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lol:高适的三次出塞和晚年入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42:51
 

高适的三次出塞和晚年入仕

  

在盛唐诗坛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中,高适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论诗歌造诣,他是与岑参齐名的边塞诗人的代表;论作为,他屡平叛乱,匡扶社稷,是大唐位列封疆的重臣。后人评价,“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矣。”

高适的一生就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他少年时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怀才不遇,倍尝艰辛。直到50岁以后才时来运转,获得了实现抱负的舞台,仕途上春风得意,十年十迁。

是什么机缘促成了他人生命运的巨大转变?考其一生,他的三次出塞经历,可以说是他为实现理想而不断求索的生动写照,也是诗人用一生写就的厚重诗篇中的华彩乐章。

首次出塞

唐玄宗开元19年(731)的秋天,萧瑟的北风吹卷着漫山的红叶,30岁的高适第一次踏上塞外的土地。他望着雄奇的塞外风光踌躇满志,襟怀顿时为之开阔,仿佛自己渴望的美好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高适的祖籍在渤海蓨县(今景县),这是一个世代靠军功跻身上层集团的显赫家族。自从他的先祖高洪在东汉时期任渤海太守而举家迁居蓨县以来,在绵延五六百年的时间里,从这个家族走出的王侯将相如过江之鲫。尤其是高洪的16世孙高洋还建立了北齐王朝,使蓨县高氏家族一跃成为北方的皇族。

高适的曾祖高佑,隋朝时任散骑常侍,入唐后任宕州别驾;他的祖父高侃,勇猛善战,在战斗中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军功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他的父亲高从文也非布衣之士,可惜英年早逝,在高适幼年死在广东韶州(今曲江)长史任上。

高适本生在这样一个世代簪缨之家。然而,父亲的早逝使家道突然中落,使他在少年时期就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生活的艰辛。家庭的变故没有消磨高适的斗志,反而砥励他更加刻苦攻读,习文练武,渴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有朝一日也像祖辈那样建功立业,重振家风。

开元11年(723)的夏天,20岁的高适认为书剑学成,可以凭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了,于是只身来到繁华的长安,拿着自己的诗篇拜谒在京城做官的父辈的故交,希望得到他们引荐,然而却没有成功。他在《别韦参军》的诗中叙述了这段经历,“20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壁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初出茅庐便受挫,自己的万丈雄心像天上的一片云彩,被一阵风吹走了,凌云壮志顿时烟消云灭。他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怀着无限惆怅从长安一路东行,路过洛阳和汴京(今开封),来到宋州(今河南商丘)。

宋州是水陆交通要冲,是中原地区仅次于洛阳和汴京的繁华都市,而且这里名胜古迹众多,人文积淀深厚。西汉时,梁孝王在这里营造了梁苑,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一大批文人墨客来到这里,留下了传唱千载的诗文。宋州的繁华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了这位落魄的诗人停留下来。靠亲友的资助,他在宋州城东郊定居下来,开始了一种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耐心地等待机会的垂青。

他在宋州一住就是10年,10年中那些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和他有诗歌唱和往来的朋友,如王昌龄、李颀、储光羲、毋丘俭、祖咏、贺兰进明都中了进士,做了官,而只比他大1岁的王维更是少年得志,早在他们之前就高中状元,可自己还是一个一贫如洗的落魄书生,栖身草莽,书剑飘零,四处靠朋友的接济生活。当时的著名琴师董庭兰慕诗名来拜访他,他穷得连招待朋友喝酒的钱也拿不出,在《别董大》二首中他写道,“六翮飘飘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而他却安慰和自己一样不得志的董庭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穷困潦倒的生活、建功立业的渴望、朋友们的显达,促使高适要迫切地改变现状,而读书人要获得入仕的台阶,除了科举考试以外,再就是赴边关立军功。那时,北方的突厥人被大唐王朝的劲旅赶走了,但东北的契丹和西南的吐蕃每年都和唐王朝发生战争,这为许多读书人投笔从戎创造了机会。他的许多朋友就投身在边塞藩镇幕府效力。况且,他的祖辈大多是在马背上猎取功名的,祖辈高昂的一句话始终激励着他,“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安能端坐作老博士!”于是他暗暗下定了投笔从戎的决心。

