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什么敢反:做个好婆婆,做个好儿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21:00:53
樊爱国   主持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市民文化大讲堂。自从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之后,可以说女性的地位在中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女性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比从前更多了,今天我们谈到的是作为妻子的女性。我们知道作为妻子的女性可能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是各不相同,但是回到家里,有两个角色是永恒不变的,就是她有可能是一个母亲,也有可能是一个儿媳。怎么处理好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请到的专家是樊爱国,由她给我们讲怎样做一个好婆婆,怎样做一个好儿媳,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樊爱国女士。(掌声……)
  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樊女士,让她给我们带来今天的话题“怎样做一个好婆婆,怎样做一个好儿媳”,让我们再一次欢迎!(掌声……)
  樊爱国:深圳市的朋友们,我看有很多可能都是婆婆和儿媳,大家上午好!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这样讲了,本来想打一个PPT出来,那样可能稍微耽误一点时间,我就这样讲我们的题目“做个好婆婆,做个好儿媳”。
  我们每个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婆媳关系,因为我们很年轻,我们的婆婆们都非常健康,所以说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家庭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结了婚是夫妻关系,仅次于夫妻关系的是父母子女关系,第三位的就是婆媳关系。古今中外都把婆媳关系称作最不易相处的关系,也有人说是天下最难处理的关系,甚至比夫妻关系还要难处。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创立一种和谐的婆媳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想就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婆媳关系的类型。
  说到婆媳关系,大家会说出种种的类型,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几亿个家庭就会有几亿种婆媳关系,比如说城乡结合的婆媳关系、不同文化的婆媳关系、同种文化的婆媳关系、不同种文化的婆媳关系,甚至于民族、信仰等等都不同组成家庭的婆媳关系,那是非常的纷纭复杂。
  为了我们说起来方便,我在自己的研究中大体上把婆媳关系分为四种,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种:
  一、婆媳和睦型。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关系,我认为它的表现主要就是婆媳关系十分融洽,婆媳的角色定位准确,婆婆尊重儿媳,儿媳孝敬婆婆,丈夫也在婆媳关系中起了很好的积极的调和作用。这样的家庭就可以称为是民主和睦的家庭,有了矛盾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内解决。我想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型的家庭,如果做一个调研的话,这种家庭肯定也不会是很多的,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模式。
  二、婆婆主导型。这个的表现主要是在家庭里婆婆说了算,婆婆不仅掌握着经济大权,还掌握着家里的人事大权,这就要求婆婆有很高的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我们说这种家庭也分两种:一种叫做主干家庭,就是婆婆、儿子、儿媳,或者是孙子、孙女,一干下来的;还有一种是联合家庭,就是几房儿媳、儿子联合的家庭。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联合家庭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主干家庭还存在着。在这种婆婆主导型的家庭中容易发生什么矛盾呢?如果婆婆没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这个家庭,会引起媳妇的不满。
  三、儿媳主导型家庭,当然这种家庭应该说比较多,一般家庭中的家庭主妇,她是家庭的女主人,婆婆在这个家庭里是从属的地位。在这种家庭,儿媳妇掌握着经济大权,大事都是儿媳妇说了算。在这种家庭,如果儿媳孝敬婆婆,也会是一个十分美满的家庭,恰恰在这样的家庭里,如果儿媳一旦不注意尊重孝敬婆婆,就会引起婆婆的不满而产生矛盾。
  四、这也是最不好的一种,我把它叫做婆媳争斗型。这种争斗型也十分常见,一般在这个家里婆婆争着说了算,儿媳也争着说了算。婆婆认为自己是长者,我有权管理家里的一切,而媳妇认为婆婆是外人,你侵入到我的家里,你得听我的。所以经常处于争吵中,有的矛盾还不断的升级,直至影响了婆媳关系、影响了夫妻关系、影响了姻亲关系,有的还爆发了家庭暴力,甚至产生了离婚等等,这是最不好的一种,也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在前两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做《双面胶》,在座的看过的请举手。大约有1/3的样子。如果看过《双面胶》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会引起一些共鸣,没看过的可能就不会,我简单的说一下,《双面胶》里面的男主人公叫李亚平,他的妻子叫胡丽娟,他们是典型的南北结合的婚姻,婆家还是在黑龙江的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城市,儿媳妇是大上海的,因此在这个家里就发生了严重的碰撞,问题在于儿媳妇当仁不让,婆婆也当仁不让,最后产生了家庭的悲剧。
  公公本来患有肺癌,最后就气死了,娘家的妈妈也是在这场大战中中风,半身不遂,婆婆最终也是住院,没有说什么病,但是也死掉了。在这场大战中,儿媳和婆婆只顾吵架,不顾他们才几个月的孩子,他们住的是两层的小楼,最后他们在楼下吵架的时候,小孩子爬到楼梯上摔下来,还摔伤了,这是非常严重的婆媳大战的后果。如果我们看过的话,就能够看到,这就是一个非常惨重的悲剧,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我们这样分析这四种类型,我们是要积极的避免第四种,努力的争取第一种。
