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天奇形体学校:老上海记忆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0:38:34
 
老上海记忆图集



 三层阁与老虎窗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上海住房困难的加剧,上海人就利用石库门住宅的二楼空间较高及有斜屋顶的特点,在二层与屋顶之间加建阁楼,这种阁楼被称为三层阁。为了增加三层阁的采光和通风,就在屋顶上开窗,英文屋顶为“Roof”,其音近沪语“老虎”,于是这种屋顶窗就被上海人称之为“老虎窗”。现在“老虎窗”一般多指上海石库门住宅中的屋顶窗。
        三层阁是旧上海特有的建筑。它是附加在石库门住宅之上的一处小阁楼,再往上就是屋顶。三层阁中间部分尚有约一人高,人在其中勉强能直立,而随着屋顶的坡度,两边高度逐渐变低,只能供人躺卧。三层阁实在是建筑物的一段“阑尾”。但对于大多数老上海市民来说,这个“阑尾”建筑是他们的梦魇空间。许多人必须终身生活于其中。逼仄和压抑,盘绕在他们的睡梦中。电影《聂耳》中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就是聂耳每天练习小提琴,不得不站在三层阁的地板上,将上半身从天窗里伸到外面来。从他手中的小提琴里飘扬出美妙的音乐,仿佛是艺术的自由精神从逼仄的生存空间里,艰难地摆脱出来,飞向辽阔的天空。在一个遥远的年代,三层阁的“禁锢”与“狂想”的双重叙事,向人们诉说着旧上海的精神秘密。 

三层阁与老虎窗"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0_3">



 

三层阁与老虎窗"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0_4">
三层阁与老虎窗"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0_5">

  

三层阁与老虎窗"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0_6">

三层阁与老虎窗"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0_6">      亭子间     亭子间" align="left">亭子间" align="left">
亭子间作为石库门建筑的一部分,诞生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位置是在灶披间之上、晒台之下、正房的后面、楼梯的中间。七八平面的空间,朝向北面,狭小阴暗,冬寒夏热,下烤上晒,大多用作堆放杂物,或佣仆的住所,房东往往将它出租牟利。
亭子间的生涯是苦恼的,梁实秋《亭子间生涯》里写道:“厨房里杀鸡,无论躲在哪一个角落,都听得见鸡叫,厨房里烹鱼,可以嗅到鱼腥,厨房里生火,可以看到一缕缕的青烟从地板缝里冉冉上升……”。上海开埠后,国内外大批移民到上海,住房空前紧张,建房跟不上也无法跟上,亭子间就成为那些买不起也租不起高阶房的低收入阶层的栖身之地。卖艺者、小商贩、戏子、十里洋场的失风之辈常在此栖身,也有大学生、穷愁的诗人或单身艺术家。他们大多散落于各处的亭子间里,演绎着过客般的故事。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电影,绝大多数都有亭子间的背景,反映了亭子间里悲欢离合的故事。 鲁迅、茅盾、巴金、丁玲等中国近代文学巨也都住过亭子间,在亭子间写出惊世之作。他们从亭子间里走出来,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 方寸之间的亭子间,流淌过多少纷繁的情感故事,承载着一部厚重的海派都会历史,甚至比豪宅更真实而细腻。想要阅读原味老上海,亭子间也许就是它的第一章。亭子间"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1_2">

亭子间"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466_1">“亭子间”设在底楼与二楼或二楼与三楼之间,大多处在厨房上面和楼梯转折处,面积绝对小于十平方米,室内低矮局促,愿意是储藏室,大多为佣仆栖身之处。
亭子间"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1_4">“亭子间”一般为七八平面的空间,朝向北面,狭小阴暗,冬寒夏热,下烤上晒。


