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清大话水浒传:祸不足悲?福不必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54:05

祸不足悲 福不必乐

 




祸不足悲 福不必乐

 
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只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事物的发展都是向对立面转化的,有时好事能转成坏事,坏事也可以转成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所以生活中我们有好事降临的时候注意不要乐极生悲,保持自己平静的心态,情绪不要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才算智慧。在失意落泊时要有长远的目光,相信会有光明的前景,坚定信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淮南子.人间训》广泛论述了人类社会中祸福、成败、得失、利害、损益、取予等各种矛盾的辩证关系,其中特别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它说:“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最著名的便是“塞翁失马” 的故事:靠近北方边塞有一户人家,有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塞外胡地了,邻居都来安慰他,老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后,他家的马从胡地回来了,还领回来一匹骁骏的“对象”,胡马比内陆之马强多了,邻居都来贺喜,老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一件坏事呢?”后来他儿子骑着那匹桀骜不驯的胡马去野外打猎,结果被掀下来而跌断了大腿,邻居又都来安慰,老头说:“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年后胡人大举入侵,青壮都被征去打仗,近塞的人们十死八九,这家儿子由于瘸腿而不能从军,父子得以活命。

《人间训》还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宋国有一家人三代行善。有一天,家中的黑牛生下了白犊。过了一年,这家的老头无缘无故瞎了眼。后来那头黑牛又生下了白犊,过了一年,这家的儿子又无缘无故瞎了眼。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包围了都城,所有的老幼青壮都拼命坚守,城中无粮,以至于易子而食,析骸而炊,最终还是被攻破了。楚王下令杀掉所有守城的,而这瞎眼的爷俩不能守城,因而躲过了楚兵的屠刀。战事停息后,这爷俩又都恢复了视力。真乃“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

可见祸福转化,如日月相推,昼夜交替,祸不足悲,福不必乐,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清朝人许画山在自己的文集中记载了江西南丰某人的故事,因为是当时发生的事,所以他故意隐讳了那人的真实姓名。

据说此人积恶两世,居然成了进士,在家中等候补缺时,他想到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开始后悔,于是决心从此改恶迁善。第二年,此人双目失明了,他愤怒的说: “我积恶能科举登第,但积善却双目失明,这是上天不想让我做好人啊。”从此他便作恶如初,又找医生将自己的双目医治好了。而且此人一直以文才而自傲,自从眼睛失明后就不得不放弃了。现在他眼睛复明,又开始故态复萌,没想到不久就因为写了篇诽谤之词而被处以死刑,这天是乾隆甲寅四月十一日。

当时有人说这江西人:“当他及第时,那是灾祸的开始啊;当他双目失明时,那是福要来临了。上天以双目失明惩罚他以前的恶行,他却不悟,最终拿自己的性命来替代了双目。”

有的人做了坏事没立即遭到报应就以为报应是不存在的,有的人做了一点好事没立即得到善报就认为上天不公,象这江西人这样目光短浅,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害了自己。

要知道天理是绝对公正的,善恶有报这可是天理,想要洞悉上天如影随形的善恶之报,这需要人的一点悟性和对上天的至诚。只需谨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自然“天道无亲,常与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