  (二),我想讲一下婆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的矛盾是什么:第一个矛盾是婆媳争爱的矛盾,这是掩藏在婆婆和媳妇内心的,都不大愿意说出来。我们想一想,婆婆是非常爱自己的儿子的,一般的婆婆都觉得中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对儿子的重视比对女儿要甚,觉得“我不仅疼爱儿子,要延续后代,更重要的在我老年的时候,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对儿子寄托很多的希望,她爱儿子的心,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就是我们年轻的母亲也会很爱自己的孩子。婆婆在心理上总觉得儿子原来是只爱爸爸妈妈,现在他要把那么多的爱分享给儿媳,在心里有隐隐的失落感。所以在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公鸡大了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这话充分的表现出婆婆的失落感,她是很担心的。反过来,儿子和媳妇的结婚更是建立在互相的深深的爱情基础上,媳妇也总是希望丈夫全心全意的爱我。这个我们也非常能够理解,媳妇总是怕婆婆来了,丈夫要分心,把爱又分给母亲了,他还爱不爱我。过去我们都知道,有一个难以回答的命题,就是媳妇要问:我和你妈掉到河里了你先救谁?这个话题已经是人人皆知了,现在有的女性说:我不等你救了,你还是爱你妈,我自己去学游泳吧。丈夫就说:你们别争了,我干脆跳河跟你们一起死。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呢?其实这个矛盾都是深深的建立在一个爱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
  第二个现象就是婆媳之间的代沟产生的矛盾。我们可以问问现代社会的高中生或大学生,很多的高中生和大学生说三岁就有代沟,高中生说:你看初中的孩子蹦蹦跳跳、唧唧喳喳的,我们早不是这样了,跟他们有代沟。大学生觉得他们文化素养高了,看不上高中生。大家想一想在现代婆媳关系中,一般的婆婆都是50后,我们的儿媳大部分是80后。想想50和80之间有30年的代沟,这个代沟是非常大的,肯定会有很多的矛盾发生。
  第三个矛盾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家庭背景不同所引起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是两个家庭,在结婚之前产生的城乡的差别、南北的差别、民族的差别、风俗的差别、文化的差别、贫富的差别等等,所有的这些差别给人们所带来的经历是非常深刻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流着他原生家庭的深深的烙印,他的经历所带给他的一切,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丢掉的,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现在我看到有些专家又开始提出来赞扬门当户对,在解放前几乎都要门当户对,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教育,我们认为门当户对的观念是不对的,就是有钱的看不起穷人等等,进行了一些批判。为什么现在有些学者又提出了门当户对了呢?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他说:如果我们政治态度、经历、文化、社会背景相差很近的话,这个矛盾协调起来是相对容易的。他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第四个矛盾就是在生活琐事上互不相让。这种矛盾是大量的、经常发生的。实际上我们想想婆媳之间有什么矛盾呢?至于那么尖锐对立吗?每一个人都会想想自己的婆媳矛盾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件小事引起的点点滴滴的小矛盾。由于婆媳之间不懂得互相谦让,会使矛盾不断升级,甚至越积越深。
  第五个矛盾,我认为单纯的从婆婆来说,有一个问题就是婆婆不能一碗水端平。这样的话也容易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一般是发生在两个子女的家庭,比如说婆婆偏向小儿子,这很正常,我觉得也可以理解。还偏向生了男孩的媳妇,在婆媳、翁婿之间还偏向自己的孩子,这都是很自然的状况,你不刻意的克服它,这种思想行为就会很自然的冒出来。我给大家讲一个我朋友的小故事,她婆婆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原来因为在北京房子都很挤,所以曾经都住在一起,每人一间小房子,那个时候在家里大儿媳、二儿媳,还有外来的一个女婿,他们都很勤快,在家里经常是他们三个做家务,后来就只有小女儿在身边,老大、老二都分出去了,但是逢年过节都要回来吃年夜饭,一起包饺子。有一次包饺子的时候,婆婆说大儿媳、二儿媳和女婿包饺子,两个儿子和女儿去看春晚节目。这三个孩子在厨房包着饺子,有一位就说:我们只包三个人的,包完之后,咱们就撂挑子,也去看电视。恰恰婆婆到这边来看看他们包饺子,就听到了这个话,我觉得这个婆婆很自觉的克服了自我,她说:这样吧,我们把面、馅都搬到客厅去,6个孩子加上我,7个人一起看电视,一起包。我觉得这个处理得就很好,其实这样一件事情轻易的就把矛盾化解了。她如果说:你们就包吧,你们为我们服务吧。虽然这也不是吵架的话,但是这个矛盾肯定就有。那人家说:凭什么我们外来人都干活,你们都看电视?所以有些事情我们稍微注意一下,还是可以克服的。
  第六个矛盾就是媳妇的原因,媳妇是应该很好的尊重和孝敬婆婆的。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媳妇对婆婆的某些不尊重也是十分常见的问题,有的时候,在个别情况下,有些媳妇还是表现的有些过分,不懂事,不尊重,对婆婆不礼貌。甚至有的就说:我们家这个就是不给钱的老保姆,帮我做饭、照顾孩子的,心里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儿媳的这种想法也是非常的不正确的。
  (三),在我们看到上面六种现象之后,我就想分析一下婆媳矛盾产生的原因,当然原因和现象之间还有一些联系。但是我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就要把它说的更为透彻一点。
  第一个原因还是相对于第一个现象来说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婆婆媳妇都想得到同一个男人的爱。这就是婆婆想继续保持儿子对他的爱,媳妇也要丈夫深深的爱她。在这种心里都产生了落差的情况下,儿子想独占丈夫的爱,婆婆不想放弃儿子对她的爱,这种时候,我们从心里上来说,婆婆和儿子、媳妇都要很明白的考虑这个问题,都要明白这种心理、这种状况,它是一种既能够被我们理解的,又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怎样的摆正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想,作为婆婆应该大度一些,作为儿媳,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媳妇,绝对不要经常问你丈夫:我和你妈你到底爱哪个?这是非常为难丈夫的一个问题。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可以理解的心理,实际上是造成婆婆、儿媳和丈夫三者之间矛盾的一个方面,在一个家庭里,我们就要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作为婆婆来说造成婆媳关系紧张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几千年婆婆当家传统的影响。我们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不是我们建国六十年能够清除的,况且我们的文化里面还有很多并不完全都是糟粕,我们一代代传承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我们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首先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礼仪,所谓君臣父子,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思想是比较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他的概念是说,做帝王的要像帝王,做臣子的要像臣子;做父母的要像父母,做孩子的要像孩子。他就分清了君臣父母的关系,你应该有什么样的角色定位,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一种道德、一种礼仪。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很封建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性。一直到了中国的宋代,封建制度日臻完备,那时候就不是简单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时候就提出了封建的礼仪、封建的礼教,非常严酷、非常苛刻,就是我们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已经到了君国不是分得很清的传统制度,就把国家管理和家庭管理很密切的垄断在一个人的手中。
