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杀人夜的句子:学会一个人在月光下静静漫步(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52:47
 目录: 1、学会一个人在月光下静静漫步(图) 2、不要总把自己当千里马 平凡是常态是真实(图)   1、学会一个人在月光下静静漫步http://news.cn.yahoo.com/lifestyle/gudugaogui/ 

 孤独中发现自己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探险家南森 孤独中灵感涌现 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歌德 孤独中成为伟人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 

谁在聒噪的现代社会迷失自我

一个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生活剧场,穿梭于楼群与行道之中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恰如其分地演绎着这个城市生活的现实剧本。办公室朝九晚五的时间设定,来回往返的路线设定,使我们在一种惯性中变得习以为常。我们或许是一群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人,平时不会太留意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只是在这样那样的职业与社会伦理道德的框架里,一天天的生活和工作着。压抑、焦虑、空虚、浮躁、缺乏安全感、迷失自我……就渐渐地成了这个城市的普遍心理状态。当在独立的人的个体无法控制和改变的情况下,它会不自觉地任其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空洞。而填补这种空虚的方式往往是纵欲人世、自我麻痹、灯红酒绿。
时间在昼夜之间一页页地翻过,我们虽经过了人生的许多站点,但内心总是悬虚而不定的,不知道心灵的车轮到底应该停靠在何处。模糊了起点,更不明晓终点,仿佛自己永远也梳理不出什么是自己生活乐趣的原动力。
滚滚红尘,生活本是无奈。不如为自己的心灵开辟出一个静谧的空间,请不要拒绝孤独。置身于孤独,远离喧嚣和浮躁,在宁静中过滤烦忧,在沉默中品味深邃。在孤独中让精神在自由的空间翱翔,让情感得以畅快淋漓的释放。直面内心世界,审视灵魂,与心灵对话。在孤独中体验到真善美的魅力、人性的尊严与生命的意义。在孤独的反思中得到启迪,获得充实,变得纯真,走向成熟。


习静是一种挑战 非宁静无以致远
“习静”确实也是道家的自修功夫,中国人历来觉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啥事也做不成。中国的隐士是通过习静的训练让自己沉稳明澈,本心立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也就是他的西伯利亚苦役犯小说里写的,服苦役的人,必须要忍受一种巨大而无形的痛苦,这种痛苦比其他的什么强制劳动,恶劣的饮食起居更加可怕,那就是“被迫过集体生活”。一个人像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被抛掷在众目睽睽之下,完全没有一点私人空间。
汪曾祺说,他祖父有一进老宅子,朝北,荫蔽,平日少人去,他自小就喜欢在里面看书练字。后来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农场,和三十几个产业工人同住,在山西梆子的震耳杂音中,照样写小说,只当是自我修炼。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换算成西方术语就是“自然主义作家”。惟其心静,方能流深,才能关照和悲悯万物。这是顺乎人心的。
 孤独的坚守是一种浪漫的高贵

卡尔维诺有一篇伟大的小说,名叫《孤独》,读过之后,甚感“孤独”;《孤独人格》的作者克尔凯郭尔也是一个孤独的人,打小就遭受到了比起海德格尔更加悲痛的命运,将其独自一人留在了自我世界里,所以“个体”才会被其那般的重视;雅克?卢梭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独自一人生活在那座小镇,静默的享受着生命的鸣响。所以,但凡有些思考的人都比较喜欢孤独。因为孤独可以让一个人真正的学会和自己相处,最终得到与自己真实的告白。与自己对话,与自己交流,与自己对视,就可以慢慢的了解自己,因为孤独给予了这样一个平台和环境。
孤独有时候被无辜的比作了孤单
其实,孤独是一种品质,一种浪漫的情怀。她甚至是介于理性与生活之上的一种高贵,没有什么比起她更加的能让一个人驶往安宁。于是,我们也可以说:孤独感是得到安宁感的前提。在安宁中静静的呼吸,静谧的舒缓自己的内心,最后得到一种悠然的滋味,那种味道是难以形容的,就如一个人的世界囊括了全部的,包括所有的苦痛都是从容的,所有的欢乐都是自然的,一种内心的均衡感。或者可以这么说,她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和谐之美”。只有达到自我和谐,才能达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孤独是一种高贵的优雅,更是一种生命升华于另外一个层面的表现。自为性的孤独,往往能让我们更为容易的去面对外部的环境与挑战,超越性的理解现实世界,即便是不为他者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容,坦然,淡定的处理自我外部的事情,才能和谐的对待自我的内部裂变。
但是,人们有时候误解了孤独,而把孤独无辜的比作了孤单。孤单是只一个人在物理形式上的一种单独存在。感觉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可以为伴的人,这是一种心灵空缺的反应,也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表现。害怕孤单的人,往往是内心世界并不丰满的人,她自然没有达到圆满的境地,而是一味的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和填补来达到这种圆满,不是从生命的内在去实现她的满足。
孤独是一种高贵的优雅,更是一种生命升华于另外一个层面的表现。自为性的孤独,往往能让我们更为容易的去面对外部的环境与挑战,超越性的理解现实世界,即便是不为他者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容,坦然,淡定的处理自我外部的事情,才能和谐的对待自我的内部裂变。
 有强大的内心,才能耐得住孤独

