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闲置:台灣仙道學術資訊網--方內散人姓名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18:08
方內散人姓名考 日期 2004-11-01

中定附筆:

作者同塵、大江東二位先生,腹荀深厚,考證詳實,恐非數十年夙夜匪懈、孜孜不倦不能成其功也。

二先生之論述,環繞主題,實事求是,豹尾熊腰,理事圓熟,且言詞不涉人身偏鋒,誠具讀書人、做學問人之風範,不比硜硜泛泛之輩。有機會來台灣時,峰願携同門二、三子專程下山就教,煮茶敬奉香茗!

〖 標題 〗 方內散人姓名考  
作者:同塵   (04.14 20:19)
方內散人的姓名不明於世,即使他的醫學著作《溫病歌括條辨》也只署方內散人一名,而不出真名。陳攖甯先生在方內散人之《論濟一子傅金銓先生批註各書》一文附注雲:"方內全家,皆篤信儒釋兩教,而於仙道無緣,故其自己著作,只署別號,不用真姓名,蓋免為反對者詬病也。"按:陳攖寧此說或有一定根據,因為方內的母親及叔父及篤信佛法,方內之母死後,三日內臉上猶放光芒(據方內散人自敍),而方內自己也言為"前生為靈隱僧,法派道明,雪竇禪師友也。"(據夏敬莊《閒情雜著》序),這也許就是方內不署真名的原因吧?但方內真名究竟為何?今細讀《鄭官應集》,於其中找出一絲線索,故略考如下:
在鄭觀應所著的《羅浮待鶴山房談玄詩草》初刊於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裏面有篇題名"呈通一齋主人 "的詩,其詩雲:
相識滿天下,知音無幾人。只求長富貴,不信可修真。
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夢授與乩示,相傳恐末真。
學道如牛毛,成真似鱗角。鼎爐已粗備,毋遺世人謔。
功業原無盡,年衰兩鬢斑。病多家累重,急玉出塵寰。
護師先入室,屈指第三次。力薄賴同人,相扶遂我志。
細玩詩意: 如"鼎爐已粗備,毋遺世人謔。" 一句,當是對告知方內(通一齋主人即方內散人,見《南北合參》自序),我已為你準備好了鼎爐,希望你好好修煉,不然會被後人笑話的。"護師先入室,屈指第三次。力薄賴同人,相扶遂我志。"當是說,我這是第三次幫助你入室修煉了。據此可知鄭觀應曾為方內散人護法了三次,這裏強調一點,此時與鄭的另一位師傅萬啟型是絲毫扯不上關係的。
我們既知鄭觀應曾三次出力為方內作護法,然後再看鄭觀應在別的地方的記述,就知道方內散人的真姓了。
鄭觀應《盛世微言後編》初編成於1908年,裏面有萬啟型的序,可知此書稿為萬啟型所閱。在《後編》中有"上張三豐祖師疏文》,其雲:"待鶴求道已五十年……曾護師入室,江西萬先生三次,四川廖先生二次……均已行功數月或年餘,小有應驗,無大效果,不能如《金丹真傳》所論立竿見影……"
按:在文中鄭歷數他作護法之事,其中"江西萬先生三次"當指方內無疑,因為據陳攖甯聞之于黃邃之之言,鄭曾為方內護法修煉,而在鄭文中只有"江西萬先生",這又與鄭"呈通一齋主人 "的詩 "護師先入室,屈指第三次。"恰相符合,所以方內散人即江西萬先生也。方內散人的真實姓名,查上海馬濟人所編《實用中醫氣功學》附錄《氣功古籍目錄》有:《壽世新編》清萬潛齋(方內散人)編,光緒十八年道合山房刊本。由可知方內散人的真實姓名或為"萬潛齋"。也許是方內散人三次修煉無效,使鄭觀應對之很失望,在鄭後來的《盛世微言後編》中,雖然有很多的談玄論道,但皆不及方內散人了。而方內並沒有為此氣餒,好像還在上海閉過關,恐怕不是南宗修法的閉關了。
〖 標題 〗 萬啟型卒年小考  
作者:同塵   (04.12 13:09)

