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灰狼数量:蝶傷 - 围龙春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1:36:54

围龙春秋

 



      梅州大埔县城的“太守第”是较为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半月楼)

      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的围龙屋,是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的客家民间传统建筑之一,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 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  
                      



      深圳龙岗李氏正埔岭(城堡式围楼)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角楼等,风格独具、古朴典雅。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堪称世界一绝,是中国民居建筑的瑰宝,也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瑰宝。

    




      围龙印象


    在这里我们要把围龙屋和客家土楼区分开来,我认为土楼和围龙屋是属于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客家民居建筑,土楼高大,气势雄浑,围龙屋占地广,但结构却更为复杂。土楼多在闽西,永定土楼闻名天下,而围龙屋多在广东,以世界客都梅州为最,河源,韶关,惠州,深圳等地均可以见到客家围龙屋的身影。
    



      饶平上善许氏启明楼(圆围楼)  


    要了解客家围龙屋,首先要了解它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客家民居讲究风水,顾名思义,围龙,当然是要有“龙”,龙要有“水”,龙水之局就是“围”,所以围龙屋要包括“龙、局、水”三要素。“龙”就是房址所靠山脉的形状走势,来势要雄,结基要丰满、宽敞。 “局”是指局势,周围自然环境要有湾溪环绕,自成拱卫。“水”则指屋前的水势,以水势回环为佳,从基地望出去,要有把住水口的“屏风”,门前所挖池塘,也含有完善宅基阴阳平衡的意思。所以典型的客家围龙屋,是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科学地组合而成的。


    



      土楼和围龙  

    在了解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之前,我们来看围龙屋的整体结构。同土楼一样,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型,在整体造型上,是一个太极图,房间过道排布多依据八卦而建,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围龙内景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深圳坪山曾氏大万世居(城堡式围楼)


    我们再来看细部结构,首先是堂屋!客家围龙屋空间分布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以家族为中心的祖堂作为中心点,使人一进入屋内就看到它显著的位置,成为视觉的焦点。祖堂又叫祠堂即宗祠,它又有厅堂和堂屋间两部分。厅堂客家人叫“厅下”,一般分上堂和下堂,大的围龙屋则有上中下三个厅堂大门正对祖堂,作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性节点,对空间内外的统一性作出了极好的诠释与回答,又承袭了建筑外观的整体气质,在活跃了空间的同时也兼顾了人们的视觉。这里是祭祀活动的圣地,又是宅内喜庆宴客的场所。在祖公堂上,建有陈设祖公牌位的神龛,有的写“某某堂”,有的写“天地君亲师”等牌匾,象征天地祖先神灵之所在,对其焚香礼拜和祭祀。祭拜活动具有很现实的、理性的“入世”意义,如保佑发财,祈求贵子等等,并不像西方宗教那样追求“出世“、反理性的观点。这种祖公至高无上的“敬祖睦宗”观念,强烈地渲染出祭祀环境的永恒。这种使祖堂处在核心位置,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一方面是客家人崇敬祖宗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封建道德思想礼仪,也可见客家民系不仅在心理结构中想象力丰富,而且思维方式上概括力也是很强的。
     
  



      位于大埔县城龙岗村的泰安楼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围楼

    其次是横屋。横屋是一般族人居住的地方。横屋建在堂屋的两边,好象护卫着堂屋.。围龙屋的横屋有两横、四横、六横、八横不等。梅州最大的围龙屋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就有“三堂八横”。在围龙屋的正面看,那横屋是竖的,是纵向排列的。但是,在围龙屋的中心-----堂屋来看,它就是横的,所以,它叫横屋。围龙屋都有一条中轴线,两边对称平行。所以,围龙屋的横屋都是双数,排列整齐的
。    


      



      再次是围屋。围屋在堂屋和化胎的后面,象一条规则的弧形。它形似长龙,又如彩虹。它在后面围护着整座围龙屋,这些房子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这也是“围龙”的一个来源吧。围龙屋一般都是坐北向南,围屋又处在全屋的最高处,冬季寒冷的北风被挡在外面,人们在里面却能享受冬日的阳光。这显示了客家人的创造性。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客家围龙屋(平远东石丰泰堂)

    再其次是化胎。化胎的形状近似扇形台体,中间隆起,极象女人的腹部。它上面用大小均匀的石块铺成,传说铺的石块越多,子孙后代就越多。化胎前面的正中下方,设置了一个由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个特定的石块组成的龙神伯公。这是主管人丁(生育)的神灵。在民居建筑中,专门设置一个形状象女人的腹部,又安有主管生育的神灵,而且用“胎”字命名的部分,这是客家民居建筑独特而神奇之处。化胎的设置,和客家人饱受迁徙艰辛的经历和渴望繁衍子孙后代的心态密切相关。
    

                



      最后是池塘。在堂屋和横屋的前面,专门建造一口半月形的池塘,这既有实用之处,又有精神的寄托。实用方面,它具有取土建房,储存雨水,和养鱼、灌溉、防火以及调节气候的功用。精神方面,一是“存水”即“存财”;二是它的半圆和围屋相配,使整座围龙屋的外形成为一个椭圆形。它不但具有外形美,而且寄托了人们“家家团圆,事事圆满”的美好愿望。所以说,池塘也是客家围龙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与徽州民居比较起来,围龙屋内空间较开放,那南北贯穿的过堂风、透过门洞看见池塘田野的快意,以及随手池边种菜、屋前屋后摘果之潇洒,是客家人在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一种上佳境界。对外的防御与内部环境的开放相通,折射出了道家的生存理想。体现和谐,充满着理性的色彩。
    



       徽州民居

       围龙屋隐含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客家放工图,山青青,水盈盈,黄昏牛饱人满载归来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围龙生活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深圳龙岗刘氏田丰世居(围村)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烟雨家园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                    

      走进千年的客家民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到处都充满着理性色彩的芳香。它独特的空间构成形式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是它简洁、优雅而理性的生活方式?还是它的情怀,它的包容,或是它那交织着理性与感性的浪漫?

  

                      



            饶平饶洋蓝氏泰华楼(椭圆楼)内景

  



            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