清楚的记得一个情景,身边一群女孩子在讨论服装,发型,化妆品,我站在旁边,随手的翻着手里的书,旁边的女孩静默。彼时的我,觉得世界安静,安静到不想开口说话,旁边的女孩说:“我感觉咱俩与这环境格格不入。”我只是笑了笑,埋下头继续看小说,我知道,女孩内心是孤独的,我亦如此。我们依旧沉默,用自己挡住外界的喧闹,撑起内心的坚强。
大多数人不喜欢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沉默寡言的人不喜欢大多数人。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或者微笑。所以他们的人际圈不会很大,但是他们总有患难的朋友,不和人泛泛而交,尽管有时孤独,这种孤独却可以成就很多其它东西。很多时候他们会去观察,眼神,动作,话语,这都成为他们选择朋友的方式,真正能走进他们内心的人必是精心挑选的。他们的内心比任何人都坚强,都有韧性,如同绵延的小草,坚强的不肯在大火中倒下,来年的春风来了,它就再生。孤独,有时候恰恰是这种人的特征,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该怎么生活,该怎么追求,他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精神层面绝对超过物质的。他们的朋友绝对要是精神上的良师益友。他们或许有时候喧闹一些,但是静下来时,他们常常思考,也一直思考。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外界,自然就容易被外界落下。但是,他们不在乎。


学会于自己相处,学会耐住寂寞
人有时是需要学会和寂寞相处的。辛弃疾在一首词中自嘲:“笑我庐,门掩草,径生苔”。这足见他当时身处的环境是何等孤独寂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读书写作,潜心创作,生活虽然看来索然无味但他却饶有兴味:“味无味处求我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可见,成大事者大都善于和寂寞打交道,和孤独交朋友,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孔子在谈到看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时总结出三种方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谓“安”,按现代人的理解就是“心安理得”,心绪宁静。宁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蓄势,是与轻浮焦躁全然有别的人格修养,“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惟心境平和的时候,人才能专一,惟其专一,人才能隐默自守,从从容容,心无旁骛,才能真正做到可为世态炎凉所感,但不为人情冷暖所动,一心干自己的事。
耐住寂寞,是一种长期的心理修炼和性格磨砺,是旷日持久的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古人称五十岁是人的知天命之年,泛指此时是人的成熟黄金阶段,对自己偶然的一生算是有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识。古人在总结人生经验时总是把它和“命”联系在一起,总结出“天命”、“立命”、“正命”等一系列的名词并细说了它们的内涵。这种“立命”、“知命”、“正命”,一方面明确了人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人生的某种可能性,其意义都是在鼓励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人生,把握住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权。由此,消极地对待寂寞,囿于寂寞,不是积极向上的人生;善于和寂寞相处,战胜寂寞,才是昂扬可取的人生。
【编辑点评】孤独,是追求内心的强大,是人格上的独立,是不随众不谄媚。孤独不是孤单,而是享受一个人的静谧。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敢于面对孤独,在孤独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快餐生活中的现代人往往恐惧孤独

有一个寂寞的人,每天醒来就急着检查手机,看是否有朋友回电。不幸的是,他每天都在手机没有来电的寂寞中,开始了一天的空虚生活。不管他到哪里,他都紧抱着手机,因为,失去手机,他等于失去了和寂寞对抗的唯一武器,也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他有空就检查来电纪录,或者打电话找朋友聊天,出来吃饭唱歌看电影。然而,每次聚会结束,他的空虚就像高利贷坑人一样,用复利的方式,又增加了好几倍。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一个礼拜,都找不到朋友聚会。尽管他翻遍了通讯簿,打了许多电话或传了简讯,仍没有人响应。在寒冷的严冬中,他不知要去哪里。
或许大家都认为,人人最怕的是死这件事,然而,对于活在寂寞或苦恼中的人来说,无止尽的折磨,或没有希望的下一刻,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相信我。比起死亡,现代人更怕孤单和寂寞。说白话一点,很多人都不敢面对独处时的自己,更害怕去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种种坑洞和创伤。
对他们来说,逃离这种苦楚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把自己的生活,用朋友、情人或各种活动来填满,或是找一种强烈的快感,最好让自己忘了直面内心这回事。
 为何人会觉得无聊?

