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的梁山泊与祝英台:漫谈郧西的祭祀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2:06:12
 祭祀文化是郧西传统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分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郧西作为麇、商、绞古国之地,也不例外。郧西人相信天人合一、人神能够相通。祭,是会意字,是把酒肉放在桌上之意,把酒肉献给远方的神灵。其中包含祭天界神灵、地界神灵、祭奠远祖等多种含义。《孝经注疏》卷二“士章正义”曰“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祭”;“祀者似也,神人相临”。古人认为人与上天神灵、人与远祖、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灵是相通的,而神是伟大的,人的力量有限,人需要神灵的帮助,需要神灵的保佑,甚至是原谅。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神灵沟通呢?古人根据现实生活条件,创造了很多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以极力表达对上天神灵,对大自然,对远祖的敬畏之心、敬礼之情,敬爱之意,以及表达与上天神灵、大自然的神灵远祖、甚至是鬼怪神灵相通的愿望,希望与他们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构建一种和谐。人类为此探索了很多方式,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方式也不一样,正如人们所说,“神灵自在心中”,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对神灵的认识可能就不一样。这种差异体现在神灵传说不同,宗教教义、理论的不同,神灵的多样性,寺观庙堂建设的不同,祭祀供品的选择与制作,祭祀仪式以及隆重程度的不同。由此而衍生出祭祀活动的丰富多彩,祭祀时间、地点的选择上的讲究,祭文的撰写,祭祀仪式上的不断创新与规范。以彰显内心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重,以求给神灵最好的礼遇,以取悦于神灵。因此,围绕祭祀活动的展开,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祭祀文化。郧西的祭祀文化就是人类祭祀文化长河中的一粒璀璨的明珠,受到郧西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特别是移民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充满着浓郁的郧西地方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郧西祭祀文化,包括七夕祭祀文化、封神文化、宗教神庙文化、祭祀建筑文化、雕刻、雕塑、剪纸等文化艺术,祭奠丧葬文化,祭品、祭器的制作等手工业文化、神话传说以及祭祀文学作品,以及春节、清明节、四月八浴佛节、七夕、七月半、庙会和三月十五龙花会等祭祀节会活动文化等等。

    一、郧西祭祀文化的产生与特征

    1、悠久的历史,使郧西的祭祀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郧西金银山恐龙蛋化石的发现,郧西白龙洞古人类活动遗址考古发现,证明郧西在100万年左右就有人类居住,且有了用火的痕迹。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使用痕迹,都表明郧西在远古就有了人类的生存,有古人类神话产生的丰厚土壤。并且形成了洪水滔天,女娲抟土造人、彭祖、姜子牙封神、蚕娘娘、牛郎织女、大年三十晚上开天门、以及很多神灵传说和舜、杨六郎等众多古代英雄人物传说,这些传说是时代的反映,也最终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成为人们祭祀和崇拜的对象。

    史载, 郧西是古麇、商之地,在禹贡为梁州之域。周文王化行江汉,是为召南。绞(郧西西北)在周时为沣之部落,后为国。春秋时,今郧西东南为锡地,西北上津为晋地,晋阴是也。鲁文公十一年(前616)麇、(前611年)绞分别并于楚。战国时,锡(郧西东南)属韩。商於(上津一带)属秦,以封卫鞅。秦始皇十六年,韩献南阳地。二十六年秦朝郡县天下,置内史、南阳郡、汉中郡。锡(郧西东南)属南阳郡,商(包括郧西上津)属内史。房陵、上庸属汉中郡。汉武帝改梁州为益州,锡(郧西东南)、长利(治所今天郧西观音五顶坪一带,上津属长利)隶之,属汉中郡,隶于益州部。商(上津一带商地)属于弘农部,隶于司隶部。东汉前期因之,唯长利并入锡,仍属汉中郡。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割据汉中,改汉中郡称汉宁郡,上津是其势力范围。郧西中东部为荆州牧刘表管辖。建安十五年房陵、锡、上庸别属新城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兵入南郑,逐降张鲁,复设汉中郡。但划出该郡东部的西城、安阳二县设西城郡。割锡、上庸二县及武陵地设上庸郡,另设房陵郡,此三郡纳入荆州版图,时称“东三郡”。郧西东南属上庸郡,上津一带属西城郡。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以申仪为西城郡守。219年12月因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孟达、刘封不救。魏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孟达投降曹魏,曹魏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孟达为新城太守、平阳亭侯。郧西县境为魏国所辖 ,属新城郡。三国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申仪背叛刘封,申耽降魏,魏改西城为魏兴郡,以申仪领魏兴太守。上津属魏兴郡,郧西东南仍属新城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郧西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隶魏兴郡。魏明帝曹睿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灵、巫县为上庸郡,立锡县设锡郡。此时,郧西东南部属锡郡、上津属魏兴郡之平阳县。魏明帝曹睿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改锡郡为锡县,属魏兴郡。于上洛县设上洛郡,商属上洛郡,今郧西东南属魏兴郡,上津属上洛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平阳县为晋兴,281年改为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今上津)。晋太康四年(283年)析锡县复置长利县,属魏兴郡。晋太康五年(284),立郧乡县,长利县废入郧乡县,属荆州魏兴郡。郧西东南部属之。上津属兴晋县。惠帝永宁元年(301),兴晋县(上津)改属益州汉中郡。东晋咸和二年(327),郧乡县、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郡治北上洛县(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南朝肖齐建元二年(480),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荆州为洛州;南北二上洛郡属洛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梁太清一年(547年),于魏兴郡北境,梁州齐兴郡置兴州,改齐兴郡为南始平郡。后复改为齐兴。西魏废。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10月,魏将王雄出子午谷,伐上津、魏兴,于上津置南洛州,改北上洛郡为南洛州。以泉仲遵为刺史。西魏改梁置南上洛郡曰丰利郡,分鍚县置丰利县。废帝元年(552)王雄平上津、魏兴,以其地置东梁州。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553年8月,民叛,王雄讨之,平,迁其豪帅于雍州。西魏废帝三年(554)三月,以东梁州为金州,改南洛州(上津)为上州。据《寰宇记》卷140上津县载:“上州以晋时于此置上津戍为名”。563年,又并漫川、开化二县入上州。时上州之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改淯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淯阳县为长冈县。翌年(558)废长冈郡和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均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白河县之间)并入黄土,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郧西属甲郡黄土县。北周武成二年(560),省(丰利)郡,以入上津郡。同时废熊川、阳川2县,辖地并与丰利县。后又废上津郡入甲郡。581年隋朝建立,甲郡废。郧西东部属均州、西部上津仍属上州。开皇三年(583),罢天下郡,上洛郡废,保留商州。隋朝大业初,改长利为郧乡县,属淅阳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设西城郡,丰利县改属西城郡。废上州为上津县,隶上洛郡。隋朝义宁二年(618)以上津、丰利、黄土置上津郡。唐朝武德元年(618)以郧乡、安福置南丰州。郧西中东部属南丰州,上津属上津县,隶于上津郡。武德元年,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领上津、丰利、黄土、长利四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改属均州,元年(627)省长利县,又改属析州。十年(636),废上州,以黄土县属金州,丰利县属均州,上津县属商州,而隶山南东道。宋朝乾德六年(961),省丰利县入郧乡县,郧西中东部属郧乡县,隶均州,为武当西南路管辖,属京西南路。上津县属商州邑,隶陕西永兴军路。绍兴二年(1132),金将撤离曷自率金军主力经商州(今陕西商县)直逼上津,进攻金州(今陕西安康)。宋金州守将王彦寡不敌众,败退石泉(今陕西石泉)。金军遂入金州。上津陷落。三年(1133)五月,王彦复金州,收复金、房、均,彦任三州安抚使。五年(1135),三州(其中郧西锡义山一线以东为均州,上津隶金州)隶襄阳府路。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人分界。自散关及淮水中流以北,尽割畀金,于是弃京西唐、邓二州。又割陕西商、秦之半,止存上津、丰阳、天水三县及陇西、成纪余地。后并入均州。绍兴六十一年(1161)十一月,任天锡攻上津、商洛二县。元初,西域、汉阴、洵县、石泉、平利、上津六县入金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郧乡县改称郧县,更武当军为郧县,属均州,隶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省上津县为上津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与郧属于襄阳府,而郧又属均州,俱隶湖广下荆南道。成化十二年,因流民原因,郧县城置郧阳府,割郧之武阳五里、上津之津阳四里置郧西县,上津县、郧西县仍隶湖广下荆南道,郧西属郧阳府管辖。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入郧西县。万历《郧阳府志》云,黄土城,明成化十二年建县时,在县城东六十步掘地得断碑,上有登云县三字。又有史载,北周时,洵阳之黄土县城即在此。据我观察,郧西滨河东路建设时,在二道河的河床中挖掘机掘开的全是板结的黄土层,或许古人说的是真的,郧西历史上或许曾经建过登云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

    郧西虽然现在的县名始于明朝成化十二年,但郧西先后经历了诸侯国、郡、州、路、县的多次更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祭祀文化自然丰厚。史书很早就有了这里有关神仙和祭祀活动的记载。史载:郧乡县龙山之顶,有葬履坛,昔张黄二真人飞升遗履而去,后人葬履于坛。有二石道士侍立坛所。《华阳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太平广记》记载:东汉末年,张鲁在包括郧西在内的汉中地区传五斗米道。唐朝《段成式名山记》:上津天柱山,绝岩壁立,秀出众岭,有穴名游仙洞,洞口有竹数茎,寒风凛然,人不敢入。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关于郧西有关神仙传说的记载,“ 汉水又东,左得育溪,兴晋、旬阳二县分界于是谷。汉水又东合甲水口,水出秦岭山,东南流,迳金井城南,又东迳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南迳阳亭聚西,俗谓之平阳水。南合丰乡川水,水出弘农丰乡东山,西南流迳丰乡故城南。京相璠曰:南乡淅县有故鄷乡,《春秋》所谓丰淅也,于《地理志》属弘农,今属南乡。又西南合关祔水。关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水又东南迳魏兴郡之兴晋县南,晋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东,右入汉水。汉水又东为龙渊,渊上有胡鼻山,石类胡人鼻故也。下临龙井渚,渊深数丈。汉水又东迳魏兴郡之锡县故城北,为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中,王莽之锡治也。县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数丈,世传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发饵术,恒数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汉水又东迳长利谷南,入谷,有长利故城,旧县也。汉水又东历姚方,盖舜后枝居是处,故地留姚称也。”《道书福地志》曰:“天心之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墙,长十余丈。山高谷深,多生微蘅,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天心山又名锡义山,在丰利县东六十五里。”康熙《兴安州志》(今安康)亦云:“阳涣为汉中守,后学道心山中”。因为当时陕西白河县与此山近,故《陕西通志》也有记载。相传“汉阳厥守汉中过而异之,弃官修仙此山”。这里一是说锡(郧西)之锡义山有神仙居住,二是说舜后枝居此。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也说据《世本》曰:舜居妫内,在汉中西城县。枝居姚方。《光州志》:王津,字济川,商城人。嘉靖四十年(1561)举人。“性恬退,有操守。任上津令,抚爱百姓如慈母之哺婴儿。以抗直见忌,遂挂冠归。栖迟衡泌,寄情于诗酒。得异人传养生术,年愈九十飘然若神仙中人。”神仙的传说是道教发展的源头。流经关防乡的仙河就曾经是古祭祀文明的一块圣地。葛洪是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和炼丹家,字稚川,号抱朴子。他是继魏伯阳之后,对炼丹术贡献最大的道教学者。据《直隶商州总志》载,他“好神仙导养之法,乃入商山修炼,已而入罗浮山。”商山,泛称商州之山。安康董诏《读志脞说》则云:“旬阳仙河,源出商山,为汉长利水,葛稚川先生所游历之地,是曰仙水。”《太平寰宇记》云:“上津县有长利水,亦名仙水。西北自丰阳县流入丰利县界(按:上津县今属湖北郧西;丰阳县即今山阳县;丰利县,后魏置,即今白河县,后为旬阳县属地)。”因而可知葛洪入商山修炼在今仙河一带,葛洪乃神仙一流人物,故而有此水名。仙河曾建有著名的仙河观,至今仍有三教神像于仙人观(注:明郧阳府志有载。因塑有仙人像,后人又称之为仙人观,即现关防乡仙人洞),观音镇也有三教宫。还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的悬棺,这都与所谓的仙人修炼有关。还传说汉朝张良曾在郧西仙河一带隐居,还有离此仅有三十多公里的郧西与白河、旬阳、镇安交界处有一北阳山,有一子房洞,相传张子房即在此洞隐居。其十世孙张鲁当年曾经在郧西、上津和汉中等汉水流域创立五斗米道。郧西,至今,仍有极少数所谓“驱鬼”,“收吓”的民间祭祀活动中,仍经常念到“张天师.....,急急如律令”之类的话,可见道教的影响。唐朝魏徵寿的《隋书》云:“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西城(笔者注:郧西一带曾属西城郡,治所旬阳)、房陵、清化、通川、宕渠,地皆连接,风俗颇同。”明志书载:“上津县如来岩,县东北四十五里,俗名赶龙洞。昔有大蛇为民害,有仙人驱蛇洞中,因坐御洞口,害遂除。今遗像尚存。”群众将除蛇害之人像敬在那里,以纪念除蛇英雄。

    有关郧西祭祀的活动情况,史书、碑刻记载也很多,规模也很大。六郎龙泉古寺有皇帝的敕文,龟驮碑上有上津知县文林郎撰写的碑文,有唐、宋、明、清多次重修的情况记载以及庙宇的规模。“夫龙泉古寺,始建于上古,乃郧津之大观矣”“有祖师殿、娘娘殿”等10多个殿,另有门楼旁有关公像、周仓、关平像,旁有社学学堂,有孔庙,东南角还有一戏楼,南边山上设有跑马场供庙会玩马戏用。原有5人合抱以上古槐三棵,其它两棵于60年代砍作夹河区公所作船了,还有一棵因在房院内得以保存,下有小盆口粗的一股泉水。《旬阳县志》:“宝峰,(笔者注,宝峰和尚)渭南人。幼有悟性,乐静恶嚣。披剃后,谒湖广上津县弥陀寺(笔者注,位于今郧西湖北口回族乡)之翠峰禅师,问:“如何是佛?”翠峰曰:“撞着石头便是。”这是师徒参禅情景的记述。四月初八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为纪念佛祖诞辰,佛寺举行浴佛、法会等活动,在郧西、上津民间也有一定的节俗。浴佛方式为盆贮香水浴佛,浴佛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万历《湖广总志》说上津县“每年四月八日,各於寺观结立坛场,会集男女千百余人,罗跪於野,执经授受,谓之传经。”十分隆重。古鉴大士,金州王氏子,幼出家礼西蜀尊宿,复参显法寺智真大士为师,披剃后,坚持毗尼,探迹禅观,拜湖广上津县开山祖师清真无幻禅师处,乞为证据。问:“何为善恶?”答曰:“善能生福慧,恶能掌愚痴。”问:“若何?”答曰:“善不行则求福慧而无门,慧不修则超生死而无路”。师曰:“善哉善哉。”赐象牙、拂尘、钟磬送行。遂回锡归隐石门。铸造铁佛,永世礼拜。正德九年(1514年),肃衣跌坐,偈曰:“离幻得自在,真灵永不坏。长住不生灭,法力空劫外。”偈毕圆寂。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上津有很多得道的高僧,可见上津祭祀的繁荣。 

    据不完全了解,郧西的寺堂庙观庵或者遗址有规模的就达上百处,土地庙等小庙更是不可胜数。关防乡的周公观,周恭堰,就是宋朝周恭隐耕于关防,明代万历《郧阳府志》清楚记载“周恭耕于此”。“僧周恭,号无幻,居周公山,前知邑人有疾痛,求医辄效,后卒于本山,凡乡民遇旱祷雨,多应焉”。周恭堰就是他在修仙过程中所留下的祭祀文化宝贵遗产。还相传有关防乡老君沟据传是太上老君修炼之所。现存于郧县文化馆的弘治大钟,重5000斤,为铜铁合金,其工艺精湛,形状美观,令人叹为观止。钟的顶部镶着双面龙头,龙口紧衔钟身,悬持得十分稳当。钟下部呈莲花状,并交八卦图形铸造在其中,所以这口弘治大钟的真名叫双龙衔顶八卦钟。是郧阳府上津县(今郧西县)全体僧众及官吏献给郧阳府的贡物,代表了郧西祭祀祭品文化发展的水平。湖北口的弥陀寺佛塔,观音九龙寺的石雕,店子铁山寺的白塔和罗汉岩雕都是郧西祭祀文化与雕像艺术的完美结合。明代随着回民的一支从潼关内迁至郧西伊斯兰教传入郧西,而且境内有多座清真寺,仅湖北口最多时就有5座,羊尾镇老观庙也有一座,建造不仅精美,而且富有民族特色。

    明中叶回民的一支从陕西潼关内迁,伊期兰教在郧西兴起。明崇祯六年(1633年)天主教由德籍传教士汤若望自陕西山阳县境内传入上津镇内,开始在上津天桥沟建有教堂。现上津教堂建于1905年。清朝,随着王聪儿等人率领的白莲教在郧西三官洞、八道河、上津、关防、店子、槐树等地的活动,佛教的民间组织白莲教也渗透入郧西,甚至有人参与了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尽管是佛教的一种,据说经过传播,与原有佛教有很大不同。当时人们称之为西天大乘教。据说当年王聪儿就把上津七里峡、三官洞和漫川石佛寺、天桥乡一带作为秘密据点。七里峡的如来寺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天主教、基督教、白莲教的相继传入,对郧西的祭祀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使郧西的宗教进一步复杂化,各种祭祀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交融的机会。至此,有汉族群众信既信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又信佛教或者道教,而且有极少数回族也有汉化的现象。而且庙和寺的界限也模糊起来,有些寺庙里有佛教的神,也有道教的神。

    2、秀美的山川河流,使郧西的祭祀文化风格独具。郧西位于汉水之北,秦岭之南,南控荆楚,北抵商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山青水秀,境内有汉水、金钱河水、天河、仙河、归仙河等河流交汇,有锡义山、天蓬山、嵩山、金銮山、娘娘山、黄龙山、青龙山、湖北大梁、云岭、华盖山、广顺山(县北五里,明代八景之一广顺晴岚)等峻山盘桓,有黄龙洞、白龙洞、观音洞、仙人洞、赶龙洞、织姑洞等仙洞掩映其中,更有郧西县城西一里有动心潭,县南天河有圣钟潭等名潭分布其中,自古就是人间仙境,是修仙炼身的好地方,境内五大宗教俱全,琳宫梵宇,蟠据域中,寺庙众多,堂观林立,庵祠遍布,塔亭高耸、坛阁玲珑,祭俗成风,祭祀活动频繁,竞相发展,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如,三官洞林区的三官殿中供奉的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就是源于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郧西很多地方有玉皇庙,每年正月初九,据传是玉帝的生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庙会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贸易和戏曲文化的发展,逢庙会,龙花会等祭祀节会活动,都会演大戏,相应带来人流物流的集中,商家也看中了商机,借机助推了商贸业的发展。古代,郧西的大寺大庙都建有戏楼,如上津、郧西、天河口杨泗庙前、六郎龙泉寺,郧西北街的武昌馆、南面的江西馆,都建有戏楼,其中上津的庙戏、郧西的庙戏最为繁荣。凡有庙会等大型祭祀活动均要演戏。郧西六郎龙泉寺过去不仅有戏楼,还有跑马场,搞跑马表演,听老人们讲,很是精彩。明代的郧西比较富庶,曲艺演出频繁,不仅节庆日搬演杂剧,乃至遇有丧葬,亲朋邻友亦携带食物,通宵观赏杂剧演出。因此就有监察御史刘谦亨等人上奏朝廷,建议禁止丧葬人家聚优伶以为戏,以正风俗。清同治五年《郧西县志·艺文志》:到清朝康熙年间,郧西县令郑晃仍在榜示禁止出殡时搬演杂剧,禁令写道:“尤可骇者,有力之家,修斋之外,扮演杂剧。宾朋满座,女眷盈庭,其门如市,欢呼达旦。……居然人也只顾生人之乐,不问死者之悲……敢有仍蹈前习,除重责主丧外,族长、甲邻一并严处。”从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的郧西祭祀与戏曲文化结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另一方面郑晃认为祭祀是件严肃的事,不能轻怠。通过引导,郧西人树立了“人死众家丧”的习俗,郧西人每遇到有此类事,帮忙的帮忙,还兴送礼、送菜、送粮,唱歌也不收钱,而且帮忙要帮好,不能在别人悲伤的时侯,说笑打狂,形成了郧西人重视孝道,和睦邻里的良好传统。

    可以说,在郧西祭祀活动与农业生产,与百姓的生活,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为便于认识和介绍的方便,郧西的祭祀文化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认识。