    弹格路     “弹格路”曾是旧上海的一大特色。所谓的“弹格路”,就是由卵石、块石铺筑的在弄堂外供行人、车辆行走的马路,或在弄堂里供人行走路的小路。对于“弹格路”,老上海人又称之为“弹街路”、“弹硌路”。从清末民初开始,上海不少道路是“弹格路”,当时的上海老城厢尤其是豫园(老城隍庙)周边都是“弹格路”,我家曾居住过50余年的积福里,弄口的天津路也曾是一条弹格路,我们小时都在这条弹格路上游戏。现在,上海发展速度是快得十分惊人,高楼大厦就象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又有多少条马路旧颜换新装,如今的大马路大多数是新型沥青铺就的,人行道则用彩格条块的材料铺就,上海的马路面貌焕然一新。老上海令人十分怀念的弄堂风情,以及老上海一种独特的市井生活——石库门的弄堂、老虎灶、弹格路等等,都将离我们远去。如今这些都已在上海滩难觅他们的踪迹。据说市区内现存的老“弹格路”已只有3条,即老城厢里的青龙桥后街、普育西支路及新街。弹格路浓缩着岁月的磨砺,时光的变迁,它是城市历史演变的记录 ,“弹格路”与小弄堂、石库门、老虎灶等街景是老上海的历史痕迹,也是老上海人永不磨灭的文化记忆。 弹格路" align="left">普育西支路的弹格路 “弹格路”曾是旧上海的一大特色。所谓的“弹格路”,就是由卵石、块石铺筑的在弄堂外供行人、车辆行走的马路,或在弄堂里供人行走路的小路。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2">新街的弹格路 从清末民初开始,上海不少道路是“弹格路”,当时的上海老城厢尤其是豫园(老城隍庙)周边都是“弹格路”。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3">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3">
普育西支路的弹格路 市区内现存的老“弹格路”已只有3条,即老城厢里的青龙桥后街、普育西支路及新街。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4">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4">青龙桥后街的弹格路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5">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5">普育西支路的弹格路 “弹格路”与小弄堂、石库门、老虎灶等街景是老上海的历史痕迹,也是老上海人永不磨灭的文化记忆。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5">
新街的弹格路

弹格路"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3_6">女孩在弹格路上踢毽子


      


老虎灶    

老上海有句闲话叫“老虎灶里泡开水”,意思指到老虎灶去打熟水。印象中小时候居住的地方,隔着几条弄堂就有一个老虎灶,老虎灶的店面完全是砖石结构,老虎灶因炉膛口开在正前方,像一只老虎嘴巴,灶尾高高竖起的烟囱管,像老虎翘起的尾巴,上海人很形象地叫它为老虎灶。老虎灶掌柜一般是中年夫妇俩,他们每天至少4点多就得起床忙活,准备5点半开门迎接第一批来打水的老客。夫妻俩就这样一年四季,起早摸黑,不管刮风下雨,也没个休息日,挣个辛苦钱,十分的不易。

老虎灶产生与老上海人居住环境有关,想想旧时,总可以看到手提热水瓶或茶壶进进出出老虎灶的人,路面还踏出一条条水渍浊。老虎灶集中在老弄堂地区,四邻街坊手懒不愿意烧水的,或自家炉火忙活来不及烧水的,每天从清晨5点半到晚上10点随时可以提上一两只暖瓶,去老虎灶打开水,水资是一分钱一瓶,如果包月的可以预买筹码还可优惠,每天凭筹码取水。很多居民泡茶、喝茶、用熟水全靠老虎灶。稍大规模的老虎灶还兼开茶馆,喝茶的屋子必然是跟老虎灶所在的屋子打通整面墙壁的,摆上几张桌子供大家边喝茶边聊天,茶资只要一分钱,茶客大多是上了年纪不用上班的老人,他们边喝茶边聊天,有的带着麻将牌去,边喝茶边打麻将。有的老虎灶专门有一小间摆上浴盆供人洗澡,附带洗澡叫“盆汤”,老虎灶只提供热水,不提供毛巾之类的洗浴用品。所谓的“盆汤”就是长型的木盆,上面放一条木板用于坐人。我小时居住在宁波路附近有一条叫“盆汤弄”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就有几家供洗澡的老虎灶。
现在的大城市里,早已不见老虎灶的踪影。随着时代的发展,老虎灶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上海城隍庙还保留一间老虎灶为做展示之用吧。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2">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2">老虎灶因炉膛口开在正前方,像一只老虎嘴巴,灶尾高高竖起的烟囱管,像老虎翘起的尾巴,上海人很形象地叫它为老虎灶。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2">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3"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3">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3"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3">老虎灶集中在老弄堂地区,四邻街坊手懒不愿意烧水的,或自家炉火忙活来不及烧水的,可以提上一两只暖瓶去老虎灶打开水。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摆上几张桌子供大家边喝茶边聊天,茶资只要一分钱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稍大规模的老虎灶还兼开茶馆,茶客大多是上了年纪不用上班的老人。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老虎灶"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 src_cetemp="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323_4">他们边喝茶边聊天,有的带着麻将牌去,边喝茶边打麻将。
水资是一分钱一瓶,如果包月的可以预买竹筹码还可优惠,每天凭筹码取水。      老上海弄堂游戏