无聊的源头,是头脑中那个催促你应该找些什么事做,来打发你这个心脏正常跳动、呼吸及各个系统运作正常的生命,所多出来的时间的一个妄想。寂寞的源头,同样是头脑的一个驱力,逼你要去找某人或做某事,来证明你的存在,来证明你不是孤单,或证明你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当你的同学都有了情人,当你的同事都去参加派对,当你的朋友都结婚生子,当你的邻居也都搞外遇……
如果你仍习惯性地,把生命当成可怕的“多余时间”,想尽办法,不停地用派对、聚会或网络游戏或药物打发,你的病程将永远无法逆转。勇敢面对你的无聊和寂寞吧!因为,让你从苦海中解脱的秘密,就在它们之中。
【编辑点评】都市的烦乱,工作、生活都如同快餐一样,我们没时间细细品味,只能囫囵吞枣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们在灯红酒绿中寻找安慰,因为我们害怕孤独。

高处不胜寒:古来贤者多孤独

竹林七贤:瑶林琼树啸傲风尘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世说新语》里说,竹林七贤常相约登高长啸,当时山鸣谷应,震惊了所有的人。很多人会以为“啸”是唱歌,但就像鲁迅的集子取名“呐喊”一样,它是从最大的压抑中狂吼出来的声音。而这些孤独者竟会相约到山林比赛发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啸声,可见,“啸”其实是一个极其孤独的字,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原为《啸傲江湖》,但后人都讹传为“笑傲江湖”,少了那种从心底嘶叫呐喊出的传神的悲愤与傲气。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一次到邻居家,邻居不在妻子在,而其妻子长得特别美丽,阮籍没有马上告辞反而跟她聊得很开心,最后竟趴在桌上睡着了,因而闹得沸沸腾腾,流言四起。还有一次,阮籍的嫂子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他,阮籍却说:“礼岂为我辈设也?”母亲过世时,宾客吊丧哭成一团,阮籍无动于衷,然而母亲下葬时,他却吐血晕厥过去。这是他表现忧伤的方式,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竹林七贤活得如此孤独,甚至让人觉得悲悯———生命孤独地出走,却粉碎在群体文化的八股教条之下。孤独的代价如此之大,可能你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呢?”

这个社会上的阮籍愈来愈少,就是因为这句话。然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却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这正是悲哀的一种。
苏东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一生,宦游四十余年,足迹半个中国,享年66岁。一生如其诗所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因当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入狱,遭狱卒毒打,垢辱通宵,“乌台诗案”结束后,苏又被贬湖北黄州,乌台的折磨、贬所的荒远,一路上御史公卒的押解,苏轼其辱何堪。

团练副使是什么官?相当于一个地方官助理。苏轼这等饱学之士,享受如此待遇长达六年之久,即使再豁达,压抑的心情也是挥之不去。一天,一轮秋月洒进了他的住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离屋到庭中,写下了这八十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

结尾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是啊,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客观存在的,所缺少的倒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想来,的确也是,月色入户,非此一户,然因月色而起者有几;柏竹候人,无所挑剔,但等来的却只有他们两人耳。因为他们是闲人,虽说是有闲情雅趣的人,但也是闲置不被重用的人。月到门前方是“闲”,这“闲”虽说有独享月下清静的自豪和悠闲,但更多的是感慨命运不佳有志难酬的郁闷。“闲”看似一种轻松、旷达,实则是一种“不闲”的渴求,“劝君莫采撷,此物最相思。”一种凝重的壮志难酬之情寓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之字里行间。
张爱玲:宁愿清醒地孤独着
年轻的张爱玲,从小向往“梳爱司头,穿高跟鞋”。我在月光中静静地站立,微眯起双眼,眼前的月亮是没有时间性的。仿佛,只要一不留心就能够看见了她———明黄的宽袍大袖,云朵盘头;黑色绸底上装嵌着桃红的边,青灰长裙,淡黄玳瑁眼镜;如意镶边的宝蓝配着苹果绿色的绣花袄裤……这就是张爱玲。一个纯粹的女子,奇装眩人,才气放恣,也跋扈地自恋。
 
战争年代,情感仿佛格外是个奢侈的话题。逃难,辗转,动荡流离,这个时候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更别提那不能填饱肚子的文字,那身外之外的情感。可是她不,她依旧是一个人,一个人走到哪里说到哪里,热闹,烂漫,繁华,她一个人就是一台戏,只是戏子无情,怎样都让人感觉不到温度。她把它埋起来了,埋进那个与童年与青春与真情一同荒芜的年月。她把头低下去,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带着看破俗世的恨。