这时,信安王李祎奉命率军在东北营州一带抗击契丹,高适的许多朋友参加了李祎的幕府。他决定到那里去投军,试图通过朋友们的引荐,参加信安王的幕府,等待立功的机会。

就在一个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的时节,他收拾行囊,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出塞之旅。他从宋州(商丘)出发,一边北行,一边访亲拜友,一边留下自己的诗篇,抒发自己的胸襟。在魏郡(今河北大名东)游历了魏征旧馆和郭震遗业、狄仁杰祠后,写下借古抒怀的《三君咏》,歌颂“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的魏征,“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的郭震和“昌言太后朝,潜运君策”的狄仁杰,表明了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建功立业的决心。

这次出塞,他还要会会王之涣这位分别多年的老朋友。王之涣比他大14岁,也以擅写雄浑豪放的边塞诗著称于世,他的《登鹳鹊楼》脍炙人口。两人10年前在长安相遇,一见如故,从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以诗歌唱和往来,成了一对过从甚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谱写了一曲中国诗歌史上的佳话。王之涣曾做过两年衡水县主簿,后遭诬陷愤然辞官,游历全国,现寓居在塞外蓟门(今天津蓟县,一说今北京德胜门外土城关)。然而,当他风尘仆仆、满身疲惫地赶到蓟门渴望与老朋友相见互诉别情时,却得知王之涣出游去了。他写下《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表达自己失望的心情,“适远登蓟丘,兹晨独骚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信安王的帅府在营州(今辽宁朝阳),高适抑制了访友不遇的落寞心情,继续悲壮地北行,他出了蓟门,登上卢龙塞(今河北迁西县喜峰口附近),“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那首写景抒情的《塞上》诗问世了,“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唯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纾。”到了营州时,正巧信安王刚刚率军打了一个胜仗,陶醉在胜利喜悦中的信安王对这位千里迢迢赶来投奔他的年轻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立功心切、渴望在军营改变命运的高适与机会失之交臂。

第二年的春天,高适排遣了胸中深深的落寞和失意,无奈地踏上回宋州的征程。

历时一年的塞外之行以失败告终了。但就是这次充满诗人理想主义色彩的旅行,使他有了独特的边关生活体验。旖旎的边塞风光和将士戍边的艰苦生活成为他不竭的创作源泉,使他一口气创作了十几首流传千载的边塞诗。几年后,那首脍炙人口的《燕歌行》横空出世了,这首诗奠定了他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地位,其中的一些诗句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

二次出塞

高适第二次出塞,是在近20年之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的秋天,这次出塞也是去蓟北,只不过他的身份有了细微却又巨大的差别。年近50的高适经过多半生的打拼,已是就任一年有余的封丘县的县尉了。虽然这只是一个负责一县治安的附属于县令的芝麻小吏,但毕竟有了功名,拿到了俸禄,不再是低贱的一介布衣了,也不再是四处靠朋友接济过日子的穷书生了。但尽管如此,高适的心里总没有归宿感,这个职务毕竟离自己的鸿鹄之志,与建非常之功、享非常之名的理想相差太远了。

他这次出塞,是送从县里招募的青夷(今河北怀来)军去蓟北的边防驻地。经过几个月的跋涉,他出了居庸关,在年底来到位于燕山山脉中的一个小镇。

除夕之夜,镇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寒风从旅舍的门窗缝隙中钻进来,吹得油灯忽明忽暗。寒冷、孤独和深深的思念故乡、思念故友之情侵扰着他。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坐起挥笔赋诗一首,“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距离上次出塞已经20年了。20年来,他从一个雄心万丈涉世未深的书生变成了一个历经沧桑的半老之人,然而命运之神似乎还没有垂青这位志大心高的诗人。不光是他,他的朋友们也大都命运不济,仕途不顺。他不禁想起了开元23年(735)那个雪花飘飘的冬日,在长安与他一起“旗亭画壁”的挚友王昌龄和王之涣。如今,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的南方去做县令,而王之涣早在8年前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他又想起了天宝三年(744)初秋,与李白、杜甫共游梁宋的美好时光。那时,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出了长安,来到洛阳,与杜甫相遇,李白要回东鲁的老家,杜甫要到大梁(开封)办事,于是两人相约携手共游大梁。他们在那里邂逅了高适。李白和高适二人恃才傲物的性格相近,李白比高适年长1岁,杜甫比高适小10岁,尚没有名气,但浑身才气横溢,忧国忧民。三人一见如故,共同游历了大梁的“古吹台”、“琴台”,李白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高适留下了《古大梁行》。然后,三人又共同来到宋州,游览阏伯台、梁苑等古迹。他们还同睢阳太守共同驰猎,饮酒作赋,很是逍遥。三位大诗人共游梁宋,被后世称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而这次相会,是李白和杜甫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相聚,被闻一多称为“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