老上海的弄堂是小孩们从事各种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生活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的上海人,童年时代都有在弄堂里嬉戏玩耍的经历。男孩子玩的是打弹子、滚铁圈、钉橄榄核、斗蟋蟀、斗田鸡、官兵捉强盗、扯响铃、溜冰等等。女孩子爱玩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挑绷绷、玩游戏棒、拾袋子等等。而且在我们那个年代,由于物质生活水平较差,几乎所有的游戏器具都是自己做的。如今,弄堂游戏已随着家庭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家庭娱乐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弄堂游戏带给那代人的童年欢乐却令人终身难忘,弄堂游戏几乎要成为历史长河里的一个零星记忆。

现在上海一些社区组织群众文体活动时,往往会把一些老上海弄堂游戏作为活动项目, 给参于活动的“老上海”们重温童年乐趣。也让他们的后辈知晓这些曾经给很多"老上海"带来欢乐的游戏,让孩子们体验老上海特色的生活情趣,更重要的是从中大家了解到了更多上海的文化,属于我们的老上海弄堂文化。

   跳橡皮筋 两人站定,固定好橡皮筋,再在两根橡皮筋上跳出不同的花样。跳橡皮筋深受女孩子们的喜欢。


  抽贱骨头 贱骨头其实就是木制的陀螺,用一根竹竿绑上一截绳子,捆在陀螺的周围,往外有技巧地一甩,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在陀螺转动的同时,还要用绳子不停地抽它,越抽越快,转的时间也越长。



  造房子 用粉笔画上一个个方块算作一幢幢房子,按次序用脚踢砖头,踢遍所有的方块就算造好房子了。




打弹子 开打之前可以想好不同的规则,即可以一枚一枚地远距离弹射,击中了即可获取别人的弹子。也可以双方将弹子一字排开,指定弹子击打。打倒则可赢得弹子,反之则就输了自己的弹子。


  拍香烟牌子 将香烟牌子放置于地上,每个人轮流拍,看谁将卡片全翻过来即获胜。当然也可以另行制订规则拍香烟牌子。

老上海弄堂游戏"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8_8">

滚铁圈 把废旧钢丝绕个圆,在天井里一个人也可以玩上半天。用一些玩家高手的话说,这可是既有助于开发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平衡能力的项目。


套圈子 用十个竹圈,套各种小玩具,套中了即归你。一般每次总是眼看着要套中就被弹开。


翻骨牌 玩法是台子1张,骨牌6只,结子1只。持6只骨牌掷向台面,随后将结子甩手抛向空中,接在手心,抛接之间将桌上6只骨牌相继翻成白色(正面)、横式、竖式、最后翻成黑色(反面)为比赛终止。
老上海弄堂游戏"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8_12"> 老上海弄堂游戏" align="left"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1110/12720258_12">


游戏棒 是一种用竹片削成的细细地、长长地、尖尖的小竹棒,一般玩起来有很多根,上面还涂着不同的颜色以显示其不同的分值。玩者为两人或两人以上。由一人先抓好后放手,让游戏棒自行倒下散落开来;人后对手要设法在不“动”游戏棒的前提下,拿到越多分支越高的游戏棒;若不小心使其中的某根游戏棒动了,则换对方进行,依此类推。最后看谁拿到的游戏棒的分值最高为获胜。