  所以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婚姻中就产生了婚姻一定是包办的,孩子没有结婚的自由,一定是父母来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媳在家庭中是没有地位的,一切是唯婆婆之侍从。这种制度虽然表面上维系了一个家庭,看起来好像是儿媳不敢吵架,孩子也不敢反抗父母,但是它实质上是牺牲了子女、儿媳的自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婆。大家可以看这个“熬”字,一个“熬”字诉说了多少小媳妇在艰难的岁月里受到的压迫、不自由、痛苦。但反过来一旦熬成婆婆,她对她的小媳妇又摆起了架子,又要惟我独尊,我要你这个小媳妇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也是一代一代的传承。
  这种封建思想是一种潜意识的,我想我们解放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大家的封建思想在逐步的被甩掉,但是从我们当前的这个时代来看,婆婆当然还是希望媳妇能够孝顺、能够听话,能够按她的意志来办事,这是婆婆的心理。我觉得婆婆有这个想法也很正常,她总是老一代。但是婆婆也应该引进一些新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说我们毕竟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要建立一个家庭平等、民主、和睦的理念,我们和儿媳妇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关系,而不是说你什么事都得听我的这样一种关系。
  第三个原因还是社会对于传统孝道的宣传不够。纵观6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60年的历程中,我们曾经进行过多种多样的政治教育和活动,比如说建国初期的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五爱的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普法教育、五好家庭教育等等。但是对孝道的教育,不但是放松了,而且有一度还持批判的态度。觉得孝是封建的东西,谁还讲它?这是封建的糟粕。直到近些年社会才又肯定了、想起了孝道的合理性。我认为我们应当重视对孝道的科学研究,宣传孝道的精髓。孝道的精髓实际上也是传统的尊老爱幼的部分,也是传统的美德,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的年轻人,如果人人都懂得敬老、爱老、孝老,那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点,我想说的跟上面有联系的一个情况,就是生活经历和观念差异,两代人确实很大。我们先说老一代,过去大家都有一句话,老一代人叫做“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像我们这一代从小都感觉很自豪,我是要做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经历了抗美援朝、整风反右、三年困难时期、中苏大论战、十年动乱、插队下乡等等,这是我们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和共和国一起走过的历程。在这一代人心中理想化、对党的忠诚、对理想目标的追求,比如说我们的信仰是很坚定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牺牲精神,也可以概括为雷锋精神等等,这种品格几乎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被共和国打造出来的时代品格,具有时代的烙印。但是我们想想80后是长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了,吃的穿的都没不发愁了。文化方面,他们受到了更多的教育,因为改革开放,还有很多世界性的思想,包括西方的思想都在影响着他们,且不说现在的网络,还有一个因素,我们家家都有被称为“小太阳”、“小公主”的孩子。我们这一代和老一代的人的差距确实是不言而喻的,这两代人的碰撞肯定是很大的。
  我下面还举一个例子,就是关于节约和节省。两代人的差别确实是很大,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婆婆是小学的数学老师,而且是在乡村的小学。这个婆婆一生讲一个“省”字,省水、省电、省钱、省粮食,因为她长于节省,所以儿子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她“省长”,然后跟他媳妇说:我妈是“省长”,我妈要到咱家来了,她会处处节约的。先给儿媳妇打一个预防针,以免产生矛盾。“省长”和她的丈夫就入住了年轻一代的家庭,矛盾就发生了,有一个礼拜六,儿子和儿媳还在睡懒觉没起床,“省长”就敲门了,说咱们郊区有一个养鸡场卖的鸡蛋特便宜。儿媳妇一想,婆婆刚来,得给婆婆面子,赶紧就起来,拿了两个筐子去买鸡蛋。走在路上婆婆说了,打的就不合算了,坐车到郊区也不行,不就六七里路吗,咱们就走过去。这个城市的小姐就觉得很为难,可是婆婆走了一路风,去了以后买了鸡蛋,然后婆婆一算帐,咱还是得走回去,因为一斤便宜一毛五,一个人限十斤,才省一块五,如果你坐车回去,那不等于没省吗。所以“省长”说,咱们还得走回去。回到家里,婆婆很高兴说:今天省了一块五。可是儿媳妇说:又累、又渴,两眼发绿,好像九大行星都在围着我转。她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这时候儿媳妇说:不行,咱们得想想办法,平时剩一点菜都不准倒,有水果先吃烂的。烂水果也是一个故事,先把烂的吃了,好的也烂了,所以永远吃烂的。你要先吃好的,烂的就只扔那么几个,这是节约的矛盾。婆婆说超市今天的大米便宜,半夜三更恨不得排队,所以弄得儿媳妇很无奈。
  我觉得这个儿媳妇还是很会做人。儿媳妇来了一个软着陆,她怎么做呢?有一天,婆婆说:窗帘也脏了,地也脏了,咱们一家人彻底做一次大扫除。儿媳妇就不想做,因为平时有小时工,她就赶紧跟婆婆说:你看看今天超市有什么便宜货没有,看好了咱们去买。婆婆就走了,媳妇赶紧叫小时工来把一切都打扫好,最后把窗帘拿下,让小时工送到洗衣店,婆婆回来一看收拾得这么干净。说:我去了一会儿,你怎么收拾得这么干净?然后她说:我请了一个小时工。婆婆就急了,一算多少钱,说:我这一走,你又浪费了多少钱。这时候儿媳妇就说:妈,我给你讲一讲,人家那些小时工,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来城里的打工妹,有的是家里比较困难的,还有勤工俭学的女学生,这些人挺困难的,我们现在不困难,我们都不让别人做,人家吃什么,人家没有生意了。婆婆一听也有道理,老公赶紧说:妈,你平常不是总捐钱吗?这也算是儿媳妇替你做了善事,行不行。这样一来,没有产生矛盾,婆婆还很高兴,婆婆说:好,我知道你们孝敬我。儿媳妇又说:您看您这60岁的人了,颈椎还行吗、腰椎还行吗?您要能跳《洗刷刷》您就干,你不是跳不了吗?我觉得他们就是语言很巧妙,缓解了婆媳矛盾。因为她的公公婆婆辛苦了一辈子,也很想出国旅游,但是就是舍不得花钱,这个儿媳妇说:妈,您想攒钱,说穿了,您不是给我们攒吗、给您孙子攒吗?您要想攒钱,就得活得长,您活得长就得高兴,高高兴兴的旅游,高高兴兴的玩,多活十年不就多给我们攒十年的钱吗?您干嘛就舍不得,舍不得心情就不愉快,身体就不好。婆婆这样一想觉得有道理,就说到国外旅游一次。儿媳就赶紧买了机票,临出门的时候,婆婆跟公公说:咱俩挤公共汽车去机场,咱不能打的。儿媳又说,到机场要倒几次公共汽车,您的机票是2000,如果您去晚了,您说这几十块和2000比哪个合算。婆婆一听,乖乖的上了出租车。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很完美,很多矛盾就解决了,不是去顶撞。有时候媳妇会说:你别那么抠,您干嘛呀,那么大岁数了。一个意思,但是这个话不好听,最后婆婆很不高兴:你怎么训我,我还轮不到你训呢。矛盾就这样出来了,所以我说还是要有一个技巧。