    一、郧西神灵形象的丰富多彩。郧西祭祀文化中,祭祀对象众多,是郧西祭祀文化的特色之一。在郧西有玉皇、日月星神,风、雨、雷、电神、火神和云母、十大天王这样天上的神,有城隍、土地之类社神,有山神、水神、龙神、火神这样地上的神,同时还有牛郎、织女、关云长、孙大人这样的人神,有狼、槐树、檀树、将军石、石鼓老爷、转精灵石等物神;有神话传说中的神,如,二郎神,圣母、孙大圣,猴王;也有修仙的道人周恭,陈仙姑等所谓的仙人;还有贤达、烈士,列女;以及百姓家中的祖先。过去大多数人家中有神龛,摆有香火,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位”,旁边写着“东厨司命”等等神,也反映了所谓家神、家鬼很多,祭祀对象的层次多样性。还有灶神和门神的奉祀。是在家中祭祀的。据说,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因此,这里的人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也有“官三民四”之说,旧时亦有士绅家于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别。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过去农村有时没有糖,就自己发明了制作红薯糖、麦牙糖之类的糖做,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请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灶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把灶门扫净,在灶台上点亮烛灯,在厨房炉灶边,摆上三牲(鸡、猪、鱼肉)、饴糖(麦芽糖)、清茶、水果、金纸奉祀灶神。但观音天河口一带,祭灶要做灶饼,如果闰月,要做13个灶饼,不闰月,只做12个摆在灶台上,祭灶时,在灶台上点灶灯,烧香纸,并祈祷灶神要好话多说。有“要得安,安灶官”之说。祭灶的礼仪,在我看来是整个灶神传说及祭祀风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为它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神怪观念。神仙不仅是可以沟通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戏弄的。人们的娱神行为同时也是自娱,神仙在年节当前的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影子,而是与我们一同欢庆佳节的血脉相通的家人。观音天河口有“祖会”,每年三月三,同宗同姓的家族一起集会先祭祀先祖,然后一起“吃会”,叙亲情,话祖德,唠家事,增进一家人团结的感情。祭祀活动在敬神行为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确保家庭的凝聚力和和谐,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按宗教信仰的不同,郧西有如来、弥陀佛等佛教中“佛”,有太上老君、三官、张天师等道教的神,这个系列的神在郧西分布最多,其中包括神和仙,这与张鲁等人曾经在此传道有关。此外包括一些所谓无家可归,无庙可去,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郧西人可怜他们专门在上津、郧西、店子分别为他们建起白骨塔、厉坛、白塔,甚至马安镇还有母狗坟,六郎千军岭还有“讨米子”(俗语,意为乞丐)坟,逢年过节,如七月半也为他们烧点纸,送点“野钱”,体现了郧西人富有同情心,尊重生命的善良心理。同时,也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期兰教中“真主”,这些最高神在信神者的心目中皆有一个有形的形象。人们根据传说、神话以及人们的想像,用泥、铜等为神造像,人们往往在神像前祭拜,即使回族伊期兰教,他们也会在向着麦加方向朝拜,因为他们相信“真主”在麦加。

    二、郧西祭祀场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祭祀的活动开展的场所来分,郧西人祭祀的神灵分为灶神、门神、祖先等家祭的神,各种在寺庙中祭祀的神,以及在野外祭祀的孤魂。也可以分为:坛、宫、观、寺、庙、坟,宗堂、祠堂祭祀,以及对不能亲自去时,望山祭,顺河祭,扫地而祭等等。郧西人在祭祀场所的选择上,除了讲究风水外,而且有一点讲究,那就是祭祀的地方要干净,最好是人迹不至的地方。他们还认为,社坛之上不得盖房,否则,就会成为“丧国、丧权”之社。

    从郧西祭祀体系和分布地域上分:一是沿天河流域以牛郎织女为中心的系列神;二是三官洞、安家等地以《封神榜》中的人物为核心的神;三是以上津古城、郧西县城、长利县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统治者信奉和祭祀的神,这主要是与统治者有关的社神、山神、水神、火神以及对统治阶级有贡献的,如原公祠中的原公,即明朝的原杰,对明朝治理“流民”有功。四是以五大宗教为核心的宗教神灵;五是家祭的神,也就是所谓的家神,是百姓家族中日常供奉的神灵,其目的通过祭祀,就是希望家族在神灵的庇佑之下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生活富足,不受灾祸邪难侵扰。

    下面按郧西人信奉的神灵体系和分布地域,从五个方面来介绍:

    1、沿天河流域为中心,以天河牛郎织女故事为线索,形成了有关的祭祀文化。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到今天,牛郎和织女已经双双成为天上的星。就如天上很多星星都用人(如王良、造父)命名一样,这是人们对这些集中了群众智慧做出特殊贡献或者反映自己愿望的人的一种尊敬和崇拜。牛郎织女是神人结合那是美好的传说和大胆的想像;是神神结合,那是动人的神话;是人人结合,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尽管少了些浪漫。但无论哪种传说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应当是人类真实生活的反映,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这个故事的文化影响都是久远和深入人心的,所以至今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不同版本的传说,各地都有这种文化影响下的迹象,甚至流传到国外。在郧西不仅有着与之相关的民俗,地容地貌,甚至形成了与之相关的祭祀文化,这说明郧西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形成有着紧密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原。

    这不仅体现在郧西有牛郎庙、织女庙,有天池庵以及石婆婆、石公公像,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形成了与天象相吻合的系列神以及相关祭祀活动、祭风祭俗。

    郧西天河流域地名与牛郎织女故事相映成趣。牛郎织女的传说在郧西家喻户晓,牛郎织女有关的习俗在郧西广为流传,郧西的民歌《三十六朝》阴歌的唱词中,明确指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在夏朝太康时代。而且郧西的天河流域附近有很多地名直接与该故事吻合,十分有趣,特辑之如下。

    天河。①据同治版《郧西县志》记载:“天河,源出陕西山阳县天桥北行八十里至圆泽始入县界,南流至凌云寨又东流至南关折而南八十里至布袋口,乃此流南折入汉江。②[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天河在县(郧西,笔者注)西南一里,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③道光三十年(1850年),郧西翁吉士县令组织群众修建了渡过春桥,还亲笔手书题联云:“览胜有人游月府,问津此地近天河”④据同治《郧县志》载:锡穴山,城西百二十里,东临汉水,北瞻天河。⑤据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即1547年裴应章、彭遵古著《郧台志》记载:“天河,县西一里,出商洛虎鸣峪,驾山而下,达汉,如自天来。”万历郧阳府志《郧西开河碑记》明朝梁天润写道:“郧水之环城者四:曰天河,曰五里,曰直峪。惟天河为众水所会,经四十里余,南注入汉”。明朝县令黄翊,字元吉,在万历郧阳府志中有《郧西县新治天河记》,记载了他在明嘉靖27年(1548年)主持疏浚天河的过程,并指出“天河一通于汉,则南迤荆、襄,西通褒、沔,右连房、竹,左控商、於,为秦、楚、蜀、汉之要津。”明代余士吉有《汉江鸭绿》:“试问苍浪翁,借尔槎头宿;飞梦绕天河,弗顾鳊鱼熟。”是余士吉在武当山下的“苍浪”激切见到天河的心情。⑥郧西、郧县至今有郧山汉水之说,简称云汉。而古代音韵学指出:郧,音云也。·⑥谭嗣同咏《秦岭韩文公》诗中有:“秦岭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百二奇险一岭扼,如马注坂勒于坡。蓝水在右丹水左,中分星野凌天河。唐黎昌伯伯韩愈,雪中偃褰曾经过。……”天河发源于陕西,自古有星轸分野说,终南山在天河之北面。 ⑦唐朝诗人韩琮曾在湖南任观察使,多次从商山路经商南顺天河直下汉江,而后到湖南。有一次从湖南回长安经天河谢家河段时,写下了这样的诗:“ 商山驿路几经过,未到仙娥见谢娥。红锦机头抛皓腕,绿云鬟下送横波。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绮罗。碧涧门前一条水,岂知平地有天河。”⑧唐朝诗人丘丹秋夕宿石门馆(观音堂附近)曾作诗:暝从石门宿,摇落四岩空。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杉松寒似雨,猿鸟夕惊风。独卧不成寝,苍然想谢公。(谢灵运曾在商为官)。唐朝权德舆在送崔述到商州赴任时写诗两首诗之一《七夕》写到当时郧、商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另一首为《送商州崔判官序》。当时上津为商州(包括秦岭以南、商南以西,柞水、镇安以东地区)辖区。崔述796年任房州剌史 ,801年去世,权德舆为其写了墓志铭。 他的另两首:《七夕》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玉佩沾清露,香车渡浅流。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⑨清末山阳县陈愈愚的《丰川行》。 陈愈愚,字鲁斋,山阳县牛耳川人,己酉(1909年)科拔贡,先后任四川直州判、白水、蔑县、紫阳、同州(今铜川)知县。山阳旧称丰阳,境内群山杂沓、河流网络,以县河、金钱河、银花河三条河流为最大。其全文如下:丰川西流三十里,曲折而南板岩市。下汇合河安家门,宽坪旷河地肥美;又会箭河入漫川,水旱码头如珠联;向西大河为金井,“金花交会”八影传。东南数河发鹃岭,两岔河口地数顷;下河泉河到漫川,会归同入上津境。鹃岭之东水向东,银花一带物产丰,归说丹江派各别,赵川诸水更不同;此处天河为最大,流入郧西作襟带。群山诸水不同归,吴道妙笔难描绘,乱山杂沓一山城,亘古几风产名人。时和岁稔安耕凿,长为无怀葛天民。《康熙字典》:《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天河也。《尔雅·释天》箕斗之间,汉津也。

    2、石人河:在天河东岸有一条小河流名叫石人河,至今这个村仍叫石人河村。石人河南面不远处有一地名石牌,相传有不知什么朝代树的一块大石牌,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至今地名仍叫牌记垭。

    3、石婆沟:在天河西面涧池乡有座山,叫娘娘山,史书上说山如胡人鼻子,故又称胡鼻山。山下有条沟叫石婆沟。

    4、 “石公公”和“石婆婆”:位天河坪南石门弯儿有座石像。来自民间传说他们就是牛郎织女的化身。

    5、上津的天蓬山,在郧西的天河上游附近。《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清楚记载:在陕西山阳县东南八十里,《隋书地理志》上津县有天柱山,《寰宇记》天柱册,亦名牛山,《段成式名山记》上津天柱山,绝岩壁立,秀出众岭,有穴名游仙洞,洞口有竹数茎,寒风凛然,人不敢入。6、剑池:现在的涧池乡的涧池村.

    7、天池垭:在涧池乡东面,天河的西边。

    8、天池庵:郧西古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南山坡之上。边有天池,清末襄阳训导陈之斌的七言古诗“南山绝顶有天池,池里窥天天更奇,任许尘埃飞不到,惟涵秋水一连漪”。以前天池“水不雨集,亦不泉涌,数百年无盈竭”。常泛青波,明澈如镜。诗谓“月上天池池上月,倚栏人在碧琉璃”。

    9、牛儿山:位于天河边的郧西县观音镇西边的牛儿山村。据传牛郎追赶织女,在此话别。

    10、在观音镇牛儿山西边有个海拔742米的萝筐崖,相传牛郎不忍织女离开,挑着一双儿女孩子追赶织女到此山,织女还是被逼走天庭,牛郎在此披上牛皮。

    11、郧西县城至观音龙桥至贾家坊之间的天河附近有个双石沟,以前有对双人石。

    12、郧西土门镇天河附近有个娘娘庙。

    13、天河上游郧西与山阳交界有个天桥乡,据明万历《郧阳府志》载:郧西县城西北八十里有天桥。

    14、天河上游郧西白岩河上面的谢家河段有一个银洞沟,相传此处有个洞古时称为牛郎洞。牛郎洞后面不远处有一座山叫牛头山,山上有一座牛郎庙。

    15、香口白岩河附近有个大塔山、小塔山,当地老人说,以前大塔山叫牛郎山,小塔山叫织女山。

    与之相关的祭风祭俗。天上有华盖七星,相传天帝在紫宫,造父五星在传舍河中,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死后精上为星。织女三星在纪星东端,牵牛六星在河鼓南。而在郧西县城北,大约10里有华盖山,且有玉皇顶庙、中玉皇顶庙,西玉皇顶庙,西玉皇顶西南有娘娘庙,三台观,三台观中有二郎神等守护的天兵,左有九龙寺(现土门镇),右有十大天王寺(安家乡);西南有文昌庙,河中有转精奇石。就在天河的中游附近还有一个庙叫红庙,据道人讲,庙有红、白和青、黄之分,而“红庙”顾名思义也就是缘分之庙。再南天河畔有天池庵,旁有石婆婆,以前庵里有女主持在此修行。只和天河一水隔的山上有一巨石倒悬空中,其状如鼓,人们在此修有一道观,称为悬鼓观,悬鼓观旁有牛郎庙,是男道士在此守观、守庙。一观一庵,一边是男,一边是女,隔天河青灯相守,是否就是一种寓意。对面山上,有石公公像,与天池庵遥相守望。郧西古有俗语,“自古郧西生得确(好的意思),二龙戏珠两条河,凤凰展翅天池庵,石公对着石婆婆。雷门激浪石门湾,狮子摇铃悬鼓观。一十八步登天梯,二十四个金柱头……”郧西老县城人,人人皆知。再南有石门,相传有石龟把门。郧西的古人们按照人间的三宫为玉皇大帝建了三个庙,并在旁边不远建起了娘娘庙,为文昌星、牛郎建庙,为织女建起了庵,并且把河中奇石奉为转精灵石,又有人称之为金钗石,说是王母娘娘划天河的金钗遗留于此。这些都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丝丝相扣。而且明代徐学谟、周绍稷编写的《郧阳府志》中明确记载着郧西人把转精灵石作为郧西古八大景之一。据当地村民传说,以前很多人还去祭拜、搭红绫,据说此石成精以后还可以走,走到这里正巧遇到一个生小孩的妇女倒了一盆洗三朝后的脏水,就在那不动了。至今郧西有没满月的女人不允许到河中洗衣服、脏水不能倒入河中,以免污了河水的习俗,小孩第一次过河还要往河中放几枚硬币,以祭河神。这也许是萌于郧西古人对赖以生存的河流的一种最原始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郧西的土门天河附近文昌庙中供的是文昌帝君,以前这里还建有一塔称为文昌塔、也称为文笔塔。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据说,每年的二月初三相传是文昌帝君的生日,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因为主管文士之禄籍,故文人多祀之,想子女考取功名的人常去祭礼祀。过去的郧西是直达西安的重要路口,郧西县城是天河口到商南、商州的重要通道,曾经有名的苏家官路,就是一条重要的骡马通道,就在郧西县城东五里的苏家坡经过,经过赵川阎家店到商南的下骡马店,再上骡马店到商州。水路经天河口黄莲垭汉水埠-----郧西县南设有驿站------郧水驿(总铺)---天桥----商南。宋朝文学家,曾巩曾知襄阳,从这里经过,在郧水驿留诗一首:《郧口》:“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注:故人乘鸾独腾骞。曾巩此处用典,出自古人有张骞在天河会见牛郎和织女,并成为神仙的民间传说,而郧水的一段谓为天河,诗人见到郧水的天河就想到张骞在天河会见牛郎和织女典故。)

    古代有“名利商山路”之说,就是很多人沿商山路到西安进京赶考。唐末诗人王贞白在《商山》:“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唐肃宗至德初年,盐铁使第五琦建议,“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溯江汉而上,由上津至洋州,令汉中王瑀陆运至扶风以助军”。安史之乱时,肃宗令扶风太守薛景岳兼任防御使,抵御叛军,使安禄山的兵力“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而上津者,密迩武关,蔽翼汉中,亦东西之喉嗌也。唐天宝之乱,江淮贡献,悉取上津,以达扶风。”“初(唐德宗初年),希烈自襄阳还,留姚詹戍邓州,贼又得汝,则武关梗绝。帝使陕虢观察使姚明昜攵治上津道,置馆通南方贡货”。李希烈叛乱,武关道不通,郧西的天河、上津遂成为唐宋以后两个重要渡口。《唐史》:“盖南北多故,从江汉而达梁、洋,必取道上津也”。上津路由此成为“南控荆、蜀,西达梁、洋,北到长安,以抵商淅”的重要交通要道。郧西城东五里的苏家官路主要是通往商、淅的陆路,天河则是通往商南、商州的水道。”唐朝曾派军队民众修商山路。自此,郧西成为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要道,四川北部的人到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南方人到商南、洛南都要经过郧西。明朝郧西县令黄翊,字元吉,在万历郧阳府志中有他的《郧西县新治天河记》,记载了他在明嘉靖27年(1548年)主持疏浚天河的过程,并指出“天河一通于汉,则南迤荆、襄,西通褒、沔,右连房、竹,左控商、於,为秦、楚、蜀、汉之要津”。同时在《郧阳府志。山川》中“天河,县西一里,出商洛虎鸣谷,经县治南达于汉。嘉靖间知县黄翊疏议。可通小舟,后知县杨震宇、孙衮重修导之,商民便焉”。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十二月明令规定:“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将山南东路的位置提升到仅次于唐代陆上交通轴心的“洛阳道”,成为全国瞩目的第二条国道,商山路就是其中的一段,上津路经蓝田直达西安,郧西到商山路经过商南、商州后经蓝田也达西安,可以说两条道殊途同归。很多文人经天河至西安经过郧西,都要到文昌庙里去拜一拜。

    天河口还建有观音老母庙,观音镇有观音堂。据观音至天河一带百姓讲,他们这里主要信奉观音老母,是因为观音老母恩准牛郎织女七夕一见,而且观音是福神,主要做好事、善事。涧池娘娘山有娘娘庙,娘娘山山顶峰有“灵官殿娘娘庙”至今留存。每逢初一、十五向“王母娘娘”,“观音菩萨”求子祈祷的香客、旅客络绎不绝。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郧西人认为是乞喜节、乞巧节、齐喜节、女儿节、爱情节。郧西有观星、祭拜、乞巧、幽会的风俗。之所以称为喜节,是因为喜鹊在七月七为牛郎织女架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同时,喜鹊是民间喜爱的一种灵物,传说,是喜神降世,仙名鹊儿。有一年,玉帝派金牛星下凡,给人间撒了些草籽,大地处处绿茵,只是缺少花木,人间还不是很美。这话被鹊儿们听到,就把这件事转告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听了鹊儿的请求,心想,玉帝派金牛星给人间撒草籽,落了个好名声,我何不让百花仙子给人间送些花籽,借此名垂千古呢?可王母舍不得冬梅,再三叮嘱百花仙子:百花齐撒,独留梅花!从那时起,人间大地从春到秋,百花盛开,惟独冬天没有花。鹊儿偷了一株梅树苗,衔到人间。从此大地上就有了梅花。因时值腊月花开,所以人们称它“冬梅”或“腊梅”。王母发现此事,下令绑了送梅的鹊儿的双腿,并把它关进笼里禁了起来。从此,鹊儿也就练成了蹦蹦跳跳的本领。后来,专管天宫鸟类的三足鸟得知此事,很同情这只鹊儿,冒风险打开笼子放了它。这只鹊儿飞到人间,看到梅花吐艳,就在梅枝之间跳来蹦去,还“喳喳喳”叫个不停,声音悦耳。正好一家姑娘要结婚,在后花园哭嫁,喜逢鹊儿飞来,在盛开的梅花上,姑娘听后问:“这是什么鸟……”快嘴的丫环忙说:“今日大喜,姑娘逢喜事,你听它在叫喜呀、喜呀,就叫它喜鹊吧!”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要找鹊儿麻烦,玉帝问鹊儿为什么要私自下凡,鹊儿说了经过,众仙一起说道“这是好事呵,人间有喜事也是您所想看到的呵”,玉帝想了一会说:“好吧,那有了喜事你就去叫吧”,从此喜鹊就专门报喜了,是为喜神。话说与喜鹊一起的一个聪明任性的名叫灵雅的神姑娘听后,十分羡慕,她也听到有人哭,就飞到别人身边,谁知那家是死了人,当那家听到叫声,仿佛说“呜呼啦,呜呼啦”,很是气愤,拿起竹竿便打,我让你“叫死”,不一会儿那家老人真的咽了气。灵雅也不好意思,便化成那家姑娘的模样,一边哭一边念经,那家老人又活了过来。灵雅的事也被王母知道了要惩治她:“这还了得,都想下凡,还惹出祸来。”这事又搞到玉帝那,太白金星说,灵雅虽然说下凡惹祸不对,但她化为孝女,很有孝心,救活了那人,也很难得。”玉帝听了觉得是那么回事,就说“那就让她当孝神算了吧”,每逢谁家有老了人的事,她都要悲伤的叫几声,久而久之人们就叫老鸹,因为当时她身着一身黑,所以我们见到的多是黑老鸹。多呆在庙堂边尽孝心,都用来笼统地喻示“孝顺”。因为黑老鸹叫都在这里边种场合,所以人们不太喜欢她。也有了“天下乌鸦一样黑”,“乌鸦嘴”、“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的说法,其实是冤枉了她。她也因此受尽委曲,任劳任怨。后来玉帝念此,又封她为太阳神。据说真武大帝在武当山把乌鸦奉为“灵鸦”,后人在山上建有乌鸦庙,“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就是进山的游人,也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散放给乌鸦来啄食。

    郧西人普遍认为,喜鹊叫预兆着将有喜事临门。郧西人认为:喜鹊“早叫喜,晚叫财,晌午叫得客人来。”“灯花报喜喜鹊叫,燕子双双返故巢”。有“唧唧喳喳,提水烧茶”,就是喜鹊叫准是有好客人要来了的意思。郧西乡下很多人认为,门上如果有喜鹊、燕子垒窝,那就象征着住宅有吉,家运兴隆。不要随便让它走了。前些年,在六郎、上津流传有一本叫《喜鹊神数》,又名《梅花数》的书,那上面,专门研究的喜鹊叫与喜事的关系,叫几声,有什么好事,带有占卜的性质,据老人说很灵的。郧西人嫁妆上爱画上喜鹊登梅,寓之为“喜上梅梢”。同治乙丑年和民国二十五年的《郧西县志》都记载了郧西自古就有“七月闺阁以瓜果祀牛女为乞巧”过七夕节的习俗。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特别是少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这在北朝上洛州(当时设上津为北上洛州,隶于上洛州)刺史庾信《七夕赋》中有明确记载:“兔月先上,羊灯次安,睹牛星之曜景,视织女之阑干.于是秦娥丽妾,赵艳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娥丽装而半故,怜晚饰之全新.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缕条紧而贯中,针鼻细而穿空。”直到现在,郧西仍保持这种习俗。七夕节前数日,将绿豆、小麦放入瓷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七夕以红蓝彩丝束之,用以祈福。是日,姑娘媳妇们成群结伙,团坐树下乞巧。首先,送彩绳。相传为了让牛女相会,便于喜鹊架桥,幼女将所系红头绳、手上的七彩绳置于屋顶或者喜鹊栖息的树下,让喜鹊衔走,以助牛女架桥。然后,比赛穿针,每人手执一针一线,对着月光穿,先穿三针者为“巧”。其次比赛穿豆芽,各人用手里的针线穿连清水盆里的绿豆芽;以数数字计时,数满一百为限,以穿连豆芽多者为“巧”。再次比赛翻绞,用红头绳绷于两手指间使之成“绞”,双人对翻,每翻一次变换一番花样,以不翻错者为“巧”。然后赛编织、剪纸,就地取材,用“藤条、草叶、禾杆等编织动物、花卉等小品,以精奇者为“巧”、用纸剪各种图画,以生动者为胜。也有赛扑萤的,将流萤捉来装在南瓜花里当灯笼玩。获“巧”多者为“巧姐”,拥其上坐,切瓜分果而食,以此为贺。待月将落山,各自分散“听牛郎织女说话”。俗传织女此时经过鹊桥与牛郎会。还传说喜鹊、乌鸦等神鸟七月七前后在汉江流域的其它地方都不见了,都飞到天河口架桥去了。也有人借此与情人会,似同情人节。这些有趣的风俗,有趣的故事反映了郧西女人心灵手巧,对美的追求,对爱的向往,简直就是古代才女、美女们的才艺表演大赛。热爱劳动,使得她们心灵手巧,技艺娴熟;热爱生活,使他们富于创造,大胆想像,多才多艺。

