜玉。
  第六,获赏。
  东方朔获得皇上赏赐的方式和别人大不相同。
  皇上赐饭,有的大臣即使晚年退休在家,也是弯着腰、低着头,细嚼慢咽,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东方朔没有那么多规矩!当着皇帝的面,狼吞虎咽,不顾吃相。吃完之后,剩饭菜扔了可惜,东方朔就脱下衣服,把油乎乎的肉兜起来,拎着就走。所以,多数时间东方朔的衣服都是龌龊不堪,别人冷眼相看,他也满不在乎。(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有人以为打包是中国人向外国人学的;其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包的人是东方朔。
  皇上赏赐绢帛,东方朔如数照收,担揭而去,从不谦让。而皇上赏赐的这些绢帛,东方朔全都用来迎娶美女。
  东方朔如此另类,却依然深得武帝喜爱,难免引来同僚们的嫉妒。对付嫉妒者,东方朔也有怪招。
  第七,遭嫉。
  一天,汉武帝在宫里玩,他把一只壁虎放在盆下让大臣们猜是何物,大臣们都猜不出来。东方朔说:说它是龙吧,它没有角;说它是蛇吧,却有脚;能在墙壁上爬,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好。赏了他十匹绢帛。接着让他再猜其他东西,结果东方朔是连连猜中,得了一大堆赏赐。
  武帝另一个宠臣郭舍人不服气,大喊大叫:东方朔是蒙对的,不算猜中,我找个东西让他猜,他如果猜中了我情愿挨一百大板,他猜不中请皇上赏我绢帛。郭舍人在树上找了一个长有菌芝的树叶让东方朔猜,东方朔应声而答。汉武帝马上令人打郭舍人一百大板,郭舍人吃了哑巴亏。
  东方朔见郭舍人挨打,只管袖手旁观,冷嘲热讽。
  郭舍人还不服气,又出了个谜语,东方朔又猜了出来。众人慨叹,东方朔也不再张狂。
  这次猜谜之后,众大臣对东方朔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汉武帝也十分高兴,提拔东方朔任常侍郎。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另类得离了谱的事,让东方朔丢官卸职。
  什么事呢?
  一次,东方朔喝醉了酒,竟然在皇帝的朝堂上撒了一泡尿(先是,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这一次汉武帝真火了,下令把东方朔的官撤了,只留他待诏宦者署(劾不敬,有诏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
  有人问东方朔:人们都认为你是个疯子,脑子有毛病,是这样吗?
  东方朔说:我只是一个在朝廷中避世的人。古人到山中避世,我不同,我是避世在朝。(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据《史记》记载,在一次酒宴上,东方朔即席作了一首歌: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意思是:
  在世俗中随波逐流,
  避世在皇宫之中,
  宫中也能避世全身,
  我何必非住深山草屋?
  这首歌是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所以,明清以后的古诗选本把这首歌称作《据地歌》。
  东方朔的“避世于朝廷间”,到了晋代王康琚《反招隐诗》,演绎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白居易在《中隐》诗中,又提出“中隐”的概念。这样,就有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依赖周围环境忘却世事,这是小隐;藏身市井之中,是中隐;隐身朝野之中,才是大隐。
  从进入仕途,到与汉武帝相处,东方朔始终另类,原因在于他从未把朝堂看得很神圣,他不是怀着敬畏之心在朝堂上供职,而是把朝堂当作隐居之地,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和至高无上的汉武帝相处。
  既然朝堂是隐居之所,东方朔唯求无拘无束地生活,快快乐乐地生活,随心所欲地生活,实实在在地生活。
  可汉武帝不是慈善家,凭什么一次一次容忍他的另类?
  答案只有一个:快乐!
  东方朔不是董仲舒,《天人三策》解答了那么多沉重问题;东方朔也不是汲黯,你不戴好帽子他都会挑你个不是;东方朔无论干什么都让汉武帝觉得开心!他写封求职信,汉武看了直乐;他自比侏儒,只为加薪;这样一个人,汉武帝干吗不要?汉武帝不仅需要建功立业的董仲舒、汲黯、卫青,也需要能让他整天快乐的东方朔。
  虽然我们不能用已有的价值观去理解东方朔,但还是忍不住要问:东方朔真的“隐于朝”了吗?他的哪一句话不是把准了皇帝的脉才开口的?他一出场就挟带一股诡诈之气,岂是凭空而来?他那一泡便溺,何等蹊跷?如果说官场多“伪君子”,那么,东方朔更像一个“伪小人”。武帝是快乐了,可东方朔快乐吗?他满腹诗书,就甘心做一个跳梁小丑吗?他千辛万苦,入朝为官,难道只图衣食无忧?  琴挑文君:千年一骗局 劫色劫财(1)  在中国戏曲史上,“琴挑”是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不少剧本都以它命名。“琴挑”一词最早源自汉武帝时期一位大文豪的浪漫故事。此人与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不过,二者绝对不能够同日而语。这位司马先生一生名利双收,可谓命运的宠儿。那么,他又是谁?他的琴,是否真的挑起了一段千古佳话?
  巧设临邛一骗局
  司马相如,字长卿,幼年时,他的父母怕他有灾,所以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犬子”。长卿完成学业之后,知道了蔺相如的故事,为了表示对蔺相如的羡慕之意,便更名为司马相如。
  凭借家庭的富有,司马相如当了“郎”(以赀为郎),“郎”是皇帝的侍从。汉承秦制,规定家中有钱的人可以为郎。汉初曾以“十算”(十万)为起点,到了景帝朝改为“四算”(四万)为起点。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衣食足而知礼仪;二是有资产备得起官服。
  司马相如初出道时,担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骑兵侍卫),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司马相如喜爱的是写赋(一种文体),但是,汉景帝偏偏不喜爱赋。所以,在景帝朝司马相如才华得不到施展,干得很郁闷。
  后来,梁孝王进京,随同他一块来的有邹阳、枚乘、庄忌等人,相如和这几位辞赋高手,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于是,他以有病为由辞去了景帝朝的“郎”,随梁孝王到了梁国。梁孝王让司马相如和邹阳、枚乘等人一同居住,享受同等待遇。司马相如心情大变,文思泉涌,创作了著名的《子虚赋》,声名鹊起。
  但是,不久(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病卒,门客各奔东西。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家乡成都。《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汉书·司马相如传》:梁孝王薨,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这两本重要史书记载的内容完全一致,都说司马相如从梁孝王游宦归来后,家中穷困,没有谋生的手段。
  这段记载非常可疑。如果司马相如真是“家贫无以自业”,那么,他当初怎么能够“以赀为郎”呢?但是,司马迁、班固两个人都这么写,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临邛县(今四川邛崃)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到临邛。王县长与司马相如是莫逆之交,司马相如来到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的宾馆(都亭)里。
  一场“琴挑”的浪漫剧由此拉开帷幕。
  临邛县令王吉安置好密友司马相如之后,故意装出一副谦恭的姿态,天天到宾馆来看望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开始每天还见见县令王吉,后来,县令来访,司马相如一律谢绝。司马相如越是谢绝,王吉越是恭敬,照样天天来访。(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缪为恭敬”四个字非常值得玩味,“缪为恭敬”是故意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姿态。而王县令为什么要装出这副毕恭毕敬的姿态?司马相如和王吉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呢?