  我想讲最后一个矛盾,就是儿媳和婆婆都缺乏人际关系处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人际关系的理念和方法中,其实最重要的是理念,其次才是方法。往往婆媳都有一种误区,认为都进了一家门了,都是一家人了,随随便便的没有什么,所以说话就很随便,尤其是性格爽朗的人更是很随便,觉得不必要讲究这样一种方法。实际上世间万物,人最复杂,人际关系最复杂,懂不懂得调整人际关系最重要。如果我们有好的理念,心里想的就是要把人际关系搞好,我们就有很多方法处理。如果我们是很随便的待人接物、说话,脑子里没有这个思想,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说话方式,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所以我想这个理念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在婆媳关系中,要讲婆媳关系怎么说,该说什么,不说什么,师生之间要讲人际关系,员工和老总之间要讲人际关系,其实家庭的人际关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树立起这个理念,它就像无形的约束,让我时时的想一想这个话该不该说,怎么说,我们在家庭中也要树立这种人际关系,具体的就是婆媳关系处理的理念。
  (四),回答今天的主题,做个好婆婆,做个好儿媳。怎样做个好婆婆,怎样做个好儿媳呢?实际上总的原则就四个字:相互善待。我们要知道,中国人的辩证法本来就是讲一个“和”字,我们不仅仅是把事物的两端看清楚,我们也要看到事物的两端会向一个方向走到一个“和”字上,这是中国的辩证法里面很重要的思想。比如说中国人讲家里是和为贵、和谐、家和万事兴,甚至还讲一团和气。当然有些和,过去我们也批判过,觉得“和事老”不对,但是在家庭里我们还是要讲一个“和”字。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世界上没有一百分的婆婆,也没有一百分的儿媳,假如婆婆是50分,儿媳也是50分,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加减法,如果合在一起,加起来就是百分百的婆媳关系,如果我们50减50就是0,冷冰冰的,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要明白这种加减法,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婆媳之间如果互相指责,那么这是在做减法,家庭的甜蜜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被减掉了,今天减一分,明天减一分,都减掉了。如果婆媳之间互相体谅、互相善待,那么是在做加法,而幸福的家庭就是这样一钉一铆巩固下来的。
  作为婆婆的应该注意几点:
  一、婆婆要努力丢掉婆婆的架子。现在很多的中老年女性都是很亲善的、很和蔼、平易近人,但是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她在单位里很好,回到家就不一定也是这个样子。也有人说在外面和谐惯了,到家里总得放一放,这一放矛盾就出来了。因为几千年的传统在婆婆的身上还是有一点,比如讲师道尊严,我们是不是也有婆道尊严?我们还是需要放一放我们这种架子。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中国古代有一首长诗,叫做《孔雀东南飞》,我听说最近电视台要把它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那是一个古代的非常深刻的反映婆媳关系的,也是一个悲剧。大概说一个小官吏,叫做焦仲卿,他的媳妇叫做刘兰芝,本来他们是很恩爱的一对夫妻,婆婆对儿子过分的疼爱,因为她早年丧夫,一手把儿子带大,对儿子过分的疼爱,在媳妇进来以后,她首先是看不惯小两口的亲密,觉得真是夺人所爱的感觉,当然封建社会比现在更重,现在家里儿子儿媳亲密一点,有的婆婆也看不惯,但是总是好一些,但是在封建社会这是不容的,就认为媳妇不好。因为儿媳没有很快生孩子,觉得媳妇不能干等等,百般挑剔。实际上作为这个媳妇,已经是很尽孝道了,很能容忍了,但是婆婆最终还是命令她的儿子休妻,休妻之后,刘兰芝痛苦之下就投河自尽了,丈夫原来是还抱着希望想说服妈妈再让她回来,但是婆婆坚决不让,儿子伤心之下也上吊自缢了,这是古代非常典型的反映封建礼教婆媳关系的极端的故事。
  我们现在的婆婆应该说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你再爱自己的儿子,也不能这样。你想想,你为难媳妇,实际上也是为难儿子,你要爱自己的儿子,你应该爱屋及乌,同时爱你的媳妇,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这样的看待问题。当然我们提倡,你要像爱自己的女儿一样爱自己的媳妇,不过这个提法有点高,有点做不到。为什么呢?你想想你和儿子的关系,是你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但是你和儿媳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因为婚姻才进到你的家庭,你跟她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感情的关系,只是儿子把一个陌生人带到你的身边。我觉得我们提倡要像女儿对妈妈一样对待婆婆,这个要求也有点高,一般人做不到,但是我们应该努力,你即使做不到,起码也要跟她有一种平等的态度。因为现在的女孩子知识很丰富,她们的理念很先进,他们很需要人的尊重和关心,我想婆婆还是应该努力从平等的角度对待自己的儿媳。
  二,我建议婆婆也要做一种换位思考。大家可能都听过换位思考,它是心理学上很重要的观点,我们中国人过去也有一句传统的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是一样的,你不愿意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反过来讲,就是你要设身处地的从别人的角度理解他,这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我觉得婆婆不妨这样来想一想,儿媳妇过去也是娘家的宝贝女儿,她也是个独生子女,她在家里也可能是爸爸妈妈很娇惯的,家务也都不会,她在家里可能也是顶撞爸爸妈妈的,现在在家里这种事情也很多,只不过是父母看在儿女的份上,一会儿就过去了。父母跟儿女吵了不记仇,一会儿就过去了,所以她很可能也会有顶撞老人这样一些毛病。最重要的是,一个女孩子到了丈夫的家里,对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环境改变,比如说角色改变了,为人妻,可能一年以后还要为人母,为人儿媳,有的可能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很多的社会关系。原来不会做家务,现在硬着头皮要去做。同时现在这些女孩子都是有工作、职业的人,所谓的双肩挑,工作上要挑一副工作的担子,在家里要做一个家庭主妇。所以儿媳的心理负担、工作负担压力本身也是很大的,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理解儿媳妇的困难,这对缓解婆媳矛盾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还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婆婆的故事,这个婆婆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很多的缺点,好吃懒做,在家里从来不帮妈妈干任何事,爱喝酒、爱抽烟、爱交朋友、爱花钱。但是在恋爱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恋爱中的女性智商等于零”,我们不管它是不是真实的,但是总有一种晕轮效应,就像我们在有雾的时候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朦胧的圈,我们觉得月亮很漂亮,晕轮也很漂亮,甚至我们看不清月亮,因为有了美丽的晕轮我们认为月亮也是很漂亮的。这种心理上的误差,会使你看不到真实的东西,这个女孩子在恋爱期间觉得丈夫工作也好,又帅,什么都很好,那个缺点就包在里面了。