    同时,天河流域、景阳、六郎等地《三十六朝》等民歌中,有有关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而且指出故事发生在夏朝太康年间,太康乱政之后,西王母干政,并阻止天帝孙女织女嫁给牛郎,这里面,牛郎织女是俩人,而不是神。同时还发现了大量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手抄本民间歌本。郧西天河流域每年的七月七日还有放天灯的习惯,“放天灯,以祀牛女(注:牛郎织女)”。天灯,又叫孔明灯,许愿灯,荷灯,放“羊灯”。“荷灯”指灯做成荷花的形状,羊灯是因为羊灯中燃放物是羊油蜡,还有用桐油作燃料。据天河口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讲,郧西是马头羊的源产地,由于郧西的马头羊在古代被认为是瑞兽,古代的建筑物上、画像石墓中、器物上、灯上常用羊的形象装饰。还有家用灯的外形做成羊子形体模样也称羊灯。老人们说:“羊者,祥也”,马头羊,有“飞马送吉祥”之意,如果有“羊生三个”,那更是吉祥中的吉祥了,寓意“ 三羊开泰”的意思。清蒋麟昌《咏七夕》诗:“一报人间箫鼓喧,羊灯无焰秋空碧。”,郧西的儿歌中唱有“天灯亮,天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天灯明,天灯亮,早送牛郎上天堂”。这表达了郧西人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和让他们团聚的美好愿望。

    关于天灯出现,有人说在平阳,即当年的上津,有人说在阳平关。反正都在汉中郡一带。这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描述: 蜀建兴9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大军攻祁山,共收14寨,因粮草奇缺,与魏军展开对峙,因剑阁是粮草必经之路,山路奇险,牛马行动不便,粮草迟迟不到,诸葛亮心急如焚,便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草,非常便利,却说司马懿正忧愁间,忽听马报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食,人不大劳,牛马不食,司马懿大惊,即命令张虎、乐琳二人领兵五百,从斜谷小路抄出,抢得三五匹“木牛”“流马”,司马一大喜,“汝用此法,吾亦会用之”,半月造得2000余只,与孔明所造一般无二,命令镇远将军岑威引兵一千,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用粮食,魏营军士无不欢喜。却说高翔回见孔明,说魏军抢去“木牛”“流马”三五匹,孔明笑着说:“我正要他抢去,我只费几匹木牛流马,便能得军中许多资助,大家都不解,问到,丞相怎么知道?亮曰:司马懿抢去几匹木牛流马,定会模仿制造,那时便会知晓,数日后,人报魏兵也会造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孔明大喜曰:“不出吾之算也。”便唤王平分付曰:“汝引一千兵,扮作魏人,星夜偷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径到运粮之所,将护粮之人尽皆杀散;却驱木牛流马而回,径奔过北原来:此处必有魏兵追赶,汝便将木牛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汝等竟弃之而走。背后魏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吾再有兵到,汝却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大行。---魏兵必疑为怪也!“王平受计引兵而去。

    孔明又唤张嶷(nì)吩咐曰:“汝引五百军,都扮作六丁六甲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妆作种种怪异之状;一手执绣旗,一手仗宝剑;身挂葫芦,内藏吾创天灯,伏于山傍。待木牛马到时,放起天灯,一齐拥出,驱牛马而行.魏人见之,必疑是神鬼,不敢来追赶。”张嶷受计引兵而去。后来果不出孔明神算,魏军看到鬼头兽身,身挂葫芦天灯冉冉上升,以为神鬼来助,各个下破了胆,逃之夭夭。

    这恐怕是最早利用这种祭俗的最好见证了,也是天灯文字记载最早的历史了。资料记载,秦汉时的帝王宫室中就已有“青玉五枝灯”、“百华灯树”和“芳苡灯”,但不用于祭祀。诸葛亮利用祭俗中人们相信有神鬼的心理,巧用天灯,退了敌兵。恐怕客观上也助长了人们放汉水以及天河流域放天灯习俗的形成。除放天灯之外,后来逐渐演变为燃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天河流域的人,特别是天河口的人,每年七月半前后,还用纸张制成灯具,叫作放河灯,也叫花灯;并制作纸船,称作放瘟船。用把萝卜挖成圆桶形或者桐油油过的纸拢成圆筒状,将蜡或者桐油放在内,将筒放到事先做到的花灯或者纸船上。到了夜晚,在锣鼓声中,道士念着经(当地称作打阳待尸),很多人把灯点燃,然后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道士还扮演一种所谓的“拉生魂”的活动,将做好的纸人,用链子拉着,放入河中,据说是为了让纸人作替死鬼,以免有人在河中淹死。据天河口一位80岁的老船公介绍说,这主要是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而且当时的条件靠人力也不好疏通,天河口与汉水交界处历史上险滩多,急流暗滩多,船容易翻,所以人们害怕,就要祭祀。同时,这里还专门建了一个杨泗庙,至今仍保存较好,砖上“杨泗庙”字迹犹存。老人深有感触的说,现在好了,有车,有公路、有铁路了,这个风俗也逐渐淡化了。不过放天灯许愿的习俗一直保存下来。老人的说法的确是这样,过去在郧西城外(今县人民医院内),上津车站、夹河街南、景阳的古码头、孤山附近、安家乡都建有杨泗庙,所有行船的人,船出发时,回来后,大小船只都要在此停驻,船工到杨泗庙祭拜,以求一帆风顺。初一、十五以及重要节日,第一件事就是祭祀杨泗将军。杨泗据说是一位将军,水性好,斩过龙,救过很多人,后来成为人们心目中专管水的神。

    正月间,在郧西六郎乡、上津、观音、香口、土门等地民间还流传着女孩子请筲箕姑的活动,用以问询吉凶祸福,据说与织女有关。用一只装着砂子的茶盘,一只倒扣的筲箕,在筲箕口上放一朵纸扎红花,一根筷子上插在筲箕头部,下顶砂盘,两名少女各用一个手指头分别托着筲箕的一边,抬离桌面,转动筲箕,带动筷子在砂盘里转。在场的人焚香、点蜡、作揖,烧香、念动咒语,“正月正,百草青,请七姐下凡城,请姑娘什么事?接姑娘,问婚姻。(问年成、问财运......)。大姑娘来,飞一下,二姑娘来,飞二下,三姑娘来,飞三下,......姑娘要来早些来,莫等深更半夜来。深更半夜露水大,打湿姑娘的绣花鞋......" 念到一定时候,感觉筲箕自己动起来,那就是“七姐”下来了,大家心情紧张、兴奋,也更虔诚地作揖、磕头、焚香、放鞭炮。你可向“七姐”提问、祈求,“七姐”用筲箕的动作回答。比如问某老人还能活多少年,筲箕就带动筷子上下点,点多少次表示活多少年。这是利用筲箕本身有一种动力。请这种神限于少女。成年妇女和男孩也可参加,但成年男性不能在场,据说阳气太盛,“七姐”不下来。

    郧西还有过牛节、祭牛神的习惯。以前农村过牛节时,给牛做上苞米稀饭,为它脖子或者是头角系上红绫子。生产队时集体还为每头牛分一点精食。小时侯我们问及原因,大人们讲,“猪狗都有自己的节,都有三天年,何况牛呢,一年到头受累”,后来人们还推及及人,无论与别人有多大矛盾,还是别人欠你钱,你在过年时都不要找别人,也说“猪狗都有自己的节,都有三天年,不要打扰别人”,这反映了郧西人宽怀的胸襟。同时,郧西还流传牛郎追织女到天宫后,被王母娘娘一掌打下凡间,上颚牙摔掉了,所以牛上颚没牙,王母虽然很气牛郎,但念及牛郎毕竞成了自己的孙女婿,生米做成熟饭,所以让他喝糖水,吃甘草,让别人走前,他走后,拥着他。牛郎听错了,听成让自己喝塘水,吃干草,他走前,人走后,犁地。故事有趣而生动,成了大人给我们祭祀牛郎的最好解释。也让我们对憨厚、老实的牛郎有了最初的印象。

    2、以郧西县城、上津古城、长利县城等历史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为主的古代官方祭祀文化。据“郧阳府志”和郧西县志记载古代这些地方的祭祀的主要对象是“曰法施于民,曰以死勤事,曰以劳定国,曰能御大灾,曰能捍大患,皆以其有功德于民,故祀之”,并载在祀典。“祭统以庙亲而坛。盖庙貌也。入其庙则见其人也。坛壝则鬼神之之矣”。所以“凡贤人、君子、忠臣、烈士有功德于民者,则庙祀之。”根据这种观念,郧西、上津县城过去统治者倡导供奉祭祀的神灵主要有:社神。因为农业与自然界,尤其土地关系密切,人们把土地神化,认为有社神,主宰农事。以前,郧西城西门外、上津县治西南一里均建有社稷坛,是古代人们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郧西社稷坛后面的山称为五谷梁。社:指土地,社神,相传为古代共工氏之子,名曰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稷,指五谷神。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演戏,准备酒肉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然后宴饮。主要分春秋二季,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称为春社、秋社。同时统治者注重对城隍的祭祀。据说是守护城池的神,有水之城称为城,无水之城称为隍。上津、郧西县城都建有城隍庙。郧西县城隍庙在现在的城隍庙商场处。上津城隍庙在现郧西二中院内。郧西县西南二里、上津县南五里分别建有山川坛,山川坛,用来祭祀山林、川泽、丘陵之神,以祈丰年,古代吉礼的一种。同时又祭风雨雷电四神,因此又被称作“风雨雷电山川坛”。通常一年里的春秋两季,政府部门全体出动,去祭扫风云、雷雨、山川之神,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若逢久旱,地方政府之首脑必趋坛祭雨。还有河庙,祭水神。明朝黄无吉的《郧西新治天河记》中记述了郧西知县黄翊1548年疏通天河后,曾“树神祠三间,秩水祀”,就是祭水神。郧西有白龙庙、黑龙庙,上津在县城东山有龙王庙,龙王庙左面有文昌庙,都是统治者祭祀水神和龙王的地方。

    郧西县北门外厉坛,是祭无祀鬼神的坛。现上津电信院内以前建有一座七层的白骨塔,青砖彻成,高三丈多,每层一门。也是由于上津频繁战乱,因尸体无人掩埋,掩于此地,堆以土丘,建塔七层,以祀亡灵。取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谓佛塔。城隍庙在现城隍庙商场。萧公庙,在县原郧西县城大门之内,据志书记载,是郧西的土地神。上津古城里建有萧公祠。明代以后,郧西、上津县有原公祠,均在县城内。原杰,明朝山西阳城人,字子英。正统进士。历任南京御史、顺天巡按、江西按察使、山东左右布政使、山东巡抚,召为户部左侍郎。成化十二年(1476)奉命往荆襄抚治流民。采纳周洪谟《流民图说》,于湖广、河南、陕西边界增设府县。召为南京兵部尚书,未及赴任,病卒于南阳。对于郧西、上津的发展他作出了很大贡献,因此郧西县儒学东、上津在县北关半里,建祠祭祀他。上津北关有五通庙祭祀五通神,五通神又称“五圣”、“五郎神”。县南有关王庙,供的是关羽,上津县东山半山上有火星祠、泰山庙,郧西县治东南有火星祠,上津市场处有财神庙。这些祭祀与古代的统治者的统治观念是吻合的,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如所谓的原公(原杰)祠、列女坊、天河口的孙大人庙中的孙大人,都是对当时统治阶级作出贡献的或者说对统治阶级统治有利的,被他们用以教化百姓。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统治阶级在一定程充上重视五谷、土地、水、火、山劳动资源的观念有关,农业是根本,只有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了,社会才会安定,统治才能长久,这其中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士大夫们重农事,重安定的民本思想。

    天河口的孙大人庙中的孙大人,即孙应鳌,字山甫,谥文恭,明朝贵州清平人,曾两任郧阳抚治。孙应鳌的始迁祖孙华,原籍江苏如皋县,明洪武(朱元璋)25年(1332)调任龙里卫总族,永乐(明成祖)中,调清平卫,遂世为清平人,孙应鳌系孙华定居贵州后的第八代孙。 明嘉靖23年(1544),王阳明大弟子贵溪徐樾以副使督学贵州。孙应鳌时年18岁,受业于徐樾,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嘉靖25年(1546)孙应鳌乡试第一,成举人。嘉靖32年(1553)孙27岁,入京应试礼闱,中进士,廷试选庶吉士。嘉靖40年(1561),孙35岁时,升陕西提学副使,在西安建正学书院,作《谕官司师诸生檄文》(亦称《教秦绪言》),教育学生崇正学、振笃实之风,要求教师“严范”,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的重要史料。嘉靖41年(1562)孙登华山,作《华山诗》八首,朱彝尊将其编入《明诗综》。 嘉靖戊辰1568年初任郧阳抚治,万历元年癸酉年(1573)孙47岁,起官司佥都御史,再抚郧阳,著《寄学孔书院诸会友琐言》(亦称《幽心瑶草》),并著《淮海易谈》四卷、《四书近语》六卷,借助对《周易》、《四书》的解说,阐述其心学,超出儒家经典的原意而且直明心体,成为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万历3年(1575),孙49岁,晋户部右侍郎,旋改礼部,掌国子监祭酒(清代叫学部尚书),为全国最高学府校长、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万历4年(1576),孙50岁时,明神宗皇帝(朱钧)亲到国子监听课。孙向皇帝讲授《尚书·周书》中的《无逸》章。此章是周公戒周成王勿耽于享乐之辞。神宗听后十分高兴,命坐赐茶,复赐大红罗纻各一袭。万历5年(1577)返归故里清平,“筑学孔精舍以居学子”,“为乡学立教”。辑其诗,名为《学孔精舍诗稿》,收诸体诗900余首。万历11年起刑部右侍郎,万历12年(1584)起工部尚书。据说其在陕、在郧其间,除暴安良,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因此,在陕西、郧阳等地都建有孙大人庙。郧西就在天河口渡过口旁建有孙大人庙,经常有人祭祀。破四旧时毁坏,后来当地群众又重新建了一个。

    这也说明了郧西人淳朴的一面,官民关系的和谐,在他们心中有一杆秤,对那些作出贡献的官员的一种深切的怀念。这在郧西六郎的将军石像,岳王庙中都可以看出。

    此外,长利县,原治所在观音五顶坪和观音镇之间,公众祭祀场所有万寿寺、三教宫、以及万寿寺西北20里的清净寺等,规模也较大。万寿寺,三进三重,建筑精美,木雕很有特色,特别是动物图案栩栩如生。后来成为我军解放陕南时的重要兵工厂。宋朝陈师道诗《万寿寺怀重二禅师》:“寓世生同里,师去仍有情。来为百年别,不惜片时程。斋钵须勤供,经钟莫倦鸣。当来第三会,此界却逢迎”。重二禅师北宋庆历七年,禅师为徐州人,曾在此为主持。

    后来,统治者为了管理僧众和祭祀活动,上津、郧西两县都设立了僧会司。贯彻执行朝廷的一整套严格的神祇封赐制度,管理、控制民众祠神信仰,或帮助地方人士为当地祠神申请封号、赐额,或打击淫祀,二者并存。上津的僧会司在上津县治东的清明寺内,设官僧会一员,每年收祭祀银90两,坛祠、文庙各衙门门斗银四十五两八钱,斋膳夫银124两,油烛银七两。郧西县祭祀银134两,柴薪银120两,斋夫银84两,表夫银一两九钱,坛祠、文庙各衙门门斗银31两,油烛银七两,加上信众捐献。费用很大,六郎龙泉寺等大型寺庙还划出专门土地,由寺僧管理使用,称之为“公益敬”,由此僧寺收取课钱。可以看出,祭祀,特别是统治者的加入,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但僧会司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淫祀”(有点类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邪教),还确保了祭祀不干政,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3、以封神榜的神话传说为线索,形成了浓郁的封神文化。 在郧西的三官洞、安家一带不仅有一些封神人物传说,而且有一些地名、祭俗与封神人物有关。地名有火车岭、界牌关、何家井、青龙山、雷潭、闪潭等。祭祀的人物与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相吻合的有:一是财神爷。在郧西,财神庙很多,而安家、三官洞就有多个,上津、郧西过去还建有财神楼。财神在郧西可以说官庙、家庙、普通寺庙大都供有。据人们称,该财神像当为正财神,即赵公元帅像。赵公元帅,即赵公明、赵玄坛。赵公明画像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郧西有俗语说:”财神本是勤劳人,节俭才能福禄深”。既是说赵公明是终南山的一位勤劳经商人,善于积累财富的传说,也说明了财富要靠劳动,反映了郧西人以劳动为荣的传统。据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因此正月初五经商的人要接财神,更能获得吉祥如意,以期望来年生意更为兴旺,财源广进。这一天,不从事经商活动,否则会破财,因此初五又称破日。 

    还有郧西的群众在过门,或者建新房上梁时,要在红纸上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字样,贴在门上,上梁的隔夜多做些糕点,备好果子。过门、上梁那天,燃放鞭炮,泥瓦匠、木匠将糕团、果子搬到屋面上向下抛,,四面八方的村民见到抛糕团便纷纷前来争抢,很是热闹。这里的姜太公指的就是姜子牙。据民间传说,神都是姜子牙封的,共封了365位,其中玉皇大帝的位置他想留给自己,结果被张友仁骗走了玉皇大帝的封号后 ,封神已经结束,姜子牙自个没有了位置,只得爬上房顶,坐在上面喊:“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他成为一个屋顶上的什么神。至今,郧西的农村盖房子上梁的时候,都有这个仪式。“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据说是请姜子牙的,只要姜子牙出面,什么鬼神都会离得远远的。意思是他在,百无禁忌,诸位神邪鬼怪都得回避,以保房屋住得吉利。同时,据三官洞的同志讲,前些年在三官洞还有专门姜子牙的庙和牌位。

    此外,还有土门镇三台观、郧西六郎乡、槐树、羊尾的任洞沟都建有二郎庙。安家白龙洞附近还有地名二郎沟。据说是为了祭礼二郎神。二郎神指的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杨戬。三台观位于土门镇双庙村,距郧西县城18公里,山顶有“二郎庙”。据说在湖北、陕西、河南等三省内很有名气,每逢二郎庙会(正月初一至十五,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六),香客如潮,游人如织,每年大约有5万余人专程到此拜访。郧西安家乡、河夹、涧池、土门、香口、马安、店子、六郎、景阳乡、夹河镇的泰山庙始分别建于宋、明时期,原名“东岳庙”,起先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黄飞虎、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后来又供奉黄飞虎的女儿“碧霞元君”,安家乡的泰山庙在胡家大院背后。受佛教影响,泰山庙又从原先的道教场所逐步转变为以供奉佛像为主,以供奉道教神像为辅,释道合一了。关于封神中敕封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之职,可见于《封神演义》第九九回:“尔 黄天化 以青年尽忠报国……特敕封尔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传说中正神炳灵公是泰山神 的第三子,是管领三山的神。封神演义中有烛火星姬叔义,郧西、上津原县城外均建有火星祠,河夹镇、三官洞、六郎小寺沟都建有火星庙。郧西流传有闪电神(即金光圣母)的传说,传说五龙河有一潭名,名为闪潭,形若圆月,若遇暴雨时,潭水翻卷,涛声如雷。《封神演义》中金光圣母是截教门人,金鳌岛十天君之一闻仲讨伐西岐,到金鳌岛请来十天君,摆下了“十绝阵”。金光圣母布下“金光阵”,乃“十绝阵”的第五阵。阐教门人萧臻死于阵中,后来被广成子所破,并用翻天印杀死金光圣母。死后封神榜上封雷部二十四位天君之一。

    在郧西还据说有闻太师坟,有雷潭,据说雷神就是闻太师。这与《 封神演义》中敕封闻仲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之职,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的传说相一致。过去郧西人如果做了不好的事,要向雷神陪罪,否则会电打雷辟,很多庙宇有雷神像。郧西农村还有谚语:“正月雷声发,天干一百八”,“正月打雷,坟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三月打雷麦谷堆”。以前人们认为正月打雷不好,二月打雷较好,三月打雷最好。因此,过去如果正月打雷了很多人都要去祭雷神,要雷神不要发怒,要保一方平安。这些都是古人对电、闪、雷等自然现象不理解,而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理想化的解释。但能够充分反映出这里的群众敬重自然的一面,相信有雷公、云母等,有不孝敬的人被雷劈死之传说,被大人用来教育子女多行善事。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有渴望战胜自然的一面,他们在天下雨较多影响农业生产的时候,会用纸剪上“扫天婆”,挂在房外,希望将天上的云雨扫去,太阳出来。过去很多庙里供有雷神,这也可能是古代郧西上津一部分地区属于商地,人们对忠于纣王的闻太师的一种忠君思想的肯定。《封神演义》中有郑伦、陈奇二将,郑伦有一手哼鼻的绝招,遇到来敌,鼻子一哼,喷出白光两道,能吸人的魂魄。陈奇上阵后只要张嘴一哈,喷出一道黄气,能把人的魂魄喷散。姜子牙封神,封他二人为镇守山门、保护佛法的哼哈二将。这在郧西以前的很多庙门旁都有这两位神像。

    总之,郧西有相当一部分神与《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相吻合,而且成为人们敬仰和供奉祭祀的对象,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到底是有了神的形象,写就了《封神演义》,还是有了封神演义而造的神像?