  原来,临邛县有两位钢铁大王,一位是卓王孙,一位是程郑,两家都以炼铁暴富。按照时下的说法,一位是卓总,一位是程总。卓王孙家中的奴仆有八百多人,程郑家中的奴仆也有数百人,略逊一筹。这两位老总听说王县令天天去宾馆看望一位贵客,还屡屡碰壁,非常好奇,很想见识一下。思来想去,便想出一计。既然是县长的贵客,我们理应表示一下。不如备下一桌酒宴,好好款待一下人家,顺便也宴请一下县长。(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
  到了宴请这一天,王县令先来到卓王孙家中。此时,上百位宾客已经入席,等到中午,卓王孙才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前来赴宴;但是,司马相如推说有病不能赴宴。本来,等陪客们都到了才去请主宾,这是对客人尊敬的一种做法。但是,主宾不来,卓王孙别提多难堪了。王县令一听司马相如不来,菜都不敢吃一口,立即登门去请。司马相如见王县令如此盛情,没有办法,只好勉强成行。司马相如一到,他的风采立刻震动了临邛的上流社会。(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有趣的是,《汉书》和《史记》记载王县令亲请司马相如一事有一字之差:《史记》写的是“相如不得已强往”,《汉书》写的是“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比起《史记》,《汉书》多了一个“为”字,“为”者“伪”也,即司马相如故作清高,假装不愿去赴宴。班固写得比司马迁更透彻,他揭示了司马相如和密友王县令的确是策划了一个大阴谋。那么,司马相如和密友王县令究竟想从这个阴谋中得到什么呢?
  通过《汉书》这个“为”字,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司马相如这次临邛之行,绝对不是一般的探亲访友,而是有备而来,要办成一件事,而且这件事一定和卓王孙有关。
  琴心挑得美人归
  王县令将司马相如安顿在宾馆里天天朝拜,意在造势,吸引卓王孙的眼球;果然,卓王孙上钩了:亲摆家宴宴请司马相如。赴宴之际,他又“千呼万唤始出来”,吊足卓王孙的胃口,哄抬自己的身价。
  酒宴进行到高潮时,王县令把一张琴恭恭敬敬送到司马相如面前,说:听说长卿的琴弹得极好,希望能弹一曲以助酒兴。司马相如一再推辞,王县令一再相邀。最后,司马相如拗不过,顺手弹了两支曲子。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司马相如有一个生理缺陷,就是结巴,但是,他的文章写得非常之好。王县令之所以让司马相如赋琴,一是让司马相如回避自己的弱项——口吃,二是发挥自己的强项——弹琴。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还亮出了绝技,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卓王孙有一个宝贝女儿叫卓文君,这位文君小姐刚刚守寡,回到娘家暂住。她非常喜欢音乐,又特别精通琴瑟。所以,司马相如与其说是为王县令弹两支曲子,不如说是司马相如想用琴音挑动卓文君的芳心。(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请特别注意“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中的“缪”字,司马相如抚琴,绝非为县长大人所奏,而是为了让一位小姐芳心暗许。
  一个人有癖好,就有了软肋。
  卓文君酷爱音乐,这恰恰成了卓文君的短处。司马相如早就把卓文君给琢磨透了,卓文君精通琴瑟,这就是她的心理兴奋点。一支表达爱慕的琴曲,正是司马相如打开卓文君芳心的钥匙。
  原来,司马相如故弄玄虚、排兵布阵多时,要谋的就是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
  司马相如应邀到临邛之时,随行车马非常之多,来到之后表现得从容大方,举止文雅,加上他英俊帅气,整个临邛县无人不知。寡居家中的卓文君早有耳闻,只是无缘相识。等到司马相如到自己家中饮酒,弹琴,文君从门缝里看见司马相如的风流倜傥,内心十二万分仰慕,直担心自己配不上他。两支求婚曲让文君小姐听得如醉如痴,心动不已。
  这就是所谓司马相如的“琴挑”,即用琴声挑动文君的春心。
  酒宴结束之后,司马相如派人用重金买通卓文君的侍女,直抒胸臆。“两情相悦”的确令人幸福得发晕。卓文君奋不顾身,连夜从家中出逃,司马相如狂喜不已,当夜带她离开临邛,回到成都家中。
  到了成都,卓文君才发现,司马相如家中一贫如洗,只有四面墙(家居徒四壁立)。
  当然,“家居徒四壁立”这句话与此前的“以赀为郎”,出行有盛大的车马随从颇不相符,真不知道司马相如家中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
  第二天,卓王孙听说自己的女儿私奔司马相如,而且,两个人已经离开临邛要回成都,气急败坏。不过,作为一个大汉帝国首富,卓王孙自有杀手锏:经济制裁,一个子不给!
  蜜月之后,两个年轻人立即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窘迫,卓王孙的经济制裁立竿见影。卓文君第一个受不了了!她自幼长于豪门,富日子过惯了,哪里受得了穷?她对司马相如说:假如你愿意和我一块儿回临邛,就是向我的兄弟们借点钱,也足以维持生活,何苦在这儿受穷呢?