  结婚之后,她就看出来丈夫抽烟、喝酒、玩电脑、不干家务,而且还隔三岔五的带朋友到家里吃饭,让她做饭,所以媳妇很累,也很有怨气。有一次婆婆来了,儿媳没有客气,就把怨气都跟婆婆发了,当然这是不对的,可是她婆婆是一个好婆婆,婆婆静静的听着,然后说:我知道我儿子从小就不省心,我比你更了解我儿子,但是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儿子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做对了,这就是娶了聪明美丽的你。这么一说,儿媳妇的气就已经消了一半了,所以紧接着儿媳妇就说:现在您能不能帮我教育您的儿子,您看看怎么办?婆婆就跟她交流了很多的经验,儿媳就开始照着婆婆说的去做。比如说有一天,儿媳妇加班回来了,一看丈夫还在那里玩电脑,根本没有做饭的意思,要是平常就自己嘟嘟囔囔的做饭去了,虽然吃得晚也在那里做。这时候她笑嘻嘻的说:老公,太晚了,咱俩出去吃吧。平时一般出去吃都是在小餐馆吃的,这次到了海鲜大餐厅吃,点了一大堆,当然也吃不完,吃过饭之后,儿媳妇抬屁股就要走,儿子说:我们把它打包吧。儿媳说:这种海鲜拿到家明天就坏了,吃不得,咱们走吧。有这么两次之后,儿子觉得这样不行了,媳妇要老是这么消费,也吃不消,所以每次儿媳加班回来了,儿子都在厨房里做饭,改掉了这个毛病。
  还有一招也是婆婆教的,他们同事一大堆又来吃饭,然后儿媳说:我做的不怎么样,咱们买吧,买了熟食等等一大桌,还买了酒。平常儿媳在厨房忙,人家吃完了一点以后,她吃一点又赶紧去刷碗,这回她坐在那儿就敬酒,喝了一点酒说醉了,过了一会儿倒头就睡了,当然也是装的。后来朋友走了,儿子看到还剩这么多碗,他十二点还自己在那里刷碗。媳妇喝了酒在那里睡了,媳妇在那里暗暗的好笑,这都是婆婆教给她的。我举这么两个小例子,其实婆婆还教了好几招,我就不说了。最后这个儿子就被婆媳俩改造得又勤快、烟也少了、酒也少了,给儿媳妇的负担也轻了,有更多的经历来从事工作,工作上也出色了。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说儿子、媳妇和婆婆三者的关系,很重要的就是婆媳关系协调好了,甚至能够影响儿子,这就是一个好婆婆应该做的。
  三,我建议婆婆不要经常在儿子面前指责儿媳的不是。两面来说,媳妇也不要老在儿子面前说婆婆的不是,但是我觉得,一般情况下,儿媳妇说婆婆的不是,儿子不会去跟他妈打架,这显然就太过分了。但是婆婆在儿子面前说了媳妇的不是,一般情况下,丈夫出于面子会把媳妇训一顿,实际上这样造成矛盾更大,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在给儿子出难题。实际上儿子如果协调不了这个矛盾,反而引起三方的矛盾,那就更加严重,使事情复杂化。所以我们说一句这样的话:婆婆应该在儿子面前尽量的表扬媳妇,这样的话,对家庭的和睦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觉得婆婆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因为婆婆起码50岁了,甚至于六七十了,你爱儿子,是谁会陪着他走过漫长的一生呢?如果儿子也活到七老八十,当然是媳妇。所以婆婆也应该通过你的工作,使儿子和媳妇的关系好,也给儿子带来幸福。所以我觉得有智慧的婆婆应该洒脱,如果你经常在儿子面前赞扬媳妇,这样,你不是亲人也会变成亲人,如果你经常在儿子面前说儿媳的不是,那么本来不是亲人,更会让这个家里感觉她是外人,不利于家庭的和谐,这也是做婆婆的技巧。
  还有对婆婆的一个建议,就是婆婆要尽量的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们想一想,这三十年,中国的变化和世界的变化有多么大,全球化、信息化、信息爆炸,这都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最新的感觉。所以婆婆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尽量的、积极的面对代沟,面对知识更新。比如说很简单的育儿的知识,30年前育儿的时候和30年后再育儿的时候,这个知识不知道更新了很多代了,用传统的方法带一个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很多的婆婆觉得疼爱孙子比儿子还疼爱,非常娇惯,有的儿媳妇说:你别这样,这样是不行的。婆婆说:你丈夫小时候也是我娇惯的,他也没变坏,我现在就是这样。这样就有矛盾了。所以我们的育儿知识、心理知识,儿媳妇可能知道的比婆婆不一定少,当然婆婆也有经验,我想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上能够接近的话,也是减少矛盾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就要为儿媳妇开几个小“药方”:
  一、总的来说,儿媳妇如果做不了婆婆的贴心小棉袄(这是对妈妈说的,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至少也要做婆婆的小手套,你也是很温暖的,在有空的时候,你要摸一摸婆婆青筋暴露出来的手,用你的温度去温暖她苍老的手,表示你爱你的婆婆,我想这也是一种温暖,当然如果成了贴心的小棉袄,就更好。我的孩子经常也冲撞我,尤其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他跟家长的碰撞是很厉害的,我们做媳妇首先要给老人一个温暖。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婆婆一个温暖,不要让婆婆觉得你跟她是两姓旁人,冷冰冰的对她,这是第一个原则,要给婆婆一个爱。
  具体来说,在婆婆面前绝不可做婆婆的天敌,而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婆婆,把婆婆当成恩人。你应该这样想,作为你婆婆这样的老年人,她数十年呕心沥血的培养了一个男人,这就是你的丈夫,这个男人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实际上交给了媳妇,是在他一生最好的时光的时候,来到你的身边,这个男人是谁给的?是婆婆给的。是谁教育的?是婆婆教育的。他之所以引起你的爱、引起你的尊重,他的身上流着婆婆的血,他的性格也流着婆婆的培育。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你就会消除和婆婆的心理隔阂。
