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之舜一txt盗版:弥勒县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7:30:38
作者:党政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0 更新时间:2012-1-16 15:33:42
弥勒县教育局
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弥勒教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时期。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州委六届八次全会和县十二届党代会,及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学前打基础,小学促发展,初中提质量,高中创品牌,职教显特色”的发展思路,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弥勒要实现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由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采取措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提升“两基”质量,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全力建设“教育强县”。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57所,其中:幼儿园48所,小学185所(个);普通中学19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11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九年一贯制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技工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学校3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92471人。其中:幼儿园481个班14779人,入园率达73.34%。普通小学1331个班4435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1%。普通初中406个班22254人,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102.69%;普通高中166个班873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2354人,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巩固率:小学为99.48%,初中98.90%;辍学率:小学为0.52%,初中为1.1%。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4789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290人,小学专任教师2484人,初中专任教师1222人,高中专任教师611人,中职专任教师182人。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顺利。2011年,校舍安全工程州校安办下达弥勒县排除D级危房指标任务16136平方米。截止11月,下达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3322.05万元,开工建设项目37个,建筑面积21223平方米。目前,竣工验收项目7个,建筑面积1068平方米,排除危房面积17624平方米;在建的30个项目,建筑面积20155平方米,部分主体完工,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11年年底可完成竣工验收项目25个,完成2011年州校安办下达16136平方米的排危任务。鉴于弥勒在校安工程中取得的成绩,7月25日,红河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暨学校布局调整推进会在弥勒顺利召开。
(2)教育周转房建设稳步推进。弥勒县2011年周转房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2300平方米,县教育局承担其中14600平方米的建设任务,用于解决乡镇学校教师住房困难问题。项目分别安排在巡检司小学2幢、3650平方米,朋普小学1幢、1825平方米,新哨中学2幢、3650平方米,新哨小学1幢、1825平方米,西一镇租舍小学2幢、365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全部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3)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围绕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对照省州电化教育配置标准,投入经费800余万元,为全县59所中小学配置计算机2205台,改善了学校计算机硬件环境,保证了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根据省、州文件精神,积极完成“2010年学校薄弱环节改造项目”的设备分配,共安排项目经费403万元,配置设备包括学校音体美器材、传统实验设备、现代化电化教学设备、图书等。投入117万元经费,配合中国电信对弥勒教育城域网进行改造,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目前,全县52所学校(含局机关)接入了教育城域网,全县教育系统共有微机4000余台;学校建成计算机室小学46个、中学18个,公用多媒体电教室小学22个、中学13个,班级多媒体教室65个,校园网37个。生机比小学27:1、中学15:1。
同时,改造升级教育OA平台,适应省州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移动办公需求,完成我县50个学校对云南省教育专网接入工作,提高学校硬件资源使用效率,开拓学校教育资源使用范畴。
2、创新工作,提升各类教育水平。
(1)巩固提升“两基”水平。根据“两基”国检中反映出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强整改,进一步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弥勒县去年高质量完成“两基”国检之后,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力度不降,继续加强“两基”工作。二是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两基”国检后,全县中小学精益求精,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稳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通过“两基”迎国检,学校的实验设施设备、图书资料、计算机等都得到了全所未有的改善,县教育局要求学校要管好用好设施设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三是端正办学思想,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弥勒县教育局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弥教发【2011】10号),指导全县中小学规范办学,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四是充分整合县内公民办学校教育资源,提高普及率。庆来学校面向全县小学毕业生招收3个初中班,学生享受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1﹪,巩固率达99.48﹪;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2.69﹪,巩固率达98.90﹪。
(2)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一加大学前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关注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二是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新建、改扩建现有民办幼儿园;结合校点撤并工作,充分利用闲置校舍举办农村幼儿园,提高我县的幼儿入园率。三是加强引导和管理,确保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加强管理,严格把好审批关。凡举办的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考核评估,成熟一校审批一校,让社会放心,让学生家长放心。并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对全县幼儿园的进行年检,合格的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布,让人民群众自行选择就读。2011年全县办有幼儿园48所,比2010年增加7所,在园(在班)幼儿14779人,入园率达73.43%。
(3)高中教育规模继续扩大。一是改造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改扩建弥勒三中、弥勒四中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学综合楼等,增大学校容量。弥勒三中学生宿舍、食堂主体完工,秋季学期可投入使用。二是扩大招生规模。弥勒一中、弥勒二中都比往年提高了招收比例和人数,其中弥勒一中招生18个班900人,弥勒二中面向全县招生11个班550人。庆来学校面向县内外招生5个班200人,面向全县依据志愿择优录取2个班80人,学生享受公办高中学校的待遇。2011学年,全县办有高中阶段学校12所,高中阶段学校在校学生1108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
(4)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积极整合职教资源,组建成立弥勒县职教集团,完善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树立“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新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培养目标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的办学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走校企结合、厂校结合的“订单式”培养路子,办出特色,形成优势。目前,全县办有职业中学3所、技工学校1所,开设专业有机电、饭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药剂、电子商务、会计、文秘、保安等专业,在校学生2354人。