《道教養生秘庫》第792頁 周海萍寫的《萬啟型真人事略》一文,不但于萬的師承是一派胡言,即萬的卒年也是胡亂瞎說,其雲"萬大令……到了民國十五年後,大丹已就 ……屆時果無疾而終。"據其文意,萬自當是死於民國十五年和十五年以後,真不知其所據雲何?據周文後雲:" 筆者家居江南,與江都僅一江之隔,傳聞至易,每聞親友道及……"原來周文是道聼塗説、以訛傳訛,難怪訛誤至此。今略考萬的卒年如下:
在鄭觀應的《待鶴山人晚年紀念詩》有一首題為"聞噩報有感"的詩,其題首有鄭的小注,其雲:"去歲式一子在揚州羽化,今年老弟老妻在粵病歿",按《待鶴山人晚年紀念詩》刊行於民國九年(1920)年,故知萬啟型是死於1920年以前,鄭的"老妻"即葉夫人是病死於1920年,所以萬啟型是死於1919年。鄭觀應與萬啟型是同門兼師傅(萬為鄭之師),而鄭始終對萬是尊崇有加,即使萬死後,鄭在扶乩時萬也曾降壇示教。
萬啟型在鄭觀應的資助下曾創辦了"揚州修道院",招收了一批修道人士,萬為師傅,專門從事修道,曾有一定的影響,估計萬啟型死後,此修道院也就瓦解了。
〖 標題 〗 方內散人和萬啟型  
作者:大江東   (04.12 19:54)

方內散人和萬啟型
萬啟型依據《中華仙學》中周海萍寫的《萬啟型真人事略》一文所說,萬啟型是一個官吏,後來遇到"陳師"才學道。
1、方內散人、黃邃之、鄭陶齋的關係
依據《中華仙學》P1035:"方內散人,原籍江西南昌,與黃邃之君誼屬同鄉,而又同道。清朝光緒時代,廣東香山鄭陶齋君,曾受授業于方內散人之門,方內全家,皆篤信儒釋兩教,而於仙道無緣。故其自己著作,亦只署別號,不用真姓名。蓋免為反對者所垢病也。鄭君當年作彼護法,助以財力,俾克入室下功,已大見效驗。但因發生意外之障礙,竟不能終局。黃邃之君曾為餘言之,並深致感慨。惜餘未追詢此公後來結果究竟如何。"
2、萬啟型、黃邃之、鄭陶齋的關係
依據萬啟型《方壺外史序》:萬啟型和鄭陶齋"實為同門之慶,平時郵簡論道,絡繹不絕"。與"同鄉黃君邃之好道有年"。
從以上可以看出
1、方內散人和萬啟型,與黃邃之都是"同鄉"關係;
2、方內散人和萬啟型,與鄭陶齋都是"師生"關係。
是否可以推斷:萬啟型就是方內散人?
〖 標題 〗 回復:萬啟型與方內散人不是一人! 
作者:同塵   (04.12 20:26)
鄭觀應認識萬啟型是在民國三年以後,而方內的大著《南北合參》出版於光緒年間,在《南北合參》中方內就雲:
"吾友待鶴山人……"云云,可知方內識鄭觀應頗早,而萬居後。要證明萬與方內系二人,證據頗多,以後當詳細寫出。   
〖 標題 〗 回復:再補充一條證據 
作者:同塵  (04.13 09:50)
一:方內散人,江西南昌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八戊申年(1848)(據夏敬莊《閒情雜著》序)
二:萬啟型,江西豐城人。萬在《盛世危言後編》序雲:"余幼習舉業,每于作策論時論及時事洋務,必涉《盛世危言》一書,由是知鄭陶齋先生之名。"按,鄭的《盛世危言》最初的版本是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年),後來幾年中,《危言》不停的修改和再版,版本多達二十餘種,是維新運動時期最流行的救世書籍。而萬啟型卻是幼而讀之,因此萬啟型在光緒二十年是充其量只有十二、三歲,再退一萬步來說,萬在光緒二十年有二十歲,他的出生年月也比方內散人要晚得多。
所以說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不同出身環境的人。
本來要想詳細的把二人的事蹟寫出,但時間太緊,只好先出此一則證據,以釋大江兄的疑惑。
〖 標題 〗 《道教養生秘庫》的錯誤(萬啟型、方內散人)  
作者:大江東  (04.13 17:04)
《道教養生秘庫》的錯誤(萬啟型、方內散人)
《道教養生秘庫》第792頁 周海萍寫的《萬啟型真人事略》一文,不但于萬的師承是一派胡言,即萬的卒年也是胡亂瞎說,其雲"萬大令……到了民國十五年後,大丹已就……屆時果無疾而終。"據其文意,萬自當是死於民國十五年和十五年以後,真不知其所據雲何?據周文後雲:"筆者家居江南,與江都僅一江之隔,傳聞至易,每聞親友道及……"原來周文是道聼塗説、以訛傳訛,難怪訛誤至此。
按:我查閱了下《中華仙學》422頁周海萍《萬啟型真人事略》一文,為:"到了民國十年以後,大丹已就"。而不是"到了民國十五年後"。《道教養生秘庫》是依據《中華仙學》編輯,看來《道教養生秘庫》的編者是不嚴謹的,造成了文字上的錯誤。所以周海萍雖然是依據口頭的傳頌,但也不太訛誤,基本靠近同塵兄考證的"民國八年"(1919年)!
還有關於萬啟型的年齡問題。
周海萍《萬啟型真人事略》:"民國建立的那年,還是初入中年………數年之間,便弄得一身支離病骨,而朝不保夕了"。
也就是說,在民國元年(1912年),萬啟型當是在40歲左右。而其在1915年撰寫《方壺外史序言》,則已經得到"陳師"的傳授,其遇到"陳師"是在1915年前,當在1912-1915年間,或許是在1913、1914年吧?由此看,周海萍《萬啟型真人事略》基本屬實。如果萬啟型死於1919年,則萬啟型修煉的時間充其量也是5、6年了。