  二,做儿媳的要尽快的适应角色的转变。在结婚以前就开始转变,在结婚之后,或者是婆婆即将跟你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在心里有一个转变,以前你是父母的娇女,你年轻,这是客观原因,但是你不能永远止步在这一点上,你来到婆婆的家里,就要适应双重的角色,在心理上要明白:我现在是他人之妻,他人儿媳,将来我还要做他人的母亲,承担家庭的责任。所以在做小姑娘的时候的简单、幼稚、任性,可以任意的冲撞别人的行为要做自我约束,这就是事先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的准备,如果没有准备,一旦进入别人的家庭,就很难适应这个过程,这个摩擦的过程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三,儿媳也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实际上适用每一个人,同事之间要换位思考、领导和下属之间也要换位思考、工人和老总之间也要换位思考。没有换位思考就没有沟通,你就不可能理解别人。儿媳应该理解婆婆什么呢?其实婆婆也是很不容易的,总的一条,在你面前,婆婆是弱者,为什么?年龄大,有的还有病,收入比你低,因为现在有很多白领、公务员,或者你打工的条件比婆婆还要好一些。婆婆年龄大、收入低、身体差,如果她又丧夫,她还有强烈地孤独感,强烈地不安全感。如果她来自农村、或者是收入很低,那还有生存的危机感。鉴于这种情况,她是需要儿子的关心,也需要儿媳妇的关心。这一点,我觉得做儿媳的要理解。就算婆婆是文化人,她也面临着年龄大、身体差、孤独感、社会交往圈越来越少,在你的面前她也还是一个弱者,起码我们儿媳妇要树立起强烈的同情心、强烈的爱心对待婆婆。
  四,儿媳一定要孝敬婆婆。我还是要提孝敬婆婆,我们说孝敬婆婆就是做儿媳的本分。从道义上讲,孝敬公婆就是传统美德,从法律上讲,这是一种法律义务。因为你结婚了,作为儿子的媳妇,你也是子女,就要孝敬,甚至赡养丧失生活能力的父母的法律义务,这也是一种义务,从道德、法律上讲你都必须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一个人能够诚心诚意的,真心的孝敬她的婆婆,是这个人的基本品格,是你一个人道德完美的体现。
  我们要怎么孝敬婆婆呢?我觉得也有一些技术层面的做法。比如我们应该经常的赞扬婆婆,不能讨厌她,要赞扬她。发现婆婆对你的一点好,或者婆婆自身有什么优点,一定要经常把赞扬的话说出来,你不说出来她是不知道的。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但是一定要说出来。比如说表扬婆婆的智慧、经验、才干、有爱心、耐心、细致,这些话很容易说出来,她替你带孩子,带得很认真,很细致,你当然要感谢她,而感恩的话要表达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还有在婆婆面前,千万不要跟婆婆争吵,尤其不要激烈的争吵。我觉得激烈的争吵,首先解决不了问题;另外,她年龄大了,她一气之下就得病了。那何必呢?本来她就是一个老人。如果夫妻之间吵架,当然也不好,也有避免的技巧,当然和老人吵架是非常不得体的,无论如何不能正面的顶撞,跟婆婆争吵。这样的话,后果确实不堪。
  还有一些小的技巧,比如婆婆在需要花钱的时候,儿子要给婆婆钱,你千万不要反对,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矛盾是经济问题引起的。婆婆需要花钱了,或者需要看病了,或者哪天要买一件衣服,儿子愿意,你绝对不能指责,一定要表示支持、体谅,应该这样做。
  还有细碎的一些技巧。我觉得儿媳妇在婆婆面前还是要做一个有眼力的人。比如说很多的婆婆退休了,为了解脱她的孤独,或者生活困难,或者想儿子了,她愿意跟你生活在一起,或者是她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她必须跟你生活在一起,这些婆婆来了以后,大部分是很愿意做家务的,但是我觉得越是面对勤快的婆婆,儿媳妇越不能说:你什么都能干,你干吧,你来了我什么也不干了,这是不行的。比如婆婆在厨房里忙得不得了,你在一边看电视、上网,我觉得这就很不得体。婆婆做饭的时候,你帮着洗洗菜总可以吧,吃完饭以后,让婆婆休息一下,你来刷碗总可以吧。我觉得像这些小事,让婆婆看不惯,是有道理的,你是需要有眼力的,要知道婆婆什么时候需要帮忙,拿出你应有的行动,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孝敬之举。
  还有一条就是对媳妇和婆婆都要提的建议,就是要学会坦诚的交流,不要今天一个疙瘩忍了,明天一个小摩擦忍了,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会爆发的。矛盾是不可能越存越小,电脑内存也是越存越多,你的内存不够,就放不下了。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要把怨气积成了火山再爆发,无非是一些柴米油盐、吃喝穿戴之类的,双方如果都是虚怀若谷、宽宏大量的讲道理,把气理顺,我觉得这个矛盾并不难解决。千万不要到不可容忍的时候,最后爆发一场婆媳大战,这是不好的。
  最后一点是讲给丈夫的。我刚才说的那部电视剧叫《双面胶》,我认为那个片子里是不成功的双面胶,因为矛盾积得太深了,这个双面胶只能贴上两张纸,它不可能把铁也贴上。所以一开始看到《双面胶》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它一定是说,儿子是好的双面胶,把媳妇和婆婆粘在一起,但是它恰恰说双面胶没做成,最后导致婆媳大战,一家死了三四口人。今天我还说,就是要儿子尽早的做,要随时随地的做,要做一个好的双面胶。
  实际上丈夫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他实际上是维系婆婆和儿媳关系的最中心的人物,他应该成为最好的调节源。因为丈夫一方面了解自己的母亲,一方面也了解自己的媳妇,他应该站在中间人的立场上,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这个起点是什么呢?就是既不要过分的偏向自己的母亲,也不要过分的偏向自己的媳妇。如果他偏向哪一方,这个天平都会失衡,矛盾还会存在。所以我觉得平常老公不能做“潜水员”,藏在一边看你们闹,而是要经常做一些小的黏糊。我认为好的丈夫是什么呢?也可能说出来有人不能接受,我觉得好的丈夫就是一个“和事老”,一个“泥瓦匠”,要锦上添花、细致入微,就是这样一个形象。要经常把母亲的优点告诉媳妇,然后把媳妇的优点告诉母亲。在她们说双方不是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对方说话,而不是站在向你诉说的这一方。“你看,我妈就是不好”,你当着你妈的面,不说你妈不好,总在儿媳妇这里说你妈不好,这不是引发矛盾吗。所以儿子如果不能平时做好“和事老”和“泥瓦匠”,做好“双面胶”,那么在婆媳大战、战火纷飞的时候,你就什么用也没有了,你也干着急,你也陷在里面不知所措了。所以我觉得丈夫也要好好的研究一下婆媳关系,做好这样的双面胶。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两代同堂、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日益减少,这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更愿意独立的寻求自己生活的天地。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在子女们有可能有房子的情况下,他们也很愿意离开原来的家,飞向自己一片自由的天空。可能现在老人会越来越多的理解,让他们单独过,这也是一条路。如果孩子们分出去单过,事实上也减少了锅碗瓢盆的碰撞的机会。儿子和媳妇经常的去看望、问候,带来的另一种温暖,也是一种孝顺,也许比天天在一起矛盾更少。所以有条件的时候,支持和赞同儿子和父母分开过,这也是一种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脱离父母,也是建立在更好的孝敬父母的基础上。所以说子女单过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选择。
  我今天就讲这样一些东西,我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多多少少有一些益处,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各位朋友,刚才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樊老师在中国婚姻家庭方面,可以说是研究多年的很有心得的专家,今天跟我们聊了很多,分析了很多,今天女性朋友比较多,男性朋友也有,其实应该说,作为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家庭关系,丈夫的作用应该是很重要的,今天很遗憾来的丈夫特别的少。