  最后,司马相如同意了爱妻的意见,变卖了车马,在临邛买了一处房子,开了个酒店,类似现在的酒吧。他让卓文君亲自站台卖酒(文君当垆),自己系着大围裙,和伙计们一块儿洗碗。(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得更是有声有色: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成都之后,生活艰难,卓文君只得拿自己的高档皮衣去赊一点酒,二人同饮。喝完酒,卓文君抱着司马相如的脖子哭着说:我从来过得都是富贵日子,现在却到了用裘皮大衣换酒的地步。于是,两个人商定到临邛开酒店,司马相如亲自穿着围裙干活,有意让卓王孙丢人。(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
  卓王孙的富有绝非一般,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述了卓王孙在秦灭赵国之后,从赵地主动要求迁徒远方,最后迁到临邛炼铁致富的全过程。《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都是国家级大富翁,卓王孙排行第一:卓氏……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卓王孙无疑是当年福布斯中国排行榜的首富。
  卓王孙的千金回临邛开酒吧,并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的女婿司马相和佣人一样打杂,实在让卓王孙丢人现眼,卓王孙因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这里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自己引狼入室。
  司马相如拐走女儿,是因为自己请司马相如到家中赴宴,而此事又是王县令做的婚托儿,总不能和县长翻脸吧?卓王孙有苦难言;
  卓文君不顾礼仪。
  自己的女儿放着千金大小姐不做,竟然不知廉耻,与司马相如私奔,让卓王孙脸面尽失;
  丢人丢到家门口。
  女儿和司马相如的酒店如果开在成都,眼不见心不烦,舆论还不至于这么大;可他们竟然把酒店开到临邛,生意做到家门口,临邛小城,尽人皆知,这真叫“丢人丢到家”!
  卓王孙又羞又恼,却无处发泄。
  文君的兄弟和长辈纷纷从中斡旋:卓王孙啊,你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又不缺钱;文君已为人妻,生米已然成熟饭,司马相如也算个人才,并非无能之辈,文君完全可以托付终身。再者说,司马相如还是王县令的座上宾,你又何必不依不饶呢?
  卓王孙万般无奈,只好花钱消灾,分给文君一百名僮仆,一百万钱,另有一大笔嫁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关闭酒店,打道回成都,买田买地,富甲一方。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这对才子佳人的传奇佳话,从此千古流传。
  几许痴心几多谋
  但是,据我看来,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里还有许多疑问需要解答:
  第一,司马相如为什么想不到与卓文君回临邛开酒舍宰卓王孙的计划呢?
  司马相如是在无法维持生计的落魄之时应密友王吉之邀来到临邛的。他来临邛之前也许并没有完整的想法,但是,到了临邛之后,特别是在与王吉密谈之后,司马相如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司马迁没有将其挑明,而是暗中点出。
  司马迁为什么不把司马相如这个密谋揭示出来呢?道理很简单,司马迁对司马相如偏爱有加,特别是钟爱他的才华。《史记·司马相如传》中全文引用司马相如的大赋和文章,这在《史记》一百一十二篇人物传记中是绝无仅有的。对司马相如情有独钟,司马迁笔下留情就是很自然的;他不会用直笔来写司马相如当年这一段不大光彩的婚史,但是,作为一代良史,司马迁又不能违背作为一代史学家秉笔直书的为史原则,他还不得不将司马相如这件事揭示出来。当然只能用曲笔,看“临邛令缪为恭敬”和“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两句中的“缪”字,真相便昭然若揭。
  司马相如初到临邛即大张旗鼓,制造声势,实则与县长联手,钓卓王孙上钩。
  司马相如能够制订出一个如此周密的“钓鱼”计划,让精明老到的卓王孙上当,至少说明司马相如确有老谋深算的一面,那他岂能想不到主动提出来回临邛开酒舍,狠宰卓王孙一把呢?
  一是丢人。中国古代大男子主义盛行,一个男人要靠女人吃饭,无疑会遭人鄙视。
  二是万一卓文君拒绝了怎么办?如果卓文君宁肯受穷,决不开口向父亲要钱,这事此后就再难提起。
  三是可能会让卓文君怀疑当初“琴挑”的目的。这将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你究竟爱我卓文君,还是爱我家的钱?你是为我琴挑,还是为了宰我爹而琴挑?
  因此,司马相如是不会提出回临邛的;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忍耐!忍到卓文君自己受不了,主动提出,自然顺水推舟、大功告成。
  果然,卓文君主动提出回临邛。此时,司马相如内心应该是欣喜若狂——苦日子终于到头了!如果将此事向前再推一点会发现另外一个问题。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究竟为的是什么?
  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从古至今被讹传,它关乎到对这个经典爱情故事的真实评价。
  首先,卓文君究竟美不美?
  如果卓文君是丑女,那么,一切就明明白白:琴挑全国首富的丑女,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司马相如传》都没有记载卓文君是否国色天香。只有《西京杂记》卷二记载: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如果《西京杂记》的这个记载可信,那么,国色天香,十七妙龄,司马相如十分仰慕,才有与王县令密谋琴挑文君一事。而且,司马相如有糖尿病,由于喜爱卓文君,不加克制,导致自己病情加重,最后死在糖尿病上。
  当然,因为卓文君貌美而琴挑,目的无非是抱得美人归,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并不能排除司马相如琴挑文君之后还有其他目的。如果先劫色后劫财,就是一石二鸟,当然,人品就大打折扣了。
  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扬雄非常崇拜司马相如,他模仿司马相如创作了不少汉大赋,但是,扬雄《解嘲》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扬雄认为:自己既不像司马相如一样无耻地劫卓王孙的财,又不能像东方朔那样无耻地自己割肉送老婆,只好活该受穷。扬雄第一个提出司马相如是“窃赀”,是劫财。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篇》在批评“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时,也说:“司马长卿,窃赀无操”。
  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评司马相如时亦说:相如纵诞,窃赀卓氏。
  看来,古人对此事的说法大体一致,认为司马相如人品不端,劫卓王孙之财。但是古人并未进行详细议论,我们不妨来作一番论证。
  另外,司马相如回临邛果真是为了劫卓王孙的财吗?
  《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都没有谈到,但是,《西京杂记》写了非常值得玩味的四个字“以耻王孙”。如果我们相信《西京杂记》记载属实,就得承认司马相如在临邛开酒店是为了宰卓王孙。此为其一。
  其二,酒店开在哪儿不行啊,非得开在临邛?显然是为了卓王孙的钱嘛。
  其三,《史记》、《汉书》都记载司马相如拿到一百万钱和一百个奴仆后,立即关闭酒店,带着夫人回了成都。
  从这三条看,司马相如回临邛开酒店,确实不能排除向卓王孙“劫财”。
  最后一点,司马相如宰卓王孙的计划是在琴挑之前还在琴挑之后?
