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e lay lain 用法:强化党内民主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21:32
强化党内民主教育
      与欧洲的那些工人阶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天生的不足,这就是党内成员中一直缺乏现代民主意识的熏陶。党诞生在封建主义历史源远流长的旧中国,党内成员中包括领袖人物、知识分子、工农群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生活中封建主义意识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封建主义意识这种旧的思想和旧的心理,不仅是前一代人,而且是若干代人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仅具有历史的承继性,而且社会意识还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并不可能很快带来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某些根深蒂固的习俗。社会意识的这种滞后性,又与我国长期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使得封建意识得以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并有所发展,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党内生活。因此,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
      党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渊源决定了在党内生活中强化现代民主、党内民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民主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仅需要时代的熏陶、实践的培养,也离不开必要的教育。一种理性的教育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尤其是对在现代民主上天生不足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教育更显得格外重要。
      在党内强化党内民主的教育,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关于党员主体问题的教育。党的十七大在党代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党内民主上的新觉醒及历史性进步,必将对推进党内民主的进程及改善党内生活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党员主体问题毕竟是党的建设领域中的一个新问题,党内生活中的相关实践尚未充分展开,党内传统习俗中有形无形的障碍依然顽固存在,对党员主体问题的理论研究也才刚刚开始。“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有赖于在党内形成共识,有赖于广大党员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但多年来,在党的思想建设及党内教育中,较少涉及党员主体问题,这不仅使不少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缺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自觉意识,使党内生活中缺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应有氛围,也使许多党员对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处于浑沌的消极的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党内在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上缺乏应有的思想基础和自觉作为。
      在机关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同一个党组织内部,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同是普通党员,由于主体意识上的不同,就往往会在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创造性工作的态度上、对领导干部功过是非的评价上、在党内监督的作为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而一旦党员真正确立了主体意识,党员在党内的实际作为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先进性就会大得多,党员的价值就会深刻得多。例如,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一定会是一个充满忧党意识的党员,他对目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现实责任感,而决不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一定会对眼下党内监督淡薄的状况感到忧心忡忡,他可能会痛苦而深刻地反思“为什么绝大多数的普通党员对于党内发生的滥用权力的事情无可奈何?为什么党内监督讲了多年但却进展不大?”为此,他会进行积极的思考或力所能及的实践,至少也不会停留在听之任之或一味抱怨的程度;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即使自身一时无力改变党内生活中的某种习惯势力、或者某些令人厌恶的不民主或反民主的做法,也至少不去随波逐流,更不去推波助澜。应当说,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个内在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
      因此,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一个基本前提、基本途径,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党内进行关于党员主体问题的教育及熏陶,并逐步扭转党内多年形成并有很大惯性的“领导主体”、“组织本位”的传统观念。为此,就需要把党员主体问题作为党的思想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党内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和灌输。这包括坚持在党内日常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整风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党校的课堂上都要大力进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是党的主人、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教育,做到常有声音、毛毛雨不断,从而促进在党内生活中形成有利于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注重积极组织党员参与多种类型的党内民主生活的锻炼,使党员在这种锻炼中悉心体察,增长关于党员主体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知识,增强自身在党内生活中逐步从被动的自发的状态走向自主的自为的状态的能力。(摘自《党校教育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