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粤语怎么读音: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14:06



  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笔者结合新田县近年在党内开展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行深入思考。

  一、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实意义

  1、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我们党是一个由先进分子自愿组成的先进组织。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
  2、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党的活力。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基层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实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要靠基层党员组织群众去实现。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保障党员权利,为党员干事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有利于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责任感和党员意识,激发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活力。
  3、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党内关怀服务机制,上级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基层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形式更新观念、增长才干,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员的服务本领,强化宗旨意识,促进工作开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4、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形成党内和谐氛围。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党的本质属性的要求。党内和谐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和谐和组织和谐,以及这两者和谐才能实现的行动和谐。思想和谐是灵魂,组织和谐是保证,行动和谐是结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利于消除党员的地位失衡感,奠定党内和谐的平等基础。通过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困难党员进行思想激励、能力培训以及信息资金帮助等,不仅能使他们解一时之急,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走上精神自强、经济富裕的道路,从而缩小和消除党员个体之间的差距,为党内和谐建设奠定平等的经济基础;有助于消除党员的权利失落感,营造党内和谐的民主氛围。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经济上扶贫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对民主权利的尊重。通过对党员思想、工作的关心,鼓励他们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创造条件,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组织生活,平等地享有选举、决策和监督等权利,这种对组织成员政治上的尊重,为实现党内和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有助于消除党员的心理失助感,创造党内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是针对党内弱势群体的举措,它不仅体现了党组织的温暖,更是党内同志间真情和友爱。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对于困难党员而言,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融冰之旅,有利于消除他们心中的不满和隔膜,融洽党内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局面。

  二、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新田县以《贯彻落实保持党的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湘发[2007]10号)文件为契机,通过建阵地,强管理,支持党员干事创业,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好的工作经验。
  1、加强阵地建设,改善办公条件。自2004年以来,新田县结合建整扶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设和修缮了200多个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并逐步完善了党员活动室的配套设施,优化了党员活动环境。活动场所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家”凝聚了党员的心,为党员提供了学习、参政、议事场所,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帮助党员提供了平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县委每年从县管党费中列支党费近10万元,为村里购买党内读物及生产技术学习资料,并结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配置针对性强的学习光盘,让基层党员学有资料,开展活动有阵地。
  2、落实制度,保障党员的正当权益。一是落实党务公开公示制度。在基层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对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的干部考察任免、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党费收缴使用、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别通过会议、公开栏、下发通报等形式进行公开;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执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培训制度、党组织工作规则、为民解难报告登记督办制度、党员考核等规章制度,使党员经常接受理论、政策培训。
  3、争先创优,激发党员工作热情。一方面开展评选表彰。每年县委坚持做到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以及一批“十佳业务标兵”、“十佳致富能手”、“十佳村干部”。另一方面实行重奖激励制度。县委对重点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乡镇前5名、县直单位前10名予以重奖。自2007年起,每年评选出10名“突出贡献”奖,评选出20名优秀村干部,分别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同时,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待遇。对村干部的报酬,做到大村不低于1.6万元,中村不低于1.5万元,小村不低于1.4万元;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大村不少于1.6万元,中村不少于1.2万元,小村不少于1万元。
  4、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发展本领。新田县结合开展“双带双争”和农村党员冬训等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了“素质提升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利用县委党校、职业中专、农函大、远程教育等平台,采取集中领学、流动讲学、电教辅学、上门送学、建卡督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素养。全县农村先后有671名党员成为了致富能手,516名致富能手成为了党员,967名党员致富能手成为了村组干部。
  5、搭建载体平台,发挥党员作用。新田县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建立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示范平台,使党员经常接受教育,随时发挥作用。在农村积极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每个村分别设立了市场信息、科技服务、综治维稳、财务监督等岗位,每个农村党员要选择一个服务岗位,履行一定工作职责。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窗口服务行业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共创建“党员示范窗口”162个,“党员先锋岗”357个,“党员责任区”198个。同时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创业刻样榜搞示范,全县共有160多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培养了600多个党员种养大户。由于加强了教育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6、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优化政风党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优良的党风政风,是对广大党员最大的激励关怀措施。新田县严格选拔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提拔重用善管理、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目前,在乡镇党政班子中,专科以上文化占89.3%;35岁及以下占56.2%,平均年龄下降4.5岁;女干部占11%;党外干部占8%,基本形成了文化、年龄、性别等搭配合理的班子结构,乡镇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村级班子建设方面,结合村“两委”换届,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海选等制度,注重把经济能人、政治能人、工作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中。全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的村党支部书记197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55名,有560名经济能人当上了村干部。同时,县委先后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抽调44名党员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整扶贫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7、做好党员就业扶助,提高党员发展能力。开展下岗失业党员组织关系和户口关系“双落实”,组织力量对下岗党员进行认真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做到党员人数清、生活状况清、就业意向清。同时,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的技能培训,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扶持他们从事个体经营经济,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渡过难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激发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内在动力。建立联系下岗失业党员制度,帮助他们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转变择业观念,实现再就业,使他们“下岗不离党、失业不失志”。
  8、做好贫困党员救助,帮助党员排忧解难。新田县认真实施“党内关怀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村干部报酬的意见》和《关于对部分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费的规定》,解决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确保村干部待遇落实。近五年共发放村干部工资1693万元,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150多万元。同时,开展定期走访慰问党员。在每年的“七、一”、春节前后等节日期间,拿出3-5万元县管党费对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开展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
  9、加强信息沟通,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新田各级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32个,设立了热线电话,接受党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