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脱口秀全集爱奇艺:老家的旧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6:42
 

老家的旧房

刘守安标签:

老家

旧房

结实

文化

    历史上家乡十年九涝,水多为患。为避免水害,人们在建房之前都是先垫起高高的房台,房台连成一气而形成村庄,所以,村庄一般比正常地平面高出三到五米,村庄和田野的界限也就特别分明。由于垫房台费时费力,以至于和建处新新宅子的费用大体相当,为节约用地,家乡的旧房都建得特别稠密,除去个别大户人家深宅大院,一般庄户人家世代居住的院落都是非常窄小的。

    然而无论是名门望族的府第,还是寻常百姓家的农舍,除供奉着祖宗牌位的家庙是瓦顶外,老家所有的旧房无一不是土木结构:土木结合,以土为主。土顶,土墙,土灶,土炕,木檩,木梁,木门,木窗……除了地里长出来的秫秸、芦苇、还有用小麦秸杆轧出来的滑秸,再也没有别的材料。

    老家的旧房自行规划。那时政府没有统一规划,更没有人强拆强建,都是看着孩子大了需要成家立业,就开始谋划建造新房。至于在哪儿盖,盖几间,盖什么款式,那图纸只有在建房人的心里了。所以,每盖新房都要从几年前就着手准备:比如要垫庄基,找块相对高上的地方,父子几人有空就去用车推土或者用土蓝挑土,新垫的房基要放上几年再盖房才能保障整个地面不沉馅;比如要多种白高粱,留下些秫秸扎成把子苫屋顶;比如少使用滑秸,攒下几垛做苫房的软料;比如计划今年建房,秋后就要甩出一块土地不种冬小麦,留作打坯用等。老家人盖房一般都选在秋后或者春天的日子,因为这两个季节风多而雨少,最有利施工,也利于新的风干,虽然家乡父老常都懂得 “有钱难买上梁雨”,但是人们还是愿意自己盖房时晴天丽日,起码不能把土坯叫雨淋坏。

    老家的旧房地基牢固。家乡盖房非常讲究打牢基础,首先是开槽,把需要垒墙的地方挖深二、三米,这活儿一般父子或者叔侄几人就办了。其次是打地基,一铺土一铺土地分层砸实,就像现在的城里人盖大楼一样。不过那时没有震动碾,更没有打夯机,靠的都是人力。填上新土,找平后用轧场的碌碡先轧几遍,再二人举一沉重的枣木夯,一夯一夯砸实。也见过用石硪的,几个壮汉用粗绳把一个石磨一样的石硪抖到半空,再重重地砸到地上。据老辈人说,再早都是用石硪的,由于太笨重才改用木夯。但无论是用夯还是石硪,都是掷地沉闷铿锵,都伴随着家乡父老的劳动号子,叫人感觉那地基不是用夯或者石硪而是用父老的力气砸实的,因而就非常扎实而牢固。大约一尺多算一铺土,一层层砸上来,直到砌砖的位置,请来工匠师傅把地基测平,盖房就正式开始了。

    老家的旧房要安墙简。由于子牙河水常年顶托,河外边的土地富含盐碱,品质很差,新垒的墙体往往都会受到盐碱自下而上的层层侵蚀。所以,家乡盖房要多一道工序即安简。就是在垒出地面屋里地上五层、屋外十几层时,厚厚地铺一层铡的整整齐齐的苇秸,压平压实后再接着往上垒,这层芦苇就叫墙简,目的是为了叫地里返上来的盐碱、潮气自此打住,不再往上返碱返潮。新放上去的苇秸有一尺来厚,随着墙面越垒越高,随着日久年深,慢慢就压成一寸左右了。村里人和铺苇秸的这一层叫五行(层)墩儿。简下部分早晚都要被盐碱腐蚀,特别是埋在地里的部分,人们舍不得用新砖,都是用些旧砖,即使整块的旧砖也只是垒一层表皮,里边都是用没有棱角的碎砖烂瓦了,家乡父老称没棱没角的碎砖头为没和洛,把这些没和洛放在墙里叫填旋。

    老家的旧房以土为主。安简之后接着往上垒,墙体主要用土坯。所谓土坯,就是把半湿不干的土装进模子,用石礅生砸出来的,俗话有“打坯十八礅”一说,每块土坯要用石礅砸十八下。小坯长一尺二,宽六寸,厚四寸,大坯更长、更宽、更厚。家乡父老和横向垒叫横,和纵向垒叫丁。旧式老墙都是大坯两横,即两块大土坯加之坯缝、墙面的泥巴足有一米多厚,后来改为一丁一横,最薄也有二尺多。垒墙不是干垒而用泥,用大泥把所有坯之间的缝隙灌满。同时,为保持墙体的一致,隔上几层,还要在墙里铺上整根的芦苇秸,大体相当于现在盖大楼用的钢筋吧。当然,绝大多数人家会提前买些砖来,把砖作为外墙皮一起垒上去。条件好点的把砖躺着垒,叫卧板房;条件差些的就把砖横起来垒,叫斗砖房。总之都叫砖房,其实,里边都是土坯和泥巴,只是用砖在表面包了一层皮。包砖皮也不一样,有的四面都包,有的包三面甩下前边,有的包两面东西两边的房山。为防止风吹雨淋,还要再用青灰勾一下砖缝。

    老家的旧房门窗极小。老家的旧房除了在南墙只留一个门或者一个窗外,东西房山,偌大的北面墙从来不留任何窗户,更不留门口,而且门窗一律极小。我有个叔伯大哥叫刘守言,他长了一米八的大个儿,去谁家串门都要低头,要不就进不去。出入不便,采光不好不说,老房的样子也不够美观,就像一个壮汉长得四方团脸的,却生得小鼻子小眼小嘴巴,叫人外乡人看着就不舒服。特别是新房建成再拉上高高的院墙,从远处看去,砖房象砖垛,土房象土丘。多年来我一直在想,老家的旧房为什么要留这么小的门窗呢?也许只有这么小的门窗才配得上那么厚实的土墙,才能冬夏恒温,叫人感觉冬暖夏凉,倍加舒适;也许是过去兵匪猖猖獗,别说土铳、洋枪,就是土炮也不能奈何,加之小窗小门,躲在家里,那就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

    老家的旧房都是泥顶。房墙垒够高,就要上梁了。先搭上檩条,在檩条上架上秫秸把子,讲究的人家还在秫秸把子和檩条之间放一层苇簿,把子上边铺一层滑秸找平,滑秸上边拍一层干土,最上边用大泥罩面。大泥是掺上滑秸的,所以很磁实,如果处理得当,一般都能禁得起暴雨冲刷,不会漏雨。这就是所谓的泥顶,就是家乡父老的全部防渗设施。但是,这种顶子最怕的是连阴雨,1964年春天,不知道老天爷怎么不高兴了,一连下雨两个多月不晴天,村里没有一家不漏雨的。连阴雨不仅浸塌了屋里的土炕,逼得家乡父老不得不撑起雨伞做饭,在屋里架起油布做天棚。那时村里唯一不漏雨的房子只有瓦顶的家庙了。泥顶子的旧房做到不漏雨太难了,这可能是家乡旧房最大的缺点,以至于家乡把“细米、快灶、不漏房屋”作为庄稼人的三大幸事。

    尽管如此,由于老家的旧房基础牢固,墙体厚重,其生命力还是非常耐久的,特别禁得起岁月的沧桑。我家的老房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小时看它就是旧房,现在看上去还是旧房,几乎未有什么变化。我想,如果不是强行拆迁,如果能够适时修缮,再过上一百年,恐怕老家的旧房依旧还是旧房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