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花和马蹄莲价格:居水诚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10:35

一、

1、文化功夫

         阴阳,道也。贯彻三才万有,事理物情,故学莫能逾,法莫能外矣。“一阴一阳谓道”《易、系辞》。按古之为道三坟相因。三坟者何?曰:《伏羲易经》《黄帝内经》《神农本经》也。古者医易一脉,理发一贯,故中医本祖易道而则阴阳,是以《黄帝内经》,所以阴阳为医道之指归云。言而换之,《黄帝内经》就是已阴阳学说作为医道的基本理论宗旨。

       伤寒论又在此基础上分为三阴三阳六经来治病,难经亦是,如十一难“脉不满五十而一止者,何脏无气?曰:气随阴入随阳出,气至肝而还不入肾也”阴不纳气故脉结代治则补肾敛气如炙甘草汤。

          上火出血亦当辨阴阳,而消炎只能短而暂,根能除矣,怪哉?文化功夫用在经典阴阳道上不成怎可?树之生长缺水(阴)或阳光(阳)能长矣?

2、师恩难报

       部队退休归隐上林的恩师刘文利在我学术无成,身无分文,在朋友介绍下收到他门下,并同吃同住,接受刘老的严历教诲,或教之或行而示之或批评斥之。言而总之为我之成才用心之。在两年多的学习中倍受感之,近称恩师亦难报之恩情!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省中医中医师孔乐凯老师,孔师学术继承山西李可名老中医,独成体系,而我与孔师无师徒之名,初次请他为大娘治病却得到允许抄方学习,在一年多的学习期间感受到何谓精诚大医,深深被他的医理透彻,做人的高尚及对病人的无私所感动!学习期间训之以理,教之成仁,送之以医。对于这份恩情更是让我终生难报!

3、岐黄用意

      黄帝内经中以皇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来诠释医理而皇帝在提问中用心尊重得学习交流,认真领悟,并无压制而众多人得回答亦是将心比心,无傲慢表现。我们现代的研究却在字上下功夫,不整篇理解,细想古人用心让我们都能学会,怎用难解字呢?内经开篇便是皇帝为救人民族昌盛所问,用心如此良苦我民却用我们的小心来认知,怎能的其道?

        回过头来看现代医生,社会钱,才是万能,我们的交流呢,都是排斥、不对、以我认为为中心,压倒对方别再提领悟了。如此怎能进步?

       现代比较热的火神派鼻祖郑钦安三部著作《医理真通》《传医法圆》《伤寒恒论》这三本书序言正是郑氏修心的变化亦是成功的真实展现,医理真传序是治病,医法圆通序是治人救市,伤寒恒论序是救医治心救世!由此我相信中医长久不衰,我们的目标不知是治病!

      岐黄用意明,中医定兴,几千年的中医不衰,定在用意,离此必乱矣!

附郑氏原序

医理真传

原著 清·郑钦安

转自民间中医网

 


郑钦安原叙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馀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馀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入于其中而茫然。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

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谨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气机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

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高明谅之。

同治己巳菊月蜀南临邛钦安郑寿全书

伤寒恒论

傷寒》一書,相傳千餘年,俱雲仲景原文,名賢迭出,注家亦多,不勝枚舉。余閱原文,頗有領悟。茲將原文逐條一一剖析,不敢與前賢並駕,但就鄙見所及,逐條發明,雖不敢雲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補名賢之不逮,亦大快事也,高明諒之,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