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鑫貌口碑怎么样:周立波如此嚣张为哪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8:23:04
周立波走红时,上海一家媒体采访我,我把周先生总结为三句话:“看上去是艺人,其实生意很精;看上去是粗人,其实心很细;看上去像小流氓,其实有点文化。”大约该媒体太小众,周先生没有看到,否则,我会不会是第一个挨他骂的?
不过,我基本能肯定的是,周先生在情绪控制上有比较大的问题,当年他的前岳父因为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周先生而遭周先生打伤眼睛,和今天同济大学的张 生教授因批周先生教养低下而遭周先生清口大骂实际上同出一辙。
我的分析是,周先生有比较强烈的童年创伤。周先生在清口中自爆小时候常常挨妈妈的打,同学看 到他身上的鞋印有变化了,知道了他妈妈换新拖鞋了。我原以为这是周先生艺术高于生活的部分,现在看来这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部分。
我曾经做过调查,周先生那 个年龄段的人有童年创伤的比例非常高,主要原因是那个年代的父母教育孩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打骂。小时候被父母打得比较厉害的,长大了很容易有比较强的攻击 性,我周围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对5岁儿童来说,1个月被打屁股超过2次,其变得好斗的可能性会增加50%。其实,好斗是一种表象,深层原因是安全感的缺乏,好 斗的目的是获得安全感。
本次张教授和周先生的是非我不想评说,但是周先生在微博上的回复将他脆弱的安全感暴露得淋漓尽致,“我周立波再烂也只有一个,你这 种教授江河湖海沟到处都有。”
有周式童年创伤的人受到攻击会本能地反击,唯一例外的是崔永元在周先生婚礼上的“砸场子”。在那场较量中,周先生可以说是完败,只是那样的对象、那 样的场合,周先生不好发作。
我非常无意地在本地电视频道上看到周先生的一段采访,那是在婚礼被砸场子之后周先生携太太立即做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找一 找那段视频,请特别注意周先生当时的肢体语言,整个采访他都“躺”在沙发里,心理学上认为这样的坐姿是表现“权力”的。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遭遇小崔调 侃后一种无意识的“反击”;一是要表明尽管太太是富婆家里还是我说了算。
事件回顾:第二季《中国达人秀》决赛日前落幕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在一家媒体撰文批评该节目评委周立波“思想肤浅、教养低下”。周立波12日通过微博发出回应,称“像你这品种的教授,江河湖海沟到处都有!但周立波再烂也就一个”。
13日,周立波更新微博说:“骂你都嫌口脏但你命真好!居然有幸成为周立波口中的半口脓痰!来而不往非礼也!以下是本人对你的绝骂:有教无养,同济耻辱!走好!”14日,周立波一反前两天只发一条微博评论的频率,连续发出4条微博谈论这一事件。
他先是向媒体开口说:“各媒体朋友:善意的批评我接受,恶意的侮辱我定反击!“教养低下”这句话是评语还是侮辱?你们当明白!某些人为苟且宁让父母蒙羞!我做不到!让你们失望了!为尊严我随时准备着;被某些无良媒体甚至于主流媒体,轰下舞台!我认为这将不仅仅是我周立波一个人的遗憾!”
在随后的一条微博中,他附上《新华日报》评论此事的文章,并表示“那可是主流报纸,但我不知道那个记者是不是代表了主流观点?如能被灭!此生足矣!解甲归田专注慈善又何妨?”
在周立波提及的这篇媒体评论中,作者认为“面对批评,周立波似乎已经习惯了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最起码的修养就是能够理性地对待批评。聚光灯下,收获无限荣耀的同时,也会迎来无数的质疑和批评,甚至是谩骂和攻讦。你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据理力争,但选择宛若泼妇般公开对骂,一图言语上的痛快,实为下下之策。”
 
在作者看来,周立波的“粗鄙”应是来自于他的傲慢与硕大的自信。并且,屡爆粗口的他对自己的傲慢似乎浑然不知。 相比周立波,张生教授倒显得心平气和。文章最后,作者发问“这样没有风骨只有腔调的周立波,究竟还能走多远,实在是要打个问号。
在对媒体发表言论之后,周立波又继续发出两条微博对张生展开反击。他先是在微博中称对方“叫兽”,并强调“叫兽先挑事端再扮淡定,我只认死理:人不烦我,我不烦人!人若烦我,挥锹挖坑,人再烦我,起脚就蹬!”
在当天针对此事的第四条微博中,周立波态度依然强硬:“别指望我像其他名人那样忍气吞声,名人他就不是人了?别劝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也是光脚过来的!我没鞋了脚还在!容忍一个无赖的挑衅等于认可社会良知的泯灭!不管这种无知和猥琐是出现在主流还是非主流,一入射程吾即开火!那怕弹尽亦当肉博白刃,像自己一样的倒下才不枉为上苍所有的恩赐!”
此事件的另一方同济大学教授张生日前在接受《辽宁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愤怒,我觉得自己不需要表态。大学虽然被称为‘象牙塔’,但是并不和社会隔阻,所以我就在媒体上开设了专栏,写一些关于文化生活的系列评论。 《中国达人秀》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文化事件,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张生还说,对于这篇文章引起了周立波的强烈反应,自己“完全没有想到”。
此番周立波网上言论火药味十足,多家媒体就此发表评论。《新京报》14日的一篇评论指出,“虽说明星都是给观众捧出来的,但有些明星出名后却表现得像个帝王,丝毫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这除了存在被粉丝“惯坏了”的因素,也和明星自我修养不够有关”。
作者认为,这种粗鄙的文化状况恐怕不仅与明星个人修养有关,也和人文精神长期被矮化与边缘化有关。周立波早前在脱口秀舞台上的表现———例如他对时事的讽刺,一度让人以为他极具潜质。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没能完成从剧本到现实人生的艰难一跃。
 
《沈阳晚报》的一篇评论则表示,“作为张教授,你批评周立波没错,哪怕反感周立波也正常,而若是不看对象、一厢情愿地去跟周立波探讨什么“素质问题”,那可能就是大错特错矣。”
 
依作者看来,“有素质”的未必可以成名成星,粉墨登场的也不代表肯定都是“素质超人”。对于上述说法,周立波或许要比张教授看得更清、读得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