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曝豪宅内景:旧时苏州的琐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57:28
苏州城墙自东至西阔十里,南北纵二十里,成长方形。四隅不露角,包作圆形。城内街道都是东西南北行,绝少斜巷曲径;水流亦然,城内有纵的五条,横的九条。河上分段建桥,以通行人,或石或木,同一桥也,其形态总有不同之处,故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城门则有阊、胥、盘、齐、娄、葑六个,原本尚有相、蛇二门,早在古代已经砌墙阻塞不通。其中阊门,则在孔子家书上已载及。谓孔子偕颜回登泰山,南望吴都,孔子问回曰:“望见吴都否?”答:“已见。”又问:“看见旁有一小点白色否?”答:“见到。”问:“白是何物?”答:“恐即是太湖。”孔子急以手掩其目,曰:“汝功力尚差,不能再看,否则视力散失矣!”又谓:“此白色小点,是吴都阊门城门口系有一白马在也。”故后人据此而谓孔子亦具天眼通。
     
吴谚有“金阊银胥冷水盘门”之说。因阊门为商业区之黄金地带,胥门次之,故为银。盘门是因清兵攻打苏州,自盘门破城而入,遂即屠城,由南而北,一路杀到护龙街饮马桥,见桥上和天空,均有关圣显灵,惧而封刀,但此西南隅之卅方里内已鸡犬不留矣!三百余年来,仍人烟未复,荒凉异常,杀戮之惨,可以推见。苏人感关公之恩,故在桥之西畔建一关帝庙祀之,且以志民族仇恨。庙坐西向东,跨于河流之上,与桥相并连接,故是桥之东边有桥栏,而西边则除南北桥堍设有栏杆外,桥面则缺,用以通庙之出入。
  • 2009-4-29 15:21
  • 回复
  • 步步莲华
  • 110位粉丝

3楼

苏城茶馆中高雅而有名者,则为太监弄内“吴苑深处”,简称吴苑。进门,当门即为炉灶间,正中置一一人高两人合抱之大锡壶,搁于高可及膝之大炭炉上,另有数只七石缸,布于两旁。烧水冲茶之饮用水,则天天由工人撑船去城外载最清洁之胥江水而来,倾入缸中分储。缸中放有贯仲木段,以保持清洁。用炭则烧橄榄炭,取其火匀。烧水则以蟹眼为度,此时水嫩;一见鱼眼,则水老矣,更不能久沸,影响水质,不宜人体。李时珍所著之《本草纲目》,首篇即论水,指出不宜饮“百沸汤”也。斯时茶馆用水烧水如此考究,今已无闻矣。
     
苏城巷名之花式繁多,不及细说,好在已有多人论及,不必再来重复。拾遗一则:城内东南隅有一街名冷水湾者,其实既无水湾,何来冷水?而却设有一享名之贵胄学校在也,有初中和小学两部,为名书家蒋企范先生独力创建,课程一如公定。而与他校不同者,则为讲求实学,增读儒书,更要学生能识时务,故深受士绅张仲仁、费仲琛辈所赞许。学费甚昂。当时一石米,不足银洋四元,而该校学费一学期即要收半百银洋。故被人称为贵胄学校,而其本名反不彰矣。到抗战时始停办,后亦未再复校。
     
再有冷僻而罕为人知的阎王街与小鬼弄:在前清时代,城内东北隅,设有东西两大营门,为屯兵操演之用。营地之旁建有军眷住宅,其东西行之较宽者为官眷住宅,南北行之较狭者为士眷住宅。营地本为禁区,民迹不至,军眷区当亦鲜到,吴谚有“阎王好见,小鬼难当”与“秀才遇着兵,有理讲不清”之说。眷区本无巷名,于是好事者即戏呼之为阎王街、小鬼弄。民国后,营地已废,当时尚无投机炒地皮之辈,故即成为荒地,而眷区随亦流为贫民住区。因本无巷名,而竟将昔之戏呼者成为正式之名矣。余曾临是地者,以营门之北,余家有一五亩园在也。往返该园,该区为必经之地。
     
是园为汉初张苍为相十余年因病谢归休养之所,占地五亩,取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意,称为五亩。后人以其略有花木假山池塘之胜,而称之为五亩园,历千余年以迄民国,仍为张氏之产。昔清慈禧太后命邮传部尚书盛杏荪开创电报学校,以便公私通讯之需,此为当时尖端新兴事业,盛命谢绥之先生董其事。谢吴人,住桃花坞。因即租借此五亩园成立“储材儒孤学校”,专收儒士之遗孤为学生,故水准甚整齐,教以电报收发以及制造修理技术,兼及邮政海关作业。谢任督办不称校长,另在上海设立分校,交由张鲁生先生主其事。张亦吴人,为一抱独身主义者,以校为家,故多建树。学生毕业后,分发全国各地新创之电报局工作。以总校在苏,故学生多苏人,而全国各地之电报局中,都有苏州人也。吴人本多保守,而有不出城门之讥,自此大开出远门之风气矣!

  • 2009-4-29 15:22
  • 回复
  • 步步莲华
  • 110位粉丝

4楼

城内有七塔,北面为北寺塔,南面为瑞光塔,城中央有两塔并立为双塔;此四塔皆八角七层,高入云际。至于东白塔、西白塔,则仅一人许高,亦作七层形,实徒具塔形耳。已被圈入商店之内,不易为人见矣。尚有一方塔,除屋顶上有遮盖外,四周皆空,一梯盘旋而上,据高四眺,全城在目,为消防队利用。顶悬一钟,日夜有人轮流值班,见有火警,即叩钟报警。规定东面有警,每次敲一下,南二下,西三下,北四下。若在城外者,则阊胥盘外,每次叩五声;齐娄葑外则六声。六声者即每次连续敲六声,稍停再敲,需敲五分钟。于是居民即称该塔为火钟楼。昔时无电话设备,全靠跑腿传讯。而水火无情,不容延缓,故敲火钟。一闻钟声,消防队即整队,依钟声方向出发,往有烟处疾驰,常能及时扑灭,火钟之利实亦大矣。此火钟楼除每层设有栏杆外,四面皆空。到冬天滴水成冻,北风刺骨时,值班人真是不易当也,夜更甚于昼,为民辛苦可知。
     
说起敲火钟,又忆及吴中尚有放午炮之事。盖明太祖平吴后,将城中之吴王宫夷为平地,名王废基,聚废材于北面,积高如小山丘。初不坚实,经历岁雨淋日炙,废材悉腐,渐渐坚实,砌以石级,可供人登临。昔时尚无钟表,悉凭日晷。执政当局即利用其高,在丘顶设一炮台,每天不论晴雨,司其事者,在正午时分,放一声空炮,因高故声闻全城,居民知午时正矣,名之为“放午时炮”。从前钟表不流行,居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照天光,上下午之分无准也。当时以日晷测影,铜壶滴漏计算时间,此则民间所少,故须赖午时炮以知时光也。
     
以上火钟声、午炮声,余少小时皆曾听过。凡此皆以前吴人日常生活之点滴,不载史籍,地方志亦所不及,而随时代变易,事过境迁,已成陈迹,而无人知矣。爰顺便一述,自叹亦犹如白头宫人话天宝遗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