    4、以五大宗教为线索,以仙山秀岭幽洞为分布特色的祭祀文化。郧西由于有十多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五大宗教俱全,祭祀各有不同,祭祀文化各具特色。

    首先,是五大宗教祭祀的场所有所不同,祭祀的对象也不同,或者说在郧西五宗教都有各自不同的祭祀场所。祭祀场所是祭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郧西县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其祭祀的场所各不相同,通过这种场所的不同和祭祀的对象不同,祭祀活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反映出各种祭祀文化的不同。

    寺院庵堂殿是佛教祭祀活动的场所。在郧西数量上不是最多,比庙要少,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僧人众多,在县域祭祀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寺是僧园之总称,院是寺内别舍。在我县寺院众多。如,原上津县名寺(现郧西县中西部),至今仍存的有遗迹的或者保存较好的有:今六郎乡龙泉村的龙泉寺、兵营铺村的云峰寺;今湖北口三十六岩的观音寺,位于秀峪峰上的弥陀寺(也称西老寺);今店子镇的铁山寺(史称铖山寺),夹河镇夹河关的蟠龙寺、天寿寺、观音寺,夹河镇梅家河村境内的火烧寺,上津古城东面半山上的清明寺,上津天蓬山大峡谷的周围有东泉寺、圣水寺、如来寺。以郧西县城为中心的寺有:郧西县城关的城北五里的乾兴寺、城北二十里的普佛寺,城县治东(老民政局院内)有永庆寺,并建有戏楼;土门的九龙寺、河夹的东寺、观音镇的万寿寺、观音天河口庹家洲东峰嘴的前明寺等规模宏大,僧人众多,此外还有安家的铁佛寺,十王寺,马安镇白家山的疙瘩寺。另有后来五谷梁的猴王庙变成的园明寺,寺的规模甚小,只有一位师傅在此住持,这座古庙始于宣统年间,至今百余年历史。其前身须弥寺,后来不知怎样变成猴王庙,文革期间庙内物事破坏严重,猴王庙房子后为私人所有,荒草丛生,破败不堪。2004年,由政府出面协调赎回房屋,办齐各种手续,乃更名为圆明寺,并得信众们修整维护。目前这里有一位出家人,法号谓之“达弘”。这些寺院位置大多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从地理学上讲,有风有水,是清静之地。郧西上述寺内大多佛、神众多,雕像栩栩如生,碑刻众多,史书多有记载。今旬阳县东仙河观音乡,寺北10里有七里砭,现存辛和尚修道摩崖一方,至正七年九月四日刻石上写道:观音寺,辛和尚,不知何许人。元至正初住持观音寺,寺在仙河之中,为汉上往来商於通衢,路有七里砭,险道也。至正七年(1347年),和尚宏愿修道上津,募化有缘人,功德告竣,阿弥陀佛。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上津县的道教当时很兴盛,很多外地和尚到此修炼,修得正果。

    庵,多出家女众所居,如,郧西的天池庵,槐树的刘秀庵、安家的同母庵,夹河的岳母庵,羊尾的花栗庵等。天池庵,在县南石梯子处,旁有一天池,“上有池水,四时不竭”,“水不雨集,亦不泉涌,数百年无盈竭”。旁建一庵,名为天池庵。“天池映月”是郧西古八景之一。清末襄阳训导陈之斌的七言古诗,称赞道:“南山绝顶有天池,池里窥天天更奇,任许尘埃飞不到,惟涵秋水一连漪”。真实地描绘了这一奇妙的风景胜地。在天池庵,每遇明月当空,来此欣赏“天池映月”的墨人骚客甚多。在他们的许多诗篇中,多以吟咏自然为题。如“苍茫夜色扫云间,池凿山颠月在天。素魄影涵千仞顶,澄波光浸一轮园。露寒挂宇飞金镜,人立松风俯石泉。万籁声无霄已半,不妨凭栏涤尘魔”。还有“自古最难是同心,唯有水月真知己”等等。天池庵,据县志载:天池庵前后有两幢殿宇,其间有长方形的宽敞庭院,左前侧有六角小亭和各类花木。院内有石基天然水池,长两丈,宽丈余,深八、九尺,四周有十二石柱栏杆。后殿名“如来庵”,有佛像,面东而座,殿后有古松婆娑其顶。诗谓“月上天池池上月,倚栏人在碧琉璃”,好一派人间仙境。

    槐树林特场的刘秀庵。槐树沟里有个刘家大院附近有一个刘秀庵。相传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废汉称帝,实行“托古改制”,将全国民间的土地改称“王田”,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刘秀也打出反莽旗帜,组建舂陵兵与王莽抗衡。王莽认为起义军中刘秀对他威胁最大,于是亲骑追杀西汉皇族刘秀,以除后患。刘秀沿蓝田至商州的道路跑,王莽穷追不舍,刘秀灵机一动,折向南逃,然后逃到森林茂密、人迹罕至的槐树沟里。躲过了王莽的追兵。在此,呆了一阵子,后又逃回到南阳,组织兵力打败了王莽,成了光武帝。当时槐树有一女子,每天为他送饭,并怀上了他的孩子,刘秀答应发迹后娶她为妻,这位女子生下孩子后送与他人寄养,自己却在草庵里,青灯相守,苦苦等待。后来刘秀真的当了皇上,就把她接回到宫中。至今郧西老了人唱的待尸歌中仍有王莽追刘秀的唱段。

    殿,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在祭祀活动中专指供奉神、佛的大厅,如郧西三官洞林区有祖师殿、三官殿、夹河也有三官殿。位于马鞍镇境内东南方向,有一座高近千尺的方山,山顶有一院古老的寺庙——祖师殿。关于此殿有个美丽的传说。先前,庙内僧人众多,香火袅袅,钟声悠悠,由此闻明遐迩。相传,真武大帝从武当山云游至郧西马鞍境内,不料天色已晚,想寻一个安身之处。当他一脚踏上东南方向的一座大山时,那山顿时摇摇欲坠,似要倒塌,于是他立即从山上一脚跨下来,那山却被他一脚踩歪了,后来这座山因此而得名——偏头山;接着他又一步跨到另一座最高大的山上,那山虽高却也摇摇晃晃,后来这座山在当地称晃山;这时真武大帝四处观望,只见偏南方向有一座高近千尺的山头高耸于五座山峰之上,且处于这五座山峰之中心,真武大帝就顺着那五座山峰中最宽阔的那座疾步跃上千尺山头,顿时稳稳当当,于是他就此安歇。这天晚上,真武大帝托梦给山下百姓,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百姓们就出资出力在那里修了一座寺庙,还在庙里修了一尊真武大帝铜塑像。以后,每逢过年过节,初一、十五到这里烧香请愿的香客络绎不绝。于是就有了这远近闻名的祖师顶,旁边的那座山就唤作方山了。

    堂就是只有一个厅或者只有一间小殿,如观音镇的观音堂。还有洞,如上津的千佛洞,即现在的佛爷洞;观音五顶的佛洞,六郎兵营铺龙洞。夹河镇位于夹河镇大东沟卡房门的卡房佛洞,在夹河马头山的东侧,是一处石窟,原有佛像。关防的仙人洞,据明代县志记载,内有三教神像。相传过去有仙人在此修行。七里峡的赶龙洞,内有仙人像,相传过去洞内有巨蟒,后有修仙之人除之,百姓在这里修了仙人像。

    宫观庙祠是道士祀神、仙和举行仪式的场所,也是道士打蘸、祝寿、解厄、拜斗或者修心养性的地方。宫,在祭祀上主要指供奉天界神明的地方,在郧西主要有观音镇的三教宫,内供儒、道、佛神。观,郧西县主要有原上津县的玄贞观、王家庄村的蟠龙观,关防乡的仙河观、周公观(为宋朝周恭建,相传周恭曾经在此修炼,后老死于此);郧西县城西南的悬鼓观,郧西县城东南山腰上有青龙观、郧西县城西北十里土门镇内有仁威观,道人段得恩所募建。

    上津玄贞观原址在现上津政府院内。建于公元(627—649年),又名玄帝庙、俗称上帝庙,为古代道教宫观。明朝县志有载。(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五月,张献忠重据上津,避暑于玄真观,再塑关帝等神像,并作记勒碑,后为张道南所毁。张献忠命人为湖北上津县新修的关帝庙题写碑文,表达了他的悲天悯人情怀:“焚戮良民,非本心之所愿,实天意之所迫。亦知同居率土,开州开县,有干理法。无奈天意如此,实不我由。如黄巢往事劫数,固亦莫之为而为也”。清朝为避康熙玄烨名讳,改为元贞观。云游道人王太臣,冯和敬于上津十八里募捐,重修元贞观娘娘殿,三教殿,皇经堂等庙观大殿,重塑各殿神像。并于观内鱼池桥前新建戏楼一座。同时,在庙观山门前建三台,修石阶四十八级。从此,元贞观内“三台、八景、四十八步上天梯,无心一棵树,三步两道桥,两步三座庙”之“八景”相映成辉,其建筑规模及设置精美为上津各庙观之首。重修此观的碑现存于上津政府院内。

    上津对面的白岩寨上有仙鹤洞、仙鹤观景观。明万历年间上津县令陈一贞(浙江斗源人)有诗赞仙鹤观:“地迥千林寂,宫高万象悬;蓬瀛来眼底,云汉落尊前;白鹤已飞去,青峰自峭然;可谁挂无碍,此地足安禅”。清乾隆年间郧西县令张道南先赞仙鹤洞:“真人谢尘鞅,凿洞在山巅;由来留一窍,足可纳诸天”,白鹤云岩是上津古八景之一。

    郧西县城西南的悬鼓观,居郧西八景之首。据《史书》记载,女娲神曾在此练石补天。天洞修好后,将剩余的一块巨石留在这里,她就是横空悬挂在山峰上的悬鼓石。旧县志称她“圆如鼓,不知几千百斤,空悬隙外,欲坠下坠,大半游人到此,唯恐石坠。”相传真武大帝去西天讲经的途中,为悬鼓石所吸引,曾在此打座修炼,并赐一泓圣水为百姓治病祛灾,扫除瘟疫,圣水甘甜可口,常年不干,百姓感帝圣灵,于明朝正德年间,即1506——1522年在这里修建起玄武庙,取名“悬鼓观”。并建有亭台楼阁,上顶悬鼓蓝天,及千年铁将树,下临古森村舍等,古人有诗道:“悬鼓之南山上山,数椽茅屋白云间,亭高不碍诗人眼,万里春风手自删。”现在这里香火缭绕,游客纷纷。此外,河夹的云台观和土门的云台观、土门的园岭观、任武观、五龙观等等,都很有名。

    郧西的庙太多了,郧西过去有“三步两道桥,两步三座庙”的说法,确实如此。这里由于多种祭祀文化并存,有些文化相互渗出透,郧西的庙有专门道教道士打蘸、祝寿、解厄、拜斗或者修心养性的地方,如上津的老君庙、槐树的茅山庙。也有寺庙并谈的,其中包含佛、道二教,如树撑岩的白龙庙,实际上建有娘娘庙、祖师庙、土地庙等多个庙,寺和庙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了,这是祭祀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很多人对祭祀中的神文化淡化的结果,现在郧西人大多都把寺叫庙了。庙在郧西,也可以专指供奉神、仙、祖宗、贤圣之人,多为神道所设,如土地庙,是专供土地神之用;槐树的仙姑洞,是祭祀陈仙姑的庙;夹河的傅家庙、左家庙就是傅家、左家祭祀其祖宗的庙;上津的鲁班庙是木匠祭祀木工的祖师鲁班的庙,杨泗庙是祭礼祀杨泗将军,乞求水上平安的。岳王庙是为纪念岳飞所建的庙,1136年8月,岳飞的部下王贵继续西向攻克了商州全境,包括上津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让这里的人民从金兵手中重新回到家园,这里的人纪念岳家军而为岳飞建庙。郧西最常见的是土地庙、龙王庙,很多村子里都有,但规模都很小。郧西人所供的众神中,以土地神、龙王为多,城关有吴家营的黑龙庙、激浪河畔有白龙庙、湖北口有龙王庙、安家、羊尾、店子龙洞沟、关防等地都有龙王庙、六郎有龙泉寺、千军岭村有龙洞、三院村古路垭附近有龙王庙,上津天蓬山大峡谷有圣泉寺,有龙王庙,土门有九龙观、夹河有蟠龙寺、上津王家庄有盘龙观、香口有老龙庙,马安有香龙寺、观音五龙观等等,这是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不够理解的情况下,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寄托,以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他们会带着戏子,带着贡品请道人做道,到龙洞求雨,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据传龙王庙道观龙王圣诞为农历八月十八民众也到庙中祭祀。但有时,仍不下雨。据传,他们会带着“女巫以求雨”,还要用黑狗或者狗血去龙洞寻龙王爷的不是。相传古时候槐树茅山庙的老道就曾带着黑狗在金钱河的兵营铺,与龙洞的龙王斗法,当时老道带三根茅草化作利剑斩了三条龙,但他不知道,共有四条龙,结果老龙发怒,兴风作浪,十天十夜暴雨倾盆,金钱河水暴满,河水倒漫兵营铺和上津。有时还要演大戏,有,据说能求到雨。郧西安家河黑龙洞、六郎千军岭村的鱼洞子过去都上演过求雨的事。郧西还有黄龙洞、白龙洞、上津县(现六郎兵营铺村)的都有很奇特的景观,而且白龙洞、黄龙洞都已发现远古人类化石,郧西还发现了恐龙蛋化石,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香口有黄龙山、上津有龙山,青龙山,龙居垭;湖北口有龙王滩、安家八道河村有龙王沟脑、六郎有黄龙沟、黄龙桥、青龙沟,羊尾、龙潭河、三官洞乡龙王沟村、关防有龙潭子村等与龙有关地名。郧西人的这些崇龙心理、现象或者与郧西历史有某种联系也未可知。此外,财神庙、火神庙、观音庙、娘娘庙也是在民间祭祀较多的地方。

    郧西的庙,各个乡镇都有分布,主要有:城关的城隍庙、吴家营的白龙庙、城内的原公庙、五谷梁的猴王庙、北街的玉皇庙、县医院内的杨泗庙、红庙;土门镇的关帝庙、娘娘庙、银珠洞的织女庙;三官洞:三狼庙;香口杏树沟的玉皇庙、老龙庙、太子庙、岳王庙、太神庙;上津石庙村的石王庙、青龙山顶的老君庙、大铁炉沟口的大圣庙,孙家湾高速路出口处的佛爷庙、上津车站前的杨泗庙、鲁班庙,伍峪坪村一组的龙王庙,上津过风楼的玉皇庙,上津原小学武昌庙,粮油所黄州庙、帝主庙,上津南城门内有关帝庙,上津严家湾村涧长沟的火神庙,刘家湾小学忠王庙等,槐树林特场的杨泗庙、二郎庙、茅山庙;店子有泰山庙、文昌庙、财神庙;夹河有五郎庙、黑虎庙、杨泗庙、湖北口有下川有娘娘庙,庙垭子的佛爷庙,景阳有泰山庙、火神庙;关防的龙王庙;六郎古路垭附近的龙王庙,观音岩村的观音庙,千军岭的财神庙、朱家沟的二郎庙、武家庄的娘娘庙、吊钟垭的娘娘庙;马安镇的泰山庙、狼虎庙、响水庙、上河庙、祖师庙,树撑岩白龙洞的白龙庙;夹河有玉皇庙、杨泗庙、财神庙、佛爷庙。涧池乡有檀树庙;羊尾的老官庙、祖师殿、观音庙、泰山庙。河夹有:火星庙,红山庙;安家乡黑龙庙、娘娘庙、泰山庙。从以上可以看出庙中祭祀的对象除了天上的和宗教中的神、仙以外,更有自然的神,如马安上河庙的河神,泰山庙的山神,动物狼虎,树、石头等都成为祭祀的对象,这反映了郧西人崇尚自然的一面。六郎龙泉寺六人合抱的大槐树,上津四人合抱的白果树都成为众人祭拜的对象,说明了人们对树的爱护,借树来寄托内心的某种情感。其中庙和祠除了道教所用外,一般民俗祭祀祖先、宗亲、先贤、烈士等,也通用。如土门的关帝庙,上津南城门内的义勇祠,城关儒学西面的忠烈祠,羊尾的老官庙,都是祭祀先贤和烈士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六郎蛤蟆地的烈士亭六郎百姓把原本是肉体凡身的为六郎解放事业献身的解放军战士推向神的境界,大抵仅仅是他们对生前做过不少好事、善事的烈士的一种感戴、怀念方式吧。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县西60里的马安镇石人沟有太子陵,前面有翁仲二,俗称太子陵,不知什么朝代的。香口有太子庙,在郧西县西北50里的黄龙洞对面,马鞍山前,有翁仲石,香炉台、华表石。翁仲二,是古代的守门神,据考证,古代很多有地位的人坟墓前建有翁仲二像。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祭祀活动的场所,体现了回族人民独特的民俗风情。郧西县清真寺主要分布在湖北口回族乡红岩清真寺、郧西县回族乡坎子山清真寺、西川清真寺、坎子山村清真寺和羊尾镇老观庙、观音镇天河口清真寺。湖北口西川清真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同治年间盗贼蜂起,将该寺毁坏。后又由本坊教民魏秉俄,将自己的土地作为修寺地基,和本坊教民商议捐款集资,几经努力,于光绪七年(1881年)修建竣工.礼拜大殿为土木结构。红岩清真寺位于红岩村, 红岩清真寺也称“东寺”,坐落在一座圆锥形山顶上,建筑别致。该寺在明朝就已经非常兴盛,且和“西寺”(原址在湖北口村)遥相呼应,成为当时伊斯兰教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后经多次复修,依然保留到现在,1991年县宗教局又拔专款重建门楼并加以复修。建筑为仿古造型,方形大门面南,圆形后门面北,神圣的礼拜大殿雄踞西侧,以示礼拜的穆斯林面向“天房”,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四合院,院内干净整齐,名目繁多的花木,四季溢香浓郁,大门两侧各生一参天古树,东为皂夹树,西为药子树,遮天蔽日,与清真寺建筑融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此地民族宗教活动中心,也是湖北口民族文化的传播中心。老观庙清真寺院建筑古色古香,绿树掩映,濒临汉江,不失为一景。

    回族的文化与汉族有很大区别,其祭祀文化一部分渗透在节日当中。回族节日与伊斯兰教密切相关,主要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回族这三大节日,都是以伊斯兰教教历来计算的。伊斯兰教教历的纪元从公元622年7月16日,即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入麦地那的第二天开始,开始的日子为元年元旦。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9月。由于伊斯兰教历与我国现行历法不同,所以斋月和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根据《古兰经》的规定和伊斯兰教传统,形成了回族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的习惯。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由新月的出现日期而定。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看见天空上的一线月牙,经向本坊阿訇报告并经认可,就可以进入斋月了。进入斋月,男满12周岁,女满10周岁以上的回族穆斯林,要求都要封斋(或称闭斋)。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之前,要吃饱喝足,之后至太阳落山前,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富人救济穷人,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做到清心寡欲,表里如一,对耳、目、身、心都要有所节欲,做到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动,以纯洁心灵,美化德行,养成坚韧、刚强、廉洁、自律的品质。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吉·费土尔”的意译。开斋节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生意的、出差的回族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回族群众脸上绽开喜悦的笑容,换上崭新的服装,戴上白帽或盖头,沐浴净身,以一种洁净和神圣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参加会礼,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在三天的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和亲戚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向岳父母拜节。开斋节的会礼场面非常隆重,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聚集于清真寺大殿内外,老老少少排列成整齐的行列,头上的白帽如一片白色的浪潮,一波一波伏动,人们的脸上肃穆庄重,心中喜悦而宁静,整个仪式显得隆重而简洁,盛大而纯朴。

    古尔邦节,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觐。朝觐的最后一天十二月十日,开始举行古尔邦节庆祝活动。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朝向麦加方向鞠躬、叩拜,并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伊斯兰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宰牲,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牲畜的头朝南,尾巴朝北,面向西。宰牲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割耳、小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吃完肉,骨头不能随意丢弃,要归拢后用土掩埋。

    圣纪节,是回族的三大节日之一。节日里,清真寺张灯结彩,挂起横幅,横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书写赞圣词和颂扬穆罕默德圣人的字样。回族群众聚集在清真寺诵经、赞圣、礼拜,并有阿訇宣讲穆罕默德的生平简历、功绩品德以及在传教中所受的种种磨难和许多智勇善辩、智勇善战的生动的历史故事,教育回族群众要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会礼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及至几十桌,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也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帖”、捐赠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信徒们祭祀活动的场所,建筑风格徇具特色,宗教活动热烈隆重。郧西主要有城关天主教堂和上津天主教堂。上津天主教堂,名为“圣母无原罪堂”。建于1905年。教堂四角钟楼高耸,错落有次,内设经堂,典雅别致,其整体宏伟、古朴,既有西式格调又有民族风味。殿内:正堂挂“十”字架苦像,下设祭台一座,以做礼节之用;左侧有圣母祭台一座,挂有圣母巨像;右侧后端设有告解亭一座,用于教友告罪之用;大殿设有跪凳30条,可供400余教友祈祷之用;四周墙上挂有14处苦路像,以纪念耶稣受难被钉“十”字架之经过。是外籍传教士自西安南下,在上津建立的鄂西北第一个教堂。

