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恐怖分子:《历史是一台大戏》感悟历史----永乐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2:20:41

在历史这台大戏中,经过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明朝实
际上是建立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存的统一的国家。民
族之间的再融合,宗教思想的再澄清,明之前文化的再展现以及
社会文化真正的普及,都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也可以说是明
朝这个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了这里,世间一切不正的因素都在开始增加,
人的道德水准整体上不如汉唐时期,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文化上、
还是制度上,有传承但变异的、不正的东西都在增加。但是,在
这个历史时期,还是给后人留下很多美好的历史遗产。特别是永
乐盛世这一段。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历史时期。


一个美国作者在他的书中写道:明朝的永乐皇帝,驾崩于1424年
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8062天的在位时间,
而且所有证据也显示,他从未浪费过一天。


八千多个日子,从未浪费过一天,这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在
历史这个大舞台中,恐怕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


这是真实的吗?


历史学家说:他说的还真是事实。


这样一位勤勉的皇帝,他给历史留下些什么?后人又是怎样评价
他的呢?


三百多年后,清康熙皇帝对于永乐盛世是这样评价的:远迈汉唐。


就是说:“永乐盛世,盖兼汉唐而有之。”


这是继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
又一个盛世。


在这个期间,永乐皇帝究竟做了些什么?对后世又有怎样的影响?
我们从中又能悟到些什么呢?


朱棣为什么要这么拚命呢?因为他就是带着这样巨大的使命来的。
这里把其中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列举出来,重新梳理,从神传文
明的角度试着做一下解读。


修纂《永乐大典》


关于这部大典,这里不做过多的内容和意义上的陈述,百度搜索
一下就有详细的描述。


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这是朱棣好大喜功的表现。


但在我们看来,却不是这样的,其实它是朱棣要完成的使命,为
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到,朱棣刚登上皇位不久,也就是在永乐
元年七月,朱棣就召集著名才子解缙等人,提出要修纂一部涵盖
所有中华文化书籍(所有能找到的)的大百科全书。当时的朝政
局面还不是很稳定的,而且这部用了五年时间才修纂完毕的大典,
在修成之后,正本便束之高阁,到了嘉靖时期,才由嘉靖皇帝重
录了副本。


个人认为,修纂《永乐大典》,有这样几个内涵。一,尽可能多
的保留中华文化的遗产,起到文化的传承与融合的作用;二,它
是明朝文化发展的宣言,奠定了明代多元多层文化发展的基础。
预示着明朝这个时期在文化上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从明中叶
以后,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端倪,如:儒、释、道三教并举,复古
汉唐文化的表现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是在宣扬大明国威,同时隐察建文帝是否流亡
到海外。


个人认为,有这方面的因素在,但其实它也是朱棣的使命之一,
就是:传播中华文化。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真正的内涵。


把恢宏的中华文化通过郑和船队的环球航行传播到世界各地(据
英国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研究,认为哥伦布所用的地图正是郑和
团队绘制的,由此间接证明郑和船队曾到美洲大陆),让当时的
世人了解中国、走近中国,并在记忆中留下中华文明的烙印。写
到这里,我在想,郑和庞大船队环球航行,传播中国文化;和现
在美国的航母编队在世界各地巡游,所起到的传播美国文化的作
用有什么不一样呢?


迁都北京与疏通大运河


关于迁都,史书上认为它在客观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
遗产,并有力的保证了北方边境的稳定。


个人认为,这只是其中之一。从史书中记载,我们注意到这样一
个现象,就是自唐宋以来,政治文化中心是江南一带,大约主要
包括江浙和江西地区,这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一种经济文化布局,
形成了“南重北轻”的局面。


明朝初期,北方的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很慢,明太祖晚年“南北榜”
的科举事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只是预演。真正的改
变是从迁都北京、浚通运河开始,才从根本上扭转了南北经济与
文化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各民族文化之间得到极大的融合。