仔细想来,或许世界在每个人眼里都不是那么讲理,一片混沌,而她只带着那一股韧性,无奈,当然还有爱,花枝招展无所顾忌地走下去。“真是疯了啊,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多么明亮的生的喜悦,被父亲锁了半年之后逃出来,世界在她眼里,残酷鲜活得可爱。再往后看,竟是越看越惊心。人生有飞扬,我亦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我亦 热闹不起来。独立水边,自怜着的张爱玲,正是用她的冷静、落寞,以及绝望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在飞扬与热闹里与她一样影子似的沉沦下去。张爱玲自语的低吟如刀子般剖白着内心:喜欢悲壮,但更喜欢苍凉,悲壮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苍凉则是葱绿配桃红,有参差的对照,有美好深长的回味。

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1995年的9月8日,张爱玲一个人在纽约的公寓孤独地离去,或者正如她讲:只有苍凉才是永恒。
【编辑点评】正如王国维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爱你的孤独,成功地做自己

二十世纪初,一位17岁的在校住读的青年给当时已如日中天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虽然整天和许多同学在一起,但仍然时时感到寂寞。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里尔克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恳求,似乎寂寞是一件轻柔、贵重的东西,必须小心翼翼、充满珍视地加以保护。我们今天的人能理解这份珍视吗?
我们都要自己成长,自己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艰辛。我们内心世界的丰满充溢和抵抗苦难的力量都需要我们精神的真正自由,它要求我们与他人、它物拉开一定距离,需要独处,当寂寞袭上心头,我们的心灵才会开口说话。可是现代人畏惧独处,热衷喧闹,已不能体会孤独寂寞可能带给人的那份特殊礼物。



为了内心的生长,对外界俗事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摈弃,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让我们顺从、低头的大多是匿名的、隐蔽的权威。它们往往伪装成一般常识、专家知识、心理健康、正常状态、公众舆论等,谁要是不服从,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虽然没有杀身之祸,却面临着被排斥于大众社会之外的威胁。“落伍”、“怪诞”、“神经不正常”之类的指责就会包围着你,让你孤独,让你无依无靠,最后以温馨的微笑招唤你,拉你回到千人一面的大众世界。是啊,匿名权威的法则如同市场法则一样,是隐而不露的——也是难以攻破的,谁能去攻击看不见的东西?谁能去反抗看不见的人?

正是在这种社会中,人为了让生活舒适和轻松正在放弃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存在,无原则地进入整体、进入人群,让自己淹没在事件的整体之中,消亡在普遍性之中。人们往往以喧闹的娱乐抑制某种内心的不安,害怕静谧会使其“遭遇”认识自我的危险。没有一个人敢于或者愿意像梵高、克尔凯郭尔,像梁漱溟、顾准那样实践“成功地做了他自己”。我国学者陈寅恪的诗句:“不采苹花即自由”所表达的人生境界在今天是多么难得。今天的学人见了面总喊“忙”,忙什么?忙的大都是外界的俗事,在我看来,喊忙的声音越响,自由的人越少,心灵的运思越贫乏。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生命的原则变成了一致性,良心就不能发展。良心天生就是不随大流的,当大家都说“是”的时候,他必须能说“不”!为了说出这个“不”字,它必须有一种正确的否定判断。一个人到了只是顺从的程度,他就不能倾听自己良心的呼声,更不要说按良心行事了。当人人都没了良心,人则不复为人了。
“你要爱你的寂寞”,里尔克的恳求仿佛是天外之声,给人一种隔世之感。
【编辑点评】不随波逐流,不阿谀逢迎,不卑不亢地执着于心灵那份可爱的独立。孤独有是一种幸福、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一种砥砺人格的有效方式。