  我们看看下面这五个问题是否成立:(1)司马相如知道卓王孙是全国首富;(2)司马相如相信自己可以用一个周密的计谋琴挑文君归己;(3)司马相如深知自己“家居徒四壁立”根本养不起万金小姐卓文君;(4)司马相如深信卓文君受不了穷一定会主动提出回临邛逼其父出血;(5)司马相如坚信卓王孙受不了丢人一定会拿钱摆平。
  如果上面这五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事实的话,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之前已经有了劫财的准备,因此,这个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原来竟是一个先劫色后劫财的骗局。
  这样的“浪漫婚姻”会幸福吗?
  第五部分  金屋藏:轻狂不自知 命中必废(1)  元光五年(前130),“金屋藏娇”中的女主人公,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被废长门宫。很快,出身草根的卫子夫母仪天下。“君不见咫尺长门锁阿娇,不如意兮奈若何!”名门闺秀陈皇后为什么不得善终?平民歌女卫子夫何以三千宠爱集一身?金碧辉煌的宫殿,藏得住富贵荣华,可藏得住痴心妒颜,寂寞春情?
  陈阿娇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汉武帝钟情的第一个女人,同时也是汉武帝的亲表姐。阿娇的父亲陈午,是堂邑侯陈婴曾孙。陈婴本来和项羽同时起兵反秦,深孚民心,东阳民众推他称王。但陈婴听从母亲告诫,归属项梁,后转投刘邦,成为开国元老,封为“堂邑侯”。陈午袭封侯爵,摘得金枝玉叶,娶长公主刘嫖(堂邑侯陈午尚帝姑馆陶公主嫖)。
  景帝时期,宫中五女角逐太子之位,长公主起初向栗姬提亲,将阿娇许配太子刘荣。不料遭拒,转战王美人之子彘儿(刘彻小名)。有了王美人的允诺,再加上彘儿“金屋藏娇”的许诺,长公主心花怒放,缠着景帝答应了这门亲事。长公主不遗余力,扶助刘彘登上帝位。
  景帝病逝,太子刘彻继位,就是汉武帝。帝王践约,阿娇住金屋,立皇后,一时娇贵无比。
  阿娇被其母长公主推上皇后宝座,不过是这盘复杂的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她的想法或许很简单,不像母亲那么复杂、贪婪,她只要刘彻的宠爱。而陈阿娇的这一美丽梦幻虽以浪漫的“金屋藏娇”揭幕,最终却以悲剧“长门之怨”收场,这是为何呢?谁能代替阿娇之位?
  陈皇后的被废,涉及阿娇自己、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卫子夫、汉武帝,是四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岂能骄宠似旧日
  第一个人,陈阿娇。
  一是骄横。
  阿娇的母亲长公主为汉武帝由皇十子登基为帝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一背景使陈阿娇成为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也使她多了几分骄横,少了几许谦恭。
  汉武帝霸道、专横,这是帝王的通病。只是,他既有才能,又有大志,加上张扬的个性,表现得更为严重。
  陈阿娇呢?陈阿娇也非常专横、霸道。她的出身、地位,加上她的母亲有恩于汉武帝,陈阿娇怎么可能低眉敛目、唯唯诺诺?
  像汉武帝和陈阿娇这样,一个男霸天,一个女霸天,即使青梅竹马,也绝难夫唱妇随。
  二是无子。
  陈阿娇有一个致命之处授人以柄:无子。
  汉武帝62岁时和宠妃钩弋夫人生了幼子刘弗陵(汉昭帝),可见,汉武帝的生育能力没问题。陈阿娇无子,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自己的生育功能有问题。史书记载,阿娇治病花了九千万。九千万是多大个数字呢?当时西汉政府一年的总收入是五十三个亿,九千万几乎占国家总收入的千分之十七;一个人治病的费用达到这种比例,骇人听闻!但是,最终还是无效。(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
  阿娇被废,长公主非常不满,当着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面说:皇上如果没有我相助就不可能立为太子。现在抛弃我女儿,太忘恩负义了!平阳公主解释道:阿娇因为无子才被废啊!(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阳公主曰:用无子,故废耳!)骄横的长公主无话可说,黯然神伤。
  三是巫蛊。
  陈阿娇被废,直接动因是一起恶性事件:巫蛊。巫蛊就是把写上被害人姓名、生辰八字的木偶人埋在地下加以诅咒的巫术。
  卫子夫得宠,陈阿娇受不了。她多次大吵大闹,寻死觅活,令汉武帝非常恼怒。出于嫉妒、怨恨、焦虑、无奈,阿娇私招巫师楚服,以巫蛊诅咒卫子夫等得宠的嫔妃。事情败露后,汉武帝派酷吏张汤严查此案,前后牵连三百多人。最后,楚服枭首示众,陈阿娇被废长门宫。
  阿娇此时很不明智。奢望皇帝忠贞不二,只爱她一人,无异于痴人说梦。一旦得不到皇帝专宠,又寻死觅活,向皇上施压,只能火上浇油。
  巫蛊案后,长公主非常惭愧,向汉武帝道歉。汉武帝说:皇后做事太出格,不得不废。希望姑姑不要有误解,皇后虽被废,但她的生活水平和原来一样,不会降格。(长公主惭惧,稽颡谢上。上曰:皇后所为不轨于大义,不得不废。主当信道以自慰,勿受妄言以生嫌惧。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第二个人,长公主。
  长公主在女儿阿娇被废一事中责任重大。
  一是贪婪。
  长公主自以为有恩于武帝,常常伸手要这要那,无休无止,搞得汉武帝十分厌恶(长公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也连累了陈阿娇。
  二是糊涂。
  长公主的糊涂表现为三点:
  其一对女儿的婚姻缺乏认识。
  汉武帝与陈阿娇之间的婚姻,说到底是基于政治利益,于青梅竹马无关,于卿卿我我无关。作为母亲,长公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二,阿娇的丈夫是皇帝,作为母亲,在嫁女儿给太子之时,就应当明白:阿娇不可能专宠!何况汉武帝多情风流,一生女人无数。这时,教女儿对此不必在意,风物长宜放眼景,或许情况会大不一样。
  其三,对阿娇的过激反应没有及早干预。陈阿娇一时性起,反应过度,尚有情可愿。但是,作为母亲,长公主不应该意气用事,应及早提醒女儿收敛过激行为,更不可搞什么巫蛊事件。
  我们不妨拿长公主对陈阿娇,与王太后对汉武帝作一个比较,汉武帝继位之后和陈阿娇、长公主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王太后立即干预,希望二人能和好。汉武帝听从了母亲的忠告,马上调整和长公主、陈皇后的关系,避免了许多后顾之忧。(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为什么王太后可以告诫儿子调整夫妻关系?而长公主不能告诫女儿搞好夫妻关系?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王太后比长公主更有智慧。
  长公主在亲近王美人、私定娃娃亲、毁栗姬、废刘荣、誉刘彻、最终将刘彻推向皇帝之位的过程中表现出过人的才能。但是,在女儿的事情上却麻木而愚蠢,前后判若两人!