到明中叶,这种南北交融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江浙文化与
南北两京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了,地域文化间的互动,
商品经济流通加快。举个例子:正德年间,一个名叫董穀的人曾
记述了当时的互动流通的情况。他从家乡来到北京,见到市间交
易皆用一种“板儿”(铜钱),感到很奇怪,然而待到还乡,发
现乡里也已经盛行这种“板儿”了。他还写到其乡妇女一向流行
窄衣尖髻,到京师后,见京中妇女长衣大袖,待还乡时,家乡妇
女也都已改成宽衣平髻了。


设立内阁,恢复市舶司与设立四夷馆


从一定层面讲,可以这么说,由于内阁的设立,才有了“永乐盛
世”“仁宣盛世”。当时首届内阁成员中的杨士奇、杨荣,历经
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他们都是处理朝政的主要官员,
这样一来,就有力的保证了政策的连续、稳定。(我们还是以美
国为例子,美国这个国家,无论换了谁当总统,它对内对外的政
策都是连贯的,不会因为换了总统而作较大的变动。)


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到现在(如英国、
日本等)。


恢复市舶司(海外人员来华接待处)与设立四夷馆(翻译机构)。
这两个机构的设立,从制度上保证并促进了明朝与周边国家以及
西方国家之间政府与民间的交流。


其根本目的还是传播中华文化。


从史书上我们看到,当时来华的使团非常多,官道上外国人士络
绎不绝。并且海外各国来朝贡时,顺带做的生意,朝庭不干涉,
不收税,还隆重接待并赏赐丰厚的礼物。时人称海外使团“几比
王侯”。


厚往薄来,海外使团来华更勤了。


奠定中国的疆域


“五征漠北”,基本上消除了来自蒙古的威胁,维护北方边境的
稳定。


设立哈密卫,管理畏兀儿地区(今新疆地区),同时也是控制蒙
古的关键。


在东北设立了许多卫所,加强对东北各少数民族的管理与控制。


还设立了在今天俄罗斯境内特林,库页岛的北端的奴儿干都司,
从另一个方向加强对蒙古的控制。


重视藏传佛教,加强对西藏的影响与控制。


1413年,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从此,中国西南除西藏外,云、
贵、川、桂四省的局面,基本形成了。


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与文化的普及


朱元璋时代,由于士大夫的不配合,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行,
主要还是采用荐举。


永乐时期,专以科举取士,并慢慢确立了科举为唯一的取士制度。
从这个时期起,学校的主要职能从朱元璋时的教化转变为真正的
培育人材,文化得到了普及。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盖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庠
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此明代学校之
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到了明中叶以后,江浙地区,文化教
育普及程度较高。如明人张岱所说: “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
二十无成,然后习手艺。”


大修武当


这个始于永乐十年,征调了三十多万军士、民夫和工匠,耗时十
多年,才建成的一个拥有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
三十九桥、十二亭的规模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其中最有名气的是
玉虚宫,玉虚宫由大殿和堂、祠、坛、庙一共2200多间组成,而
且完全是皇家的建筑规格,宫内有玉带河穿过,红墙黄瓦,俨然
是一座皇宫。历史学家对此都表示不理解,认为朱棣是为了感谢
靖难时真武大帝曾显灵帮助而修建的。


从道教的发展史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过去道家是没有教的,都
是独修、单修,没有普度众生的因素,而真正形成系统的道教正
是从这一个时期开始的。为什么会在突然之间,在地上开始形成
了道教了呢?


其实是天象变化造成的。这里面主要的因素就是:佛道之争。是
天上的佛与道都在为被选择而争,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发展农业,藏富于民


元朝时,百姓种糯米比较多,主要用于醣酒。经过朱元璋时期的
劝课农桑、发展农业,减免赋税,到了永乐时期,国家和百姓都
很富足。明史记述到: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
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给腐不可食。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明在军事上实行的是卫、所制,这一制度
与唐之府兵制相近(可能就是唐之府兵制演变而来的)。


这一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军队自给自足。士不失业,将帅无
握兵之重。朱元璋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就是说,明朝初期的军队的军饷不必国家支出,不但不必支出,
还生财有道,有一定的剩余。


简单的介绍一下,明朝军队是这样安排的。边地,三分守城,七
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这个三七与二八,并非固
定不变的,人员的轮流抽出的。永乐元年,朝庭对于军队的赋税
是这样定的: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
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正是因为实行了这样的军事制度,减轻的
百姓的负担,才使藏富于民得以实现,真正做到了国富民也强
(“藏富于民”,这和美国的现在是不是很相似啊)。

前文我们提到,清康熙皇帝对于永乐皇帝的评价是:远迈汉唐。
其实还有一句话:暴于嬴秦。


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一代圣君康熙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棣为什么能建立那么大的功勋,在留下显赫功绩的同时也留下
千古骂名呢?