孤独是一种享受,享受酸甜苦辣

孤独是一种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切的经历过:宴会后的冷清、静夜的遐想、黄昏时一个人落寞的背影、大喜大悲后的彻悟、以及短暂的公车之旅,都会让人的心灵有一种独自的解脱。每个人每天在某个时候都会有独处的时候,这种独处不是寂寞、不是无助、也不是无聊,而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内心的独白,心灵的反思。世界上缺少了它,人生就不再完美,生活就不再多姿多彩,生命也不再耐人寻味。因此,生活需要孤独,人生更离不开孤独。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地听一些自己喜欢的轻音乐,看上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静静地欣赏一下被自己忽略的风景,安静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得与失。这时,自己并不再孤单寂寞,而是一种享受,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孤独并不是寂寞。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必备的生活,孤独的人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是一种心境,娴静淡定。而寂寞却是一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一种状态,处在这种情景中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需要什么。寂寞却是一种心病,虚无飘渺的。所以,我们是需要孤独的,孤独就是一种生活,它需要自由,性灵的自由。只有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的反省自己,看清自己,读懂自己,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拟定一个真正的切实的生活目标,只有这样你才会成功。还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时候不寂寞,想一个人的时候才寂寞。”由此可见,寂寞是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百无聊赖的时候才会有的一种心请。只有身处喧闹的场景时才会有一种寂寞感。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拥有孤独的生活。
我们身处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刺激的现代社会里,只有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真正的放松,一个独处的空间,才能有机会读懂自己的内心世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给自己一个可以顿悟的机会。每天都为神火儿忙碌的人生不是充实的人生,只有懂得适时给自己心灵一个真正放松的空间,也只有真正懂得孤独的人才会生活得充实。也许只是忙里偷闲时的停顿、也许只是饭后茶凉时静思、也许只是濒临睡着之际的醒悟,正是在这样短小的时空里,我们才能看到被自己忽略的角落,思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只有独处时我们才能去真正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已经背离了自己的理想道德?是不是已经在随波逐流?是不是已经被物质利益迷惑了双眼?是不是时刻去满足自己不知满足的膨胀的欲望而蠢蠢欲动?
孤独是圆满的,完整的。孤独是高尚的。只有孤独才能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只有孤独才能赐给人们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只有真正懂得孤独的人才能享受 充实的生活 。因此,孤独是一种生活,我们也更需要这种生活。


 
2、不要总把自己当千里马 平凡是常态更是真实(图) 

 

善于发现平凡的伟大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菲·贝利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洪应明 知心懂心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人人争当千里马 人人都怨无伯乐

千里马,“日行千里”、“踏风归去马蹄香”,古人千金市其骨。伯乐慧眼选才,不拘一格用人,众人以遇见伯乐为最大快事。穿越历史风云,社会观念不断变化,伯乐相马的寓意几无变化,时至今日,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不可否认,有人曲解、神化了千里马与伯乐,掺杂了庸俗化成分。
人人都想当千里马,但不是人人都能当。社会的各领域都是金字塔形的,塔基是芸芸众生、才能平常之人,越往上越宝贵,但也越少。于是,我们争强好胜,同时又自怨自艾。
争强好胜,拼死也要做千里马
马群中,千里马要以生来的神力、速度、性格、承担、负责,都超越群马,才能成为千里马。秦淼25岁大学毕业后在办公室做文员,再加上学的是中文专业,工作中她如鱼得水。可渐渐地变味了,她自尊心很强,太爱争强好胜,大家渐渐疏远了她。有一次,主任让秘书小刘写开会的要点摘要,可一下午过去了,她愣是没有写出来。秦淼知道后,三下五除二,马上写出来了,边写还边说,“这个很简单,你连这也不会呀,待会你把我写的给主任拿去吧!”最后虽然交了差,可秦淼并没有就此结束,逢人便说是自己写的。 还有一次,单位举行演讲比赛,秦淼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写了七八篇不同样式的演讲稿,第二天拿给同事,说谁写不出来就跟她要。
 

 很多人为当千里马,活得忙碌,争强好胜,却落得一事无成。孙中山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一粒沙石,可以渗在水泥中,成就一栋大楼;一朵小花,开在万绿丛中,也鲜艳无比。
多少人在抱怨伯乐“有眼无珠”
世人的本性,似乎总喜欢去追求一种“获得别来大加欣赏”的境界。所以,世有伯乐之说,也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一项调查显示,正在或曾经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占了75%。很多人心浮气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一味抱怨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总得不到赏识;抱怨自己这匹千里马,没有遇上识才的伯乐。
鲁迅先生笔下有一种“恨恨而死”的人,他们满腹牢骚、一腔怨言,整天说些“怀才不遇”的话,可他们有钱便狂嫖滥赌,没钱便喝几十碗酒。先生质问他们:“四斤的担子,你能挑么?三里的道,你能走么?”
“本事二三两,傲气四五斤”的“怀才不遇”者果真有独挑大梁、独当一面的本事吗?实际上,他们“不患不遇,而患不才”。

