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花英文:领导既要人下乡,也要思想下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53:38
发布:2012-01-31 09:41:37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73次 【 】
近日,作为2012年广东省委“一号文件”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市、县领导班子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为新班子“立规矩、指方向、提要求”,要求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下厂进村蹲点。其中,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有计划地安排到村或企业驻点1至3个月,吃、住在村企,与工人、农民交朋友,为工人、农民办事情。建立调研奖惩和督查制度,把开展调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不了解基层,就容易在执政、施政过程中走偏路、唱偏调。比如,有的领导喜欢拍脑袋决策,动不动就要求农民种这个种那个,自以为英明神武,结果最后农民吃亏,四处不讨好,这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惹的祸。据统计,我省本次换届的20个市共配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320名,69.1%是“60后”。省领导表示,“60后”、“70后”干部“长在红旗下,干在改革开放中”,整体素质不错,但吃苦观念、经受实践锻炼等方面还有一些差距。有差距就要补差距,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干部固然思维较新,能力也不错,但如今社会问题丛生,领导干部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亟须提升。那些基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干部尚且遭遇新困难时也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谁能保证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天生就会“遇水搭桥”?
让领导干部下乡不同于当年的知青下乡。知青下乡作为一种特殊年代的特殊政策,让不少中学毕业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如今的领导干部下乡并不是失去机会,而是通过基层锻炼赢得更多的机会。书斋与基层是差别甚大的,书斋里固然可以闻天下,但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不可能全靠书本或言传就能够获得。有的领导干部本身出发点很好,然而“好心办坏事”,很多简单的事情经过他们不切实际的鼓捣,却变得复杂起来。比如一些矛盾本身是需要通过传统乡俗办法来处理才较为恰当,可有的干部就是“死脑筋”,非得按照城市里的规矩、律法上的教条来处理,最后是两败俱伤,矛盾没解决,惹了一身腥臊。
让领导干部下乡要坚决避免形式主义。这些年搞过不少下乡活动,可有些干部名字下乡了,真身却没下乡。他们总是通过各种关系、找各种理由规避下乡,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下乡,慰问慰问老百姓,权当下乡了。还有的干部虽然人也下乡了,但思想没下乡,在农村颐指气使,把自己当成大人物,喜欢摆排场,结果不仅没有学到东西,还败坏了领导形象,损害了干群关系。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
基层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宽阔天地。领导干部的眼睛不能总盯着上面看,上级不可能总为某些干部撑伞遮雨,也不可能总为某些干部保驾护航。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不硬,不懂得如何处理复杂局面,不懂得如何为人民谋福利、为党解忧愁,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位置再高也不顶用。咱们的干部还是要学会谦虚谨慎,善于、敢于与老百姓亲近。你亲近老百姓,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就会记得你、感谢你。如果你一直把老百姓当成“刁民”,那老百姓就必然把你认作“贪官”,长此以往,矛盾不断激化,“刁民”与“贪官”之间就筑起了不可逾越的失信之墙,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什么工作都难以开展。
汪洋书记说,领导干部要做“人官”,不做被老百姓骂的“狗官”。到基层去,学会做人,学会尊重人,真心实意地为工人、农民办点好事,认认真真地帮工人、农民解决点实际困难,踏踏实实地在实践中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这才能达到下乡的实际目的。否则,“点个卯”就走,思想不下乡,啥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