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谁是真凶百度云: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为即将中考的学生准备的新年大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01:59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为即将中考的学生准备的新年大礼(2010-03-01 08:58:59)转载 标签:

初中

语文水平

学习方法

中考复习

杂谈

分类: 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阅读,就是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有效信息。文章中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显性信息,就是文章直接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一种是隐性信息,就是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是作者用委婉曲折的手法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需要读者透过文句的字面意思,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挖掘它的含义。学生对前一种信息的获取比较轻松,而对后一种信息,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和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呢?一是要注意文体的特点,二是要把题目带到文章中去,三是要掌握答题技巧。下面就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种文体的阅读谈谈个人的指导方法。

一、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知识考查点:

1. 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 概括段意、层意,归纳中心。

3. 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 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 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命题的角度:一般从⑴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⑵人物形象分析概括,⑶语言品味,⑷主旨把握, ⑸作品感悟等方面命题。

题型及答题方法:

1.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

解答方法:记叙了谁(指人、单位、集体或事物)+做什么事(发生什么情况)

注意点:这谁通常指主要人物即主人公,因此要分清文章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例:2006、2007、2008三年南平市中考题记叙文阅读的第一小题都是出现这样的题型:06年《雪地里的红棉袄》第一题,问题是全文选取发生在三个年龄段(8岁、18岁、38岁),嫂子关心“我”的故事,请分别概括。07年《后娘让他别再回家》第一小题,问题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文章叙述一个后娘为了孩子安心高考,费尽心思隐瞒孩子亲爹去世的消息,独自挑起生活重担的感人故事)。08年《改变命运的一分》第一小题,问题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故事(秦老师以“高利贷”的形式借给贪玩的小男孩一分,从而激发他刻苦学习,进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2.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包括:人物性格,×××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解答方法:

人物性格:①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分类理解,比如:农民,勤劳、朴实、善良、憨厚等)。②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

×××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性格+情趣+思想品质+身份(职业、职务)

例:05年《一只苹果》第三题: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母亲是一个善良、朴实、宽容、充满爱子之心的人。);06《雪地里的红棉袄》第四题: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分析;07年《后娘让他别再回家》第三小题:后娘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年08年南平市中考题《改变命运的一分》第三小题:请概括秦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秦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善良),具有责任感(讲原则),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的老师。

3.环境描写作用(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解答方法

社会环境:为            (人物活动、故事发展)设置了背景。预示人物命运。自然环境:环境特点+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    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例:社会环境——《孔乙己》一文中开头交代孔乙己的生活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特别是这里的社会氛围“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又如:〈变色龙〉一文开头:“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写出了死气沉沉,冷落萧条,到处充满饥饿和贫穷的社会环境,为故事的发生、发展设置了背景。

自然环境——《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一是他们刚踏上去哲尔赛的轮船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景物描写即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一是看到哲尔赛时“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景物描写即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希望已经破灭,全部化为了泡影。《孔乙己》一文中“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悲凉的气氛,预示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4.词语品味:理解加点词语的意义及作用。

考查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考点常有:①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意义;②反映具体语境意义;③反映深层含义的;④带有比喻意义的;⑤有一定强调作用的;⑥有一定指代意义的;⑦对文章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⑧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⑨在科技作品中,新出现的科学概念;⑩在议论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

解答方法:词语本意+句子内容(语境)+写出人物(事物)什么性格(特点)。

例: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005年南平市中考题《一只苹果》中“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其中“小”的含义是什么?这“小”的含义就不是“大小”的“小”,而是指在这位母亲面前,“我”感觉到自己人格的渺小,缺乏爱心和宽容。

例:考查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意义,2005年南平市中考题《悠然下山去》中问文中两处“悠然下山去”各有什么含义?(一是抱豁达的心态放弃登山;二是坦然放弃超过自身极限的追求。)