 要么怀才不够,要么怀的根本就不是才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有位作家写道:“如果你一直不遇,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怀的才还不够多;二是你怀的,根本就不是才。”这个世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怀才不遇”。
孔夫子一生“不遇”,一代宗师的名位无人可替;屈原一生“不遇”,端午节的怀念千年不变;李白一生“不遇”,斗酒百篇的才气穿越历史……遗憾归遗憾,他们的成就终归是沉甸甸的。对此,那些整天“冷眼看世界,撇嘴论英雄”的“怀才不遇”者又作何感想呢? 所以,不要整天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而要常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怀才?
贵在于有自知之明,糊涂在于不自量力
有自知之明者,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自己就是自己的知己,自己就是自己的君子;不自量力者,只会把评判自己业绩的权力拱手让给别,甚至会拱手让给那些对自己一无所知的,或者是那些对自己有很多见的,而到最后,也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大,是好汉,是顶天立地的好儿。 无自知之明或者不自量力者,因为习惯了看别的脸生活,因为习惯了用世俗的那一套能整死的理论逻辑往自己套,因为习惯了那些狭隘偏颇的世俗价值观,所以他们活得累,活得没滋没味,活得窝窝囊囊,活得不快活,并活在一个“半生挣扎一生疲惫老来憾事无穷尽”的模式中。
【编辑点评】只要你是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鸡场里也没什么关系;如果你不是天鹅蛋,那就坦然享受每一天的平凡。无自知之明或者不自量力者,因为习惯了看别的脸生活,因为习惯了用世俗的那一套能整死的理论逻辑往自己套,因为习惯了那些狭隘偏颇的世俗价值观,所以他们活得累,活得没滋没味,活得窝窝囊囊,活得不快活,并活在一个“半生挣扎一生疲惫老来憾事无穷尽”的模式中。

 

马不必骐骥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女儿婚礼上,饱含深情地对女儿说道:“浴不必江海,要之去诟;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但必须要有大胸怀。”女儿望着父亲,泪花婆娑,深情地说道:“爸爸,您的这句话是送给我的最好的新婚礼物,女儿将永远铭记,心系一处,不断地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好我们未来的生活。”
不要对生活过于苛刻,不要对自己要求过多,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珍视生命中的每一刻,让自己放松,让自己享受生活的厚赐,不要沉湎于过多的企盼中,做一个让自己满足人。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凯特是加勒比海小国的一个田径运动员,但他总是在国际比赛中当领跑,是一个悲怆、悲壮的配角,他的任务就是赛好前半场,前半场总是遥遥领先,两圈一到,就退出跑道,即便退出跑道,凯特也仍保持应有的尊严,他手抚胸口,面带微笑,向全场观众鞠躬致意,

 然后挺着胸,吹着口哨,大大方方步出场外。
二年以后,在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巴黎分站,凯特又被邀请赛1500米领跑,凯特照例一出发就撒腿飞奔,很快就把大队人马拉下一大截。两圈过后,凯特突然觉得反常,身边没有人影,身后没有脚步声,凯特只好继续领跑,他的状态非常好,有用不完的力气,他等着后面的主角赶上来。然而,主角一直没能赶上来,他破天荒的获得世界冠军。
多希望自己能有凯特一样的毅力和信心,在生活中自信、自强,在配角的位置上活的滋润,活的有生气,不期望有一天成为一个什么知名人士,只希望有点什么奇迹产生,让自己喜悦,让自己感觉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生活在简单中是幸福的,我们常常丢掉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背着重重的壳,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钟,这是一种最大的人生不幸。生活已待我们不薄,平凡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为什么还要要求太多呢?
【编辑点评】做千里马太累!需要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本事,还得捶胸跺足恨生不逢时,指天骂地呼伯乐在何方。总之,踏踏实实做一匹凡马,全无非分量力而行,少一些包袱,怡然而自得。

人生不可以让自己太过劳累

人只能活一次!这是常被人们遗忘的常识。既然只能活一次,就应该讲究点“活法”。又何必活得太累,折磨自己?
活的太累其实是心累。处境不佳用不着痛心疾首,为上司一个不满意的眼色又何必五分钟缓不上气来,何况“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想想这些你就会变得坦然;看到别人的业绩突出也不必眼红肚涨,嫉妒有害健康。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行了。
活得平凡朴素又自然坦荡
莎士比亚曾诅咒过黄金:金灿灿的黄金啊,你是人类共同的娼妇!你可以使美变丑,也可以使丑变美;你可以使错误变成正确,也可以使正确变成错误;你可以使活人变成死人,也可以使死人变成活人!为了得到这金灿灿的黄金,良家女子当娼妇,善良小伙成强盗!我诅咒你,可恶的黄金!马克思曾预言过:早晚有一天人们会用黄金去盖厕所!
生活毕竟不是演戏,无须用太多的脂粉去涂抹自己,无须戴上“面具”去“逢场作戏”!挣多挣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朴素自然,活得坦坦荡荡。
不要“老子天下第一”的豪言壮语
自己有多大能量,能干出多少成绩,应该有个自知之明。当然,我们应努力在平淡的时候去争取辉煌;而在辉煌的时候,也应清醒地看到山外有山,并非“老子天下第一”。
只要我们一生都在脚踏实地去干事,即使创造不出什么辉煌,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追求的快乐,亦就能“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也!人生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惟有内心泰然、坦然,才能无往而不乐。如果我们能够持有一棵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平静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
【编辑点评】被物化的社会,让人充满了占有欲望,少有人能彻底摆脱你高我低的各种比较。我们的心像被用鞭子抽了一样,象陀螺一样旋转不停。财富、幸福、身份、地位,我们只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而看不到已经拥有的东西。