  脉脉此情向谁诉
  第三个人,卫子夫。
  平民歌女卫子夫如何邂逅汉武帝?说起来非常偶然。
  卫子夫出身低贱,本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因其夫是平阳侯曹寿,故名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平阳公主贵为公主,一向注意搞好和弟弟汉武帝的关系。她找了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养在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随时准备汉武帝来挑选。即位第二年(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在霸上参加除灾求福的礼仪后,顺便来到平阳公主家。
  平阳公主让美人面见武帝,而武帝一个也不喜欢。这时,歌女进来献歌,武帝一眼就看上了卫子夫。当天,卫子夫在皇帝换衣的车中侍奉汉武帝,得到亲幸。
  武帝幸得心爱女子,十分高兴,当场赏给平阳公主黄金千斤。平阳公主见机行事,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汉武帝欣然同意。卫子夫上车时,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去吧,好好吃饭,好好努力!哪天富贵加身,别把我忘了!”(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
  卫子夫因何得到汉武帝垂青呢?
  卫子夫的职业是歌女,歌声如何,虽然史书无载;但是,应该还算动听。我们讲戚夫人大得刘邦赏识之时,特别提到刘邦喜欢功夫嫔妃,才艺嫔妃;汉武帝也是如此的话,这倒成了刘氏家族的一大特点:宠爱才貌双全的女人!
  卫子夫有一头美发,这一点倒是有据可查。我国宋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三《人事部·鬓》记载了一件事:《史记》曰:卫皇后字子夫,与武帝侍衣得幸。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但是,《史记》中没有记载这件事。《汉武故事》却也说卫子夫凭一头秀发大得汉武帝欣赏:子夫遂得幸,头解,上见其发美,悦之,纳于宫中。东汉著名文学家张衡在他的名作《西京赋》中也有一句:卫后兴于鬓发。
  中国男人素爱乌发如云的美女,汉武帝也不能免俗。一头秀发使平民女子卫子夫倍增妩媚,也俘获了大汉王朝最高当权者的心。
  卫子夫入宫后,能够延续她在平阳公主家中的好运吗?
  事实是,卫子夫入宫一年多,竟然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召见,更不要说亲幸了。
  这岂非咄咄怪事?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首先,汉武帝是偶然路过平阳公主家,邂逅歌女卫子夫,一时的魂不守舍稍纵即逝。回到宫中后,后宫佳丽如云,卫子夫自然不那么抢眼了。美人之美,从来都是相对的,在只有十几个美女的平阳公主家,卫子夫才貌出众;但是,到了武帝后宫,要想“三千宠爱在一身”,谈何容易?
  其次,宫中制度的限制。妃嫔并不能随意见到皇帝,除了皇帝钦点。因此卫子夫没有机会再次面见汉武帝。
  汉武帝与卫子夫的再次相见是什么时候呢?是她入宫一年之后。
  当时,汉武帝打算放一批宫女回家。卫子夫一见到汉武帝,马上哭着请求出宫。(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
  哭得梨花带雨的卫子夫,让刘彻动了怜香惜玉之心。
  卫子夫出身卑微,她的母亲卫媪只是平阳侯家的奴婢;因此,卫子夫没有阿娇的骄横霸道,却别具小女儿态。那种酸酸甜甜的小爱情比较陈阿娇的爱情麻辣烫,更加让汉武帝动心。
  于是汉武帝再幸子夫,卫子夫也争气,不久就有了身孕。卫子夫怀孕之后,一天比一天更为武帝尊宠。(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在此之前,阿娇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卫子夫却一连为汉武帝生了三女一男。长子刘据出生之时,汉武帝已经二十九岁,喜得长男,兴奋不已。
  卫子夫这个灰姑娘的命运终于被改写了!
  卫子夫在阿娇被废一事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首先注定了陈阿娇的被废,同时也导致了阿娇的迅速被废。
  但是,这一切,并非卫子夫处心积虑。结识汉武帝是邂逅,入宫是偶然,还险些被逐。卫子夫虽然并不刻意,却似乎总受到命运的特别眷顾。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还有多位活跃在皇权周围的女人。这些女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政治型。她们动什么不动感情,如吕后、王美人;吕后并不十分在乎刘邦宠幸哪个嫔妃,她更在意太子是不是我的儿子,更在意权力的所属。
  第二类是小女人型。她们的特点是“将爱情进行到底”,如戚夫人、栗姬、卫子夫、陈阿娇等。这类女人的特点是不切实际地追求皇帝的专情,并为此厮斗争宠,直到无一例外地在现实中碰壁而归。
  还有一类是混合型。她们看似有点政治头脑,却又十分幼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如长公主,辅佐刘彻即位,平地起波澜,无风三尺浪,搞得风生水起;纵容女儿争宠,不顾一切,让汉武帝大动肝火,也毁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
  表面上看,小女人型也好,政治型也罢,追求的是同样的东西——皇后之位,但两者有本质的差别。对于政治型女人来说,皇后之位就是终极,而对小女人型来讲,皇后之位不过是手段,她们最终需要的是皇帝的真爱。
  莫期君王情专一
  第四个人,汉武帝。
  陈阿娇被废长门宫由汉武帝最后敲定,汉武帝自然是此事中的第一当事人。
  汉武帝废掉阿娇的皇后之位有两大理由:一是无子,二是巫蛊。两条理由都无可辩驳。只要“无子”一条就可以废后,第二条不仅可以废后,而且可以杀头。
  传说陈阿娇被打入冷宫后,听说司马相如擅长作赋,便一掷千金,求他写下了哀婉凄恻的《长门赋》,希望以此唤回汉武帝,终究于事无补。
  《长门赋》始见于萧统《文选》,其《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工天下为文,举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后人大加发挥,辛弃疾《摸鱼儿》曰: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长门赋》的来历尚有争议,很可能是后人附会之作。
  当汉武帝还没有称帝,还是彘儿的时候,喜欢阿娇大大咧咧、风风火火,一时性起,要“金屋藏娇”。可是,当皇上已不是彘儿,而为刘彻,登基称“朕”之后;当皇帝遇上温柔缱绻、莺喉婉转的卫子夫时,阿娇再“恃宠而骄”就显得不识时务了。
  美人易老,天子善变。没有卫子夫,还会有更多的女人令阿娇嫉妒疯狂。
  “生男勿喜,生女勿忧,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一步登天,却以花甲之年,三尺白绫自缢屈死;“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夫人倾国倾城,俣芳华早逝,病中都不敢让君王一见凋颜;“东方有贵人气。”钩弋夫人神话般出现,花样年华即因一句“子少母壮”,无辜赐死。
  何止陈阿娇?昔日金屋中的女人,谁都难免面对帝王决然的背影。
  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成就了卫氏一门的显贵,也改变着王朝的命运;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浴血沙场、战功赫赫,都是著名的抗击匈奴英雄。汉武帝与卫青,卫青与霍去病,君臣郎舅,同行舅甥,耐人寻味。那么,为什么卫青晚年孤寂潦倒?又是什么令他临终还难舍牵挂?  巫蛊之祸:戾太子蒙冤 武帝丧子(1)  一个搬弄是非的宠臣,一个书生意气的太子,再加上一个杯弓蛇影的老皇帝,就等于一场波及数万人的流血惨案,一出千年扼腕的父子悲剧。巫蛊之祸,莫须有之。卫皇后、皇太子、皇太孙一脉缘何死于非命?天灾?人祸?是什么酿造了人间荒诞?