5.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考查句子的意义及作用,考点常包括以下几种:①对一些描写性句子的作用的理解;②对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的理解;③对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蕴含着某些深层意义的句子的理解;④对能体现文中人物性格、感情的句子的理解;⑤对文章中表达观点或看法的句子的理解;⑥对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的理解;⑦对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的理解;⑧对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的理解;⑨对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总结、过渡等作用的句子的理解;⑩对含有一定的哲理、具有警策作用的句子的理解。

解答方法: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理解:

结构上:开头――总领或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

中间――承上启下。

结尾――总结或照应前文或照应标题

内容上:开头——开篇点题 

结尾——深化中心 、或抒情或议论或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描写句――写出人物(对象)+性格(事物)特征

修辞句――修辞法的一般作用+对象+特点

例:06年《雪地里的红棉袄》第三题:请品味最后一段中“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一句的含义;07年《后娘让他别再回家》第二小题:本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请品味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①“满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运用比喻的修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后娘的到来给满子带来了温暖,使他对生活充满希望。②“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的小手似乎捏不开花生壳儿”通过对小弟弟的外貌描写,与上文“胖胖的”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家庭变故、生活困苦。这些句子能起到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08年《改变命运的一分》第二小题: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对蕴含着某些深层意义的句子的理解,如:《故乡》结尾:“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主旨把握(概括中心思想)

解答方法:(1)题目入手(有的题目也是线索、本身也起到点题作用)

         (2)关键句子入手(从开头、结尾、过渡、抒情、议论句子找)

         (3)概括中心:文章记叙了           (人)或          (事),表现了         精神,表达          思想感情,或领悟(体会)到         道理。

如:《背影》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7、写法理解

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写作手法,比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对比、烘托、先抑后扬、伏笔、铺垫、悬念等。

对比:〈故乡〉、〈变色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象征:〈海燕〉、〈雷电颂〉等

8、对作品感受(认识、理解)

解答方法:结合原文谈认识;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

注意点:观点+认识(道理论据)+事例(事实论据)

例:08年《改变命运的一分》最后一小题:对上文中小男孩母亲的“竹鞭教育”,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这就是谈认识。

例:读了〈伤仲永〉一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二、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知识考查点:

1、对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内容的理解

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3、说明顺序

4、说明语言的准确

命题角度:一般从(1)整体感知(概括说明内容),(2)文意把握(筛选信息),(3)说明方法及作用 ,(4)说明说明语言准确性,(5)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词句 ,(6)联系生活拓展延伸等方面命题。

题型及答题方法:

1.文章(语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解答方法:事物或事理(常常在标题、中心句中)

2.它有什么特征?

解答方法:中心句或总说句或总结句或过渡句

例:〈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中心句;〈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说句

3.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

解答方法:说明对象+对象特征

例:〈中国石拱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的特点。

     〈苏州园林〉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解答方法:⑴时间顺序:有时间词;⑵空间顺序:有方位词;⑶逻辑顺序:(主要――次要,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的逻辑顺序

5.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南平市中考连续三年都有考这一知识点:06年《转基因食品是福还是祸》第四小题: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07年《神奇的“太阳大夫”》第四小题: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08年《汉字之美,美在多维》第二小题:第7段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  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强调说明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能够发挥更多的自由度。),足见这一知识点的重要。

①下定义:科学、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关键词:“科学、准确而简明,严密。”

例:〈大自然的语言〉中“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科学、准确而简明的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科学、准确而简明的说明了什么是逆温层。

〈克隆是什么〉中“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②举例子:运用具体事例,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关键词:“具体确凿”。

例:《中国石拱桥》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更具体确凿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又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很少出事。”

答: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③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关键词:“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

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答:准确无误地说明太和殿雄伟壮丽的特点。

④打比方: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关键词:“生动形象”

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桥洞的形状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⑤作比较:对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关键词:“鲜明地突出”。

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很少出事。”

答:突出强调了芦沟桥的结构坚固。

⑥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晰,层次分明。关键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例如:分别说明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说明了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⑦作诠释:更详尽更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关键词:“详尽,通俗”。