(5)民办教育发展有新突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2011年,批准新成立了红河黄岗实验学校等11所民办学校,根据《弥勒县教育局关于建立民办学校设置评议制度的决定》,对全县已成立的民办学校实行年检。目前,全县已办有民办学校55所,其中普通完全中学2所,职业高中(中专)3所,普通小学2所,幼儿园48所,在校中小学幼儿学生共12547人,占全县学校总数的14%。
3、强化管理,稳步提升育人质量。
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弥勒教育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由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在省内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以及“学前打基础,小学促发展,初提质量,高中创品牌,职教显特色”的发展思路,县教育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1)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全县中小学必须依法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各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严格规定学生课外作业时间和学生的入校时间,严禁节假日进行补课。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加大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发放禁毒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5500多名学生教育部主办的“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55篇作文获教育部委奖励;组织推荐100多幅书画作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三生教育”书画大赛,28幅作品获奖;组织师生参加全省科技创新大赛,选送作品110件参赛,2件入选省科技创新大赛,10件获州科协奖励;继续开展“书香溢校园,阅读助成长”读书活动,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风气日趋浓厚;全县中小学借助“五·四”“六·一”等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10月26日到28日,举办全县第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设20个项目、873名中小学代表参赛;评选出省、州、县级“三好生”496人,“优干生”181人,先进班集体 48个;对全县中小学书记、校长进行年度工作考核,促进学校规范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2)加强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县教育局一直重视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要求每位干部职工每年阅读至少2本相关业务书籍,认真做好读书待笔记,并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严格常规管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发生,为学校、教师、学生及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质量,2011年3月,县教育局实施科室长和普通干部职工岗位竞聘,进一步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州教研部门举办的学科论文评选、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学科复习研讨会,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等。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补充力度,至10月底共补充新教师258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培训校长17人、教师8370人;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制。采取“优教优酬”的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教职工劳动价值,体现多劳多得、拉开收入差距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县教研室被省教科院认定为“省二级一等教研机构”,并晋升为县级教育科学研究所;构建起以县教研室为龙头的县、乡(镇)、校三级教研网络。县教研室充分发挥服务、引领功能,指导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重视教学改革指导,教研室人员坚持把下学校、进课堂、搞调研、抓指导,教研员人均到校调研20多天,听课50节以上,人均组织教研活动或座谈讨论20次以上;评选出201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516篇、二等奖608篇、三等奖599篇,物化了教研成果,促进了教育学术交流;编印《中考试题研究专辑》及《高考试题研究专辑》,刊发一线教师的中高考有关指导文章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的经验总结文章,引导指导全县教学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教学技能竞赛,全县组织初中语文、物理,小学思品、英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比赛;3名教师参加州高中语文、化学和初中语文课赛,均获得一等奖。
2011年,我县中考、高考成绩实现了新的跨越:中考600分人数609人(2010年,526人),含体育分1289人,居全州前列; 西山民族中学600分人数286人(2010年,236人),含体育分459人,连续六年蝉联全州学校第一;全州实考分650分以上5人,我县3人,西民中李玲以653分名列全州中考第一名。高考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凸显四个亮点:一是弥勒一中王识以658分高分,夺得红河州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二是高考实考分上600分人数9人,名列全州第一,其中,弥勒一中王识(理科658分,州第一名)、弥勒二中韩明竹(文科603分,州第二名)、弥勒二中唐家辉(理科635分)、弥勒一中郑彦(理科616分)成绩突出,将获2011年州红烟桃李奖。三是优秀生培养稳步提升,我县上重点线人数311人,首次突破300人大关。四是总上线人数由2010年的2767人增加到2011年的2783人,总上线人数高居全州第一。
4、统筹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有新成效。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县教育把促进全县教育公平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以缩小全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全县学生享受到更为公平的、更为优质的教育,得到更全面的、更好的发展。
(1)实施扶贫助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保证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县范围内凡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待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44353名学生、初中22254名学生100%享受免费教科书,共发放教科书1078309册,价值666.72万元;足额拨付农村寄宿制贫困生生活补助,共有29108名学生得到2572.48万元补助,贫困学生资助比例为80%,山区贫困学生资助比例达90%以上。
(2)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公办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公办高中招生严格限制择校生比例和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职业中学收费行为,同时加大发展职业教育力度,及时将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指标和预算资金拨付到县职教中心和文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要求学校将奖助资金落实到学生,确保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获得奖助;幼儿园、学前班收费严格按最新换发的收费许可证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各项费用,各园(班)没有发现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况。
(3)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在学校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按有关规定安排进城务工子女的就近入学,若就近的学校容量已满,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划定学校报名入学,进城务工子女同样享受免费教育。
(4)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校舍建设)比例提高,各级安排校舍维修改造、布局调整、设备购置等专项资金,在资金的投入上适当对薄弱学校的改造采取了倾斜政策,加大学校危房改造力度,全县中小学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5、遵章守纪,招生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1)严格审查高考考生报考资格。按有关招生考试规定,要求各学校认真审查每位考生的报名资格,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劝其回原籍报考。
(2)认真组织各种考试的报名和考试工作。组织了2011届高考报名确认工作,全县共有普高生2905人报名确认,三校生11人,共计2916人;完成初中毕业生信息采集工作,有6159人报名参加中考体育考试。