    上津镇内的天主教,最初是明崇祯六年(1633年)由德籍传教士汤若望自陕西山阳县境内传入。目前镇内信教群众有1000多人。自天主教传入上津以来,共有22名中外司译坐堂传教。上津镇许刚义1954年在澳门晋为神甫,1966年在罗马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天主教有四大节:即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三月份);圣神降临节(四月份);圣母升天节(8月15日)。每逢节日,特别是圣诞节,这里都举行庆典活动,教民和附近居民都赶来参加。郧西天主教堂也很庄重,活动开展也很隆重。圣诞节,听那种诵经声,虽听不懂,让人能够进于一种莫名的状态。我觉得和道教的音乐、佛教古寺的钟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复活节,即耶稣复活瞻礼。是天主教教会最主要的节日,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奥迹的节日,象征着天主圣子战胜死亡和邪恶。时间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这一天一般都举行大礼弥撒,很多教民在一起唱喜庆歌曲。

    圣神降临节(四月份),即圣神降临瞻礼。耶稣复活后第50日天主圣神降临,教会规定这一天为圣神降临的节日,因此又称"五旬节"。意味圣神眷顾着教会和信徒。在这一天的弥撒中,唱诵"伏求圣神降临"的圣歌和经文。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即圣母升天瞻礼。,纪念圣母玛利亚"肉身和灵魂一同升天"的节日

    即圣诞节,耶稣圣诞瞻礼。仅次于复活节的大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日期为12月25日。按天主教习惯,教堂内临时搭有"马槽",12月24日午夜12时即25日零时在教堂先举行"迎圣婴(即小耶稣)"礼仪,把圣婴放进"马槽",接着举行子时弥撒。除四大瞻礼外,还有为纪念其他一些圣人圣女、致命圣人、主教的小瞻礼。

    基督教堂。郧西城关镇的基督福音堂、上津丁家湾基督堂、涧池乡孤山基督教堂、王家坪基督教堂等基督教堂,是郧西信仰基督教的群众活动的地方。他们经常在这里讲道,学圣经,管理教道,牧养。基督教在郧西的信众也很多,其建筑和活动基本上与各地相同,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其悠扬的钟声,华美的建筑,动听的赞美诗都是其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基督教的教义主要来自《圣经》,相信上帝。其中,他们“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等信仰与其它宗教也有相通之处,有其积极的一面。

    5、郧西人的家祭。一是在祠堂,二是在家庙,三是神龛,四是河边净地画圈,五是墓前。主要是祭祀其祖宗、灶神、门神等。家祠是郧西民间家族集中祭祖的地方,能够较好体现古代郧西人家族文化。如,郧西县城关镇乾兴寺,马安的杨家祠堂,夹河周家祠堂、贺家祠堂、城关乾兴寺附近的鲁家祠堂、郧西观音的汪氏祠堂、天河口庹家洲的庹氏祠堂、郧西上津的汪家大院祠堂、涧池刘家大院,香口乡柯家祠堂,(即后来的陕南军区医院旧址),这些祠堂大多建筑精致的镂刻花窗,而且地点精心选取,大多为明清风格。郧西县黄云铺小学边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王家祠堂、羊尾的左家庙等等。这些房屋建筑精美,具有浓厚的家族文化在里面。这些祠堂的主人都曾经有所建树,认真分析,其家族祭祀文化中都注重弘扬其祖先的业绩,注重解读其祖先有所成就的道理,以激发后辈恪守祖训,以先辈为榜样,光大祖业。从这个角度讲,郧西的祠堂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

    位于郧西县马安镇下川八组的杨氏宗祠,修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杨家七世祖杨正茂是清朝进士,时任陕南州知府,在任期间功绩显赫。因而,杨家的八世和九世儿孙们也深受皇恩,在地方当些小官吏。后人逐渐发迹,形成上千人口的大家族,于是便共同商讨建杨氏宗祠。为建造祠堂,他们在陕郧地区请了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还从湖南运回了两人合抱粗的水杉和桦木作梁柱,又从湖南景德镇买回琉璃瓦,设计一整套古建筑结构,亭台楼榭、雕龙画凤,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建成庞大的建筑群物。

    走进朱漆大门,门枋门槛全是青岗石雕成的,门枋的两角刻着狮子滚绣球,绣球还是空雕的。第一栋是转脚楼台,在台下用两根巨大杉木作柱子,戏楼顶上盖着绿色琉璃瓦,各个飞檐上嵌有凤凰展翅,凤嘴上叨着风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台前一个大院子,院子两侧有20余间看楼,是儿孙们看戏玩耍之楼。戏台对面用青砖铺的观礼台,是长辈们训话之处。台后正门就是正厕(厕屋),用六根大柱支撑着列架过梁。厅后正殿三间神龛上供奉着杨氏宗祖的牌位。正殿两侧设有16间厢房,其中有宿舍、粮仓,四大间是私塾学堂,孩子们在塾里攻读五经四书。伙房六间,乃住持和伙计们做饭和睡觉的地方。每年春节、清明节、七月半及每月初一十五,香火不断,钟鼓齐鸣,子孙们虔诚礼拜。每逢过年过节,就请专班唱戏,老爷、少爷、太太和小姐们便登上两侧望楼,玩耍看戏,悠闲自如,谈笑风生。    此外,还有亭。这是简单庄重而集祭祀与休息于一体的场所,也是一种人文景观。如六郎乡蛤蟆地的群众为祭祀解放六郎时牺牲的烈士王昌成,而在其墓前建有“烈士亭”,有很多群众去祭祀。此亭建于1967年年3月,是六郎人民缅怀1946年10月为解放郧西而牺牲的排长王昌成和两位不知道名字的河南籍战士,烈士亭上碑文写道:“翻身不忘英烈魂,幸福不忘王昌成”。王昌成,四川万县人,牺牲时年仅18岁,他当时为了救两位战友,挺身而出挡住敌人的子弹……每年清明,当地的、外地的老百姓,都自发的到烈士亭来祭奠革命英烈。郧西县城黄山的烈士亭和王家坪的烈士墓则成为现代 二、郧西多姿多彩的祭祀文化人文景观     

    郧西祭祀对象众多,祭祀文化的兴盛,留下了很多人文景观。可惜的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很多景观都毁坏了,但也有一些古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得以幸存。这里主要介绍史上明载的或者仍留存的、本人了解的主要古迹:

    1、店子的铁山寺塔、湖北口弥陀寺和罗汉寨等艺术珍品,仍保存完好。店子镇铁山寺塔建于明代,是原上津县的一座有名的古寺,史称“铖山寺”,后讹传为铁山寺。现在塔面有5层,有人传说古塔有十三层,据我分析当为五层或者七层。这里我们了解一点与之有关的知识。佛塔,它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是梵文的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在古印度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我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按类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状。有实心、空心,单塔、双塔之分。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比如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尽管塔的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塔的地下层有一个地宫,里面主要是一个石函和一些随葬物品,石函中放舍利或其他物品。再来说说塔的层数的单双问题。从大多数塔来看,从一层到十五层,在佛教经典里有明确的规定。按古印度佛教的制度,佛塔的层数与塔的相轮数目相等。当然,我国的佛教与印度佛教有一定的差异,我国佛塔的层数,是该寺院建塔时主持的大师以及高僧、方丈来确定的,层数与相轮数目应当相同,这是佛教规定的数字。但是,我国有的塔做十三层,而相轮只做三至五盘或者七盘的,时间久了,“山高皇帝远”流传各地,各地都不相同,寺院高僧的思想也不一样。同时也不排除饭僧的修养不够而造成什么样的塔几盘相轮也都不清楚的事实。按佛教真谛三藏《十二因缘经》的规定,相轮的数目是轮王一盘、须弥洹二盘、斯陀含三盘、阿那舍四盘、罗汉五盘、缘觉六盘、菩萨七盘、如来八盘……。印度塔相轮是双数的。但传到我国之后,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都不采用双数,而采用单数,这就因为“阴阳五行中”双数为阴,单数为阳。塔,往往又被称为宝塔,有镇妖祛邪伏魔之功效,被镇者属阴性,则宝塔必须呈阳性,单数,也就是奇数属阳性,故塔的层数一般都是单数。

    在中国大部分佛塔的建设上就采取了单数了。如果当时建塔的人按照规定来建,那店子镇的古塔是为六楼盔顶分级的砖、陶、琉璃枋木结构象征性宝塔。为六楼盔顶分级的砖、陶、琉璃仿木结构,除顶层外,各六边均有一象征性小拱门,高0.62米,宽0.40米,拱门造型精美、秀丽。该塔层层飞檐翘起、檐下半拱并列,拱门造型优美,檐边缘组成连接图案。地面至顶端有9.7米。如果相对应的话就应当是六层,而中国是讲究单数,并且店子镇有观音庙、也有罗汉寨,如果是依观音庙建,那就是七层,如果依罗汉建,那就应当是五层。

    塔中之奇-------原上津县有名弥陀寺八卦石塔(又称西老寺场)。位于秀峪峰山腰上,北依湖北口,南临大沟,连接陕西镇安县、塔处于寺院处,塔身坐北朝南,高5层,7.8米,每级按0.2米收分,上下由规整的石条垒成,呈框式结构,塔顶为葫芦形,底部各边为莲花浮雕。南面塔门两边有狮子滚绣球和佛像浮雕。塔门高0.9米,宽1.1米,此塔建于明末,属八卦式石塔,呈作角形,具有地方特色。这座用石建造的艺术建筑,伟岸雄姿,独具魅力。因为该塔是弥陀寺,依规所以只建了五层。

    盘龙庵古塔:位于上津王家庄盘龙庵山嘴,此地一庵建三塔,塔为青钢石条为基,塔身以青砖砌就塔高四丈八尺,形造六面,每层开两门,每一门各有一菩萨石像。三塔呈三角形,前塔顶长有一冬青树,高四尺,粗如臂,四季长青此塔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年)其中两座毁于1947年前,一座毁于1966年,现塔基尚存,可见一斑 。

    上津古城后白骨塔:位于山陕馆南面百余米处之小土凸上此塔建于宋理宗景定四年,塔高七层,时金人阿术领兵20万,两次兵临上津,在上津一带烧杀抢掠,杀人无数,古城表里,尸横遍野,当时上津县人口由原7万余人锐减为1000余人此后上津降县为镇时地方官吏见古城表里白骨遍野,残不硬心肠做睹,特在原老城北门外小山凸建砖塔一座,收遍野白骨,以祭亡灵因塔建时久远,在明初,老城迁址,于明嘉靖年间修建新城时,在塔旁掘土,时日一久,水土流掉,此塔自行倒塌,现此山凸地名被本地人称白骨塔。

    上津城的白骨塔。 位于上津电信局处,塔建五层,青砖砌就,高三丈余,形六面,每一层一门,塔内空虚,以拾人之白骨填实此塔建于明朝未年,因历次战乱,战死者暴尸郊野,白骨累累,时地方官吏出资建塔,以葬白骨于塔内,余骨于塔旁掘坑掩之,堆以土丘,因尸骨无主,此地亦被称乱坟岗白骨塔于一九六九年此地建房时将白骨塔毁之。

    此外,店子镇还有白塔。上津石庙村还有西岭古塔,位于泗峪河西岭连绵小山之阔坪处其塔为三座,皆为六棱砖塔其中大塔一座,高七层,小塔两座,高三层。据传,此塔始建于唐武后年代里(684-701)此塔为陕西山阳县人氏在上津制作之堪舆浮图,因年湮久远,此塔先后毁于清朝未年,现大塔塔基尚存 。

    2、石雕宝库,艺术珍品-------店子天宝山罗汉寨。罗汉寨位于郧西县西北部的秦岭边陲天宝山上,垂直海拔1600米。相传这里是古化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天宝洞天。是佛教圣地。明《郧阳府志》中称其为“大宁寺”,又称“天宁寺”。俗称其为罗汉寨,“金宝山”、“天宝山”,森严壁垒俨然,依岩筑寨,山峰奇险、掘指五峰,形似腊烛。峰壁石窟内有石雕神佛21尊,佛庙遗迹两处,石雕罗汉十八尊,人物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体态逼真,无一雷同,有的肥胖,有的枯瘦,有的圆面,有的颐长,有的白晰,有的苍黄;有的笑容可掬,有的瞠目结舌,有的如在凝思,有的如在呼喊;有怒眼圆睁者,有瞑目参禅者;有侧耳静听者,有闻言欲辩者;有双手合拢,口念佛语者;有长眉若带者,有短须虬髯者;有默数念珠者……甚至连衣折条纹清晰分明,无一重复。所有之动作,所有之表情,真实自然。石上刻有据传是明朝皇帝朱洪武游览此山时题词:“寡人驾临金宝山、山上美景非等闲,圣像古迹依然地,芳流百世把名传”。如果这首题词真是朱元璋所写,那这罗汉至少在此之前就有了。宋朝的赵善括的外舅杜侍御使陕西为官,他也曾到此游过,作有《天宝洞天》诗:

    扳缘石磴入青冥,雾廓云开万象清。

    夭娇老杉龙欲舞,纵横卧石虎方狞。

    二仙昔被桃源误,四皓今余橘隐情。

    拟入清都真洞府,一帘寒溜隔飞琼。

    (因为上津古为商地,古有商山四皓的传说,而店子镇天宝山在宋朝时为上津县地,故有此说),

    另有一首: 题天宁寺

    短棹客千里,炷香人小留。

    禅房深寂寂,世事易悠悠。

    去此两槐夏,惊予双鬓秋。

    钟鱼发新响,作意为重游。

    天宝山,古人妙句,石雕神像,石寨石城,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栩栩如生,加上各种美好而神奇的传说,是郧西祭祀文化中的瑰宝。

    3、佛教圣地,位于“三十六岩”的湖北口观音寺。在湖北关附近的茫茫大山里,有一处迷人的佛教圣地---------原上津县有名的观音寺。“三十六岩”因其主体悬崖高36丈而得名。三十六岩地处险境,被延绵的群山层层环抱,顶峰突兀,岩壁刀切一般,崖间有一陡峭的天然石级小径,通往观音寺,观音寺有观音殿、三圣殿、娘娘殿、祖师殿、十三殿等多个殿堂,建筑萧穆庄严,雕梁画栋、佛像林立、栩栩如生。据载,这里的建筑始于唐,盛于明。明朝郧阳府志中记载了此寺。在观音寺的顶部,保存着一完整的“八卦井”,井是用磨光的大石条砌成,呈八角形,井深5米,直径4.6米,井水清澈见底。奇怪的是,此井地处群山之巅,井水却常年积满,取之不竭。每逢冰封大地之时,井口就热气腾腾,白雾缭绕。在观音寺西北角的崖缝边缘,有一个小泉眼,人称“五滴泉”,因其每分钟只能滴下五滴水而得名,无论春夏秋冬,天旱雨涝,这泉水下滴的速度始终不变,因而人们称之为“观音圣水”。当地流传这样一段民谣:“须弥山中一滴泉,滴来滴去几万年,有人吃着泉中水,寿比长生不老仙”,观音寺,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到今仍很兴盛。

    4、郧津名寺-----建于上古的六郎龙泉寺。仍有很多石碑保存,述说了当时建寺和历代重建寺庙的宏大规模。据龟驮碑石刻记载,该寺建于上古,于唐代两次扩大规模,宋朝和明代、清朝多次复修。上津县知县文林郎某某(注:名字看不清了)所写碑文上说“夫龙泉古寺,建于上古,乃郧津之大观也。......见舆图之章可考。”据明嘉靖年间一碑介绍明代有庙殿14间,偏殿10间,庙中有祖师、娘娘、观音、关公、药王等殿及神像,关公像在古槐树门楼旁,周仓为他青龙偃月刀,关平在其旁。门楼为绣画门楼,在槐树的左边紧靠槐树。巨槐树共有三棵,一棵如撑天大伞,在庙背后,一棵在现在学校边的池塘处,解放来夹河修区公所和区公所造船砍去。现有最大一棵因其中当年空心,人能避雨。被视作无用之材,得以保存,也许是树有灵气,这些年来,树又长拢了。下有清泉过去有盆子粗,后来从下面分流作四组村民用水。口中约有碗粗一股清泉,四季不断,冬暖夏凉,很多人在此洗衣。夏天槐花盛开,清泉边的凉风习习,是纳凉避暑的好出处。龙泉寺东南角,有一戏楼,南边马头尾子山顶上建有跑马场。西头建有县学,国民党时代,群众称之为“洋学堂”,附近几十里的有钱人家的孩子都送到这里读书。绣花门楼70年代尚存,79年还是80年被毁。前几年,一些石碑也相继受到破坏。

    5、六郎另一重大寺院,是原上津县有名的云峰寺。现位于六郎乡兵营铺村的尼姑山尖上,山上云雾缭绕,仿佛置于彩之上,该寺建于明唐朝中叶,该寺有三道门,第一道门可见2米高的把门之神,第二道门上书“大显神灵”四个大字,第三道门上写着“神光普照”四个大字,大殿之上供的是如来佛祖,高大威严;旁边供的是地母娘娘,观音、孔圣人(孔子)、药王孙思邈。旧寺壁上曾有吕洞宾诗一首:“古木丛林号白云,高崖更去谒观音。路逢青嶂人头上,寺隐白云深处深。法眼震开天地眼,飞轮推出圣凡心。时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岩海上寻。”不知吕洞宾是在此云游过,还是在此隐居过,还是后人引用,不得而知。前些年毁坏,后来村民又仿照原来的样子进行了重建。

    6、汉江河畔一胜地-------夹河盘龙寺。原上津县的盘龙寺,在县南120里的是古代鄂陕边界有名的古寺。几经兴废,清以后,才称之为蟠龙观。建在南山老林(古代由陕西略阳迄东至湖北郧西,谓之南山老林),汉水与金钱河水相夹的(金钱河,古名甲水、吉水、金井河)金銮山上。山上有古庙两座,东西相对,清代前称盘龙寺。两庙各有三幢大殿,金銮殿、龙头香、灵宫殿、藏经楼、八卦楼、雷光殿、真武殿等建筑,甚至还仿建龙头香。为此,道教香火盛极一时。东侧庙宇立于悬岩之上,内有历代碑刻百余块。西侧庙宇背山而立,大门有“金銮山”三个大字,后店有凉亭兀立。两庙间有长方形广场相连。金銮山,似蛇形小岛,由西而东,深入两水之间200余米,高低不等,犬牙交错。仅有人行小径直通大庙。金銮山风景秀丽,烟雨楼台,依山傍水。镇上人家栉比鳞次。金銮山与夹河关历来为汉江北岸要津。近年来,夹河关的蟠龙寺已经得以恢复。当年宋朝苏轼、苏辙曾经此到上津入扶凤任职,夜宿此寺。并作诗一首: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峪。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包麏(注:音同麇)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苏辙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从,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从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留下《过天桥栈道》诗云“天桥栈道三百丈,(注:上津通往漫川路上)待到柳州(注:上津属商古代星轸分野属柳,故称柳州,同时柳树也多)池畔息。绝壁虹跨四千年,前帆已过金銮山”。是他过上津天桥时,前面的船已经到了夹河金峦山了。据记载:天桥在上津西北10里处,有大小两桥,高十一丈,有碑,元至正年间重修过,用板接于石方可过,如天设然。员外许经伦从此过还大树天桥二字,勒于悬崖。现已无,止有旁边的古洞还在。)

    7、宋朝相国张士逊的家祠-----郧西城关镇的乾兴寺。郧西家祠中保存最为完好的而且最有影响的当属郧西县城关的乾兴寺,着重介绍一下。

    乾兴寺实际上是北宋宰相张士逊的家祠、家庙。张士逊(964-1049),北宋诗人,宰相。宋仁宗的老师。北宋政坛著名人物。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由均州(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宋置,属京西南路。辖武当、郧乡二县)郧乡县(宋朝郧乡县与上津县以锡义山一线分界,以东为郧乡县,今湖北郧西县属郧乡县)主薄,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邓国(今河南邓县一带)公致仕。皇佑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葬郧乡县过江三里,有华表,石人像。

    据考证张士逊为郧乡县人,即郧西县城关镇乾兴寺人。首先,据元脱脱《宋史·张士逊传》记载,字顺之,阴城(今湖北老河口市)人,或均州郧乡(注:郧县及今之郧西中东部,为郧乡县)人。而在他的《宋史 列传》九十二:杨仲元......,徙知郧乡县,宰相张士逊先茔隶境内,将属之,召不往。至则按籍均役之,虽堂帖求免,不为减。    第二、据宋代释文莹的史料笔记《玉壶清话》卷一云:“张士逊邓公,生均州郧乡深山间,始冠(二十岁成人之礼)已有纯德,称于乡里。”释文莹,字道温,一字如晦(清张钧衡《湘山野录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居西湖之菩提寺。早年苏舜钦称之,荐谒欧阳修。后归老于荆州之金銮。《复修蟠龙山禅寺碑记》云:迨自宋熙宁四年(1071)后,宋僧道温(文莹字道温)文莹于县(白河县)之对岸蟠龙山,依石室而建梵宇,署名曰“金銮寺”。就是上津县南120里即今天夹河的金銮山。据说他与钱俶、张元交好,张元与钱俶交恶,张元知均州,释文莹遂同前往,在汉水之滨的夹河隐居终老。还有“荆州上津县人张元始,一百一十六岁,膂力过人,进食不异”记载。第三、据明代郧阳府志和郧西的张相灵池以及六官坪的传说,以及其后孙张昌诗的祭文等文章综合看,确认张士逊就是郧乡县人(郧西锡义山以东在宋朝属郧乡县),也就是在乾兴寺对面华盖山西面的张相灵池附近的大坪上住。其家祠就是乾兴寺,据志书千工堰维修的记载,当时他家种的地在千工堰附近。第四,为宋代史料笔记《懒真子》也有张士逊致仕归乡,游武当山之语,其时宋朝均州郧乡县已归武当军。第五与张士逊同时代的胡宿(996—1067),常州竟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武平,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为北宋名臣、文学家、史学家,官至枢密副使。胡宿在《太傅致仕邓国公张公行状》中说,“今公(笔者注:张士逊)本系清河(今属河北),五世祖唐,任刺史,因侨于汉南。曾祖讳某,以廷尉平(官名)总襄鄂七州都计,居帅赵凝(按,赵凝,《唐书》作赵匡凝,为避宋太祖讳,缺之)府。凝为梁所败,走汉南,因避地郧乡,卒葬于斯。祖讳裕,字某,试金吾长史,尝莅临阴城监院。”说得较为详细,说张士逊祖上是河北清河县人。五代时期,梁太祖封赵匡凝为荆襄节度使,张士逊的曾祖父就在赵匡凝手下做廷尉平官职。后赵匡凝与梁太祖朱温发生分歧。藩镇朱温在消灭宦官势力后,密谋杀昭宗而取代之,赵匡凝不从,战败而死。张士逊的曾祖因而逃到当时的均州郧乡县。并且死后葬在这个地方。张士逊的祖父张裕,任金吾长史官职,曾主持阴城(老河口)监院,类似于现在的监督、监察官员。《宋史.张士逊传》也说:“祖裕,尝主阴城监院。”至于张士逊父亲,各种文献语焉不详。但从张氏家谱可以看出。