 

竞争比拼,硬给你自己找遗憾

人活着不是为了别人的目光和评价,想一想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可能让所有人羡慕眼热,也不必大红大紫惊天动地,一切量力而行就好。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担心从小娇惯的儿子,虽有庞大的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起家才有今天,他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走出远门的青年,于是儿子发誓:如果不找到宝物绝不返乡。
青年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渡过了险恶风浪,经过无数岛屿,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树木高达十余米,在一片大雨林中只有一两株,砍下这种树木经过一年时间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会散放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中不像别的树木浮在水面而会沉到水底去。青年心想:真是无比的宝物呀!青年把香味无以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

 是没有人来买他的树木。偏偏在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刚开始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他动摇了,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傲。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已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隐蔽了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因此,佛陀说: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
【编辑点评】自己的欲望要结合实际,适可而止。人比人就得死,货比货就得扔。任何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吃了猪肝想猪心,吃了白银想黄金。

平凡是人生的常态,但不能平庸

平凡是人生的常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伟人富豪永远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是个凡人,每天需要“为了生活而奔波奋斗”,得面对着求学、晋升、岗变、恋爱、婚姻、荣誉、挫折等等喜怒哀乐,感受着百味人生的忧愁烦恼。然而,平凡不等于平淡。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的母亲。记者称赞道:“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您必定感到十分自豪吧。”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的,但是我也为我另一个儿子感到骄傲。”记者问:“您的另一个儿子在干什么?”老太太自豪地回答:“他现在正在地里刨土豆。”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为有一个身为世界上最富强国家的总统的儿子而自豪,同时也为另一个默默无闻的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而自豪。其实,生活原本也是这样,红花绿叶,各有其妙。只要不平庸,平凡和伟大一样令人自豪。
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对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过程中把自己点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只能发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够了;平庸的人也许是一大捆火药,但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引线,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变成了一堆哑火药。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平凡并不等于平庸。很多人对平凡不屑,整天就想着成功,成功教育,成功宣传,铺天盖地,仿佛人生只有成功才有意义。  

 追求成功本无可非议。但如果过分地宣扬追求成功,又是不正常的,功利主义思想太重,将会扭曲人性。埋下头去做一个平凡的人,时刻保持有一颗平常的心。
【编辑点评】平凡人的生活,充满了许许多多细细碎碎无关痛痒的事情,每天似乎都在周而复始,一日复一日。但平凡中隐藏着华丽的本质,需要发现和品味。 

假如你是千里马,淡泊也是享受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
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
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身油烟味的厨子,怎么会跟银行家沾得上边呢?
大厨对呆鹅般的MBA解释:“我以前就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半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烹饪,家人朋友也都很赞赏我的厨艺,每次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我烧的菜,我就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写字楼里忙到凌晨1点钟才结束了例行公务,当我啃着令人生厌的汉堡包充饥时,我下定决心要辞职,摆脱这种工作机器般的刻板生活,选择我热爱的烹饪为职业,现在我生活得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这样的事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人在选择职业时,第一看体面,第二看收入,两者兼得,就足以在人前人后风光炫耀了。成败荣辱,全都摆在面子上,而面子是要人捧的,无人喝彩,就如同锦衣夜行般无趣。

可对于西方人来说,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更注重的是对事业的兴趣。而且,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功与否的体现,不必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别人肯定来满足。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在,也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 