如果民國元年(1912年),萬啟型是40歲,則其出生於1872年(同治11年)。
如果民國元年(1912年),萬啟型是35歲,則其出生於1877年(光緒3年)。

《盛世危言》最初的版本是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年),萬啟型在其時當是17-22歲。
萬在《盛世危言後編》序雲:"余幼習舉業,每于作策論時論及時事洋務,必涉《盛世危言》一書,由是知鄭陶齋先生之名。"
以此分析,我想當不是"幼而讀之",而是"每于作策論時論及時事洋務,必涉《盛世危言》一書",如果是在"只有十二、三歲"時就對政治(論及時事洋務)觀點討論,恐怕於此時是個"毛孩子"當不能樹立政治立場、觀點,如果是在17、8歲後或許可能吧!如果民國元年(1912年),萬啟型是35歲,則其閱讀《盛世危言》(以1894年為基準)當在17歲後。則基本符合一般規律。在1919年則是43歲;如果以民國元年(1912年),萬啟型是40歲,則1919年是48歲。

1915年萬啟型撰寫了《方壺外史序言》,對於得到"陳師"傳授僅是2、3年的事情,為什麼鄭陶齋對之如此敬佩?按說萬啟型在其時還是個"初段選手"呀!?
李永霖《仙道源流》:
"方內散人生於清道光廿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自敍參性理者十年,參丹經者十年。參內典者又十年,精于清淨栽接兩門丹法,清淨系出龍門伍柳,栽接派承《金丹真傳》,著有《通一齋道書四種》,辨明南北兩宗火候之不同,分別以邱長春《小周天火候歌》及陶素耜《還丹火候歌》為兩派代表,與汪東亭同時,兩人因屬不同派別,故於火候之觀點有異。方內散人後來得待鶴山人鄭陶齋為之護法,據雲已見大效驗,忽發生變故,未知其結果如何耳。"
如果以此來看,鄭陶齋更應對"方內散人"敬佩,因為方內散人的資歷是很深的,方內散人至少有20年的學道資歷,"後來得待鶴山人鄭陶齋為之護法"!

(資料來源:知常養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