“老鹰捉小鸡” 是人们耳熟能详游戏。一伙孩子排成一溜纵队,后面的人拉住前者的衣服,人数可多可少。最前面的一人伸展双臂,代表“母鸡”;后面的队伍代表“小鸡”。再选派另一个孩子充当“老鹰”,与“母鸡”迎面对视,寻找机会去捕捉“小鸡”。

扯铃 也叫“抖空竹”。扯铃古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传,时称“空钟”,因其中空,鸣声似古钟,故又称“地龙”、“响铃”。玩扯铃时,以双杖系绳,绕其轴上,双手持杖往复拉动使之转。因其中空,不但能把空竹抖得响,而且能使空竹在线绳上来回滚动,熟练的玩手将扯铃高抛半空还能用线绳住。

顶橄榄核子 橄榄吃完之后,把核洗得干净就是现成的道具。

      
上海弄堂里消失的声音    

小的时候,上海弄堂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最为热闹的是那些卖小吃点心的生意。从清晨开始一直到晚上,各种小吃点心摊便不断地涌向上海的各条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叫卖声也在上海的各条弄堂中响彻回荡,它们营造了一种浓浓的上海弄堂生活情韵,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这声音真好听,悠扬、深沉、节奏平缓,一听就有馋涎欲滴之慨,非常有引诱力——引诱你买他的小吃点心。

篤、篤、篤(梆子声),随着梆子声的停顿,接着响起了悠远而动听的——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然后又是梆子声“篤、篤、篤”。这是卖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的叫卖声,桂花赤豆汤和白糖莲心粥是老上海弄堂的名小吃,而其伴随的叫卖声已是上海滩上的“经典”,这声音“老上海”至今都难以忘怀。

上海弄堂小吃点心摊的各种叫卖声,有的像唱山歌、哼小调;有的好象顺口溜;有的喊得象唱戏,忽高忽低,有腔滑调;有的拖腔很长,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叫卖声中,各地的方言都有。不仅有上海郊区农村(浦东、宝山等)口音的,也有苏北,山东口音的,还有广东口音、苏州口音的、无锡口音以及浙江宁波或绍兴口音。如:“花生米、葵花子!”“麻油馓子、脆麻花!”“老虎脚爪!”,这种叫卖声,一般是苏北口音,也有山东口音,各喊各调,大都叫得还有点味道。而“香脆饼、苔条饼!”“盘香饼、和尚饼!”“刮啦啦松脆——三北盐炒豆啊!”“绍兴香糕!”这是一种浙江宁波或绍兴口音的叫卖声。这种叫卖声,软中带硬,硬中带软。还有叫“玫瑰白糖伦教糕” 的,是广东人叫卖的。这种叫卖声,还带有一点点唱粤剧的味道,也是十分好听。 夏天有卖棒冰的,骑着自行车,车架上放着个木箱子,箱子盖上盖着黑糊糊的棉被。一边用小木块敲击箱子,发出“啪啪啪”的脆响,一边吆喝着“棒冰哟——卖棒冰哟——奶油棒冰哟、绿豆棒冰哟”。到了金秋时节,白果(银杏)上市于是又有了,“香是香来、糯是糯——壹粒开花、二粒大——二粒开花、大白果——又香又糯、新白果——”的叫卖声,叫卖人挑着担子,担子后面是一只罗筐,里面放着白果。前面则是一副“炒白果”的工具(一只小火炉、一只小铁锅、一把小铁铲)。卖者一面拉着悠扬而清脆的声调叫着,一面炒着白果。这样的叫卖声非常吸引人。旧时,上海弄堂里的叫卖声还有:“檀香橄榄——卖橄榄!”、五香茶叶蛋、虾肉馄饨面、酒酿圆子、豆腐花等等。

老上海弄堂的情景虽然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昔年悦耳动听的叫卖声,如今只有在戏曲中还可听到一些,这些叫卖声或许会显得有些嘈杂,然而,这是上海弄堂里独有的一部乐曲,是老上海的一种风情,反映当时上海一种独特的市井生活,是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海派文化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深入发掘、整理和保护的。