三位大诗人在短暂的相聚时光里,谈诗谈人生谈理想,谈立功立言立德这些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在猎猎秋风中谱写了一曲中国文学史上的华彩乐章。

高适对“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学任侠”才华横溢的李白很是推崇,但又对他过于恃才放旷、玩世不恭的态度不理解,他不理解李白为何这样轻易放弃了天子近臣的机会,“天子呼来不上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样的傲骨有些过分,为了功名,他高适会暂时屈膝的。比他年轻十岁的杜甫,也是胸怀大志,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就像自己多年前的样子。高适隐隐约约感到,三人虽然志趣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还是有差别的。如今,五年过去了,李白还是放浪形骸,在江南一带游历。杜甫一直郁郁不得志,在长安、洛阳一带走亲访友。

他忽然又想起了他的恩公——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刺史张九皋,张九皋是前任宰相张九龄的弟弟,一直在京任尚书职方郎中。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后,他也被外放,历任安康、淮安、彭城、睢阳(宋州)四州刺史。张九皋在睢阳刺史任上,读到了高适的诗,发现高适是个人才,对他很是推崇,延为坐上宾。天宝八年,唐玄宗开有道科,诏令各地地方官推荐有才者,到京经过考核授予官职。张九皋不失时机地推荐了高适,并把高适的诗呈给唐玄宗。高适的好朋友颜真卿这时也在京做官,把高适的诗编成一个集子,发给朝中的显贵。高适一下子引起了朝廷官员们的注意。唐玄宗下诏令高适进京谒见。等待了三十年的机会终于来了,高适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昼夜兼程,在炎炎夏日十天就赶到了长安。然而由于奸相李林甫、陈希烈当权,即使高适违心地给他们献上了颂诗,但仍没被重用,只授予了一个封丘县尉的小官。……

高适思前想后,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清晨,当小镇上到处飘荡着贺岁声、祝福声的时候,他带着青夷军又上路了。

故乡赋诗

半月后到了青夷军的驻地,飞扬跋扈的平卢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对各地来送青夷军的小吏很傲慢,令高适很是愤愤不平。安禄山与他同岁,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胡儿,他的母亲是军中的巫婆,安禄山在30岁前在幽州一带经商,经常赔本,30岁投军营,三年内官运亨通,成为平卢节度使张守珪手下的一员参将。一次张守珪让他带兵攻打契丹,他战败而回,按律被缚到长安,宰相张九龄对唐玄宗说,“将来此儿必乱天下,不如趁早除之”,但玄宗还是赦免了他。安禄山很善于钻营,拜杨贵妃作了干娘。杨贵妃还煞有介事地做了一个特大号的襁褓,把安禄山裹在里面。有一次安禄山入朝,唐玄宗问体重有200多公斤的安禄山,“你的肚子这么大,里面有什么?”安禄山回答,“只有对陛下的一颗忠心。”安禄山就是这样获得唐玄宗的信任,步步高升,唐玄宗不但把他封了王,还让他节制河北四州,安禄山一时成为天宝年间权力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次在军营,高适耳闻目睹了安禄山的许多恶行。奸臣当道,小人得志,贤臣良将怀才不遇,使高适对世道不公,对唐玄宗蒙蔽视听很是失望。

出了正月,高适便踏上返封丘的征程。路过瀛州(河间),他和好友敬括等人同游长丰渠,留下《同散八芦五泛河间清河》诗。在一个春风和煦、杨柳吐绿的时节,他来到信都(今冀州),乘兴在城北的“衡水湖”边踏青,拜谒了城内的张耳祠。出信都城向南30里,就是西汉的辟阳城(今冀州安兴村),汉丞相审食其被封为辟阳侯,这里是他的封地。在暮霭沉沉时分,他登上辟阳城残留的古城墙,从吕后和审食其的暧昧关系联想到安禄山和杨贵妃的私通,赋诗一首,“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奸淫且不戳,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太思一朝事,乃令人所嗤。”(《辟阳城》)。他从古城上遥望故乡,那里离此仅百里之遥,祖祖辈辈从那里走出去建功立业,死后又归葬在那片生养他们的热土。他很想回故乡祭奠先人,但因公务繁忙未能成行。只留下这首在故乡创作的惟一的一首诗。

