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阁:血线 滇缅公路【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4:44:00
 洮河人收藏

    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在世界,没有哪条公路像滇缅公路这样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条公路能像滇缅公路这样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是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
  滇缅公路,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没有滇缅公路,就没有1945年抗战的胜利。
  日本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日本人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是他们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了埋葬日本占领中国的梦想的交通大道。

  

 

        滇缅公路从昆明经下关、保山、龙陵等地,由畹町出国界,外接缅甸腊戍,再与缅甸中央铁路连接。1935年12月,昆明至下关411.6公里的简易公路已经修通。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公路要翻越横断山系的云岭、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的支脉或余脉,跨越漾濞江、澜沧江、怒江等5条大江大河。高山大川起伏跌宕,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工程十分艰巨。世界上很多工程专家都曾预言,滇缅公路起码要用3年时间才能建成。

  

 

        由于青壮年上了抗日前线,因此,老人和儿童成了修筑滇缅公路的重要力量。著名记者肖乾在《血肉筑成滇缅路》的报道中写道:"秃疮脑袋上梳着辫子的,赤背戴草笠的,头上包巾、颈下拖着葫芦形瘿瘤的……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没牙的老媪,花裤腿的闺女都上阵了。"

        没有炸药,工人们便用自制的火药替代。没有水泥,他们只得烧制石灰和粘土使用。民工们餐风露宿,白天紧张施工,夜晚只能睡于岩石之下、洞穴之中。冬天忍受严寒,夏天则要抵御疟疾等传染病的威胁。

        筑路工地,没有机械,土石方全靠锄头开挖。畚箕是工人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据《云南公路史》的资料,滇缅公路共有土方19983960立方米,石方1875497立方米。这些土石是全靠民工用双肩一挑一挑挑走的。

        没有压路机,大石辗成了压实路基的惟一工具。滇缅公路所需碎石,则是妇女、儿童们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1938年8月31日,昆明至畹町全长959.4公路建成通车,从开工到通车,相隔仅仅9个月,举世震惊。滇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英国《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和照片,称滇缅公路"可同巴拿马运河相媲美"。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特命驻华大使詹森前往滇缅公路考察。詹森实地考察后,感叹这条公路"为世界之奇迹"。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修筑滇缅公路时人员伤亡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据《云南公路史》的记载,死亡人数不会少于两三千人,其中有8名工程技术人员捐躯,伤残者不下万人。他们死得不声不响,死得无姓无名,平均每公里公路就有3名以上民工献出了生命。 

 

        在1938年间,怒江和澜沧江上一共架起了3座大型的钢索大桥。

        它们分别是:惠通桥、昌淦桥和功果桥。这些桥成为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没有它们,整个滇缅公路的畅通就无从谈起。

         为了切断滇缅公路的交通运输,全面封锁援华物资的进入,滇缅公路恢复通车后,日本侵略军从越南派出飞机,对滇缅公路进行狂轰滥炸。澜沧江上的功果桥和怒江上的惠通桥成为日军轰炸的重要目标。  

 

 

        1940年10月18日至1941年2月17日,120天中,日军飞机16次轰炸功果桥和昌淦桥,出动飞机242架次。1940年12月14日,昌淦桥上游钢索被炸断19根,加劲桁构及桥面坠落江中。

 

        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2月27日,4个月里,日军6次对惠通桥进行狂轰滥炸,出动飞机168架次。

 

 

  1941年1月23日,日军飞机第14次轰炸昌淦桥,并把大桥彻底炸断。为此东京的电台洋洋得意地宣称:“滇缅公路已断,三个月内无通车希望”。大后方的很多人,在日本广播中得知此事。在整个大后方,人们一下子紧张起来,国民政府交通部急电滇缅公路的工程技术人员昼夜抢修,务必尽快通车。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就在交通部的急电发出后不久,接着就收到了来自大桥抢修队的电报,说滇缅公路上的车队已经再一次地越过了波涛汹涌的澜沧江,整个公路全线保持着畅通。
  原来早在两个月以前,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就预计到大桥有可能被日军日益频繁的空袭彻底炸断。他们找到了一些空汽油桶,每70个空汽油桶连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一只简易的渡船,汽车开上去之后,用钢缆将渡船在两岸拉来拉去,直到大桥修复。

 

        1942年2月,10万中国远征军依靠这条运输线,入缅作战。       

 

比江钢架桥

顺濞钢架桥

  滇缅公路修建之难,主要难在公路经过的80%路段是崇山峻岭,而这其中有一半是坚硬的岩石地段。筑路者只能通过爆破来开山劈石。数百公里的岩石地段,就是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点点硬啃出来的。  

  在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里,20万各族劳工用一双双手创造了奇迹。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终于可以勉强通车了。

  当时的腾冲县县长刘楚湘有《滇缅公路歌》,描述当时情状,至今读来,犹令人回味:……兴亡原是百姓责,百万民夫齐听令。新妇卸妆荷锄行,乳娘襁儿担畚进。凿山填谷开道路,路平如砥到康庄。抗战后方如前方,举畚如炮锄如枪。工程克期数月完,车驶昆明通木邦。

 

飞虎队

  当时西方记者把滇缅公路称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一样的奇迹”;美国总统罗斯福指派詹森大使沿路考察,大使回到重庆后说:“滇缅公路工程浩大……且物质条件异常缺乏……全赖沿途人民的艰苦劳作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修筑公路的总负责人、1938年交通部委任的“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谭伯英在《修筑滇缅公路纪实》一书中写道:“其中只有很少的男人是壮劳力,其他都是妇女和老头以及很多很多的孩子,孩子们都带着自家的宠物,狗、鸡和长尾巴的小鹦鹉。在一些傣族地区,那些跟着大人来做工的孩子还带着猴子……死的有,伤的有,病的有……曾有8000人患疟疾,免于死亡的只有500人。”

 

 

 

  然而,整个滇缅公路上,现在并没有一座纪念这些劳工的纪念碑。据说在松山曾经有过一块纪念劳工的纪念碑,但后来因为日军入侵滇西而毁于战火。

 

  如今,当地政府正重新建造一座碑,以纪念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劳工们,尤其是那些老人、妇女,还有那些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