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有几个番外:毛泽东拒绝“伟大”的寓意| 文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25:19

毛泽东拒绝“伟大”的寓意

人民有劳动、人格、尊严,社会有公平、公道、公正,就是共产主义2011年06月02日 来源:光明网
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月秋提起了3年前苏联摄影师参观旧居的事情,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看到上屋场上挂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的匾,都说好。“这个不妥,不妥。‘伟大’两字不是封的,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个门匾。”毛泽东说。(摘自《看世界》 )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说毛泽东“伟大”,一点也不为过;毛泽东若接受“伟大”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历经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风云,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而后,又领导中国人民踏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如此开天辟地、开创新纪元之人,怎么不“伟大”呢?

但毛泽东拒绝在旧居的匾上使用“伟大”二字,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他一贯倡导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1945年4月23日,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之际,毛泽东在“七大”所做的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1949年3月5日,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他又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确,1953年“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正迈步在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此时的毛泽东不想躺在“伟大”二字上休憩,他更不想让全国人民躺在“伟大”二字上自满不前。此时,毛泽东最想看到的,新中国建设最需要的,是艰苦奋斗、团结奋斗。

在毛泽东心里,列宁是“伟大”的。他曾说:“列宁是伟大的,他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还谈不上伟大,我们还是跟在苏联的后面,社会主义的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在毛泽东心里,人民群众才是真正最“伟大”的。徐特立从省会专程到毛泽东家乡韶山参观时,发现正如人们传说的那样“旧门匾被换了”,他动情地说:“毛主席又走在我们前面了。人民的领袖人民爱,伟大也不能天天挂在嘴里、贴在墙上,这个不能靠宣传,要靠人民的拥护、历史的肯定……毛泽东同志旧居现在的门匾好。人民把主席尊为伟大领袖,主席却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队伍中的一名同志。这既尊重了毛主席本人的意愿,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今天,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回望浩荡历史岁月,我们仰视老一辈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依然如一座丰碑屹立于中国这片热土之上。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在世界的舞台上,毛泽东永远是英明的、伟大的。这已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这种植根于历史深处、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伟大”才是伟大的,才称得上真正的“伟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如何续写这种“伟大”,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