朱棣爱民如子、体恤下属、坚韧不拔,为大明朝的长治久安以及
传播中华文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但对不肯臣服自己的人他又是
那样的无情、冷酷与血腥。他这样的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朱棣在北平时期的表现。建文元年,朱允炆听从
黄子澄的主张,削废了周、齐、湘、代、岷五个藩王,加强了对
燕王府及其它诸王的监控,以朝庭的名义抽调王府护卫,朱棣能
怎么办?他没有办法啊,他还没有准备好,时机还不成熟,只能
忍。装病不出。


朱棣体恤属下。有一回,他的两个亲信不小心在谈话中露了马脚,
被抓到京师审训,至死这二人都没有泄密,这和朱棣平时能体恤
部下、和部下打成一片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付出,是得不到这样
的回报的。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朱棣的忍。下属被抓,朱棣意识到离朝庭动手的日子不远了,可
是他还没有准备好,装病是行不通了,怎么办呢?装疯!他跑到
北平的大街上高声狂呼、胡言乱语,别人在饭铺中喝的酒,他抢
来就喝,吃的饭菜,他抢来就吃,最后索性躺在大街上呼呼大睡,
整个北平城都知道燕王给朝庭逼疯了。朝庭不相信,派人来调查,
在北平最热的7月,朱棣穿着厚厚的衣服,披着床单,浑身哆嗦,
坐在火炉边,嘴里喊着“好冷啊!好冷啊!”。为了成就大业,
朱棣只能忍!


朱棣深受百姓爱戴。有一回,朝庭下达捉拿燕王府官员的命令,
一个街道上的老太太看到一个喝醉酒的士兵正在磨刀,上前一问,
方知是要去燕王府抓人的,老太太赶忙到燕王府报信。其实燕王
府岂能不知这事,但从这样一件小事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朱棣
在北平的苦心经营、深得民心。民为邦本!为政者都应该牢记啊。


他这样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还得从他小的时候说起,公元1360年4月17日朱棣生于南京
(应天)。据史书记载,当时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
连日不散。这被认为是朱棣后来能当上皇帝的吉兆。 


这个时候朱元璋还只是反元势力中较大的一支而已,在外领兵打
仗,根本无暇顾及下一代,史书中说,直到朱元璋要登基称帝时,
才想起来自己的儿子们都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当时已有7个儿子),
有一天,朱元璋来到太庙,祭告祖宗,为自己的孩子们郑重的起
了名字。


朱棣的生母是一个迷,按《明史》的说法,马皇后共生五子:太
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其实这五
个孩子的母亲都不是马皇后,因为史书中提到,马皇后的确未曾
生育。这五个孩子从出生后就交由马皇后抚养,只认马皇后为母
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是患难之交,共同走过一段非常艰难
的岁月,荣辱相依,同舟与共,感情很深,马皇后没有孩子,这
在宫庭中可是件大事,如果不是青梅竹马,那后位都有可能不保,
尤其是到下一代继承皇位时,她就有可能不能享受皇太后的尊称
了,所以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朱元璋的安排。


据史料记载,太子、秦王、晋王三兄弟乃李淑妃所生,而燕王朱
棣和周王是一位蒙古族女子碽氏(碽妃)所生。关于这一点,史
学家众说纷纭,都拿不出确切的证据。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南京
太常寺志》(明朝负责皇家祭祖的机构)的记载中看出一些端倪,
书中说在祖庙里,太祖朱元璋的牌位下边,正中间是马皇后的牌
位,左边(东边)是一个淑妃的牌位,以及一大堆其他妃子的牌
位,但是右边(西边)却只有一个碽妃的牌位,地位非常特殊。
《三垣笔记》中言“北都破后,弘光复都南京,乃发旧太庙,碽
妃神主具在,均如《南太常志》所云。”但这还是不能让人确信,
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我们接着往下看。