       贺友直老城厢三百六十行连环画   在2010年上海豫园春季民俗庙会上,展出了著名连环画画家贺友直大师的民俗风情画--《贺友直画360行》。小人书在今天看卡通长大的孩子们听来,已经渐渐陌生,但对于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人来说,却是记忆犹新的。这次展出的《贺友直画360行》是贺老开启了自己独有的历史记忆和内心感知,他拿起笔选择了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上海这一特定时代环境,将各行各业人物的瞬间典型形态,极其生动、准确而细微地描绘下来,又配以亲切、幽默、口语化的文学随笔,作为画作内容的背景素材。近百幅图文并茂的白描作品,质朴无华,感动了“老上海”们,勾起了他们对逝去岁月的无限回忆,同时也让无数“新上海”们从中认识了老上海的众生相,体味到了一种特有魅力。

贺友直先生出生于1922年,他自幼生活于甬沪两地,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创作,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是当今屈指可数的老一辈连环画家及蜚声海内外的国画大师。他创作的《山乡巨变》《朝阳沟》《十五贯》等,都是连环画的经典作品。著名画家刘旦宅曾盛赞贺友直在连环画领域里是上海美术界除张乐平之外的“另一只鼎”。  






























      


独特的文化景观听说书    

说书艺术发源于苏州。指说唱故事的曲艺。盛行于苏、浙、沪一带,以运用苏州方言为主,叙事说书,也称“苏州评弹”。苏州说书有大书和小书两种,大书只说不唱,常见的是一人独说,称为“单档”;小书又称“弹词”,抱起琵琶,边弹边唱,最初只有“单档”,后来流行两人搭档,称为“拼双档”。所说内容,大书往往以场面大、人物多,情节复杂的国家大事为脚本;而小书都是家庭琐事,情场风波等等。1876年(光绪二年)上海办起第一个女书场“也是楼”(旧址在今福州路山西南路转角),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上海老书场鼎盛时期,书场之多,已不亚于说书的发源地苏州。上海市民听说书已成为老上海独特的文化景观。去听书的,有各个阶层、各式人物、各种年龄,人们泡上一壶茶听说书,既是品茗休息,又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有一些小观众放学之后,书包还在肩上就折向书场。我家在宁波路,早年在宁波路浙江路口有一家南园书场,我的祖母经常去听书,我哥哥小时候有时也跟着去,后来我哥哥就成了听书迷,经常收听电台里的评弹说书节目。

上海的书场,最初大多附设于茶馆之中。这种茶楼书场一般上午卖茶,下午与晚上演唱评弹,茶馆的一角搭一座高台,放一张桌条,说书先生就可登台表演,但技艺较差的,只能在平台说书了。因为上海商机多,人气旺,为了适应市民的文化需求,上海的评弹演出场所得到迅速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书场陆深旧宅,18世纪末创办的上海老书场计有80多家,大多设在人民路、小东门、福州路、云南路、浙江南路、金陵东路、福建中路、广东路一带。到清朝末年,上海老书场鼎盛时期,那时创办的书场已有300多家,从最初的南市、黄浦一带延伸至静安、浦东、杨浦、虹口等地区。书场之多,已不亚于说书的发源地苏州。书场有各种形式,既有专业书场(清书场),也有茶楼书场、旅馆书场、公园书场、舞厅书场等等,无非类型不同、功能不同,迎合不同人的口味和选择。那些年代上海书场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评弹演员,对于推动评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旧时沪上比较有名的书场有四马路青莲阁,福建北路玉茗楼,广东路万云楼,东棋盘街春江花月楼,十六铺称心如意楼,西康路明月楼,牯岭路湖园等,这些都是老听客熟悉的书场。创建于1890年的汇泉楼对于造就评弹演员、扩大评弹影响起过积极作用,弹词女演员范雪君在此演出《啼笑因缘》大获好评。宁波路493号南园书场,场内台椅用红木制成,华贵雅典至极。西藏路上东方书场是老上海设备最好的书场之一,有600余个座位,冬置皮垫、夏铺草席,所聘艺人多是响档。浙江路天津路口的萝春阁是朱耀祥、赵稼秋首演《啼笑因缘》的书场。山西路南京书场1941年春节因演《三笑》而轰动上海。仙乐书场因杨振雄在此演《长生殿》而名声大振。这些都曾给上海观众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评弹观众。