    张士逊一家随祖父来到阴城(今湖北老河口)。公元964年,宋太祖乾德二年,张士逊出生。仅仅七天,他的母亲就离他而去。《传》云:“士逊生七日,丧母,其姑始育养之。”《青箱杂记》云:“生百日,始能啼。襁褓中,丧其父母。”《太傅致仕邓国公张公行状》亦云:“初,魏国(张士逊母亲后被封为魏国夫人)产公七日,疾且革。有姑适全氏,以公属其姑,曰:‘娠是儿,觉有异,今疾不支,以是长累姑矣’语讫即绝。姑感慨鞠养,同于己生。”在张士逊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已经去世,而他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病情危急,就把襁褓中的张士逊托付给他的姑姑适全氏,并且说:“怀上这个孩子,感觉就有些异样,现在疾病不支,以后要长久拖累做姑姑的你了。”话刚落音就离开了人世。他的姑姑一方面内心感叹张士逊的初生丧母,父亲不在世,另一方面对幼小的他悉心抚养,并把张士逊当作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且张士逊生下来一百天,才会啼哭。由于有了这一段经历,张士逊和他的姑姑适全氏结下了深厚的母子之情,以至于后来“姑亡,为行服,徒跣扶柩以葬”(《传》)。“行路观者叹息纯至”(《行状》)。姑姑去世的时候,张士逊穿着丧服,光着脚,扶灵柩为其送葬,连路上的行人都为张士逊的至纯至孝而感动万分。第六、武当志、郧阳府志、郧县志、张姓全国统谱中,也有张士逊的记载。而且从张士逊、张友直、张昌诗等人的文章中多次因为其“先茔”原因回家祭祖。

    据明.徐学谟、周绍稷《郧阳府志》中,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七月初七日(1185年),张士逊的来孙朝请大夫(宋五品官)张昌诗《乾兴寺石碑镌记告文》记载了自己祭扫乾兴寺的经过。“维淳熙十二年,岁次,七月丁亥朔初七日,来孙朝请大夫知均州军(“军”是宋代县以上的一个行政区域,一般设在要冲之地,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军的长官一般由中央派员,称“权知军州事”,意谓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务,简称“知军”。知军实际是宋朝时以朝臣身份任知州,并掌管当地军队。)、兼管内劝家营屯田事、沿江都巡检妆管内安抚公事,赐紫金鱼袋---(赐紫金鱼袋,三品以下的官官阶未及三品以上(元丰元年后四品)以上,而特许改服色,换紫,配金鱼袋,称赐紫金鱼袋,官衔中须带此名,是特殊的恩宠)谨遣从议均州郧乡县令、兼主簿主管劝农田公事周恬,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九世祖考,故任大理寺评事、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郕国公之墓;八世祖考,故任金吾卫长史、赠开封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楚国公之墓;七世祖考赠开封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齐国公之墓。昌诗幼罹扰攘,随侍之房(注:房县),至蜀、入浙,年五十缺然拜扫之仪,每兴感叹至诚。兹者冒干圣天子之命,分符武当。幸迩先茔,遣官致奠,少展丹哀,尚容后图,躬走城中,仰止尊灵,鉴庇尚享。

    从这里可以看出,乾兴寺是张家的家庙。而且张昌诗在50岁时请均州郧乡县令、兼主簿主管劝农田公事周恬代为祭扫,当时他在浙江杭州当知县,这已经是南宋了。宋朝朝请大夫王明清撰《挥麈後录》中记载:“张昌诗嗣祖云,见其祖《邓公家录》。”这说明张昌诗是张士逊的后代。古人,以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 而且查阅浙江的有关资料,显示:南宋建炎年间,张昌诗,曾为杭州县令。

    我们再看张士逊《经乾兴寺》的诗,就完全可以看出其关系:“桐枝手植有桐孙,二纪重来愧此身。三代衣冠联贵仕,十州轩冕接清尘。桑麻虽喜多新垅,耆旧堪嗟有故人。萧寺门前题粉壁,又书丁已对壬辰。”“萧寺”,寺院之异称。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多造立寺院,而冠以己姓,称为萧寺。这里张士逊是把自己的家祠,称为“萧寺”。张士逊诗中说的是其前三代为官的事实。“重来”、“二纪”、“故人”说明张士逊离开故地24年(一纪12年)后又回到这里祭奠故人,那自然是他的祖上。而在乾兴寺东北两里的山上,有一大坪,那就是明朝志书上记载的郧西八景之一的“张相灵池”,当地百姓至今称为张公池。明郧阳府志记载,就是张士逊小时游玩过的地方。古代认为桐枝是凤凰、禽鸟的栖息之所,“桐孙”意思就是子孙。张士逊此前三代为官,到了他这一带更是大官,其两个儿子,张友正、张友直也当了大官,而且张友正还是宋朝第一大书法家。张友直,初补将作监主簿,调秘阁校理,赐进士出身。宋仁宗庆历初年,出任襄州(今湖北襄阳)知州。适张海、党君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襄阳,他率军抵抗,被击败,乃罢官。不久,奉召还朝,任刑部员外郎,兼集贤殿修撰;常奏事便殿。后出任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知州。时越州每年春季,聚敛钱财,大集僧道士女,作各种迷信活动,谓之"祭天"。他到任后,即下令禁绝,取所聚敛钱财,兴办教育。仁宗即位前,其父士逊曾为仁宗友,记载仁宗旧事多则。他编为《资善录》,上献仁宗,深得仁宗嘉许。精小学,工书法,善写篆籀体,也喜写楷书。据张姓家谱中记载:这六个人分别是:张育从→张裕→张廷朗→张土逊→张友直、张友正。因为出了这六个官,所以郧西有六官坪之称,据有关资料显示其祖茔应当在乾兴寺的西北方山的南面,即六官坪方面方向。而据当地老人回忆张相灵池在上世纪70年代,还有一白色的石碑,池中还有水,天干不绝,在华盖山西南一坪中间。另有张友正的儿子---张元东、宣义郎张元方也是地方官。

    据考证,乾兴寺,建于宋朝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朝真宗皇帝驾崩后,仁宗皇帝继位,张士逊为他的祖宗所建。乾兴寺现在原有的砖块仍保存,内有清朝重修的迹像。山墙上有清“咸丰通宝”样的方孔钱。估计在清朝重新修缮了的。但寺的建筑精美,雕花依然生动自然,至今仍油漆色泽如新。内有桂花树,两人抱才抱得过来,据附近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介绍,桂花树附近40年代还有一棵五人合抱的白椿树与桂花树相拥,后建区公所伐掉。古代有“摘桂”之说,即获得第一。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椿树与之相拥成形,意为“富贵万年春”的意思。

    相传附近还有一口老井。清代以后,这个寺,据说规模很大,供有很多神像,不知是否还有张家的祖先不得而知。1948年,雕花狮子之类瑞兽都在,石雕、木刻、石碑及提字,有的损坏,倒入还远的沟中,有的埋入寺底。现在在旁边还有清末时一位寺中主持的坟墓及碑。让人感动的是墓碑是其徒弟树的,这说明了这位寺的主持德望重,徒弟对其敬重有加,建立墓碑以祭之。古人这种尊敬老师,老师热爱事业、热爱徒弟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房屋现在止有三间还保持较好。每块砖上都有“乾兴寺”字样,与桂花树一起见证着这里曾有过的荣耀与繁华 ,见证着郧西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名人家族祭祀文化。见证着张氏家族忠于宋朝,在宋朝300多年的荣耀。

    张士逊之子张友正,字义祖,号存诚。他的外孙,是宋朝著名诗人陈与义。当年陈与义写他的外祖张友正的诗《跋外祖存诚于帖》:“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陈与义与表兄张元东(张友正子)的诗《次韵谢表兄张元东见寄》“平生张翰极风流,好事工文妙九州。灯里偶然同一笑,书来已似隔三秋。林泉入梦吾当隐,花鸟催诗岁不留。安得清谈一陶写,令人绝忆许文休。”在陈与义的诗中多次写到天河:《夏夜》“闲弄玉如意,天河白练横。时无李供奉,谁识谢宣城。”《均阳舟中夜赋》:“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开窗望两津,烟树何其多。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长吟宇宙内,激烈悲蹉跎。”在他的另一首文坛中《雨晴》中写道:“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夜赋》: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 阿瞒狼狈地,山泽空峥嵘。虽弱与兴衰,今古莽难评。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然无雨策,白发满头生。”他自小多次随从河南其母亲到外公的故乡玩,对母亲的家乡有很深厚感情,此诗写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一月。一月初四金兵大举南犯,攻陷上津和其母亲的老家----郧乡县。而他此时在华容,诗中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故国的忧愁。另有一首《出山宿向翁家》写的是郧乡县纸坊山,即今天郧西县天河口纸坊山:纸坊山绝顶,直下夕阳斜。却看来呼处,南北两岩花。(注:指郧县南北峰)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问我出山意,无乃贵喧哗。”他的诗还多次写到房城、房州。明万历《郧阳府志》收录了他的《凤凰山》一诗。是他在三年后1136年写的。“避兵又三年,行半天四维。但恨平生志,轻了少陵诗。今年奔房城,铁马背后驰。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厘。向来贪读书,闭门生白髭。岂知九州内,有如此山奇。”同时,他的诗中还写到牛郎织女的故事:《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韵》:“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 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 ”。

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而马安的水过凉亭,有龙王等庙。上津政府至伍峪坪方向的石嘴子处有一亭,不远处有石鼓神像。 三、反映历史沧桑的墓碑石刻文化

    由于祭祀文化的盛行,很多人为祖上立碑,上面石雕各种图案,写上碑文,刻上对联。其中邓洪伦,字叙五,邑中清同治庠生,郧西邓洪伦墓中的对联 “绿云十里三春草 黄土一堆万卷书”写的很有诗意,被很多人认为是名联。还有郧西上津历史久远,庙观林立,碑刻众多,但因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碑刻均已散失,或作为基石,或砌于农田,或垒以公路,现存者甚少。

    1、上津分府龚示碑刻。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廿八日。文记清光绪年间,上津水码头至城内,因转运货物,资方与脚夫经常因脚价发生矛盾。特按路程远近和货物种类、斤数或件数,作出具体的脚价规定。碑石背面刻有“谕尔水保,遵县牌委,稽查船只,盗贼是弭,一切帮费,自今停止,严禁私收,立法此纸”32个大字,落款为“泐石杨将军庙晓谕”。现存上津食品所内。

    2、上津孙家湾佛爷庙复修碑刻。立于清咸丰九年,碑刻记江南淮凌李明珠夫妇施地段以资香灯之事,现立于孙家湾佛爷庙旁。

    3、上津古城复修碑刻。立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碑刻记上津古城复修事宜,此碑已砌于北城外桥内。此外,南城门外还有几块修庙的石碑。

    4、上津桃园沟汪家大院宅后皇清恩赐合墓碑刻。立于清嘉庆七年十一月四日,碑刻皇清恩赐,汪公盛如和妻朱氏合葬墓志。此墓建造宏大,现保存完好。上津桃园沟汪家大院宅后皇清汪公正龙大人与妻朱氏之合墓碑,碑刻汪正龙大人之生辰简介,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三日,现墓碑皆保存完好。上津肖仙姑道观碑刻,碑记元时忽必烈兵临上津,暴虐横行,上津肖氏姑娘为保贞节以避蹂躏,上吊自刎,特建庙宇,以碑志事,现此碑在肖仙姑道观原址屋后。 上津城内黄州庙复修碑刻,立于民国八年(1919年),碑刻记黄州庙复修捐钱人姓名钱额,现碑在古城南门外。

    5、这里着重介绍槐树茅山庙碑刻。当年,清政府从镇安、漫川、上津、关防对白莲教形成夹击之势,清总兵德楞泰在现在关防总兵沟亲自督战,王聪儿战斗到最后,看太势无法挽回,在槐树阎王砭纵身跳崖自杀。茅山庙系清嘉庆三年清军镇压白莲教起义军领袖王聪儿、姚之富之后,为记此“功”而建起的庙宇。有碑十余块,现仅存数块,此仅录《德楞泰修建茅山庙记》:

    国家深仁厚泽、涵濡海内,僻壤遐陬,神人咸若。我太上皇帝,圣神天纵,乾建寿康,奋扬英武,赫濯声灵。正教方昌,邪说悉屏,天下咸尊王路焉。仰惟八征著福,十全纪功,六十年于兹矣。我今上皇帝,继承纯佑,笃祜凝庥,民生其间,沐日浴月,鼓腹含哺,宜何如,户颂衢歌以鼓舞于无尽。乃有倡伪邪说,潜谋不轨之徒,蹂躏民生,宜天讨所必诛,亦神人所不赦,彰彰不爽也。岁在嘉庆丙辰,楚襄之界有逆匪齐琳倡附,匪徒已被歼诛。其妇齐王氏又复率其党姚之富,继起相济,纠集亡命,潜滋焚扰。朝廷赫怒,王师下征。首逆惧而遁逃,历楚疆秦蜀,逾年未靖。岁戊午,天子发劲旅三千,命余与广州将军明亮,督同川粤绿营各兵,环次而蹑捕之。睿谟远运,洞烛几先。余凛承帝训,督师追剿。始于汉南,延及楚北边界。戊午三月五日,连破贼于茨河,载殛于莲花池,又破之于两河口。余恐贼潜遁,先于漫川关饬督都统赛冲阿、温春等,驰赴设伏掩击之。贼复走三岔河,及郧西界。时三月六日也。我师乘胜逐北。时已日夕,微雨继作,有阻余行者,余不顾也。会楚抚汪新、亦饬郧守王正常,郧西令孔继檊,简练乡勇,分堵要隘。贼左右冲突不得出,及弃马登茅山,攀高援而上。岭高壁陡,悬崖千仞。官兵遏其南,乡勇阻其比。转战三时,贼度不得免,乃自投岩,官兵蹑而殛之,遂骈诛二逆于岩下,搜捕余党,就戳者七千余,生擒者一千余人尽斩之。是役也,将士争先,乡勇用命。而余谓奸邪遁窜,恶贯满盈,皆由山神护佑,默相潜扶,天夺其魄,群丑尽歼,是神之灵爽不可忘,宜列祀典,以明所自。记有之:“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余愧不文,爰捐金饬邑令孔继檊建祠山麓,春秋祀飨,以彰天子之威灵,百神之助顺焉。是为记。

    大清嘉庆戊午(1798)三月

    六郎龙泉寺的碑文,还有保存记述了作为“郧津大观”的六郎龙泉古寺历朝修建情况,及其宏大规模。其中唐代1块,明弘治、嘉靖,清乾隆、道光年间维修的石碑,2000年以前尚有十多块块保存完好,但前几年修公路、及学校维修没有得到保存,受到毁坏。六郎还有一处石刻,那就是六郎乡政府向龙泉方向大约1里处有一块大磨石,上面有凿大磨的印迹,刻有“印章”和“永正十年封”几个大字。据说这块石头可以挡住上游陈家河的来水,以保护下游上百亩良田,但此石是大青石,可以凿大磨。一家要凿大磨,一家不让凿,两家为此而争得不可开交,尹吉甫来巧断案子,双方息讼言和,并在此留下封印,无论任何人不得动此石。但查了有关资料,没发现中国历史上有“永正”年号的。

    6、夹河清代一品诰命夫人墓碑。在夹河镇陡岭子村七组广山脚下一处密林中发现一座清代一品诰命夫人墓。据介绍,这在郧西尚是首例,此墓为研究清代郧西的丧葬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从碑文上看,此墓是清光绪年间皇封一品诰命夫人陈氏之墓。据当地老人介绍,墓主人是光绪年间陕西总督吴丰昌之母。吴在陕西发迹后,从陕西雕凿好墓碑运回郧西建造此墓。墓碑由碑碣、门方、门眉、碑帏、门围组成,仿人间房屋大门建筑。墓脊雕刻两条鲤鱼造型,预示鲤鱼跳龙门之意;墓帏之上雕刻龙凤组成的鸟虫文字“福”,预示为龙凤呈祥;下檐板雕刻有5位人像,预示为五子登科;墓联两边门围上刻有二龙和象虎等图案,预示为龙腾虎跃;因墓主人是女性,故墓顶有一圆形“月”字。整个墓碑布局精巧、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别致细腻、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鉴赏价值。

    7、郧西孟川的抗法民族英雄万本华的墓碑。万本华(1864~1917),字荣斋。湖北郧西店子越泗河人,1864年,川滇农民起义军蓝二顺部过境郧西,拉其入伙,至陕西山阳—带叛逸投清,先当长夫,后补正勇、什长、哨官。 1868年随军镇压陕、甘回民起义,1876年随军入新疆平乱。中法战争中,在基隆要塞与敌浴血奋战。甲午之战时,参加烟台等地战斗,攉山东曹州镇总兵,后经山西奏调募统晋威五营。八国联军事起,应调入卫京师,及至,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已西奔,万本华率孤军一营与敌激战于广昌(涞源),杀敌甚众,后在陕西统帮练军,不久归养,病卒。其墓在香口乡孟川,此墓碑记载了他一生事迹及清政府对其的褒奖情况。是郧西又一历史名人。其传奇故事,在郧西流传,相传在基隆时,一夜法敌来侵,已围住中国营地,万由于肚疼不适,起夜小解,见敌人众多,急中生智,点燃三支火炮,歼灭敌人数百。取得了重大胜利。

    8、 清朝郧西县令秦国龙的墓碑在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发现。其墓被修公路破坏,至今秦国龙御史的龟驮碑被弃在公路里边,形状完好。秦国龙(1667~1738),字卧子,号冰谷。1700年(康熙庚辰)科进士,先后任湖广郧西县令、户部陕西司主事、钦差、云南道御史、巡视东城。历掌陕西、山西、山东、浙江政事,改授福建按察使,升福建布政使。其中任郧西县令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 秦国龙任职所到之处,注重以身施教,严管官吏。在任陕西司主事时,有些冗员胥 吏办事拖拉,公文积压。他建章立制,及时督察,使吏员不敢再懈怠。对禄来仓稽查尤为及时,为达帐物相符,常挑灯夜战,使奸滑胥吏无空可钻。任福建布政使之际,正值台湾朱一贵反清义军被初平,人心浮动,秦国龙就言传身教,尽心安抚,使社会秩序很快稳定。

    秦国龙性敏捷,办事干练,处处关心百姓疾苦。发现郧西县西部居民为用水困难,就根据灌溉面积,将水分为三漕,排定用水次序,派员监督,因而民不再争,有序用水。当地历来执行以丁口纳粮,官吏又好从中暗加,造成民不聊生,就请上司允许,改为以地亩纳粮。当了御史后,先后巡视有关省,认为郧西县、浙江省以地亩数代替丁口纳粮符合康熙朝规定。他就上书朝廷,建议全国施行,大大减轻无地百姓的负担,稳定了全国大局。

    秦国龙为官清正,勇于职守,深得康熙、雍正两朝皇帝喜爱,多次召见。康熙五十二年,逢康熙六十大寿,其父母、妻子被邀请参加寿宴。雍正元年,朝廷考察各科道员政绩,秦居第一。由于在职劳累过度,身染消渴症,59岁恩准退休,优游泉林13年病逝。享年72岁。这位千里迢迢到郧西为官的清吏,在清代《郧西县志》中有清楚记载,也是郧西大地上走出去的一代名人。

    此外,上津七里峡因为人迹少至,故而寺庙仍保存较好。还有一些石碑。店子镇的白塔,虽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屹立,见证了郧西的建筑艺术。夹河的金峦山上的灵官殿、观音的天寿寺,土门的三台观、三官洞的祖师殿等许多庙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石碑,庙。天河口乾隆三十四年修关帝庙碑刻,上书“胜地留芳”四字,下面是捐款人的姓名。这些建筑的艺术与祭祀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郧西的文化财富,需要加强保护。还有王聪儿坟等都具有历史意义,其中的祭祀文化和历史文化都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丰富多样的郧西祭俗

    郧西祭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一时半会,难以道尽,在此只有挑几种,说一下。

    1、春节期间的祭祀。除夕晚,郧西人,大多一家人围着火堆守岁,火要烧得旺旺的,这个习俗叫“三十的火”。神龛上点燃香火,放着干果,放三个酒杯,叫敬祖人。除夕夜还得烧香点蜡——灶膛里,还有祖先坟上。正月十五晚上则要给祖先坟上点灯。晚上,孩子们打着灯笼,从村南头耍到村北头,很是得意的样子,这叫“十五的灯”。有的地方还要在祖坟上点七夜灯,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十三、十四、十五。以纪念祖辈养育之恩。

