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北吕布表情:门上春联胜春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25:05
门上春联胜春光http://www.jssz777.com 苏州七彩网 本文发表于:2012年01月20日

 

    春节,苏州人有几件事是必做的,一是祭祖,场面隆重;向子女介绍祖先;二是吃年夜饭,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三是贴春联,家家户户要在大门上贴上新写的春联,黑漆门上大红纸春联,十分显眼。《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中记载清代晚期时苏州城里在贴春联的情景:“吴城岁暮,居人更换春贴。先除夕数岁,街市书写以卖,榜於门曰春联,多写‘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及家声世泽诸语’”。


    一般市民过年获得春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买,一种是讨。


    买,常有画家,书法家乃至低层文化人,为挣几个过年钱,为人写春联,在玄妙观、石路等,还有就是茶楼,就有人在那里借座替人写春联。市民去,只要出很少的钱(大致今天买一至两只大肉粽的钱),他们就会挥毫写出一副透出墨香的对联。他们往往会问来人,是做什么职业的,家里什么情况,无非是种田的写田里丰收、六畜兴旺,做生意的写财源茂盛,生意兴隆,家有读书孩子的写蟾宫折桂、学业有成,家有长辈的写天增岁月人增寿之类;


    一种是讨。苏州几乎每条巷子都有文化人,有的是知名的,什么前清的翰林(苏州最后一位进士翰林一直活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士,知县,师爷,举人,秀才,次一档次的有教书的先生,绸厂、大商号等企业的账房先生,中医(苏州人俗称郎中),道士(苏州的道士多为正一道,可以娶妻,平时和居民住在一条巷子里),或者是书法爱好者,有点文化根基的人,有人来讨写春联,也会乐呵呵地给邻居朋友饱蘸墨汁写。


    春联上的字不讲枯瘦怪诞,也不讲墨色洇蕴,字体楷隶均可,但不可龙飞凤舞潦草难认,需写得端正饱满,墨色浓厚。纸用大红纸,但讲究的会用洒金大红纸,这样就更显得富贵华丽。春联语多吉祥祝颂词,上乘的要用典,出典多以儒家经典如《诗经》、《易经》、《尚书》等,如“聿修厥德,长发其祥”,“綏以多福”,“以介景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类,唐宋人诗词等也是常常借用的,如“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有空庆有馀”之类。如果是书者自己创造又对仗工整、平仄讲究、用辞典雅,祝颂不落俗套的春联,就是上品春联了。


    文革前就有印刷的春联,红字黑字,内容多和政治有关,如“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人民公社是金桥,社员都是向阳花”,“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之类,后来用毛泽东诗词中句子也流行过一阵子,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也有一些知识分子配合土改、抗美援朝、大跃进等国家重大事件,编撰一些有政治又有祝颂意的春联,叫作新春联。


    今天的对联语回归到祝颂的本质,而且印刷时使用烫金、雕花、彩色、立体等多种制作工艺,越做越精美华丽了,贴在门上,真可谓门户生辉,而且价钱也不贵。但总得说来对联语典雅优美的少,更有一些迎合一些发财的心理,写得坦白直露,较为俗气。当然还是有人喜欢请人书写对联,朴素中显出一种清雅。


    一般春联是配横批,但确实也有贴福字的。贴一个福字这习俗这好像是清宫里传出的,春节时皇帝会向大臣赐“福”字斗方,以示恩宠,清代提倡馆阁体,就是字要写得肥厚端庄,往往是唐楷为主。直至今天,福字还是斗方形式,楷体或略带行书,没有篆书或隶书的。既然是皇上赐的字,岂有倒写或倒贴之理。因为贴福字这一习俗文化含量少,过去苏州人家过年较少贴福字,近年来随着北方影视的影响和北方人大量进入苏州,贴福字就多了起来。前些流行倒贴福字,说是福倒谐音福到,苏州话肯定是说福倒脱哉,必有一个脱字,可见这不仅是无稽之谈,而且不符合苏州习俗,倒贴福字更是荒唐不经。
到除夕吃年夜饭前,一般家家都会将春联贴好。春节期间出门拜年,走在巷子里,走过一家家居民,只见大门上艳红的春联配着各式的字和吉祥的祝颂文字,各家的春联各擅胜场,边走边欣赏,本身也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文化享受。(丁三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