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传说1种子下载:要健康,请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0:37:02

                            要健康,请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不久前,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说,理想的运动强度是每分钟行走一百步,每天半小时行走三千步,每星期行走一百五十分钟,那就是一万五千步。据称,这样的锻炼能让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

其实,这项研究成果并不新鲜,不过是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对何谓中等强度作了量化界定而已。一九九五年,美国体育医学学院为美国人制订了一个全新的锻炼计划:每星期安排五六天时间进行至少三十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比如步行、园艺活动、打高尔夫球。《美国卫生局局长杂志》、美国全国健康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类似的方针。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乔安·曼森博士写过一本书,题目是《三十分钟保健方案:各年龄段妇女四步锻炼计划》。他说,“只要你经常坚持,就会从一般强度的锻炼中获得益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坐着。”曼森博士还说,“行走锻炼,宛如你在现代医学中找到了一颗神奇的子弹。想当年,如果有什么药物能够像走路那样减少慢性病的患病危险的话,人们早就大喊一声‘我要’了”。

行走,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能力,从蹒跚学步那天开始,行走对一个人就不是陌生的。然而,行走对一个人的身体有什么作用,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除了促进血液循环,行走还可以降低血压,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合理化,这对预防心脏病是很重要的。行走的其他好处还有很多,诸如改善身体分解葡萄糖的能力,控制糖尿病;改进体内荷尔蒙的水平,帮助预防乳腺癌与前列腺癌;帮助保持骨骼中矿物质的密度,进而促进人们预防骨质疏松症;减少炎症、栓塞,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可以有效预防中风;增加大脑神经传递素,这样一来心情与创造力的改进就有了希望。

当然了,迈开两条腿还可以使你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行走过程中,你不仅无需消耗汽油,还可以亲近大地。行走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趣,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欣赏路边的风景,甚至可以听到树梢上传来鸟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拐杖协会主席史蒂夫·休加特说,“不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有令我大吃一惊的。要是开车,就看不到那么多好东西了。”对我们这些住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这有点难度,如果你离公园不远,去公园行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科学证据堆积如山,即便是随机抽取的临床试验数据也都证明,一般强度的锻炼对一些病症大有好处,环绕住宅区漫步可以减缓老年性痴呆症、中风、认知能力下降、乳腺癌、前列腺癌、性功能障碍以及抑郁症。行走对身体的好处胜过在电视机前打盹,而且跟慢跑的作用几乎相同。二○○一年,《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个星期快走一小时,女姓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可以减少一半。过去十多年的研究表明,不搞剧烈活动照样可以取得效果。研究人员相信,快走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结肠癌、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虽然有些结论还有争议,行走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锻炼学开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发现,伦敦公交车的驾驶员患心脏病的机率高于在双层车里走来走去的售票员。研究人员很快就发现一种计算训练量的好方法,他们将这种方法当成打开健康大门的钥匙加以推广。美国体育医学学院的第一个健身指南产生于一九七五年,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进行长时间的锻炼,使最大心率储备力达到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然而,十年之后,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美国人达到了这个标准,百分之四十的人还是完全坐着不动。

锻炼时代来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强度比较小的锻炼方式对身体也是有益的。一夜之间,最大心率以及大强度锻炼成了过时的东西。最新的口号出来了:小运动量锻炼。科学刊物上发表的报告对一般强度的锻炼赞扬也越来越多。从前,在专家眼里,行走一类的锻炼活动量太小,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遇到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结肠癌、骨质疏松症、焦虑与抑郁等病患的时候才会提出行走这种方式。有专家指出,锻炼强度有多大,好像并不像锻炼时间长短那么重要——断断续续的活动跟长时间的锻炼一样有作用。还有,同一个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锻炼似乎也没有必要。

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兴起的健身房中的健身运动吗?还记得人们进行有氧训练的时候身穿紧身衣、头系吸汗带、没完没了地在健身器械上活动的情景吗?这种锻炼方式在很多地方依然盛行。当时,专家们信誓旦旦地对我们说,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这样训练可达到最大心律的百分之九十。如今呢?在西方国家,一种新的、悠闲自在的锻炼方式正在成为主流。把健身衣扔在家里吧,不用换衣服,不用出汗,只要你在大自然的沐浴下走起来,一切都会好的。

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树是一种根植于某地相对不动的生物,人则与其他绝大多数动物一样,不动恐怕是活不成或者活不好的。而这个“动”应该是以腿的移动为代表的,什么地方动都不如腿动。在如今这个入则有高楼、出则有汽车的年代,人们“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活不成、活不好的几率就越来越高。若要扭转这种局面,于今之计,行走恐怕是你可以抓到的最原始也是最后一根健康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