《太祖成穆孙贵妃传》曾记载到,孙贵妃无子,病逝时,朱元璋
曾命周王服孝三年。书中说“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
自妃始。”而周王与朱棣同母,为什么说周王是朱棣的亲弟弟呢?
《黄子澄传》记载到:“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
是剪燕羽翼也。’”周王是庶出,那朱棣也是庶出。


关于碽妃,正史中看不到相应的记载,但从其它史料中,还是有
零星记载的。历史学家考证过,说碽妃的命运很凄惨,在生下周
王便被赐自尽了。在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皇子的母亲如
果是宫女或者是其它出身不好的女子,要么母以子贵,要么下场
很悲惨。更何况碽妃是一位蒙古族的女子,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
有蒙古血统的皇子是很难被汉族人认可的,朱元璋为了两个儿子
很可能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是比较可信的。人
之初,性本善。在情的面前,有多少人能守住道德这条底线呢?


关于朱棣的身世,我们为什么要反复的论证呢?这个身世,朱棣
背负得太沉太重。兄弟欺凌,朱元璋不看重,夺位后士大夫的指
责,天下百姓的议论,都让朱棣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明知自己
的亲生母亲是谁,却不能公开,只能修个寺庙,秘密祭奠。写到
这,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多少生命,为了奠定人类的文化,在历
史这台大戏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甚至是抛头颅、洒热血,也
在所不惜。


朱棣后来能承载那么大的使命,建立那么大的功勋,和他成长的
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通过历史记载的一些蛛丝马迹、片言只
语,尽可能的还原朱棣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要从中找到朱棣成
长的轨迹,看到一个伟大的生命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从中得到借
鉴与启示。


朱棣虽然贵为皇子,但在皇宫之中,他的日子是比较难过的。首
先是他的身世问题,其次是在兄弟当中,朱棣排行第四,上面尚
有三个哥哥,受到兄弟的欺凌也是很正常的。史书记载到,有一
回,朱棣和晋王入京朝见时,晋王朱棡常用言语挑衅朱棣、刺激
朱棣,目的是和朱棣吵起来,只要吵起来,朱元璋向来是偏向朱
棡的。可是朱棣是怎么表现的呢?朱棣不但不争辩,反而是很委
屈、很忧惧,装病逃离南京。等朱棣回北平,朱棡还不放过,派
人调查燕王府里的细事,虽然没有查到什么?但燕王朱棣自小就
受这个哥哥欺凌,也可见一般。


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不重视他,除了太子外,朱元璋更喜欢的
是晋王朱棡和宁王朱权,为什么这么说呢?史书上记载过,1390
年,朱元璋让燕王朱棣和晋王各督一支人马,前往征伐北元太尉
乃儿不花,这是朱棣和朱棡的首次出征,出征前,朱元璋就派人
送了一百万锭钞给晋王,让他发给出征的将士,因为晋王从小就
聪明外露,而朱棣为人却很低调,所以朱元璋认为这次出征得胜
一定是晋王。可结果却是朱棣打了胜仗,晋王一无所获。没有办
法,朱元璋只好派人再送一百万锭钞给朱棣,犒劳将士。一前一
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更信任更喜爱的是晋王。而宁王
也是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带的兵是最多的,史书中说:“带甲八
万,革车六千,又统辖朵颜三卫骑兵。”而朱棣只有王府的三个
护卫,大约是五、六千人的样子。


公元1378年,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到藩地就藩,朱棣原以为自己
此时也可以到藩地就藩,没想到朱元璋临时改变主意了,让朱棣
仍回中都凤阳深造(学习军事理论、体察民情)。我想,当朱棣
看到两个哥哥雄纠纠气昂昂的带着自己的护卫出发时,朱棣一定
感到很落寞、沮丧,但据史书上所说,朱棣不动声色、没有任何
不满,悄悄的返回凤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朱棣
虽只19岁,但他的心智已经很成熟了,城府很深,深藏不露。而
且在凤阳的这两年,对朱棣治国有很大的帮助,朱棣曾说:“朕
少时尝居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朱棣的早熟、坚忍、自负、果敢,做事坚决果断但略显偏执的性
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锻造出来的。



这些人生经历的安排,有多少是这个生命来之前所要的?又有多
少是变异的生命安排的呢(生母碽妃是不是强加给他的呢)?