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

作者:林清玄
我曾经写过两句话,这两句话叫“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有一天我读到一本书,说一个人到30岁的时候要把全部的时间要来觉悟,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我看了很紧张,因为那一年我正好超过30岁。为了觉悟我就辞掉所有的工作,到山区去闭关,追求生命最高的境界。有一天我到山下采购,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真的,是看不出来吗?我于是就跑到卖花的旁边站着,立刻有人来问我:老板,这个玫瑰花怎么卖?真的看不出来吗?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
当时给我很好的启发,你的人跟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但是你的内在是不一样的,这个内在不一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才能生出来。这个叫做“平常不平凡”。幸福的感受是决定在你心的态度,而不是你存在什么地方。
“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子你才可以时时有一颗平常的心来看待世界,才可以时时保持着单纯的状态。有人常常说在现代社会这么混乱,活得不开心,我就教年轻人一个简单的方法,你每天有八个小时工作或学习,你找出八分钟,坐下来说这8分钟我要非常 

 的单纯非常的自然非常的平凡去发现我内在的世界,当你有单纯的视野的时候,你看事情的角度就会不一样。
在台湾的鹿港,有一个寺庙从台山请了大师刻一个大佛像,落成开光时,大家都很崇拜,这时候人群有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一边挖鼻孔一边说这个佛像雕得不好。大人就很生气问为什么,这个小孩说:这个佛像的手那么大,鼻孔那么小,他都不能用自己的手挖鼻孔怎么保佑我们?
这个叫做“平常的心”。人生不如意事是“十之八九”,我最喜欢送给朋友的话是“常想一二”。你的欢喜的时间越长,痛苦的时间就越短,因为生命是相对的。
【编辑点评】 “常想一二”,如此达观。人生惬意顺怀者能有几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从容相随 别把人生想的太难

我们在平静的心绪中用心去欣赏二泉映月或以平淡的心境聆听檐漏滴阶碎雨敲窗,任思绪浮想联翩……在平淡如水的氛围中里,我们用平淡的情感和对平淡生活的用心交付中,体验出生活的真实味道,体味到平凡的独特心境。
世人总是盲目追求遥不可及的东西,而往往忽视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习惯以世俗的眼光看待问题,那样即便活在幸福当中,也会无所发觉。反而理所当然地以为,精彩绚烂属于他人,留给自己的只是不足为奇,原来我们心中所谓的美好都不知不觉地让别人赏心悦目去了。
卞之琳在《断章》中说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其实,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互为风景的,只要你活得问心无愧,认真善待了每一天,你的人生也

 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亮丽风景。
所以不需要厌倦生活的平凡,而要感激每一个日升日落的日子,观察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领会每一样波澜不惊的发现。尽管平凡也能与众不同耐人寻味。“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至远”,何尝不是由平凡升华出来的既高尚又脱俗的人生境界。
人生不是一部时文选粹,只青睐出色优美,拒绝平凡朴实。生命应当以纯粹的真实跟自然来感染人。哪怕是平凡,也是真挚诚恳,也会打动人心。 【编辑点评】总是抱怨生活艰辛人生不易,细想多少路障是我们自己设的。想要高标准,低难度,谈何容易。水从容,才一路逶迤,永不停息;人从容,才宠辱不惊,进退自如。  

平凡也是完美,学会自我奖赏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把天皇请来御览。
天皇在禅园里边走边赞叹:“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
说着,天皇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一旁的建筑师听后,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天皇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陛下,是这样的: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周围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完美与平凡都是人类的特质,也是人类的追求,然而这两者听上去天壤之别,实际上却分不出哪个更重要。有的人追求完美,却披着平凡的外衣活着;有些人向往平凡,却登上了写满了完美的人生舞台。

 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有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不平凡,平凡得像一颗远星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也不必羡慕什么非凡。
正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一生;正是无数个日子组成灿烂的世界。学会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所以说--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用平静的心态,给自己“奖赏”
有名言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的,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成为将军,成为明星,成为大款。可是,生活又往往是那样的不近人情,使大千世界中能人与凡人之间形成一种不尽人意的金字塔结构,只有少数人居于塔尖,而太多的人只能居于塔底,做平凡人,做平凡事。但是

 

只要平静心态,给自己以“奖赏”,平凡也精彩。
我们的生活平凡几近庸碌,我们的工作普通几近无闻,可就在这平凡与普通中,可享受到许多可爱小事,随时可以给自己奖赏!
不是吗?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骑车行进在下班的路上,你心中感到十分轻松;当你把节省下的零钱,寄给山乡一位失学的孩子,你心中有一丝宽慰;当你把刚刚写好的稿件,投进绿色的邮筒,你心中又多了一份企盼;当你和朋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你从中汲取了多少鼓励与力量……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做了,我们的生活就很充实;小小的愉快,我们体会到了,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奖赏!
【编辑点评】平凡与完美不冲突。完美不是表面上的流光溢彩,而是内里的平实真挚,这种完美是自己能够品位揣摩,并会心一笑,而非招摇给别人看,换来艳羡目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