  下面还是把半个小时的时间留给现场的各位朋友,如果各位有哪些这方面的心得和想法要跟樊老师进行沟通的,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提问:刚才主持人也谈到深圳的丈夫,我觉得深圳的情况是一个年轻的爸爸和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一个孩子,从农村里请一个年老的亲戚作为保姆,这个小孩在逆反期基本上是把保姆当成一种“玩具”,或者是像“呕像”对待的。像这种小孩以后长大了,怎么样对待她的婆婆,这就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她从小是从对年老保姆的刺激中寻找她的乐趣,得到智力发展的,那她长大以后怎么样对待自己年长的婆婆,肯定有一个大的反转,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我想请问一下樊老师。
  樊爱国:你说的这个其实是子女教育的问题,不是婆媳关系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你说的这个现象是不太好的做法。当然我们打工,要顾自己的生活。实际上孩子在0—3岁期间,这是孩子正常成长的最重要的环节,最好在3岁之前,母亲一定要非常多的接触这个孩子。人的大脑在3岁的时候就发展到了成人大脑的90%,他完全是一张白纸,这时候他不会学数理化,但是他为人的理念和道德修养在3岁以前,通过他的感觉,已经深深的印在他的脑子里,所以他对谁好、谁坏,是不是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在3岁的时候很重要。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这句话,认为中国人的这个总结是非常科学的。所以在3岁以前一定要给他好的教育,即使你请了一个保姆,你也要善待你的保姆,让孩子知道,他也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将来也要善待自己的爷爷奶奶,对身边的保姆也要善待。这样的话,孩子才有一个正确的是非标准。如果一个人没有爱、没有对别人的善待,他会产生很多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他会觉得只有爸爸妈妈爱我,一个保姆,从小跟他生活在一起的人,他都觉得像一个仇人一样,“她就是一个保姆,我妈妈说她不好,她就是不好”。他可能对他的同学、老师、周围的朋友,不会抱有善待的心理,所以我觉得这不是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要搞清楚在3岁之前给他什么样的道德教育,他今后的人生在3岁的时候已经定了。为什么有些小孩在七八岁的时候闹得很厉害,一点也不懂事,就是因为他不是在阳光的环境里长大的,阳光的环境对3岁以内的孩子非常重要的,因此他的大脑是一张白纸,像复印机一样,你全部复印给他,已经根深蒂固地长在他的脑袋里。
  提问:樊老师您好!我今天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的,我们家儿媳妇跟我儿子是大学同学,她毕业之后跟儿子来到深圳,结婚之前跟我在一起生活了四年,结婚之后生活了两年,这六年当中可以说我真的把她当成姑娘来看待。从小的来讲,家务活从来没让她干过,连洗衣服这样的家务活都没干过,做饭之类的也从来没有招过手。我也很能容纳她,因为她是独生子女,我也可以理解她。但是现在就发展到她容纳不了我的老人,我的老人只要是一来深圳,她就闭门不见,也不打招呼,感觉就像老人不在一样,做好饭她就出来吃,吃完饭就进房间,无论家里来谁,她都是这样的,不容纳任何人。这么多年了,我实在忍无可忍了,我就让她搬出去住,而且给她买了房子,但是媳妇说:我死活都不会自己去过,我房子出租,我挣钱,我不出去过,我就要让你伺候我。我实在没办法,就用强迫的办法让她搬出去了。现在我遇到的问题是:她出去了,但是我儿子不走。我儿子说:我要和妈妈爸爸生活在一起,我不可能要了她不要你们。现在面临的是夫妻两个只有离婚,但是我又不想看到这一幕,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樊爱国:你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我想这样问一问,你们这个家庭和你媳妇的家庭,两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从不同的家庭背景中找出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个女孩是什么家庭背景的?她的父母、她的文化、她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提问:要说家庭背景的话,我觉得相差并不大,因为我们夫妻两个是企业的员工,她的父母亲一个是地方上交通局的,一个是银行的职员。
  樊爱国:地域的差别大吗?
  提问:地域的差别也不大。
  樊爱国:你这个问题主要是观念上的矛盾,因为我知道现在有一些女孩子把很多传统观念都丢掉了,比如你说的孝敬父母、孝敬公婆,乃至于你的亲戚,或者等于是她的爷爷奶奶那一代的到这里来,如果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就没有这些矛盾。
  这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现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女孩子受到了一种教育,比如说西方人就是这样的,她对亲朋关系很淡漠、包括父母关系也很淡漠,夫妻是一个家庭,其他的亲戚看得很淡、走动也很少,来住的机会也是很少,客客气气的。我觉得她可能是受了西方的、欧美的观念影响,太自我了,就是我和我丈夫,其他的人来都认为是给你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其实她是这个思想主导的。我觉得现在受外来影响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的,亲情感淡漠了。在美国和欧洲,子女18岁之后,很多父母就不再抚养了,你虽然上大学了,但是你要自己挣钱,跟父母没关系,你将来结婚生子是自己的事,你来看我就来,不看也没关系,都很坦然,就跟中国的亲朋观念有很大的差异。我觉得她不见得是不孝顺,应该是观念的问题。
  这就有点像双面胶里面的矛盾,儿子始终站在婆婆的一边,后来矛盾闹得比较厉害。我觉得你应该通过儿子好好的做一做儿媳的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转变她的理念,就是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跟外国人不一样,我们中国人的理念,历来就是一个家庭团结和睦、互相来往、互相帮助的,她那种西方理念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还不可能完全被我们中国人所接受,这是观念问题,还是希望你的儿子好好做做工作,主要还是要转变他的理念。反过来讲,如果儿媳实在不转变理念的话,我觉得婆婆还是要退一步,就是让他们一起过。如果感情确已破裂,那离婚是肯定的,像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感情确已破裂,你们还是要尊重儿子和儿媳的情感。因为随着社会时代的前进,家庭关系也会慢慢的趋于疏远。因为现在中国的关系,一个是传统的大家庭的关系,还有一些是经济关系,亲戚之间有经济上的来往,需要扶助、情感需要依托,可是随着人们经济的独立,社会的发展,社会还是以一个一个独立的家庭为主,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很多老人很难理解,但是这似乎是一个趋势。
  提问:老师好!我们现在也遇到了这种问题,不过我妈和我媳妇都在家里,但是没有听到你讲的,我就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我小孩现在刚好一岁,而且我妈也不愿过来照顾小孩,在家里她就愿意带,但是她不愿意过来长期的跟儿媳相处。请老师给一些意见。
  樊爱国:是不是你愿意让你母亲过来,儿媳妇不愿意呢?