1368年冬天,徐达攻克元大都(北平),自从攻克了大都以后,
他就和北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余下的十多年,有时候是常
年驻扎在北平,有时候是在北边防御,进行战役。后来更多的就
是每年春初、冬末召还,春天就到北边来,到了暮冬,就被召还
回南京,常年奔还在北平和南京之间,直到死前一年,明太祖还
命令他镇守北平。徐达在明初不仅改建了北京城,在内城建立了
一道城垣,而且在北平的周围修筑了长城屏障。为北平城建立起
了一套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也为北平后来成为明朝都
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
正是徐达奉命在1381年修建的,因此关非常雄伟,而且依山傍海,
所以称为山海关。山海关长城也汇集了古长城的精华,更重要是
它成为了保卫北京的重要屏障。


1370年,朱棣和兄弟们共十人,一起被册封为藩王,朱棣为燕王,
藩地北平。


公元1375年,朱棣终于迎来了摆脱沉闷压抑生活的一丝曙光。在
朱元璋的主持下,朱棣娶徐达的长女为妃。这个徐妃贞静好学,
文武全才,远近闻名。在朱棣靖难之役中以及后来治理天下的不
同时期,徐妃都做了应有的贡献。最重要的是这个联姻,给朱棣
在夺位中增添的砝码,而徐达在北平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
朱棣的未来而做的铺垫(历史的安排就象一场戏一样)。度完蜜
月,朱棣就奉命到中都凤阳“吃苦”去了,朱元璋布衣出身,很
重视儿子们的教育,他曾说过:“富贵易骄,艰难易忍,久远易
忘。
”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是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啊!


1380年正月,“胡惟庸案”发,被诛杀功臣及功臣亲属数以万计,
朱元璋为了保朱家的江山稳定,开始大清洗了。可是朱元璋万万
没有想到,十九年后,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炆竟然
无将可用,只得起用老将耿炳文。人,无论做了什么,善恶是同
出的。为善得善果,为恶种恶因。


清洗功臣,朱棣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了,案发后不到两个月,朱
棣就接到旨意,就藩北平。


1382年,马皇后病逝。


马皇后对朱元璋的一生帮助极大。她治理后宫严而不苛,常劝朱
元璋保全功臣,莫要滥杀无辜。在病危时,她自知不治,不吃药、
不让太医看病、也不让人祈福,因为她深知,如果这些都不见效,
自己死后朱元璋一定会惩罚那些用药无效的御医和祈福不灵的官
员。观马皇后一生的为人,她实在是一个不修道已在道中之人。
在她的葬礼那一天,雷声隆隆、雨泻如注,当时的一位高僧说了
这样四句偈语:“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齐送
马如来。”马皇后一生善心善行,在生命垂危之时,能为了他人
的安危,坦然放下生死,这样的人她一定是神。所以才有那天地
为之动容,西方诸佛皆来相迎的场景。众生本是天上神,无奈尘
世把人迷。


马皇后归天,朱棣回来奔丧。朱棣这次南京之行,得到了自己的
左膀右臂----军师道衍和尚。看到这,不由得哑然失笑,惊叹于
明朝这场大戏的总导演,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之前和朱棣没有
发生任何关系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安排,无论是理由、场合、时
机都让人觉得那么自然,两个人就这么开始,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二十年后,正是军师道衍和尚的一句话改变了战局。当时朱棣已
经和朝廷打了三年的仗,朱棣虽然胜多负少,但只是在北平和济
南之间来回打,无论是兵源还是物资补给,朱棣都没有优势,打
到后半段,将士身心疲乏,只能先撤回北平休整。这个时候,道
衍和尚看出问题来了,说了这样一句话:“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什么意思呢?当时朝廷的主要兵力都部署
在前线(河北境内、山东境内),而安徽、江苏,也就是江淮一
带兵力空虚,朱棣就是这样带着他的靖难大军,一路南下,虽说
在肥河、小河、齐眉山一带受挫,但朱棣此次南下,不达目的不
回头,朱棣在誓师时说:“要当临江一决,不复反顾矣!”所以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他都勇往直前,带领大军直奔南京。