  巫蛊事件是汉武帝一朝挥之不去的阴影。
  汉武帝第一次遭逢巫蛊,缘于一幕争宠闹剧。他的第一夫人——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无子失宠,妒火中烧,找来巫师楚服,用桐木刻成小人,写上卫子夫等一干当红宠妃的姓名,日祷夜告;诅咒她们生病不生子,得死不得幸。这就是上起王公、下至黎民,谈之色变、闻之丧胆的“巫蛊”。
  不管陈阿娇如何神神道道,卫子夫照样花容月貌,生下公主。后来东窗事发,楚服被杀,阿娇被废。所谓巫蛊,不过是人们恐惧苦闷的心魔罢了。
  对于青年汉武帝,阿娇“巫蛊”歪打正着,为他移情别恋、废旧立新找到了借口。
  心魔起满城巫蛊
  晚年汉武帝,体质越来越虚弱,身形越来越佝偻,巫蛊的魔力在他心中越来越大。老皇帝寝食难安,日夜冥想:是不是有人在用巫蛊咒我?
  悲剧揭幕,汉武帝从身边人下手。
  第一个假想敌就是战功卓著的公孙敖家族。公孙敖和卫青是少年玩伴、沙场兄弟,当年从专横霸道的陈阿娇母女密室之中,冒死救出卫青。就是这个义胆侠骨的公孙敖,太始元年(前96)春正月,因为受妻子行巫蛊之事的连累,被灭族。
  第二个假想敌又是一位公孙先生,还是一位抗匈名将——公孙贺。公孙贺随军打仗,屡立战功。转岗当上了太子舍人,陪太子读书。又封为太仆,皇家车队的大队长,亲自为皇帝驾车。公孙贺娶了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为妻,与汉武帝连襟,恩宠日隆。
  公孙贺多次参与讨伐匈奴,两次封侯;不过,他最为脍炙人口的却是拜相。
  太初二年(前103),武帝拜公孙贺为相。鉴于此前已有诸多同僚死于宰相任上;公孙贺视相位如鬼门关,难保一朝不慎,相位会要了他的命。他拒绝接受印绶,跪地嚎啕痛哭,众皆凄然。武帝拂袖而去,公孙贺万般无奈,勉强领旨。
  这样胆小怕事的丞相,怎么会跟恶毒的巫蛊搅到一起?灾难缘于他的儿子公孙敬声。公孙敬声在父亲任丞相后,接任太仆一职。父子俱列公卿,显赫一时。这个公孙敬声跟他老父可谓天壤之别,典型的“傻大胆”,骄横奢侈,目无法纪。征和元年(前92),他擅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被投进大牢。
  《宠信江充》中,我们讲过,北军是皇城根儿底下的战略预备队。汉代保卫京师,有长安城南的南军和城北的北军两大营盘。南军的职责范围是大内皇宫,而北军则保证长安及京畿地区的安全。北军本来就是清水衙门,工资都发不出来;皇帝和江充机关算尽,才从京城阔少那里敲来一笔军饷,一下子给你挪用了,能不怒发冲冠吗?公孙敬声凶多吉少。
  公孙贺爱子心切,急中生智,以抓捕“通缉犯”朱安世为条件,替儿子赎罪。朝廷追踪多时的朱安世果然被公孙贺抓到。
  朱安世可不是省油的灯。那些宫闱内外、纨绔子弟的绯闻丑事、黑幕暗箱,他全门儿清。公孙贺要取他性命,朱安世仰天大笑:丞相,你和你的家族就要大祸临头了!朱安世要公孙贺一家陪葬!
  朱安世狱中上书,爆料公孙敬声与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还在皇上去甘泉宫必经之路上,埋了写满诅咒的木偶人。又是巫蛊!
  年老体衰的汉武帝再也经不起这些怪力乱神的刺激,急速崩溃。
  征和二年春(前91),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满门抄斩。
  四月,皇后卫子夫之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大将军卫青长子长平侯,也卷入其中,无一免死。
  同一桩巫蛊,旁人眼里是飞来横祸,无不叹息扼腕;心怀叵测的江充却看出了机遇,找到了门路:
  首先,“巫蛊”是汉武帝的软肋。
  话说有一晴空白日,汉武帝打瞌睡,梦见数千个木人手持木杖要攻击自己。噩梦惊魂,从此,汉武帝开始觉得身体不适,精神恍惚,记忆力也减退了。此时汉武帝已成惊弓之鸟。
  再者,“巫蛊”已牵涉卫皇后家族。
  除公孙家族外,此次“巫蛊”还重创皇后卫子夫家族,包括两个公主和一个长平侯,宣告卫皇后和太子的失势。
  同时,“巫蛊”易于栽赃。
  汉武帝虽无愧一代明君,却也没少干糊涂事。当时,法定的就有不少“莫须有”之罪,如:“腹诽”,你嘴上不说,我认定你肚子里有意见,凭这一点,就可杀你的头。“巫蛊”也一样。说你在地底下埋了诅咒的木偶人,随时可拿一堆蛊娃娃向皇帝揭发。至于是挖出来的,还是早就准备好揣在衣袋里的,谁知道?
