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被埋没的鲁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6:25:48
被埋没的鲁肃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在周瑜之后就任吴国大都督,坐上了吴国军政大权的第一把交椅。鲁肃在任期间,吴蜀交好,联合抗曹,吴国国泰民安,歌舞升平。孙权也曾经说过:“子敬可谓明于事势矣!”鲁肃可谓是不可多得的治国治军的人才。但是遗憾的是,大凡谈到鲁肃,人们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头脑简单,四肢不发达的傻瓜形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

记得《三国演义》中,对鲁肃着笔墨较多的一处是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的那一段。当时诸葛亮和鲁肃都主张孙刘联合抗曹,但东吴集团内部一片降声,这使孙权一时间举棋不定。据罗贯中的说法是诸葛亮说服了孙权和周瑜,使东吴集团倾全力与曹魏集团周旋。但是这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孙权和周瑜的决定影响着东吴的兴衰存亡,他们在做决定之前一定会深思熟虑一番,确保万无一失之时,他们才会做出他们认为正确的决定。试问。在孙权举棋不定之际,他如何会只凭陌生人的一席话就决定了东吴的去向?孙权会把江东父老的性命和孙吴集团的既得与将得利益全部押在陌生人对事势的分析上?回答绝对是否定的!说服孙权的,一定是东吴集团中的人,只有孙权的“自己人”才会为孙权设身处地地谋划、思考。而这个让孙权做出正确决定的人,就是鲁肃!《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上有记载,鲁肃曾向孙权说过:“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林士,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意思是东吴如果投降曹操,我们这些您手下的人可以当大官,您又能做什么呢?言外之意是一山不容二虎,孙权若降曹只有死路一条。这话又让孙权考虑到了自身及家族问题,并最终促使孙权决定抗曹。关于这件事,南朝宋国名臣裴松之曾言:“刘备与全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赤壁一役巨大成果的背后,鲁肃和诸葛亮、周瑜一样功不可没。

掌握天下的发展趋势才是政治的关键所在。《资治通鉴》上有记载,孙权和鲁肃之间曾有一场东吴版的隆中对。鲁肃曾为孙权分析天下形式,明确指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由此可见,鲁肃与诸葛亮一样,早就预见到三足鼎立之势,掌握了时代发展的动向。这不但为孙吴的政策提出了指导性方针,还对日后的天下大局起到相当大的促进性和规范性作用。

建安十五年,周瑜死于回军江陵途中。按周瑜生前所荐,并经孙权仔细斟酌,由鲁肃接替大都督一职,处长东吴军政。凭此一点,就可以看出鲁肃的能力和智计的高低--一代名帅周公瑾的保荐和东吴大臣的心服口服,足以显示此点。鲁肃掌政期间,孙刘联盟,天下没有大的动荡,这使东吴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繁衍生息的机会,沿海地区经济渐趋繁荣,东吴国力获得不断增强,国防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些可以看出,鲁肃是个治国能手,这是东吴四大都督中其他三个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鲁肃于之孙权,好比诸葛孔明于之刘备。鲁肃不但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呆头呆脑,而且是个足智多谋的贤臣。他的出仕,对于吴国是一大福音,而对于魏国却是深远而又沉痛的打击。鲁肃联刘抗曹的主张和与民生息的治国策略使东吴国力成倍上升,这使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灭吴时,颇费了一番周折,也使吴国成为三国中国祚最长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