上世纪40年代,上海评弹界曾评选出“四大名家”,他们是演《描金凤》的夏荷生、演《珍珠塔》的沈俭安、演《落金扇》的蒋如庭、演《玉蜻蜓》的周玉泉。至于以一曲“蒋调”名望鹊起的蒋月泉,把说、噱、弹、唱融为一体形成平朴流畅“严调”的严雪亭,以“张调”著称演《顾鼎臣》《十美图》的张鉴庭,以委婉凄切唱腔而自成“祁调”唱腔的祁莲芳,1948年进入上海演《长生殿》,擅唱俞调后自创“杨调”流派的杨振雄等,都是上海滩评弹流派的响档演员。

由文化部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上海的苏州评弹榜上有名。评弹虽然发源于苏州,但上海却是评弹的发祥兴盛之地。在评弹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上海以其特殊的地域和文化条件,起了极其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所以,上海的苏州评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顺理成章、实至名归的事情。

旧上海四马路书场

玉茗楼书场 诞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沪上百年书场——玉茗楼书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开埠以来最老的书场之一。据闸北区的老茶客回忆,无论是在福建北路,还是在天潼路,玉茗楼书场的听众、茶客都是苏州河两岸的平民百姓,他们在这里花钱不多,却得到了超值的享受。像历代名家中的杨小亭的《白蛇传》,周月泉的《玉蜻蜓》,徐云志的《三笑》,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蒋调”、“徐调”等,都曾给茶客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评弹观众。上世纪90年代,玉茗楼书场因市政动迁而迁移至宋园茶艺馆。

沪上百年书场——玉茗楼书场(天潼路)


上世纪90年代,玉茗楼书场因市政动迁而迁移至宋园茶艺馆。

“弹词皇后”--范雪君 范雪君出生评弹世家,四岁给评话演员范玉山当养女。上海民立女子中学肆业,十五岁放单档登台演唱《杨乃武与小白菜》,十八岁开始单档挂牌说唱《啼笑姻缘》,后又改说《秋海棠》,红遍苏沪。一九四六年秋,上海文艺界搞了一次竞选活动,范雪君和京剧名伶言慧珠、歌星韩菁清一起被选上皇后宝座。一九四九年初,《上海书刊》发起听客投票,范雪君得票最多,独占鳌头,再次被选为“弹词皇后”。




     昔日的弄堂童谣





石库门的弄堂,是上海城市的记忆,几百年来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石库门的弄堂,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市民。石库门的弄堂,更是孩子们的天堂。童年是美好的,童谣是陶冶幼小心灵的音符,美好的童年总是由健康上口的童谣相伴,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上海弄堂童谣保持了上海本地的文化特点,富有生活情趣,有着浓浓的上海“味道”。上海弄童谣曾经在一代代人的口耳中相传,据了解从老上海弄堂里诞生的童谣鼎盛时曾多达数百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曾经人人可以脱口而出的童谣,现在能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恐怕只有“摇啊摇,摇啊摇”、“落雨了,打烊了”及“笃笃笃,卖糖粥”等屈指可数的几首。作为上海文化遗产一种良好形式,童谣的“断档”实在太可惜,记忆中的童谣已经渐行渐远。

