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再爱我一次微盘:茶叶的流通和营销呈现三大新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2:06:16

茶叶的流通和营销呈现三大新变化

2012-01-20 08:28:50 作者:欧阳道坤 来源:茶周刊 网友评论 0 条 中国的茶叶种植规模和茶叶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还在继续扩大当中,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健康饮食逐渐在受到人们的重视,茶叶作为众所周知的健康饮品,正在回归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的茶叶种植规模和茶叶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还在继续扩大当中,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健康饮食逐渐在受到人们的重视,茶叶作为众所周知的健康饮品,正在回归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年人均饮茶量却很低! 

  中国茶叶的流通和营销过程由于流通半径小、环节多、速度慢和没有规模化,而不畅通,这又反过来制约了种植与生产环节的升级和消费市场的规范与增长。

  困扰茶叶流通和营销的因素很多,但有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茶叶没有实现现代市场意义的商品化;二是流通渠道没有实现集约化。现今,这两个问题虽然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却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一、各大茶类都有品牌茶企脱颖而出

  长期以来,中国茶叶没有脱离农产品属性和无品牌散茶形态,给流通和消费者识别带来巨大困难。进入21世纪以后,茶叶的品牌化开始提速,通过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品牌化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现在各个茶类都出现了品牌化龙头企业,其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品牌集中度快速提升,迈出了冲出产区市场走向全国市场的步伐。在品牌形成的同时,品牌的定位也深入人心。“大益”主打健康牌,“八马”主打礼品牌,“竹叶青”主打文化牌,等等。2011年,还出现了影星聚堆代言茶叶品牌的热潮,张铁林、张燕代言“凤山”,许晴代言“八马”,李冰冰代言“华祥苑”,李连杰代言“坪山”……茶叶品牌化水平开始升级,品牌竞争的态势开始显现。

  他们的产品都朝着商品化的方向迈进,强化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淡化品类品牌,中国茶叶有姓无名的状况正在改变。

  各家茶企不同程度地取消了散茶销售的方式,甚至彻底拒绝了散茶销售。同一级别的茶叶品质趋于一致,通过拼配技术淡化了各个小产区的差异性和不同时间段采摘的差异性,向着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前进。

  更有很多彻底改变传统茶叶形态的茶叶新品诞生,他们在名称上已经不再称为“茶叶”而称为“茶”,其出生就直接定位为现代“商品”。

  二、集成化的茶叶销售通路开始试水

  各家品牌茶企开启了产品横向多元化的进程,除了开发茶食品、茶具等衍生品和关联品以外,也有茶企向其他茶类进军,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增加产品的丰富度而提高自营通路的销售效率。但后一种尝试至今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虽然大量的夫妻店茶商都被迫有了产品的多元化,但老板的人脉有限、“老板品牌”的影响力有限,单店销售额也没有因为产品丰富度的增加而得到大的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崭露头角的茶叶产品集成化通路,他们直接承接生产型茶企的产品而转身面向消费者,其商业价值是降低生产型企业的营销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成本。福建的“三好茶博汇”,以“一站式平价消费”为核心经营理念,成就专业的平价茶超市连锁企业,产品涵盖各大茶系茶叶、茶具、茶食品等以及与茶相关的衍生品。同样北京的“天月茶超市”, 第一个建立了一站式购物的现代商务模式,产品同样涵盖各大茶类茶叶。与之相似的还有在全国拥有300多家连锁店及高端茶会所的“御茶园”和“满堂香”等。

  但是,在中国茶叶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自身的营销能力和销售专业性亟待大幅提高。

  三、茶叶电子商务百花齐放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和营销工具正在深刻改变着营销和流通的模式,传统茶叶的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正在大胆尝试,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电子商务不但省去了不断高涨的实体店面成本和现场服务成本,从茶农、茶商、茶企的自营垂直电子商务到各具特色的茶叶类电子商务平台,皆在积极寻求着茶叶流通和销售的渠道突破。“艺福堂茶业”创业5年,电商销售规模跨过了6000万元,2012年“艺福堂”剑指亿元大关。更多品牌茶企已经染指茶叶电商,值得期待!

  只是中国茶叶的品牌化程度不够,加之社会化配送系统总体滞后,使得茶叶电子商务还在艰难的跋涉之中。

  中国茶农依然在致富路上艰难前行,中国茶企“做大做强”的激情与梦想还在路上,中国人的“茶情结”尚在释放之中。

  中国茶,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