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矿区区委:家乡沙土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22:33

家乡沙土地

刘守安标签:

家乡

沙土

弱碱

文化

分类: 渐行渐远的家园

    家乡还有一种土地叫沙土地,面积不太大,主要集中在沿子牙河主河槽的堤埝旁,成方连片的有双堤口、东沙岗子和西沙岗子三块地。北洼也零零星星地有一些,但是面积更小,形不成规模。双堤口和东、西沙岗子距离村子有三、五里地远,加上田间的小路并不好走,因而除了耕种和收获的时节,平时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其实,家乡沙土地就是子牙河常年行洪沉积而成的细砂,和上游河道的粗砂一样同为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家乡父老惜土如金,世世代代不懈地耕耘,并经常施之以农家肥料,使细砂并没有退化为荒漠,而是变成了一种耕地—沙土地。

    与家乡胶泥地和薄碱地相比,家乡沙土地地性温和,最易侍弄。它既不像胶泥地那样坚实而粘着,需小心翼翼把握墒情,相机而作;也不像薄碱地那样满地盐碱,令人担心播下去的籽种未必出苗。无论地里干点湿点,在沙土地里均可做活,大雨一停就能耪地锄草,如果由于忙别的地撂上几天再耪也不会板结,它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

    但是,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往往能力一般一样,家乡沙土地既没有胶泥地那样的地力,也没有盐碱那样的墒情。春天种上高粱、玉米和谷子长势全都一般,稭杆不够茁壮,穗实也不够粗大,全无丰收景象,与胶泥地里的稼禾形成鲜明的对照。

    老辈人经过多年实践发现,沙土地适宜种植大豆等各种豆类和苜蓿,不但长势良好,并且不用施肥,越种土地越是肥沃。家乡父老说,豆类和苜蓿的根上有一种瘤菌,就是那个瘤菌使土地变得越来越肥沃的。

    沙土地还适宜种植山药、胡萝卜、蔓菁、花生等地等有块根、果实在地下生长的作物,由于沙土地土质非常松软,特别有利于地下根茎的扩张和果实的膨胀。并且由于沙土没有一点附着力,无论是山药、蔓菁、胡萝卜、还是花生,从地里刨出来,不仅块头长得伸展匀称,而且表面光滑平整,一点土星儿也不挂,就像用清水洗过一样。品质一律上乘,如果精心包装摆在超市,那长相就非常诱人,定然十分畅销,供不应求。

    沙土地更适宜种瓜。家乡父老生吃的瓜以打瓜为大宗,所谓打瓜,与西瓜长得相似,只是个头要小许多,一手托起并不费力。人们吃瓜时,总是先用手指弹弹,听听生熟,然后左手托着,右手一拳打下,那瓜就裂开可吃了,所以叫打瓜。家乡沙土地上的打瓜,一兜沙瓤,口感微甜,略带酸头,是沥尿去火的尤物。

    但是打瓜却肉少而籽多且大。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瓜籽或叫黑瓜籽,应当就是打瓜籽的误称。老辈人说,过去人们种打瓜不仅是为了吃瓜,更主要的还是为了收瓜籽。有时出远门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又渴又累,不得不走近一瓜棚讨口水喝,而看瓜人会主动摘个瓜打开送给路人吃,只消把瓜子留下就行了。

    后来村里还在乡沙土地里种植棉花,收成和品质都不错。但是由于距离村子太远,整枝、打桠、摘棉花都不方便,也就没能坚持下来。

    但是,除了种植豆类和苜蓿,以上说的这些都特别消耗地力,收上一季山药、花生或者打瓜,土地需要休养好几年。所以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绝不能再种,种了也长不好,村里人和连续种植一种作物叫重茬,重茬是绝对没有好成的。

    小时候到沙土地去劳动,一般都是除花生的时候。时维九月,序属中秋,几乎全生产队倾巢出动,男女老少的社员几乎都集合起来,到远洼的双堤口除花生了。好不容易走到地边,按照生产队长给大家的分开,大人们在前,一人一垄拔下来,整整齐齐摆好;孩子们在后,拾起一颗颗脱落在地上的花生放在篮子里。

    人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说笑笑,那情景比过年时还新鲜。道理很简单,因为在除花生的日子里,人们是可随便吃花生的,只要别往衣兜里装、别往家里带就行。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我的父老乡亲们还有比除花生更好的劳动吗?

    更何况脚下的沙土地疏松柔软,赤脚踩上去感觉特别舒服。孩子们脱下鞋子扔在了地头,有的大人也把鞋脱下了。中途打尖儿时,多数人们席地而坐,大嘴满腮地在吞食着花生米。有的孩子却不懂事,不知道过了今天就再也没有白吃的花生,边闹、边笑、甚至在地上滚打起来,弄得像是一个个的土猴。所幸家乡沙土地者是弱碱性土,爬起来拍拍衣服,和新洗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