  江充屡次挥舞法律大棒,严办皇亲国戚,献媚于汉武帝。眼看武帝日薄西山,时日无多;江充难免七上八下:一朝太子登基,自己岂不是“案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一不做,二不休。江充决定,给垂垂老矣的汉武帝再下一剂猛药:陷太子刘据于“巫蛊”,让汉武帝骨肉相残;一旦把太子拉下马,自己便可高枕无忧。
  由于汉武帝愈加迷信鬼神之道、礼遇方术之士,京城聚集的方术及神巫之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以邪道惑众,无所不用其极。也有一些女巫与宫中人士过往甚密,声称:在居处埋置小木人,定时祭祀,可以消灾免祸。于是不少宫女信以为真,如法炮制。由于彼此之间的猜忌怨恨,互相检举揭发对方诅咒皇上。汉武帝大怒,大肆诛杀后宫之人并株连到朝中人士,死者达数百人。
  这一次虽然死伤者众,但是和卫家没有任何瓜葛。皇后不在其列,太子也不涉嫌。江充目的没有达到,就心怀叵测地对汉武帝说:陛下过去多好的身子骨,现在落下了病根,肯定还有人暗埋小木人诅咒。要想枯木回春,只有挖尽小木人,杀光诅咒者。
  汉武帝听后,立即派江充治理巫蛊之狱。江充雷厉风行,带上一个胡地巫师,在长安城内四处抓人,施以种种酷刑。
  巫蛊之狱从京师波及各地,又荼毒了数万生灵。
  
  谗言毒父子相煎
  举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江充见时机已到,推出最后的重磅之举。他秘授胡巫,禀奏汉武帝:宫中有巫蛊气。汉武帝大惊,命江充、宦官苏文、安道侯韩说(yuè,悦)、御史章赣(gòng,贡),结成四人重案组,入宫搜查。
  江充先从失宠的妃嫔处挖起,渐渐地延伸到皇后、太子的宫殿,纵横交错,遍地开花,弄得皇后和太子连搁床的地方都没有了。一番挖掘、调查之后,江充声称:太子宫中挖出的桐木人特别多,还写着谋逆的帛书!必须马上奏明圣上!太子大为惊恐。(充云: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太子惧)。
  此时,汉武帝尚在甘泉宫避暑。太子命悬一线,赶紧与少傅石德商量。石德怂恿太子先下手为强,起兵捉拿江充。石德说:如今这些木人,谁也无法证明是巫师预先埋的,还是宫中原有的。只有先假托皇上的命令,捉住江充等人严加审讯,揭穿他们的奸谋,才能洗刷冤情。再说皇上在甘泉宫养病,是生是死还很难说。江充何等奸狡,万一重蹈秦皇公子扶苏的悲剧,矫诏陷害太子怎么办?太子犹豫不决,打算到甘泉宫亲自向父皇谢罪。然而江充肆无忌惮,根本不让太子脱身。
  万般无奈,太子决定铤而走险。
  征和二年(前91)的七月,太子派人装扮成武帝的使者,前去捉拿江充一干人。按道侯韩说起了疑心,不肯受诏,被武士们格杀。江充被抓。御史章赣和黄门苏文侥幸逃命甘泉宫。武士们把江充带到太子跟前,刘据痛骂江充道:赵贼,你以前离间你们赵国的父子还不够吗?现在竟又挑拨我和父皇!太子亲自监斩江充,又将胡巫烧死在上林苑中。
  太子派人拿着节杖来到未央宫,向母后卫子夫请罪。卫子夫最终选择“护犊”,即使成为大汉江山的罪人,至爱君王的叛臣,她也不能让恶毒的巫蛊再次夺走自己的孩子!卫子夫调用宫中所有车马,打开兵器库,集合长乐宫所有卫士,全力支持太子。
  苏文和章赣一到甘泉宫,立马向武帝告发太子谋反。武帝沉吟半晌,说:太子一定是害怕了,又痛恨江充,才做了傻事。于是,派身边的内侍去召太子前来问话。内侍过去也没少告太子的刁状,怕太子杀红了眼,把自己也宰了,就在外面晃了一圈,回来对武帝说:太子真造反了!他还要杀我,我只好逃回来了!武帝大怒,至此斩断父子恩情。(苏文迸走,得亡归甘泉,说太子无状。上曰: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进,归报云: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上大怒。)
  汉武帝聪明一世,为什么会作出太子谋反的错误判断呢?
  第一,宠信江充。
  如果没有总导演江充,这场父子悲剧根本无从上演。武帝对江充过度宠信,过去的江湖混混江充,已经不再是“野火烧不尽”的杂草了,而是温室里的毒花,受不得半点委屈冷落。江充认定,今日不杀太子,武帝百年之时自己必死。江充迫害太子,实质上是内心虚弱的表现。
  第二,太子失宠。
  如果没有太子的失宠,这场悲剧便失去了原动力。太子之母卫子夫年迈失幸,太子与武帝政见不合,父子关系已经岌岌可危。闭目塞听的老皇帝不再把太子视为掌上明珠,不仅判断严重失误,处理还会更加苛酷。
  第三,近侍撒谎。
  如果派去传唤太子的近侍进城面见太子,说明武帝意图;太子有机会亲自向父皇说明真相,这场悲剧完全可能避免。汉武帝初听到“太子造反”,第一反应是太子“病急乱投医”。作为父亲,他对太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儿子不是无法无天之人。可惜,这个近侍既胆小又胆大。胆小的是他连面见太子、传达皇帝旨意的勇气都没有;胆大的是他竟然编造太子造反的谎言。
  长安城中,谣言四起。丞相刘屈氂(máo,毛)听说太子谋反,慌慌张张地逃到城外,连丞相大印也丢了,派长史(秘书长)乘快马到甘泉宫报告。
  第四个人通报太子谋反!三人已成虎,何况四人?对于这场“巫蛊之祸”,后人往往抱怨武帝冷酷无情;谁能体会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听到儿子谋反,何等寒心!何等震怒!武帝问丞相长史:丞相准备怎么处理?长史说:丞相已封锁消息,不敢发兵平叛。武帝大怒:事态已经到这个地步,丞相居然还讲面子,要风度!论儒雅,他比得上周公吗?周公尚且剿灭乱臣管叔、蔡叔,丞相居然坐视不理?汉武帝顾不上病痛,从甘泉宫中出来,亲临长安城西指挥平叛。武帝下诏征召京城临近各县的士兵,各地两千石以下的官员由丞相调遣。在平叛动员会上,汉武帝明白无误地告诉所有士兵:谁全力捕杀反贼,我大大有赏!又亲自策划作战阵形:用牛车结阵,坚闭城门,不许放走一个反贼!