    郧西农村讲究“出天行”。所谓出天行,表示辞旧迎新。大多是在早上太阳升起之时,或者提前看好的吉时,一家人换好新衣服,全部走到门外,根据属相和方位,摆好香案,摆上猪头肉,蛋、圆果等七种果子,年长者要整好杯盘,饮“交天酒”,表示天长地久,永远幸福。蛋、圆果表示一家人团团团圆圆,猪头肉也叫猪头祭,是郧西乡下一种比较隆重的祭天地仪式,以求保佑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拔得头筹。七个盘子表示心想事成,因为郧西讲究七成八不成之说。农村里多数要外出拾把柴禾,意即“空手出门,抱柴(财)归家”。出天行后,一般要到井里担水回家,叫“挑金银水”,把家中的水缸挑满。出行之后,新年不挑水,如果要挑水还要拿香纸到水井边烧后,再叩头,向龙王爷借水。体现了郧西人对水的一种爱惜与珍重。天行出罢,各种神祭罢,回到家中,面对神龛,再摆上果,酒杯祭祀祖宗。敬祖宗用三个酒杯,筛三次酒,五个盘子。表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人日。正月初七,称做人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把灯开着,庆祝人日。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以前这一天,到处祭祀表演,放烟火,或者在家中烧上火,点亮门灯,以求“天照应”。

    2、隆重庄严的祭龙灯、祭狮子的习俗。郧西的龙灯有火龙(也称纸龙)和布龙两种。上津多玩火龙,郧西多玩布龙。龙灯开玩之前,先要祭龙,也称开光。上津多在正月12晚到附近大庙,平常多在杨泗庙“祭灯”、祭狮子。此前龙灯眼未打开。正月十二的傍晚,龙灯全部仪仗150多人关系红绫,聚于庙前。由首人登台高唱开光祭词:“东接东海龙王,南接观音慈航,西接西天佛祖,北接太君老上,中接玉皇大帝,带来四大天王,大圣、哪咤都请来,二十八宿全接到。一求瘟疫不起;二求风调雨顺;三求五谷丰登;四求六畜兴旺;赐福人间苍生,保佑国是隆昌”,台上唱一句,台下队伍和观灯的人众一齐应声喝彩“好哇”。喝彩后,杀鸡祭天祭神,揭开龙眼,首人高喊“点光咯”,顿时鞭炮齐鸣、烟花齐放,锣鼓声声,小号伴奏,烧纸敬香。祭灯仪式隆重,还杀鸡,用血祭。全部灯笼118盏一齐亮,两匹火狮开道,也称打场子,可以摸狮头,但不能让它踢中你,否则认为不吉利。一对排灯(也称主灯)随后,排灯内安两个灯盘,蜡烛各1支,一灯上书“风调雨顺”,另一灯书“五谷丰登”。亮狮一对紧跟,灯盆一套依次,盆上放一香炉,上插香柱,龙灯放在灯盆中间,两人抬着,百姓在此敬香,奉喜钱,喜钱无论多少,主要是图个吉利。灯盆之后是乐队。后面是龙凤旗4面,龙旗绣有波涛图案,画着青龙出海;凤旗绘有凤凰梧桐,牡丹衬之。旗杆上各有一小灯笼,背插四杆蜡烛,寓意龙凤呈祥,鸾凤和鸣,福寿康泰。万民伞一把,花鼓灯12盏,上画猪、牛、羊、兔、鸡、鸭、桔、桃、金瓜等瓜果,寓意六畜兴旺、瓜果飘香。后面芭蕉扇1把,顶部画南极仙翁配以喜鹊、红蝠、仙鹤、花鹿、意为喜气盈门,洪福齐天,长寿不老,衣禄丰足。督都旗1展,上书“国泰民安”四个大字。旗上四支蜡烛。蛟1对,顶有红冠,盘于竹竿,绿头红身,内点五灯,蛟在龙前一龙九蛟,意为子嗣繁衍。最后是火龙,用竹编纸糊,着以红绿各色画成龙的模样,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近两人高,眼耳口鼻齐全,龙头前有一大“红珠”引路。龙身加龙尾共12节(闰月13节),各节用红布相连,一人举一节,活龙活现。祭龙当日,全体队伍只顺街而过,龙头不扭,龙尾微摆,只放炮接灯,不放烟花烟灯。街道两旁家家摆香案,猪头祭,或者摆上干果,斟三盅酒,点燃香表,迎接天神和龙灯的到来。十三起开始玩龙灯,十五正会,珠引龙赶,上下翻滚。挨门挨户戏玩。凡龙灯队伍不能到达的狭街小巷,主灯要挨家上门道喜。十六烧灯。此风,以县城、土门、黄云、上津等平川集镇为甚。布龙,亦称“站龙”,用红绿布缝成水桶粗布袋式的龙身,长10余丈,贴上彩色鱼鳞甲,另扎有龙头龙尾。白天出灯,在街道广场转动戏舞,亦燃花炮,但不准烧灯身,以备次年再用,以郧西县城历史最久。

    郧西县城元宵节前出灯称“花灯”,节后出灯“称太平灯”,与上津的玩法有所处别。花灯小型多样,除龙灯、狮灯以外;还有挑头灯,也称掌扇灯;牌灯、挑担灯,即是横挑两个花灯;刘海灯、三星灯,为福禄寿三星;五兽灯,为麒麟、狮、虎、象、犀牛等;太狮、少狮灯、云头灯等等,灯队中还有文娱活动,如闪花灯、插蓬船、老背少、踩高跷、打莲厢、舞龙、舞狮等等。一般是几十至一百多盏灯火不等。太平灯还增加神像灯,如八仙灯、五狮灯等等,灯队前有“天下太平”四个大亮灯。两条滚龙之后,增一条花龙,花龙后有四个虎头牌灯。虎头牌灯有“辅正、驱邪、肃静、回避”八个大字,后面是彩船,最后是一顶宝盖亮伞。灯和船要户户到,龙能到则到。每家都摆香案,放炮迎接,热闹而隆重。

    3、土地会。就是为土地神做会。据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婆的生日,八月十五是土地公生日,这一天农民轮做“土地会”。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祭祀土地。最初的土地神是社神,后来人们还将一些去世的名人奉为当地的土地神。敬土地神的日子称“社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立春后的社日称春社,立秋后的社日称秋社。郧西的土地会,与会者交原粮二升,会首上午将土地神捧回家,香火供奉,下午送回庙中。土地庙多在大树下、岩边高台上。中午会首设宴款待民众。因为土地神级别低,因而与人们较亲近。百姓通常都给土地爷配了老伴,叫土地婆婆、土地奶奶。土地爷地位虽低,但办实事、好事。郧西甚至还流传着人如果你为别人做媒成功100个或者做好事100件,死后就会成为土地神的说法。

    还有关于喜欢土地公的传说。相传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愿望与抱负.土地公回答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坚决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 ”土地婆反驳道:“如果大家都变成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 ”一句话说得土地公哑口无言,并打消了这个原可让世人皆大欢喜的念头,也正是因为土地婆的反对,人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差别。所以有的地方的人们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因而不肯供奉她,但却对土地公推崇备至。但也有人认为土地公与土地婆都有道理,有的土地庙对联写为:“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还相传土地管人的生和死,小鬼要人死必须先经过土地,然后才能到某人的家中,经过门神后方才能去拉人的魂。当然这是不存在的,但能解释土地庙之所以多,土地神、门神受人敬重的原因。郧西的土地庙中我见到的对联,还有“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等等。

    4、龙花会等庙会,既是祭庙盛会,又是经贸大会。庙会在郧西保存较好的有观音的花龙会,关防、庙川的庙会。除此之外,以前上津、六郎、郧西、马安、夹河等地都有庙会。庙会内摊主卖的基本上是锅碗瓢盆以及烟脂等日常用品,鞋、帽、姑娘家绣花用的针头线脑,以及绣品,画好画样子的花枕头。大姑娘小媳妇在家没事就做针线活,花样子是她们离不了的用品。其实花样就是用薄纸剪成花鸟鱼虫或福禄寿喜等字图样,买回后照样画在布上,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出各种美丽图案,或绣在鞋面、枕头、衣服上作为点缀,因此很多大姑娘小媳妇都来土地庙挑选自己喜欢的花样,边挑还边交流,场面很亲切很热闹也很有意思。特别是那些要出嫁的姑娘,要提前为自己的心上人精心绣上一对鸳鸯枕头或者花鞋垫那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事,她们得好好准备,用心挑选。还有就是一些儿童玩具和用品花样较多,如拔浪鼓,小喇叭,蛐蛐哨,皮影纸,各种人物面具等,女孩的头绳、头花等很多玩具和食物,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各种庙戏和杂耍、猴戏也粉墨登场。其中有练武把的、耍叉的、卖大药丸的、变戏法的,吞铁球的,手指断砖等,吸引着人们参加庙会,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观音的龙花会,每年三月十五举行。很多人在祭祀观音老母的同时,要到集镇上去进行商品交易。观音龙花会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相传,宋淳化年间,东海一条白龙因错行了雨水而被龙王贬下凡来,降落在观音庙附近的卧龙岗(今观音供电所位置),沦为值日神,体验民间感受。此时,正逢春日大旱,滴雨未下,方圆千里,无法播种。白龙突然降此,百姓惊喜交加,纷纷跪地求拜。人们用九十九张竹席为白龙搭建凉棚,请三十三户戏班为白龙唱三天三夜大戏,祈祷天龙降雨。人们的真情感动了观音菩萨和东海老龙王,於农历三月十五日降下了救命春雨。这雨下了三天又三夜,降了三犁三分墒,滋润了周边四省十八县,惠赠了人间五丰年。天河水位因雨上涨三丈又三尺,白龙顺水游入汉江,在天河口畅游三圈又三趟,恋恋不舍地在汉江河边的石壁(今白龙崖)上吐下白色印记(今已变成雪白鲜活的奔龙化石,人所共知)后腾江归海。为了感激龙王的恩德,人们将三月十五日前后一周定为龙花会。此外,庙川的庙会,也很隆重。每逢农历二、五、八,赶集的商贸习惯。

    龙花会,意为繁花似锦,祥龙集会。这一天,周边陕西、四川、河南婆姨、商贾、戏曲......都在这里云集。或相亲或赶集或听戏,古老的集镇万头攒动,宽阔的河面商船林立。

    时至今日,每逢古历三月十五日,天必降雨,人必唱戏,商必赶集。龙花会赶集的习俗不仅流传至今,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成为观音每年经济、文化、科普、技术、信息交流,业务推介,人气提升,要人聚集的重大盛会。

    5、上津清明插柳的风俗。在郧西上津一带,清明插柳,族人杀牲,行展墓礼,剪纸为幡,插在坟头。据说先插,祖宗先到扬州坐上席。其实,这与郧西、上津一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关,历朝历代战乱都会波及到郧西。特别是南宋时期金兵南下,在此大开杀戒,很多人至死都很想念故国,当时,南宋都城在杭州,子孙们在清明节时,告慰列祖列宗,以激发收复故国的决心。正如陆游诗中所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这一习俗形成的历史潮流原因。夹河有五郎庙、六郎有杨六郎石,又称将军石,就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抗金将领们。天河口有孟良、焦赞寨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祭祀。香口乡还有岳王庙,据说岳飞是二月十五那天的生日,过去很多人都要到那里为他敬香。这些都说明了郧西人具有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6、 郧西汉水、天河、金钱河流域赛龙船。五月端午竞龙舟,过去在天河口,夹河,羊尾都赛龙船。 举办龙舟赛是端阳节的一项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屈原,迎屈原神游天河。天河口的架船老人们讲,过去每年五月初三开始,就开始划龙船,把船用彩绸扎成花船,锣鼓喧天,龙舟竞发。还喊着号子,“从五月初三到初六,连划四天,有时甚至出现举火夜赛的盛况。还和对岸的郧县、白河县城共同竞赛。给端阳节带来浓郁的节日气氛。各地的龙舟都有固定的颜色,郧西大王沟、老官庙为黄龙,白石滩为青龙,天河口为红龙,白河县据说是红龙和白龙,据说色彩上是有讲究的。龙旗及水手衣服等要与龙船颜色相统一。各舟中选备挠手二三十名,载大鼓、巨锣各一,舟尾装以长棹,由二三人共操。同时,组织者选大船三五只,一并抛锚江中,拉满彩旗,称作彩船,供龙舟赛指挥和后勤服务之用。

    节日前几天,城乡的大街小巷便相继有各种各样的香包、花裹肚及雄黄、香面和变蛋出售,包粽子用的笋阔叶、蓼叶、苇叶、马兰草、棕树叶(用于捆绑粽子)、糯米、大枣、红豆也陆续上市,满街一片浓香。一般家庭都在初四下午包好粽子,夜间煮好,正赶上初五早上吃或馈赠亲友。同时还要煮一些鸡蛋和蒜头之类的食品。

    节日的早上,人们争相起早,去河边、水塘、堰渠边和坡边沟岔拔水菖蒲,采撷艾蒿、车前草、茵陈等中草药,这些活动人们称为拔“百把草”。据说这天百草为药,尤其带露水的药力最强。传说菖蒲是屈原的佩剑化成的,插在门上可以驱邪避疫,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上插上艾枝和菖蒲。

    端午清晨,儿童们佩带着用中药甘松、山奈、白芷、川芎、当归等为香料作的香包,手腕、中指根甚至脚腕都拴上用五色线搓的并用雄黄酒泡过的“花花绳儿”,戴上花红肚兜,女孩子头上还要戴石榴花。端阳节的午餐也特别讲究,家庭的宴席规格仅次于春节。人们吃粽子、鸡蛋,屑雄黄和酒点小儿面颊,还要给每个人的耳朵、鼻孔抹雄黄酒,在房屋角落里喷雄黄酒,谓之避疫。那天走到哪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艾叶、粽子、散子的清香。

    端阳节还是男女青年定亲过门的好时机。这天,青年男女要互相赠送香包,女青年常在节前要做许多精巧的香包带在胸前,或互相观摩,或互相交换,或赠送知己,也常有男女互相嬉戏,抢夺香包的。已定亲的男青年要到未婚妻家中给老人送上鸡蛋、粽子、酒、绿豆糕、炸油糕和衣料等物,送给未婚妻衣服、头花、花线等,称为“送端午”,也称为“追节”。女方则送男方绣花鞋垫、鞋等相应物品。已经结婚的,娘家接夫妻和小孩回家去过端午。

    在郧西还有一个让我感到奇怪的传说,那就是说屈原出生在郧西原六斗乡与香口仓房、孟川附近一带(现在属香口乡)的一个叫构家河的地方(注:构家河,笔者据传说者音译),不知有什么依据。据那个弹棉花的老人讲,说当年楚国与秦国战。楚国败后,楚王割地求和。在登云黄金山还是火荆山一带,(据说是郧西的一个地名)签订盟约,要割掉郧西和汉中一带与秦,屈原不愿意家乡沦陷,日夜从小道追赶使者,想说服使者,不要中计更不要签订盟约,可是当他来到汉水附近一个岭上,(据老人讲,此岭后人称为大夫岭,不知在汉水的哪里)听说盟约已经签订,将火荆山(或是黄金山)以西的地方给了秦国,秦王退兵。听此消息,他痛不欲生,望着故国,写了一些诗,并大骂使者。回国后,他与楚王也发生了争执,楚王一怒之下将他发配,屈原后来悲忿之除,就跳江了,人们为了纪念他这一天划龙舟。据说还在此不远的什么地方建有碑,还有华表什么的。也许这只是个传说,也许有什么依据,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在此略述,以供有兴趣的研究者去寻根探源。

    7、宋元以后,郧西民间也有了关王、武圣庙会。关王庙会一年有三次:五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四月八日。平时的祭祀在会馆里,据说过去上津的武昌馆、山陕馆,上津县南三里有关圣庙,郧西的江西馆、河南馆及很多庙中都有关帝像,专门的庙只有天河口垭子和土门镇的关帝庙、上津有关帝庙。商人做生意,签订合同之前要到关公像前,刹血而盟,或者是起誓面盟。相传四月八日是关羽的生日。五月十三日是磨刀日,相传关羽那把青龙偃月宝刀,每年要用天河的水磨洗一次。据说,有一年久旱无雨,无法磨刀,关羽便舞刀大怒,连龙王都害怕,只好传令下雨,让他磨刀,同时也解除了荆州的旱情。据说以后每年的五月十三天上至少都要下几点雨。农村说是龙王爷来“应点”。

    8、 孔庙和对孔子祭祀。这孔庙主要是在学堂附近。相传孔子是10月9日生日。过去上津、郧西儒学、社学附近都设有孔庙。六郎龙泉寺学堂都设有孔庙。上津还设有蒙泉书院,在上津县治东山龙王庙方泉,明嘉靖17年,知县罗衣建,以前上津“取高科者,皆种于此”。这些庙都在明伦堂边上写有“进德、修业”取意于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过去很多人还在孔子生日这一天把书放到香火边上祭着。尽管古人很多提倡读书在修身养性,至于功名不功名,只在顺其自然了,但是仍有很多人沉迷科举之中不能自拔。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明代郧西县人,这位执着于科举的文人,只是杂科举人。也就是他是“经义”、“诗赋”等科之外的举人。其名在《郧阳府志。郧西县》有载。不过他并没有真疯,而是当上了一名巡检,相当于今天次县级、科级政法干部。同时,与文化有关的祭祀活动还有六月六日爆书晒衣的习惯。

    此外,六月六日为杨泗将军诞辰,沿河祀神演戏,舟船争胜。农历八月十五,此日月夜之时摆月饼、青果、望空祭月。各家设酒宴合家团圆。十月二十八日传为城隍诞辰,戏剧连台,香火满道,士女杂沓,靡不费资。腊月八日各家各户调粥扫舍,大寒节扫墓,祭祖等等,丰富多样。还有才出生的小孩第一次过河要向河中投硬币,以求河神保佑孩子一生过水时平安无事。孩子出生、周岁时祭娘娘,求子女时祭送子娘娘,结婚纪念时夫妻双方祭月老,过年时给牛做饭,头上系红绫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五、庄重严肃的郧西的祭奠文化

    郧西人重视孝道,重视对祖先的祭祀。郧西人家中,厅房正中或挂香火、或者祖宗的牌位等,而且相信轮回报应,劝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人死后,会有阴魂,逢年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会在那里虔诚地祭祀和缅怀列祖列宗,摆上贡品,焚香化纸。每逢清明节,大寒节、春节、七月半等节日都要举行隆重祭祀活动。

    郧西的丧葬文化。郧西丧葬遗俗庄严隆重,包括备丧、送终、倒头、报丧、设灵、入殓、佩孝、哭丧、吊丧、守灵、唱孝歌打转鼓、开路做道场、观灯,三奠酒、闭殓、出柩、安葬、烧怕火、护三、祭七、回秧、周年祭、三周年祭等,程序繁琐,郧西人对死后的安葬颇有讲究。相传古代这里人死后是钻洞安葬,至今仍流传着老人洞之说,传说中古代的上津被夷族征服后,强行推行把将老而未死的老人送至老人洞,让他饿死。后来受到上津人的反抗,废除洞葬,仍沿习上津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上津人的葬坟,讲究风水,讲究龙脉,后有来山,前有向山,这种讲究不能一概视为迷信,至少它体现了一种地理学上的考察山川地理环境,包括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因素。他们认为“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行上是为生气”。讲究后面有来山,以防土葬水洼地,遭受水浸,木棺及尸体腐烂变快。前有案山及向山,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崇拜,有风有水的自然环境,才富有生气。同时丧葬讲究水法,“水收边河面寻地,水收边不可下”,是因为金钱河水缓缓向南注入汉水,正符合中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质特点而推衍出来的道理。同时这里的丧葬讲究占穴,认为墓地要干燥,土质要好,喜地势宽平,局面阔大,前不破碎,坐得方正,襟山带水,或傍林倚石,周无坑穴塘库,远离住户,要求坟墓地质要好,避免污染,反映了他们重视环境的思想。

    这里的人死后爱做道场,关灯,点上七七四十九盏灯,为死人超脱亡魂,这里在东汉时期信五斗米道。张衡、张鲁父子就在此传道,自称天师,后降曹操,称“天师道”,魏晋时期李特在今郧县及金钱河一带利用天师道起义,对上津影响颇深。

    人死后为其烧“灵屋”,“金银山”,是古时候生产力低下,有许多人活在的时候,终生住草棚、岩洞,无好房子住,就把美好的理想寄托在来世,希望到天堂后住上楼阁,“逍遥宫”,有钱用。最初是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体现的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意识。

    这里人死后,亲朋好友自发地去吊唁。有“死人为大”之说,不管邻里平时有多大的矛盾,事情有多忙,他们都会在此时心存悲悯,忘记不愉快,去帮助料理丧事。有会唱歌的,就去唱孝歌,有的是为死者歌功颂德,有的是劝人为善,有的是歌唱古人,勉励后人。当然也有一些消极的,如:“人活在世上没什么好,说声死了就死了”等。有“人死众家伤”之说,就体现了上津人之间相互团结,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最忌讳在别人死丧期间笑呀,或寻开心之类。人在死后会做七,守七,共要祭祀七七四十九天;死后守孝,有做周年之习,表现了上津人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孤寡老人,邻里也会在其死后为其打鼓守夜,唱孝歌,直至入土为安,体现了上津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传承。

    湖北口回族按照伊斯兰教的信仰理念,丧葬的仪式比较特别(信仰中对人的死代表着该世的完成和下世的开始,死者留下的只有尸骨,理当回归大地),因此葬礼相对简单。回族中死去的人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一律实行土葬、速葬,遗体在家停留不得超过三天。