昔日的弄堂童谣对如今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有些陌生遥远,弄堂童谣,弄堂游戏,曾是上海石库门弄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毕竟是数代上海入儿时美好的回忆。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那些耳熟能详的上海童谣,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至今,伴随着每个成年人一段幸福的记忆片段。现摘录几段:●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外婆叫偶好宝宝,娘舅给(发“be”音)我吃块糕。● 小弟弟小妹妹跑开点,敲碎么玻璃老价钿。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张家老伯伯,请侬开开门,问侬讨只小花狗。 金锁、银锁,咯嘞嘞嘞一锁。本来要打万万记,现在辰光来不及,马马虎虎打十记,一、二、三、四……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一开开到城隍庙,城隍老爷哈哈笑。
  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侬姓啥?我姓黄。啥个黄?草头黄。啥个草?青草……”,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哭来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辣子开会喽!上海世博会前著名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创作的海派童谣剪纸作品跃然于石库门弄堂的墙体之上,为展现上海石库门文化增添了新的风情与情趣。这幅淮海石库门文化长廊上的童谣剪纸作品,全长9米,高1.2米。作品中,24个神情各异的儿童跃然其中,许多上海人耳熟能详的童谣穿插期间,不少还融入了上海话独特的发音。把上海弄堂的童年回忆浓缩在24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中,令参观者身临其境,也为展现海派文化增添了新的情趣。世博期间淮海石库门文化长廊将作为新天地时尚主题实践区中的一项参观内容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上海海派文化。游客们可以深入石库门进一步了解老上海的“味道”。著名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历时6个月创作的海派童谣剪纸作品跃然于石库门墙体之上,为展现上海石库门文化增添了新的风情与情趣。
       令人难忘的“烟纸店”   


不少上海人的童年回忆,总也离不开弄堂口的烟纸店。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前,在上海城区的大街小巷还存有许多“烟纸店”(小杂货店),上海这种烟纸店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其发展的顶峰,是当时上海的一道风景线。在电影“人约黄昏后”“花样年华”中都有对这种“烟纸店”的特写。

上海石库门弄堂口或在弄内的过街楼下往往设有一个烟纸店或叫胭脂店(上海话“胭脂店”和“烟纸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由夫妻老婆主持,所以也叫“夫妻老婆店”。烟纸店门面是“单开间”,烟纸店要说那是真小,面积只有4~6平方米,前半间营业,后半间生活,阁楼上睡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烟纸店所经营的商品不少,都是一些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瓶酒、香烟、自来火、肥皂、草纸、毛巾、牙膏、面包、针线、纽扣、灯泡、十滴水、仁丹、雪花膏、哈利油等等;也有小学生用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练习本、刀片、墨水等等,小小的柜台上摆放着几只大大的玻璃瓶,里面放着小孩子心目中喜欢的各种零食糖果,有盐津枣、桃片、橄榄、粽子糖,到了夏天还会放上两只高高的热水瓶卖棒冰,一只装着橘子味的,另一只装赤豆的。上海的这种“烟纸店”每天的开门营业时间较长,一般早上六点卸排门板(开门营业),晚上九、十点上排门板(关门歇业)。但是,老板为了方便居民晚上购物还特在排门板上专设一扇小窗,居民在晚上急需灯泡、洋蜡烛等东西只要敲一下这小窗,所需东西立马能够买到。弄内的居民要买零星日用品,可以不必跑几条马路了。所以“烟纸店”很受市民欢迎。

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上海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紧接着各种超市门点、便利店在上海各条大街小巷开设,“烟纸店”只能被迫退出其历史舞台。现在还存的几家烟纸店也处在了“日薄西山”的境地,没多久也要蹦达了,这是大势所趋啊!但是,对我们这些老上海来说,这“烟纸店”是老上海的符号,是当时的一道风景线,实在是无法令人轻易忘却,就让这些照片来填补我们的思念吧!

这是上海石库门弄堂内的过街楼下面,开设的烟纸店。



     