第二次出塞,沿途饱览雄奇的塞外风光、军营中嘹亮的号角,又激发了高适深埋在心中的横刀跃马建功立业的理想火花。封丘县尉这个“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让人悲”的小吏实在非他所愿,不是他所求。他要像鹰一样搏击长空,像蛟龙一样遨游大海。在第二次出塞返程的路上,他暗暗下定决心:辞去县尉之职,继续去投军,在军营中建功立业。一年后,他果断地实施了这个计划。

第三次出塞

唐玄宗天宝11年(752)的秋天,在长安城南的大慈恩寺,五位诗人因缘际会,他们登塔远眺,吟诗作赋,演绎了盛唐诗坛的又一段佳话。他们是高适、杜甫、岑参、储光羲和薛据。

高适和岑参被誉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这是他们难得一次的相聚。高岑二人才情相近,性格相似,意趣相投,经历相同,所以谈得很投机。岑参比高适小12岁,他的曾祖岑文本,伯祖父岑长倩,常伯父岑羲都官至宰相。他的父亲官至刺史。可是在岑参出生前两年,岑羲获罪伏诛,家族受到牵连,从此家道中落。岑参禀赋聪明,他5岁读书,9岁能文,20岁给皇帝献书,30岁中榜眼,被授予兵曹参军的官职,可以说他的仕途比高适顺利得多。然而,岑参觉得兵曹参军这个从八品的小官无法实现自己重振“世业”的愿望和建功立业的理想,于是在五年后(天宝八载即749年),也就是高适进京被授予封丘县尉之职那一年,岑参毅然辞去官职,应安西都护高仙芝的辟召,远赴边关,在其幕府任职,一心希望守边立功。然而三年后,他觉得立功的机会渺茫,便从边塞回到长安,在终南山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等待时机。

高适读过岑参的诗,对他“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的气概很欣赏。而岑参早就听说过高适的大名,对那位“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半生坎坷志大才高的高适也很推崇。在短暂的相聚时光里,两人说了许多。高适向岑参倾诉了自己辞官的原委和欲到边疆守边立功的打算。岑参向高适介绍了西北两位守疆重臣高仙芝和哥舒翰幕府的许多掌故,并表示愿意帮助他实现赴边立功的理想。

这一年的深秋,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高适怀揣陇右节度副使哥舒翰幕府判官田良秋给哥舒翰的推荐信,踏上了西出阳关的征程。这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三次出塞。北风劲吹,沙尘蔽日,南飞的大雁发出凄厉的叫声,50岁的高适感到一丝孤独和凄怆,然而很快又被胸中燃烧的理想火花冲淡了。他吟诵着前些天送蹇秀才赴陇右时写下的诗,“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群终自至,勋业在临洮。”这又何尝不是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诗人雄心不老,渴望金戈铁马、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

哥舒翰是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的儿子,因战功升至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他性格豪爽,仗义疏才,喜欢交往,爱读《汉书》、《左传》等史书,许多有才学的人投到他的账下,使他的幕府人才济济。高适此行,先到陇右节度使置所武威,又至临洮,经过几次反复,最后见到了哥舒翰。哥舒翰对高适的诗文、人品和才能很欣赏,上表奏请高适为左骁卫军曹,充幕府掌书记,并把高适视为心腹,常随左右。高适感激哥舒翰的知遇之恩,从此一心一意地在哥舒翰鞍前马后效力。

  高适在哥舒翰幕府3年间是他边塞诗创作的丰收时期。雄奇瑰丽的西北边塞风光,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两军开战、战马嘶鸣剑戈碰撞的壮烈场面都进入他大气磅礴的诗中。天宝十二年五月,哥舒翰收复河西九曲。高适作诗写到,“作气群山动,杨军大旗翻。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泉喷诸戎血,风驰死虏魂。”这年8月,哥舒翰因军功晋封凉国公、西平郡王、河西节度使。高适深知自己的前途与哥舒翰的政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于是他兴奋地写下三首颂诗,献给哥舒翰,其一“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坛场。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其二“万骑争歌杨柳春,……”其三“万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娑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三首》)

  在一个夜幕刚至,弯月初挂的薄暮时分,他登上金城(兰州)北楼,望着壮阔的自然风光,提笔写道,“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激流声若剑,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谢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行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金城北楼》)。在万籁俱静的夜里,青幽的月光和隐隐传入耳际的笛声最能激起诗人的思乡之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守空闺的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都化成荡气回肠缠绵悱恻的诗句,“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闺。独闻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塞下曲》)