  提问:就是我妈不愿意,她们都跟我讲对方的不是。这样的话,我妈就说:我以后不打算跟她过。
  樊爱国:你刚才说你的爱人也是在家里,没有工作吧?
  提问:之前是在这边上班,现在在家里照顾小孩。
  樊爱国:我觉得你们可以独立的过,就是说,你的妻子在家里,如果她能够做一个全职的太太,把家里料理好、把孩子带好,这也是一个选择,因为我们的就业问题、经济问题都很复杂,如果你的经济允许,她在家里能够全职的把家务和照顾孩子做好,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媳妇不愿意让婆婆来,或者婆婆不愿意来,我认为你都不必强求婆婆一定要来。但是这不是说你们就不去理会、关心婆婆了,你们定期的寄钱,或者定期的看望公公婆婆也是一种孝敬。至于她们双方在你面前说坏话的时候,你要做一个好的双面胶,你不要两面调,你要两面和,你做和事老就对了。
  提问:我年纪比较大了,当婆婆当媳妇都当过,我今天听了这个课以后,我有一个想法,我到深圳已经七八年了,因为深圳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现在很多朋友、很多邻居婆媳关系都不好,还没有听到说有好的。很多是为了金钱之类的闹矛盾,还有一个问题是媳妇和婆婆赌气,这是比较大的问题,还有嫌婆婆做得不好,她做了事,还嫌她做得不好。
  当然做儿子的也不好当,没有办法,因为到了深圳,的确是妇女地位提高了,她有收入,她在家里也有权威,她不愿意做贤妻良母了,我觉得对下一代的教育是一个问题,因为要培养孩子的爱心,一天到晚的吵,他爱什么。家里请了保姆,对孩子也不好,孩子没有把保姆当阿姨看待。上学回来连背包都不背一下,吃了饭连碗都不捡,还说她误事。
  现在的独生子女真的是有问题,我接触的独生子女太多了,好吃懒做,不做事情,连个苹果都不削。你们在座的也不要生气,你们自己也想一下,到底你们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削过几次苹果。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有点严重,不是说批评现在的人,就是在深圳这个地方,大的地区要和睦,小家庭也要和睦。
  主持人:这位阿姨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问:樊老师您好!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婆媳关系的相处,我想请您从男性的角度讲一下男性如何处理与岳父岳母的关系。
  樊爱国:历来是翁婿好处婆媳难做,为什么不讲这个呢?因为在传统的家庭里,所谓的上门女婿,或者是经常把翁婿请到家里,可能性比较小,另外男性相对比较大度,翁婿之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不大,而是婆媳生活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多,产生矛盾的机会也多。婆媳问题是大量的,第一种类型的婆媳关系是理想化的,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所以才提出来要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短时期内解决的。
  主持人:今天主要的话题是婆媳关系,刚才老师说了,一般翁婿关系不会有大问题,如果您觉得您实在有问题,可以一会儿跟老师交流一下。
  提问:樊老师您好!有一次有一个人问我一个问题,她是一个女士。我说:每个人的父母都是他的根,你老公的父母也是他的根,你浇树应该浇上面还是浇根?她说浇根,她说但是如果两方面的根交织在一起打架了怎么办?
  樊爱国:你说的就是亲家之间有矛盾,其实这种矛盾也还是相对来说不多的,它是很少的矛盾,两亲家之间一般情况下婚前见一见面,婚礼上见一见面,平常关系比较多的也就是过年过节走动多一些,有时候过年过节也不走动,他们之间的关系几乎是通过儿女之间讲讲公公婆婆、父母怎么样,正面的冲突是很少的。我觉得如果说两亲家之间有矛盾,往往就是比如家里因为夫妻关系不好,甚至于夫妻打起来产生了家庭暴力,或者是男方有了第三者,女儿回家跟娘家妈妈诉苦,娘家妈妈很生气,甚至于七大姑八大姨帮助女儿作战,这样就引起翁婿之间的矛盾,这种情况也不多见,我认为这个还是相对比较好处理,因为不会有太大的矛盾,除非是裹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里面,那就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具体来说。
  提问:樊老师您好!我现在自己有一个小孩一岁八个月,现在在农村由婆婆带,我对她带的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上次过来发现小孩子比较娇气。她的性格比较好强,我想给她引进一些比较现代的育儿经验,她很难听进去,我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跟她沟通。她总的来说,带的我还是比较满意,但是可能是比较娇惯、比较宠,我想跟她表达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她比较难听进去,平时她也是这样子,说她好,她就很高兴,如果说她不好的方面,她就不喜欢。
  樊爱国:看起来你们的婆媳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你们的矛盾主要是育儿的矛盾。如果你的婆婆有文化,你可以把现代的育儿的书给她看。现在有很多育儿的书都讲得很清楚,如果她读一读这些书,她的感受会比你说的好。她看到有这么多育儿的理念,她就会明白你的意思。
  提问:我补充一下这位男士说的,两亲家有矛盾,我觉得农村传统的地方不会有矛盾的,一般两亲家之间都是由舅舅代表处理的。
  主持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今天非常感谢樊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演讲,在今天的演讲中,樊老师作为婚家庭的专家,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向我们阐述和分析了婆媳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以及解决矛盾的建设性的意见。我们知道中国在历史上是家庭观念非常强的国家,在现代社会中,和谐的家庭关系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如何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看来良好的婆媳关系是促成这种和谐关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再次感谢各位来到我们的大讲堂,也非常感谢樊爱国老师,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