南京路--大马路的由来南京路曾经被几代人称作“大马路”,今天在80后、90后这一代,知道南京路称作“大马路”的可能是屈指可数了。南京路为何被称作“大马路”呢?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从此英、法、美等国纷纷进入上海,划定租界,规划市政建设,修筑马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瑞麟洋行大班霍格等人在上海组织跑马总会,最先在五圣庙处(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一带)辟作花园设“抛球场”,又围绕花园筑跑马道。次年,由外滩新筑通往花园的小道,名为花园弄。跑马场开张后,地皮价格上涨,瑞麟洋行的跑马总会遂将这一跑马场的土地变卖获利,供商人经营开市。这就形成最早的南京路。清咸丰四年(1854年),跑马总会在今浙江中路和湖北路以西、西藏中路以东建起第二跑马场,称新花园。由此引来人气旺盛,地价上涨,瑞麟洋行大班霍格等人于是又将新花园分块高于原地价10倍出售,花园弄随之向西延伸,清同治元年(1862年),延伸至今西藏中路。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南京东路。跑马总会凭借租界特权和势力,又在此西南和今黄陂北路以东圈定地块,低价强行征购,把原来的大片农田和70余幢民房的村庄联通夷为平地,开辟第三跑马场,亦称跑马厅。这就是号称“远东最大的赛马场”(上海解放后改作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并在其北面筑跑马道至静安寺,名为静安寺路,又名涌泉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名南京西路)。花园弄伴着跑马场的变迁而延伸,街市随着花园弄的延伸而扩大。同治四年八月(1865年10月),租界当局他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利益,将花园弄正式命名为南京路。由于这条路的起始是从黄浦滩到跑马场,人们常见溜马骑士疾驰而去,巡逻骑队缓缓而行,兜风马车悠然而过,既是走马的路,当然要比一般小道宽畅,故被人称为大马路。大马路并非全指它的“大”,南京路是“十里洋场”最繁华地段,南京路被称为大马路还有含有“阿大”“第一”之意。由它开始便有了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四马路(福州路)、五马路(广东路)、六马路(北海路),呼遍全市,传遍全国。甚至各类媒体报道、广告讲到地点时也都称“大马路”或“二马路”“三马路”。南京路的大马路是被人喊出来的,但大马路上的繁荣与繁华也是实在的。这里百货公司多,名店名商号多,有英商开设的福利、惠罗、泰兴、汇司公司(被称为“前四大公司”),后来,侨商又开设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公司(合称“后四大公司”)及中国国货公司,还有屈臣氏、老德记药房、协大祥、老介福、老凤祥、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茂昌、汪裕泰、邵万生等数以百计的专业特色店。在它的周边从19世纪60年代起,全国各地来沪设立的申庄、办庄达1000多家。光绪六年(1875年)初,上海161家洋行中有157家在南京路附近。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到21世纪,南京路依然是商业中心。许多冠名“第一”的商店集中在这条街上,这里名特商店云集。1998年南京东路建成步行街。早期南京路(花园弄)清末南京路上的商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南京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南京路

今日南京路

      




徐家汇与徐光启


徐家汇是上海市区西南的一个地名,这个名称源于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来,这地方逐渐繁华起来,并以“徐家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商业区。
在中国科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明代大科学。晚明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子孙都在其墓地周围聚居,并逐渐繁衍开来。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这里原是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水的汇合处,又是徐家聚居的地方,所以就取名叫“徐家汇”了。后家徐光启平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农业,并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著有《农政全书》。徐光启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徐光启的第十六代孙是个甲士,他有一个外孙女叫倪桂珍,即是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 

昔日徐家汇


今日徐家汇


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家汇光启公园 作为一个纪念性公园,光启公园是多功能的,园北为科学家徐光启墓地,东部为市民休闲活动区域,而西部则是徐光启纪念馆。而这个纪念馆则是园中最值得一看的。


园北为科学家徐光启墓地


徐光启逝世375周年祭碑

西部则是徐光启纪念馆



        


老城厢里的徐光启故居

明代著名科学家,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故居位于老城厢乔家路234-244号(靠近光启路),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即1562年。他的故居因有上下两层各九间,故称九间楼。九间楼是老城厢内仅存的一所明代宅第,现仅存上下各七间,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间楼在“文化大革命”中房修时改掉了原有房屋的特征。“九间楼”如今已为居民居住,屋外凌乱的晒衣架,楼上楼下门旁窗旁悬挂的空调外机,四百多岁“高龄”的老宅已是不堪重负,九间楼已伤痕累累。故居前的马路上也横七竖八地停放着自行车、三轮黄鱼车。如今这“九间楼”隐藏在热闹的街市之中,原本应有的古朴风貌几乎因此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