晚年入仕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灾难使承平日久的大唐王朝骤然由盛转衰,但同时也给高适和许多读书人带来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抱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高适自此迎来了人生的鼎盛时期。安禄山的叛军打着“奉命讨伐杨国忠”的旗号,于范阳(北京)起兵,一路攻城掠地。唐玄宗匆忙任命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军阻挡叛军,封、高二人兵败被杀。叛军于第二年三月攻下东都洛阳。这时哥舒翰正在长安养病,唐玄宗急忙任命他为太子前锋兵马大元帅,率河、陇兵镇守潼关,同时拜高适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协助哥舒翰守潼关。由于唐玄宗求胜心切,听信杨国忠谗言,几次催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作战,致使哥舒翰中伏兵败灵宝,退回潼关后又被叛变的部将擒拿送交安禄山处,致使潼关失守。

唐玄宗携杨贵妃出奔四川。不久,长安被叛军攻陷,许多朝中官员、高适的朋友,如王维、储光羲等人变节接受了伪职。高适潼关脱险后,从小道日夜兼程,在河池郡(今陕西凤县附近)谒见唐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并建议玄宗西幸蜀中,依靠巴蜀之险,避敌锋芒,再图平叛大业。“家贫有孝子,国难出忠臣”,高适的忠贞得到唐玄宗的赞赏。称赞他“立节贞峻,植躬高朗,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瞻文雅之才。……”随即任高适为谏议大夫,赐腓鱼袋。

高适的政治才干还得到了当时太子李享(后为唐肃宗)的赏识。当时唐玄宗身边重臣房琯鉴于藩镇拥兵造反的教训,建议玄宗令李氏诸王镇守各路重镇,唐玄宗采纳了房琯的意见,和房关系甚密的杜甫也在玄宗身边,赞同房的意见。但高适直言不讳,认为不可。后来被封为江陵府都督、统江南西路等四路节度使的永王李遴造反,已即位的唐肃宗想到了高适先前的谏言,认为他有先见之明,单独召见他。高适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并预言永王必败。肃宗以他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与淮南西道节度使来镇,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同平定永王之乱。高适亲拟《未过淮先与将校书》檄文,分化叛军将领,果然见效,叛乱很快平息。被永王延为幕僚的大诗人李白被牵连入狱,五年后,病死于当涂。房琯后来因这个建议被贬官,杜甫也受到牵连。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位大诗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和政治命运,实际上从这次政治事件上就见到了分晓,由此也可以看出高适过人的政治胆识。

一年后,高适因“负气敢言”,且深得肃宗信任,为宦官李辅国所妒,被贬官为太子府少詹事。几个月后,因蜀中多事,高适又被起用,被任命为四川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转蜀州刺史,之后又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四川为期六年的仕宦生活中,他平定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平定了剑南兵马使徐知道的叛乱。在他的建议下,唐王朝还把剑南西川、东川两个节度使合二为一,整合了军事力量。

高适在蜀期间,俭政宽民,为官清廉,受到人们的称赞。这段时期他和杜甫的交往成为诗坛的一段佳话。当时,杜甫避难来到四川,住在成都浣花溪河边的一座寺庙里。身为地方官的高适多次去看望他,给予资助,并互以诗歌唱和。后来,杜甫在友人们的帮助下,在河边盖了几间草堂,定居下来。在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正月初七,高适思念故友,又来到这里,做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10年后的春天,滇沛流离中的杜甫在书箱中发现了高适的这首诗,不禁泪流满面,写了一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诗,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杜甫客死在岳阳。

高适因年老体衰,向皇帝乞求致仕。广德二年的正月,62岁的高适回到京城,唐玄宗任命他为刑部侍郎,不久又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高适在终南山紫峰阁盖了房舍,种下各色花木,过了一年悠闲的生活,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元宵节刚过去几天,他便病倒了。在正月二十二这天夜里,他躺在病榻上,又想起了昔日的朋友和自己坎坷的一生:李白死了,王昌龄死了,李颀死了……只剩下自己风烛残年,苦熬岁月。他望着微弱的灯光,又想到了自己晚年的业绩,总算没有愧对祖先,没有枉为男儿来世上一遭,他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就在这一天夜里,他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诗人63岁的生命就像那已经耗尽的灯油,又像天上的一片薄云,被一阵风吹走了。而他留下的二百多首气势恢弘的锦绣诗篇,却永久地流传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