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琳20分钟百度云:////茶 余 饭 后 话 溪 蛋////,来自藏友田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12:40
////茶 余 饭 后 话 溪 蛋////
ID编号:JD193145 ┊ 日期:2007-9-21 ┊ 藏友:[田家]
您是本贴第1656个阅读者[加入我的收藏夹,方便查看]




常有朋友问及溪蛋与坑头田的区别,其实这个问题书上也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鄙人只好谈点个人看法。如有不对之处,以专家的意见为准。
大家知道,田黄只是出在寿山的上、中、下坂的溪田,而在离中坂不到一公里最终又与中版溪汇聚一起的大段溪田却不出田黄。这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开的谜。
在寿山的大段溪、月洋溪,芙蓉村溪水中出产着一颗颗圆溜溜的溪蛋,特别是雨过天晴,在阳光的反射下,淙淙的流水会把它们从砂底翻出,让您一览无遗。
它们早年的母矿绝大部份是月洋系或芙蓉石的一类,从高山系也有极少的滚落,或许是故人丢弃,都是更生代造山期低温熔岩凝成,硬度在2—3,被多次暴发的山洪搬运到溪水中,一路下来(不是一年而是千万年),被砂石滚磨,挤压出毛孔,在10—20倍放大镜下,可看到天然毛孔的边缘呈斜面状,象瓷器釉面的缩釉点(人为的边缘是刀角状,象被钉子敲的)。
它们没有外皮,光溜溜的,绝大部份呈蛋圆型,这是因为已被砂子和溪水磨搽得天长月久,失去了生成外皮的条件。
至于颜色,都是黄的基色,有的可以看到母矿的黑白粘岩(硬度4-5),芙蓉溪蛋还带有棕红部份。这是因为芙蓉石常有多色的特点。
它们极少有萝卜纹,可能是月洋石、芙蓉石少有萝卜纹,也可能验证了王敬之先生“萝卜纹是后天生成”的看法。因为它门不象田黄,能得到稻田中的各种“营养”而“先天不足”。
但是,溪蛋的可爱外型、田黄般的色泽和温润细结的肌理,在常温条件不易干裂的优点,受到藏家的追捧,价格也逐年上涨。
与溪蛋相比,坑头田还没有滚落到溪田,它们只出在上坂始端的坑头占一带,它门的母矿是带有结晶体的高山一类石头和坑头的掘性石(火山期独立掉落到黄泥中的),得不到溪砂和流水的长年磨搽,有的干脆扁扁地钝嵌在黄泥中,仅受到地下暗流的的演化。所以形成了有些外皮,形状各异、可有萝卜纹的特点,比母矿的要稳定,不易干裂。但与田黄比较,显得温凝度不够。如果它们继续到大溪田中,很大一部份可以演化成田黄,只是它们生不逢时,过早地被田弄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