(3)各类招生录取顺利完成。录取高一新生2762人(实际报到3083人);录取职高、中专学生1162人;高考共有2627人被全国各类高校录取。
6、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安全观,积极按照省州县各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切实认真抓预防,抓排查、抓整改,实行了安全事故零报告的工作目标。
(1)落实安全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教育局实行“一岗双责”和点校联系制度,每个班子成员都确定了自己的联系校,每位领导不仅要抓好所管的业务工作,还要负责抓好联系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校在健全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坚持并完善了校长任组长全面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安全管理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安全管理员发现问题,领导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做到警钟长鸣。1月至4月召开了3次安全工作专题会,以会议形式通报全国全省及我县安全工作状况,宣传学习省州县各级安全文件精神,探讨交流学校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培训管理人员。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安全重点工作的通知》、《弥勒县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对民办学校进行年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会议和文件,反复强化校领导的安全意识,随时提醒学校领导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再注意安全。努力做到事事将安全、时时讲安全,使安全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主流意识。
(3)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防护能力。学校利用会议、墙报、板报、广播等宣传安全知识,1—10月累计发放消防、地震、交通、防水等安全知识宣传材料50000余份,出各类期刊600余期。与交通、消防、卫生、人防、地震等部门加强协作,开展知识讲座、知识测试、灭火演练和地震疏散自救逃生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安全教育网络。
(4)抓好排查整改,做到防患未然。教育局把日常检查形成常规化制度,印制下发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月报表》,坚持每月对学校内部和外围环境安全隐患,以及涉校矛盾纠纷进行排查,随时了解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4月份对7个乡镇21所学校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汛工作等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各校排查出的食品卫生、交通、安全保卫、校舍危房、教育教学活动共五类16处隐患进行整改。
(三)问题和困难
1、全县教育硬件设施不足问题突出。教学用房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高、初中和小学推进新课改所需的各种功能室、全县“小班化”建设都还需要大量场所和经费投入。
2、全县教师依然紧缺,学科配套不全。特别是高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制约了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的进程,影响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3、推进教育公平任务艰巨。城乡之间、区域内软硬件资源配置不足或不均衡,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困难很大。
4、全县学校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经过“两基”国检和省教育督导评估,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离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2012年教育工作重点
2012年,弥勒县委、政府认真落实“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确立“学前打基础,小学促发展,初中提质量,高中创品牌,职教显特色,大学出成果”的发展思路,着力夯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教育现代化地位,加大全县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教育均衡进程,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在“‘两基’国检”、省级督导取得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基础上,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十二·五”规划总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高起点、大范围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弥勒教育“率先发展”的新目标。
(一)突出育人为本,提升教育质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安全监管,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推动弥勒教育率先发展。
(二)突出协调发展,打造优质均衡的弥勒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加快推进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扎实推进继续教育,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一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在县城西区重点建设两所高标准幼儿园,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质量,积极支持乡村利用闲置校舍创办幼儿园,提高农村学前幼儿入学率;二是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整合职教资源,推进弥勒县职教集团建设工作,为弥勒打造“全省重要旅游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升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加大对各种功能室、实验实习设施设备、图书室、运动场地及器材建设投入力度,为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三)突出改革创新,打造充满活力的弥勒教育。积极探索实践教育改革,将改革创新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到“三个深化”。一是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构建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为核心,政府有效监督为保证的现代办学制度;积极构建以全面目标系统为指导,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全员考核为保证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积极构建以现代办学理念为指导,培养目标为核心,现代育人模式为保证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试行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为抓手,加大校际领导、教师合理流动力度,在实现校际教师队伍相对均衡的基础上提升在学校发展、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交流学习的频次和深度,努力提高交流效果。三是深化教育科研工作。立足弥勒县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改革实际,树立超前意识、品牌意识、联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围绕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改实践服务”的主线,以教育科研项目研究为载体,采取教科所教研员引领乡镇学校教师成立项目科研团体,以“新课程改革”和“有效课堂”为突破口,推进城乡教育改革,以教学质量监控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四)突出品牌塑造,打造更具特色的弥勒教育。我县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拥有一些品牌学校和品牌活动。2011年,将在打造教育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具体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全面深化特色学校创建。根据时势、校情,不断调整优化特色学校“八有”标准,把特色学校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学校文化创新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办学思想独特、理念提升准确、创建措施得力,最终实现“一校一特色、一师一特点、一生一特长”的目标;二是着力打造高中品牌名校。加大高中教育投入,革新人才引入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打造高中品牌学校为契机,高起点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全县高中共同发展,促进弥勒教育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三是着力推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全力打造规范、科学、民主、和谐的办学格局。
201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