双方的主力在今天安徽的灵璧相遇,部署在灵璧的这支朝廷的军
队,是南京周边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出乎意料的是双方在这里
并没有展开激烈的战斗,朝廷方面只守不攻,朱棣也不敢轻举妄
动,于是他把对方包围起来并断了南方军的粮道,南方军没有办
法,想突围了。其实这个时候,朱棣也面临着前进还是撤退的抉
择,他的部下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江淮地区六七月份酷热潮湿
的天气,水土不服,将士们都不愿意再打下去了。朱棣很恼火,
气坏了,大发雷霆,他说:“谁愿意回去,就请回去吧,听其自
便。”这才力挽狂澜。无论做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头脑都要
清醒,认定是正确的,就要坚定的走下去,不管谁说什么,也不
为所动。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我们交待一下。坚守了一段时间,
南方军粮草告罄,定下了次日清晨以炮响为号突围。而北方军也
计划在次日清晨发起攻击,攻击当时都是以响炮为号的,于是,
一声炮响,北方军开始进攻,而南方军的将士都以为炮响是突围
的信号,也向外突围,和北方军遇个正着,一番混战,南方军全
军覆没,只主将何福一个逃走。(时间、信号都一致,你说这是
不是天意啊。其实偶然是不存在的,都是安排好的,只不过我们
人在迷中,看不清而已。)


讲到战争场面,史书有一段记载,相当震撼。记载的是朱棣和盛
庸在夹河一带的战况:“两军兵刃相接,彼此战疲,各坐而息。
已而复起战,相持不退,飞矢交下。”(《奉天靖难纪》卷三)。
几十万人啊,就这样打,累了休息一会,起来再战,这场面,真
是震撼啊!


都是生命啊!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这么大,有的人生来就是王
侯将相,而有的人生来就是一个平民、普通士兵,究竟是什么在
决定人一生的一切呢?古代人都知道人要积德行善,来世才会有
福报(当大官、发大财)。可是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用“德”来要
求自己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灵璧大捷后,北方军士气大振,朱棣带领大军渡过了淮河,扬州
不战而降,江北再无可守之处,朱棣把大军驻扎在高资港的江北,
南京已经在望了。


南京方面乱作一团,朱允炆赶紧下“罪己诏”,征兵勤王。其中
有这样一句“朕不德而至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弃朕而不
顾乎?”朱允炆傻眼了,竟然真的没有人带兵前来,为什么会这
样呢?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有请明太祖朱元璋来回答,正是朱元璋
屠杀功臣,以致朱允炆无将可用。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安排,
那朱棣能有机会吗?当然朱允炆自身也是有原因的,史书上对朱
允炆是这样评价的:“《朝鲜李朝太宗实录》记述到:徒知宽仁,
而纪纲不立,故也。”民初历史学家孟森说:“帝仁柔乐善……
但英断不足,所用齐泰、黄子澄固非任当日艰巨之材;即所敬信
之方孝孺亦不免迂阔之诮……”所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从
自己这方面去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里提到的黄子澄,我们要做一下交待。前文提到的削废五王,
正是黄子澄效仿汉景帝时晃错的削藩建议,先削弱藩,逼燕王反,
再削之。真是迂腐啊!时代不同,对象不同,怎么可以照搬不变
呢?这下倒好,一下子把余下的所有藩王都推到燕王那边去了。
征燕期间,起用老将耿炳文是子澄,撤掉耿炳文换上草包李景隆
的也是子澄。有时候我不禁在想,黄子澄究竟是为朱允炆还是为
燕王工作呢?要说他不是燕王的人,可他做的事都是对燕王有利
的;但要说他是燕王的人,他又在燕王的屠刀下死得那么英勇壮
烈。是啊!我们是该好好的想一想,我们人究竟有多少事是自己
可以做主的,是不是冥冥之中,有那样一种力量在安排着人、安
排着人的一切。人是怎么来的?怎样才能真正的把握自己?怎样
做才是对真正的自己负责?需要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