    死者不穿生前衣服,不带任何殉葬品。寿木一般用长七尺五寸左右的木板做墙和盖,不用木料做底。死者用二丈八尺白布裹体,俱以子午(北南)向安葬,坟墓除立石碑外一般不作过多修饰。死者咽气后,由亲属将其遗体移于公用的木质洗盆内盖上白布,焚香,始可举哀。殡葬前,用温水洗净遗体,缠上新白布制成的简单寿衣,安放在平时安放在清真寺里的公用“榻布”(即丧轿)内,请阿訇领亲属在堂前给死者赞“者那在”,即向真主祈祷,向死者念悼词,举行告别仪式,抬“榻布”出殡送死者人土,不放鞭炮,不用乐器。

    回民的祭奠文化 。回民在纪念祖先时方式也比较特别,上坟祭祖一般在斋月(穆斯林斋戒的月份)的前月,做丰盛饭菜请阿旬带着家庭男子去坟地逐个念经,也叫“走坟”,以示后人不忘祖先。上坟时只念经而不培土,旨在纪念与缅怀。

    人死后三天、七天、四十天、百日、周年,亲人请阿旬至坟地念经(也可在清真寺或家里),并做“油香”(油炸面饼)以及丰盛饭菜,召集亲戚及邻里来家里聚会,向穷人舍散“斋卡提”(回族穆斯林根据自己收入或完成某种意念而向穷人施舍财物),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郧西的祭祀文学艺术作品。郧西悠久的历史,以及郧西自古在军事上、政治上的重要地位都有使得文化十分繁荣,祭祀文学也十分发达。郧西人在祭奠时,在送花圈、送礼时,还送挽联,写祭文。在历代郧西县志、郧阳府志及在郧西做过官的达官贵人的文章中都有祭文出现。甚至在郧西的很多人的家谱中,也有悼文出现。如明代王世贞《祈雨文》、《谢雨文》、《祭温宪副文》短小精焊,充满真情实感。明朝无名氏〈重修上津县志碑记〉、记述了明成化年间,上津知县程瓒重修上津县署的事迹。明洪文翼的《郧西城隍庙碑记》明黄翊的《郧西县新治天河记》、明朝保春的《郧西千工堰记》等都是优美的文章。这里面需要指出的是郧西祭奠文化过程中有大量的民歌保存完好、戏曲、剪纸和纸品制作流传。如,《十二个月唱古人》,《牛郎织女》、《齐王氏大战白岩寨》、《三十六朝》、《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氏女对金刚》等一批民歌内容都还比较健康,对我们研究郧西文化很有价值。本人《上津戏曲》一文有所介绍,这里就不介绍了。其中有些民歌既有缅怀前人,劝人为善,净化人的心态的一面,也有宣传佛家的轮回报应说以及神不灭论等唯心的、迷信的。既有很多艺术因子蕴含其中,也有一些低级的东西充斥其中,我们需要用扬弃的观点来对待它。郧西祭祀兴做纸祭品,不仅会制作花人、花马、布影戏木偶、灵屋、清明吊等各式剪彩纸,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六、郧西的祭祀与制造业、商贸业的发展

    历史上,郧西祭祀活动的频繁,祭品的大量运用,人流物流的大量聚集和郧西本身得天独厚的风景、古交通条件,都带动和促进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酿酒、火纸、皮纸、香、蜡烛、麻油、桐油、生漆、祭器以及绘画、剪纸、家机布、土布、蚕丝、纸伞、祭器的制作,特别是铜器、银器、纸品制作都很发达,大大促进了商贸业发展。仅郧西天河口清代和民国时,有名的商号有天河口的“兴盛和”、“福兴仁”、彭家湾的“隆昌泰”、郧西城的“德兴顺 ”、天河口的“顺兴玉”、花瓶沟的皮纸坊“顺兴隆”,油坊、杂货、药铺的“顺兴政”、山货贩运、百货批发,顺兴厚、顺兴和、顺兴先、顺兴昌、顺兴常(常记)、顺兴隆(隆记)、顺兴元(元记)、顺兴永(永记)、顺兴成(成记)、顺兴久等,可以想见天河口,日作为水码头,店铺林立,银行、邮政、商号、驿站林立的繁荣景象。正如天河口的老人们讲,天河口是因为水路而繁华,是因为公路、铁路的通行,才逐渐退褪去了往日的光环。夹河、天河老房上还可以见到一些商号的字迹。《武昌府志》和《陕西通志》等志书中都有郧西桐油和火纸、皮纸贸易的记载。

    上津的祭器制作也十分发达。有一份明代的上津祭器清单,很多东西都没见过,这里列出来:祝板一、爵一百五十七、登五、硎二十、簋四十一、笾百八十四、豆百八十四、酒尊五、篚九、酒尊桌三、牺匣八、香案十七、木盘二百一十、香炉十五、烛台四十五、供桌四十三、毛血盏八、毛血盘八、锅八、悦巾三、酒勺五、盥洗盆架各方、桶八、盆四。还有朝祭服图等书,以及黄红绢帐花瓶烛台,这些祭器的制作在上津北街都有制作。今天很多东西离我们已经远去了,但可以看出当时祭祀活动以及祭器制作水平。当然也从别的地方进口一些瓷器及各种物品。

    精美绝妙的弘治大钟和原龙泉寺大钟。“郧阳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天里头。”提起这句幽默风趣、韵味十足的民谣,古郧阳府人人皆知,说的是郧阳弘治大钟。在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中,钟鼓楼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郧阳府的钟鼓楼建于明朝正德九年,即公元1514年。钟鼓楼为三层楼台建筑,高约25米,是郧阳府最高的建筑物。弘治大钟本为报警聚众之用,古时,匪灾、火灾频繁,弘治大钟因此在古代城市的防卫、安全工作、报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成语,描述了中国古钟的鸣响不同于西方使用钟舌从内壁敲击,而是用钟杵从外壁碰撞。弘治大钟的钟杵粗如水桶,一击之下,激越、磅礴、沉雄、嘹亮,带着恍来天外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感,一声声响彻百里郧山汉水。曾经悬挂钟鼓楼上的这口大钟,建造于明弘六年,即公元1439年,比钟鼓楼还早20年。弘治大钟是郧阳府上津县(今郧西县上津)全体僧众及官吏献给郧阳府的贡物。由郧阳府上津县清明寺主持僧广淙等人发起,上津各山寺主持协同化缘募资。上至上津知县程瓒等35名官吏绅士,以及其他善男信女598人,都为造钟给予资助。化缘募资共得铜铁五千斤,交毗邻的陕西金火匠人陈福、陈玲精造。弘治六年,大钟铸成,并贡奉给郧阳府。弘治大钟重5000斤,为铜铁合金,其工艺精湛,形状美观,令人叹为观止。钟的顶部镶着双面龙头,龙口紧衔钟身,悬持得十分稳当。钟下部呈莲花状,并交八卦图形铸造在其中,所以这口弘治大钟的真名叫双龙衔顶八卦钟。弘治大钟的钟身上镌刻着大量的文字,楷书居多,兼有部分小篆。这些文字不但真实地记录了这口钟的募资者、捐资者、铸造者以及铸造钟的时间,而且使大钟的外表更加美观。弘治大钟铜质致密而坚固,庞大的钟体上没有发现一个“沙孔”,没有一丝裂缝。弘治大钟凝聚着郧西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血汗,在冶炼、铸造、声学和力学等方面的高超水平。以及郧西祭祀文化的繁荣。这口铜铁合金的大钟非常坚固,虽经500多年的风雨仍完好如初。现存于郧县文化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郧西的人祭祀用品主要涉及到祭祀食品,包括六畜,又称牺牲。主要是牛、羊、鸡肉。狗肉,在郧西很少用于祭祀,在郧西有“敬了三年斋,一盆狗血淋”,说的是狗肉厌恶性大,是大不敬。同时还用五谷作祭品,新鲜的果品蔬菜,斋祭中以果品为主,那就不用肉类,用果品,祭祀中要顺者为敬,比方说有的人活着吃斋,百年之后其子女就会用斋祭。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中的常用祭品。而且郧西人在祭祀过程中爱惜粮食和食品,有“心到神知,贡献人吃”的习惯。在祭奠死人以后的馍,让孝子们抢回去,说抢得多发旺,有利身体健康,实际就是怕食品浪费想出的办法。这里说一下,如果确实坏了千万不要吃啦。

    郧西很多人用土法酿酒,很有意思。过去郧西的酒器很发达,黄山郧西宾馆处去年出土的汉代酒器,反映了郧西用酒的悠久历史。在郧西六郎乡的麦子酒,甘蔗酒,六斗、三官洞的苞米酒,店子、关防的拐枣酒,都很有名,味美可口。另外还有各乡镇都有柿子酒,郧西的山葡萄酒,曾经远销东南亚,很有名气。此外还有红薯烤酒、饿饭的年代还有人用山上救命粮野果或者山楂果、苦李子、八月炸果子,婆娘腿柴果子、苦李子等山果酿酒,但是婆娘柴果子制得不好,会毒死人,所以平时很少有人用。农村土法烤酒过程中,首先接酒三杯分别祭杜康、祭火神、祭土地神,还用艾叶放在灶边薰,以除瘴气。

    土法烤酒用火加热物以蒸其水份,即将粮蒸热发酵后蒸馏为之烤酒。烤酒器具有大、小铁锅各一口,一作底锅, 一作天锅。木制酒甑一只,酒漏一个,引酒管一根,贮酒器一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加火把底锅中的水煮沸,使强烈的蒸气上升,把酒饭内的酒气蒸出上升到大锅底部,大锅水经常换,以便让酒在大锅底快速凝聚为酒液,滴落在酒漏斗里,再顺着引酒竹管流到贮酒器内。蒸的过程中,一是注意火要均匀,不要用武火。二是注意常换甑上铁锅中的冷却水,保持锅中水的温度24℃左右。这里的火要均匀,不是文火,也不是武火的。

    蜡烛,是郧西人祭祀过程中的主要用品之一,有羊油蜡和木梓油蜡。以前加工成品的腊烛,用于照明外,主要在春节时出售,供乡亲们点灯、上坟、敬神、玩花灯用。另外还有桐油灯,到了上个世纪又有了煤油灯。但蜡烛祭祀和日常生活中仍时常用。因为郧西是马头羊的原产地,山场丰富,羊多,味美,羊油自然多,过去蜡烛也是郧西百姓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产品。过去郧西有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郧西马头羊:“大的能推磨,小的100多(斤),老人吃了不起夜,妇女吃了奶水多,男孩吃了蓬蓬长,女孩吃了赛仙娥”。不仅人爱吃,郧西人也把羊肉作为一种重要祭祀品。郧西人家中如果宰羊、杀猪都先把血煮好,将羊、猪毛清理干净,放炮祭土地,保佑第二年六畜兴旺,以求羊、猪长得更大。郧西的蜡过去运往陕西柞水、西安、旬阳,南下汉口等地。

    炮、纸等产品的发展。炮、纸是文化的载体,也与祭祀密不可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而造纸业在郧西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这不仅因为郧西山区有着极为丰富的山竹、构皮、龙须草、稻草等造纸原料,更重要的是郧西祭祀活动历史悠久,活动频繁。郧西天河口当年的炮厂、黄竹扒炮厂、上津炮厂、郧西炮厂、观音炮厂、河夹炮厂等等,还传说有人放炮斗富,一边放炮,另一面烧竹麻的事。马安石塔河的火纸厂,徐家湾火纸厂,马安镇钱盘子村黄家湾火纸厂,六郎观音岩火纸厂,羊尾龙潭河火纸厂。马安、六斗构家河、上津、店子等地的皮纸都很有名。郧西涧池乡、羊尾镇、夹河乡、黑虎乡、观音等山沟是过去火纸生产的主要产地,但这一带的民众一开始并不知如何生产火纸,据说是受了造纸发明人蔡伦的指导,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资源作为生产原料制造火纸,从而使火纸成为这些地方乃至整个郧西的一项重要贸易资源,人们通过火纸换取所需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郧西县羊尾镇羊尾村手工造纸的历史至少有上百年,属传统手工艺之一,这种纸不但在本地销售,邻近的四川,陕西,河南等县市都能见到羊尾村人造的火纸。郧西的火纸据说,“吃水烟一吹就着”。

    在郧西羊尾镇龙潭河、六郎观音岩、马安石塔河都有土法造纸。土法造纸的过程大致为:山上采来的竹子,纸农们用水车碾成纸绒,放在水池中浸泡,再放上起黏合作用的一种叫“杨桃”的草叶,接着用适中的力道在池中搅拌,待搅拌均匀后,把纸浆浇到事前做好的模子上,一层一层的叠上去,拿出去晒,就差不多基本成型了,最后,再把纸磨光,就是成品了。古法造纸看起来粗笨,仔细观察,工序却正如现代造纸工序一样:纤维—机械切碎—化学提纯—打浆—纸浆—湿纸—干燥。这些过程,一个也不能少,千年不变。

    皮纸的加工工序是:先将构皮放到河里水潭中浸泡数日,泡软后捆成把,捞上岸用石碾子碾柔软,然后放入石灰池中上灰浆,经石灰一烧,构皮更加柔软,而且外皮和纤维脱离,又放入大蒸锅内码好用大火蒸熟,取出后再放进水潭里浸泡漂洗,洗掉灰浆和外皮杂质后,取出放在岸上控干水份,运到槽房码成堆,用木碓舂成绒绵片状,再用铡刀切成寸把长碎末,再放入瓤窝,捣成纸浆,再放入捞纸槽,用人工用棍棒用力搅拌成糊状,最后用捞纸廉子捞纸,捞够一纸架后,就推着纸架围着墙转,用刷子将每张纸都贴在墙上晒干,然后取下纸张按一百张为“一刀”包装好。就可以作为商品纸出售了。

    造皮纸用的构皮是郧西山区的特产,构叶可以作猪饲料,构皮富含纤维,是造纸的好原料。构皮造纸工序不同,如果是通过十几个工序造出的纸张叫皮纸,是一种拉力很强,但比较粗糙、色泽较差的纸张,一般用于做账本、学生写字、裱糊墙面、包装东西等用,还可运到汉口等地用于做油纸伞,是皮纸坊生产的主要品种。构皮如果经过精加工、漂白等七十多道工序,可以造成类似于宣纸的印刷用纸张(郧西称作迎风纸),这种纸很薄,色白,除印书外,乡下还用作裱糊窗户用,但由于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出售量少,皮纸坊一般很少造。

    皮纸的工艺比较复杂。平时的泡构皮、舂、切、蒸、运等杂活可以请临工,但搅拌纸浆、捞纸和晒纸都得由纸匠干,特别是捞纸,得技术熟练的纸匠才能胜任,不然捞出的纸会厚薄不匀且会有破纸。捞纸时师傅按定额计酬,一个纸匠一天要捞一千五百张纸到两千张纸,纸张规定每一百张为一刀,六十刀为一块。造皮纸的工具,主要有捞构皮的弯子(竹杆上装一铁弯钩),捣纸浆的舂子,捞纸浆的纸架、竹廉子,晒纸用的刷子和纸架子等等,还要建造 捞纸槽。还要有舂窝,上方吊着一个木舂,是舂纸浆用的。还配套有灰窑、石碾子、蒸锅,用以构皮上灰浆、碾构皮、蒸构皮。大多建在小河附近,要建一个小拦水坝,用以泡构皮和化瓤。

    据讲,郧西的皮纸在汉口、西安都是上顶的好货,直到解放前汉正街有名的苏恒泰伞店 据说是汉正街的百年老店,其制造的伞是畅销省内外的名品。其桐油和皮皮纸大多是从郧西、郧县、白河等地进口。郧西的皮纸以其经纬有力,桐油纯度光泽俱佳郧西解放前流行的民谚为“郧西县有三大宝,桐油、二花、龙须草”。羊尾龙潭河钟家火纸厂也是有名的火纸厂,远销汉口、湖南。

    羊尾这个地方,盛产火纸,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上沟、小沟、板桥三个小山沟里有上百家火纸作坊,生产的火纸销往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据志书记载,郧西的皮纸以其经纬有力,蒙覆伞面的重要原料,桐油以其纯度光泽,成为武汉、四川、河南、陕西等地制伞刷涂伞面的重要原料,原汉正街苏恒泰伞店是汉正街的百年老店,其制造的伞是畅销省内外的名品。苏家制伞,讲究原材料必须采之道地。油纸伞的骨架材料采自湖南益阳、茶陵的毛竹,以其“肉厚质硬”不易弯曲变形;伞面蒙覆的皮纸;伞面刷涂桐油都从郧西、郧县进口。上达西安、商南,南下武汉,郧西的观音隆昌泰曾经是重要的商贸商号。据传羊尾镇曾是汉江上游的码头,货物的集散地,此地出产的火纸沿汉江而下,大批运往汉口.而汉口的百货也逆江而上,在这里向深山里扩散.其中皮纸、桐油运往汉口。这在武昌志上有记载。当年龙潭河钟家火纸厂的规模就很大。据说,造纸的、备材料的,后勤服务的人数达到200多人。还要请临时的帮工,可以想见其造纸规模了。

    郧西以纸伞、油篓、家机布、油碗最负盛名,郧西北街都曾经做过纸伞,观音做过油篓,草碗经过油过之后,上上漆,很美观,适合小孩用。郧西北街和上津还有银货加工,其中,上津银货最为有名。不仅做祭器,而且还做女人用的首饰。上津织布的技术和规模都很大,据说走到上津的下马岭就可以听到织布机的声音。郧西过去大多数妇女都会纺纱,织布,郧西和上津在宋朝曾经是养蚕的重要区域。而且不仅用蚕桑养蚕,而且用花枥树叶养蚕。以前郧西很多农民家中都会纺线,织布,七十年代,很多家中都还有纺线机、织布机。夹河的染布技术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绞缬技术,在汉水流域那是响当当的。绞缬,称为“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是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染花工艺,也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夹河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蝴蝶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绞缬工艺仍然盛行。很多农民将织出的粗布,染成精妙的图案。它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艺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织物上呈现出特殊的﹑无级层次的色晕效果,特别是蝴蝶缬,很生动。

    相传郧西的皮纸、火纸、生漆、布、蜡等物口还沿金钱河运往柞水县,用骡马运至长安、蓝田、焦岱等地,出售后又运回食盐、棉花等物资,当年换回的是大青盐。骡马古道和水道十分繁忙。郧西主要贸易道路除天河、金钱河下汉水外,陆路有郧西----苏家官路---阎家店----商南----商州,郧西----香口----孟川---上津----上津阎家措---店子---关防土地岭-----景阳----旬阳---安康等地;马安-----六郎---店子---六郎古路垭----夹河-----景阳----兰滩口---白河;上津----漫川沙沟-----山阳---西安”等主要通道,郧西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通道。

    会馆是乡亲会、商会的重要祭祀场所,也是重要的贸易场所。郧西县城有河南会馆、陕西会馆、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武昌会馆。上津原有武昌馆、黄州馆、山陕馆等会馆,这些华丽的会馆,相当于今天的驻京办事处,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联乡谊、敬祖先、祀神明、资贫困、助病弱、葬逝者、祭亡灵和相互保护、协同竞争。黄州人、山西人、陕西人、武昌人操乡音、叙乡情、演乡戏、食乡味、依乡俗、过乡节。集于会馆的同乡人大有如归乡梓之感,会馆几乎成了他们的乡井市里。 郧西上津、天河口、夹河、景阳都是重要渡口,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古都西安南下的另外两条通道:经阳平关的道路和武关道被切断之后,上津成为一个更加繁华的渡口。《资治通鉴》写道:“江、淮奏请贡献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上津一直作为南北交流的一个重要码头港口,舟楫往来,络绎不绝,行人如潮。为了便于联系与交流,各地在此辟有会馆。最有名的有上津的山陕馆和武昌馆、黄州馆、郧西的武昌馆、河南馆,而且目前保存完好。

    目前,上津山陕馆和郧西河南馆仍保存最为完好。上津山陕馆位于上津古城东山,现存的山陕馆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清嘉庆七年公修。据考证“皇清同治”年间重新修葺。现在大梁上仍留有“皇清同治”古红色字样。会馆中房屋有正屋有厢房,主会馆也是典型的四合院,院内有供往来客商居住的房屋,亦有供奉关公等神像的房屋。当时把关公是作为义气的化身,经商讲的是信誉,所以南来北往的经商者都很崇拜关羽,每次来舍馆或签订契约或进行交易之前,必焚香跪拜,订立盟誓,而后平心静气地谈生意。受以“仁、义、理、智、信”等内容的儒教传统文化熏陶,郧西人特别讲究诚信,当时许多人不仅在做人上讲究这些,而且连取名字也多以“仁、义、理、智、信”为字。郧西河南会馆位于北街郧西城关一中门口,旁有戏楼,古色古香,走在老北街的石子小路上,看着旁边的古店门铺,让人仿佛透过时空,走到那遥远的从前。乾隆《郧西县志.寺观》记载,郧西黄州会馆在郧西县南门外,此处为郧西县最重要的商业区。陕西会馆,双名武圣宫,主供关帝神位,亦称关帝庙,俗称陕西庙、山陕会馆。位于城隍庙南,郧西县城关镇民联社区附近。与黄州馆、江西馆在一起。黄州馆又称地主庙,于清雍正年间为黄州府游居客民集资兴建,内祀地藏王,又称盖天帝主,馆地面积十余亩,建筑气势可与两西馆相媲美,而华丽程度则又过之,是中殿为大开间三楹,前后殿相接连的三重殿。江西馆地处黄州馆以北,与黄州馆仅一墙之隔,占地约六亩,由清雍正九年(1731年)江西旅居郧西的客民集资所建。会馆有殿宇两重,后殿供奉数尊神像,殿前有戏楼一座,抵街而进,殿宇、戏楼与黄州馆并列,但建筑气势则稍逊于黄州馆。

    郧西的祭祀文化与郧西的各种文化一样积淀深厚,我们要研究它、开发它、保护它,利用它,为我县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郧西县政协 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