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西是谁: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诞生的地方-南昌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53:33
在这看来并不起眼的南昌路散步,本是习以为常的事,但随着对历史的日益了解,却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起来。
南昌路 100弄2号,是陈独秀当年的旧居(见上图照片),门洞里蕴藏了无数的世故。宅邸的破败之感和门前锃亮的铭牌,不仅让人与李欧梵所言的“阴魂不散”心有戚戚矣。中国最早出版的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就是在这里搞定的。当时陈望道翻译完后,
当年的渔阳里现在已经是普通民宅,是家长里短的策源地了。
李汉俊校对毕,又送往不远处的老石库门房子——就是这栋座落在环龙路 (今南昌路)老渔阳里2号,由陈独秀再校看译文,再经陈望道改定。最终,在陈独秀的奔走努力下,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租了一间房子, 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厂——“又新印刷厂”,承印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共产党宣言》。
楼上是陈独秀夫妇居室,1920年9月《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后,楼下客厅成了编辑部。在这里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国共
上图: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校对的最早的中文版本《共产党宣言》,左为错版本,右边是一月后修改的正版本。
产党上海发起组,《新青年》也自此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南昌路还有不少那个轰轰烈烈年代的遗迹,原环龙路44、46号 (见左图)两幢西式二层楼房,座北朝南。它是当时中国国民党在上海的执行部, 1924年3月1日正式办公。中共中央派出中央局成员毛泽东、罗章龙,王荷波等三人参加上海执行部工作。参加工作的共产党人还有恽代英、施存统、沈泽民、向警予等。当年的这条路真是风云际会呵……
沿南昌路两侧主要为居民住宅区,以新旧式里弄、公寓、大楼为主,南昌大楼(旧称阿斯屈特莱公寓)、环龙别业、花园别墅更使其闻名遐迩。这儿不仅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旧址,以及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而且还有由原陈毅市长题写馆名的上海市科学会堂。这些遗址遗迹,为南昌路平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在科学会堂门前的“优秀建筑挂牌”上看到,除了标明地址、被列为保护建筑年份等内容,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娓娓叙述着老建筑的历史与个性,读来受益。
沿着这条老路原本漫不经心的闲逛,却遇到许多历史遗址和遗迹,还有不少那么熟悉的历史人物,散步间回顾了往事,与有意义的事和人神往交流,这正是闲逛的最高境界了。
每每经过幽静的南昌路,都会被这里浓浓的艺术气息所感染,处处都可见名人故居、艺术画廊。上海科学会堂的主楼,就是座落在这里的47号。1958年1月18日,科学会堂成立,首任上海市长陈毅同志为其亲笔题写了 “科学会堂”四个大字。
会堂的主建筑是一幢建于1917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 还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一座花园,园内绿树成荫、碧草如洗,风格典雅, 美观别致,怡静入画。在院里走走,有身临大自然的惬意感,缓解疲惫和压力。
科学会堂是上海最早认定的市级建筑保护单位之一。 它“原为法国学堂、法童学校。万茨、舍伦设计, 姚新记营造厂承建, 砖混结构,1926年竣工。 略具法国文艺复兴特征并结合新艺术运动的装饰。南向设有通场外廊、阳台, 中部为盔式四坡顶,外墙多用券窗,檐下为木制牛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