  汉武帝等于向天下人宣告:太子刘据不再是我的儿子,而是大汉的敌人!
  太子这边如何应对呢?首先,太子向百官讲明自己用兵的合法性:皇上病重,困在甘泉宫,不知是否有变故,而奸臣江充已经准备作乱。紧接着,太子假传圣旨释放长安城里的囚犯,发给武器,由少傅石德和门客张光统率,抵抗丞相的军队。他又派使者持节杖,征招驻扎在长水及宣曲的胡人骑兵军团,没想到汉武帝的侍郎赶来,告诉胡人:太子的节杖是假的,不要听他的命令!原来,汉朝的节杖本来是纯赤色的,太子使者持的就是这种赤杖。这次汉武帝加上了黄色的旄缨,用以防伪。于是,太子使者被斩。胡人骑兵军团掉转矛头,攻打太子军队。
  太子想到北军护军使者任安,请求他发北军精兵助战。但任安实在不想趟这父子相残的浑水。
  如果任安帮了太子,太子失败,他是同案犯,一定会被杀;如果他不帮太子,太子屈死,太子平反之日,他也活不了。
  宦海沉浮,身不由己,只有居其间者才知个中甘苦。
  任安的选择是接受太子之节,却不出兵。但是,汉武帝并不理会他的苦心,反而认为任安首鼠两端,对朝廷怀有二心,任安最后仍未逃一死。
  正规军调不动,太子只好征召民兵。受尽江充“巫蛊”祸害的长安平民,听说太子杀了江充,都愿意帮助太子挺过难关。太子之兵终于正面遭遇丞相大军。双方混战五天,死伤数万人。长安城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后来人们听到汉武帝的昭告,才知是太子作乱,于是一哄而散。
  太子兵败,情理之中。
  一是太子手中没有兵权。
  我们想想那个作壁上观的任安。他曾是卫青的部下,居然袖手旁观。如果太子握有兵权,任安会不会拔刀相助?很难说。
  二是汉武帝亲自主持平叛。
  汉武帝虽年迈有病,但他对整个政局的掌控能力绝非太子能比。因此,只要武帝宣布太子“造反”,京城的百姓就不会支持太子,太子必败无疑。
  兵败的太子只能选择逃亡。那夜,轮到司直田仁守城门。所有的士卒都在等待他的命令,田仁默默无语。终于,侍卫打开城门,太子带两个儿子策马离去。田仁知道,放太子生路,就是逼自己走上绝路。丞相刘屈氂赶来,要杀田仁的头。御史大夫暴胜之拦住他说:田仁是二千石的官员,要杀他也得先奏明皇上,怎么能擅自处死呢?他有苦衷啊!田仁怕武帝杀了儿子将来后悔;暴胜之怕丞相冤杀好人将来受到追究。局外人尚且看明了父子相残,两败俱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却全然不顾:痛骂暴胜之自作主张,把他关进大牢。暴胜之狱中自杀。
  叛乱终于平息,杀戮却没有停止。田仁被杀,任安腰斩。任安生前多次致信好友司马迁,希望太史公能在皇帝面前“推贤进士”,迟迟未得回复。谁知临刑前,意外得到了司马迁的回信。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如今您遭遇不测之罪,再过一个月就是冬末,我不得不随皇上去雍地,我担心,一旦您突然离世,那我再也无法向您抒发我的愤懑之情,您的魂魄也会抱恨无穷。”字字泣血、惺惺相惜,那是两千年前的君子之交、生死之谊!
  同时,太子的门客中,只要曾经出入太子宫门者,诛杀;跟随太子发兵的处谋反罪,族诛;被太子裹胁的普通士卒全部发配敦煌郡,守边。
  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也到了恩断情绝的一天。汉武帝派遣使臣来到未央宫,收缴皇后的印玺和绶带,卫子夫悬梁自尽。
  难举棋生死相隔
  逆子出逃,汉武帝怒气未消,群臣战战兢兢。
  恰在此时,壶关(今山西壶关县)三老(掌管教化)令狐茂冒死上书武帝:
  1皇太子与皇上父子关系至亲至密,决非世间其他关系可比;
  2江充是一布衣,却奉皇上之命迫害太子;
  3太子受到江充的迫害却不能与父皇沟通,忍无可忍才起兵杀充,兵败逃亡;
  4子盗父兵,以求自免,并无邪恶之心;
  5速速罢兵,不可让太子长期在外逃亡。
  令狐茂是汉武帝晚年第一个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的人。他说出了人人心中有,又个个口中无的大实话。满朝文武,莫不知太子冤屈,却无一人敢于为太子辩冤。令狐茂担了这个风险。
  令狐茂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太子起兵杀江充的看法,二是劝武帝尽快停止对太子的追杀;入情入理,情真意切。
  汉武帝看后,幡然醒悟,但还是不愿公开说明赦免太子的事(天子感寤,然尚未敢显言赦之也)。汉武帝此时急转弯,确有难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难道还要为父的先认错吗?
  但是,汉武帝晚一天赦免,太子就多一分危险。历史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内心犹豫而停止进程。就在汉武帝徘徊不定之时,噩耗传来——太子被逼自杀。
  原来,太子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县西北),藏匿在一户人家。这家人贫穷善良,靠卖鞋供养太子。一天,太子突然想起一位发达的老朋友也在湖县,希望他能够接济自己,减轻恩人一家的负担。谁知,送信人被官府的人发现了行踪。八月,官吏围捕太子。太子自知无法脱身,紧闭房门,自缢身亡。这家主人在保护太子的格斗中被杀,太子的两个儿子全部遇害(皇孙二人皆并遇害)。
  当时山阳县的男子张富昌还是一名士卒,他一脚踢开房门,新安令史李寿赶快上前抱住太子,解救下来。但是,太子已经气绝身亡。尽管太子未能救活,但是汉武帝非常感激,事后,封张富昌、李寿二人为侯。
  在“巫蛊”阴云笼罩之下,汉武帝内心的安全危机和平民百姓毫无二致,不过他可以举国之力,在肉体上消灭任何潜在的敌人,包括自己的儿子。然而,错杀爱子,汉武帝痛何以堪!太子下世,储君之位面临新一轮角逐,汉武帝将怎样应对这一难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