例:“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详尽更通俗的说明联拱石桥的特点。

⑧画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记忆和理解。关键词:“直观、形象”。

⑨摹状貌: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关键词:“形象,生动,更具有可读性” 。

例:“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卢沟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更具有可读性。

⑩引用(引资料)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关键词:“增强说服力”。

例:《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引资料为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增强说服力。

解答方法:一般作用(关键词)+说明对象+对象特征。

例如:分别说明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答: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说明了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又如:“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答: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无误地说明太和殿雄伟壮丽的特点。

6.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或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明的语言(说明语言的根本要求是准确性、严密性;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005、2006、2007年南平市中考均有考查这一知识点:05年《神奇的“生物钢”》考查加点字“竟”(写到“黑寡妇”蜘蛛的丝时用了这一句话:“它的强度竟达到其它蜘蛛丝的两倍”)的表达效果;06年《转基因食品是福是祸》考查“‘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的部分或全部特征’问‘部分或’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07年《神奇的“太阳大夫”》中考查“‘全世界至少每年有500万人患忧郁症’,问句中加点的‘至少’一词能否省略,为什么?”等。说明了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

体现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常用词:

表示范围:有的(些)——表部分,还有大部分、大多数

          一切、所有——表全部,无一例外

          唯一——表只有一个,没有别的

例如: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答:准确地说明了池沼引用活水的范围,“大多”指绝大多数,但不是全部,并不排除有个别不引用活水的特殊情况。

表示程度:比较、很、稍微、最

例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答:准确地说明了早的程度,这样说比较稳妥,避免绝对化。

表时间:在当时

例如:(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答:“在当时”从时间限制,这样说符合实际情况。

表推测:可能、也许

表猜测:估计、大约、左右

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大约”、“可能”表示猜测,不确定,在没有确实资料证实的情况下,只能是猜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技巧:1、作用:准确地说明了+关键词(事物的某一特点)+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能否去掉”: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说明+关键词(事物的某一特点)+表达不准确。

三、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知识考察点:

1、论点、论据、论证。

2、语言品味。

3、作品感悟

命题角度:

一般从 1、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2、找出论据并说明作用。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补充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5、结合语境理解词句。6、作品感悟(拓展延伸)等方面命题。

题型及答题方法:

1、找论点或归纳观点及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观点,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几个分论点。

解答方法: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主要词语连接成句

例如:06年中考题《许多事不必在乎》标题就是论点。07年中考题《学会感激》第一小题: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开头第一段:一个人学会感激,才会有一颗善良的心。第二小题问:从哪四个方面来论证观点。学会感激就是学会体会人间的真情;学会感激就是了解人生的丰富体验;学会感激就是去感悟人性的善良;学会感激就是学会品尝生活的美好。)吴晗的《谈骨气》论点在开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06年中考题《许多事不必在乎》中第一小题问:选文主要从哪四个方面来论证“许多事不必在乎”这一观点。(宠辱不必在乎、名利不必在乎、成败不必在乎、人言不必在乎)

2、找论据或补充论据(事例和道理),事例论据:什么人+做什么(怎样)+结果怎样

解答方法:事实论据(能用一句话事例论据:什么人+做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知道事实的代表性――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等)

例如:07年中考题《学会感激》第四小题:李素丽、任长霞的善行让我们感悟人性的善良,请再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吴晗的《谈骨气》中用三个事例做论据(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暗杀);《理想的阶梯》也列举了很多事例。 06年中考题《许多事不必在乎》中第二小题有考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论证“失败乃成功之母”

3、文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⑴举例论证――解答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      的中心论点

⑵道理论证――解答方法:(引证)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     的论点

⑶比喻论证――解答方法: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⑷对比论证――解答方法:突出(中心论点)的重要性。(正面:重要性;反面:危害)

4、议论语言的严密、准确(与说明文语言近似)

多用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频率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地表达(往往、常常、一般、许多)使说话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

5、开头讲故事――解答方法: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

6、开头引用名言――解答方法:提出论点,同时充当道理论据。

当然,阅读是读者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认识,不能强求一致;但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答案的准确度,提高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