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之王免费观看网站:网易解读:中国式城市化只是“夹生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37:40
导语: 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被认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来看,高城市化率真的是好事吗?[详细]
中国城市化速度喜人但深度不足,只是“半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保持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
该报告称,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
若以城市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2009年底,城市化率达到46.6%;2010年,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至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中国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
但中国式城市化只是一种半成品
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却伴随着隐忧。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08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
“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在城市的一种社会融合,是经济活动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相互嵌入。“半城市化”则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内心上也缺乏归属感。
也就是说,中国式城市化在虽然在速度上喜人,但是在深度上却只是半成品,因为农村流动人口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在其他系统中却受到排斥,不能说是实现了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
“半城市化”现象源于户籍制度对社会权利的桎梏
多项社会权利皆与户籍挂钩,造成“半城市化”
中国从1958年正式确立了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相分隔,在农村户籍与城镇户籍之间构筑了一座不能翻越的高墙。改革开放以前,持有农村户口的农民不能进入城镇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持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可以进入城镇非农产业部门工作,但是户口不能随着工作变动而迁移。所以,1亿多早已进入镇非农产业部门工作的农民工的户口,仍然在他们的原籍农村。
城乡二元户籍限制下,民众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等都与户籍挂钩,进城务工农民因为不能把户籍迁入工作所在地的城镇,因而不能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的各种权利,农民工仍然被关在城门外,只能称“半”进城。
“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认为,“农民进入城市而不能享受市民待遇,这样的城市化率没有意义。去除没有享受市民待遇的人群,现在的城市化率估计只有40%。”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调查研究显示,城市中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覆盖水平大约仅为城市户籍人口的1/10。
户籍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化进程
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对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远远滞后的,直到1997年才出台具有实质意义的改革措施。中国于1997年开始推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规定“已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在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后居住已满两年的”可以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但这只是放宽小城镇的户口限制,在吸纳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大中城市,其户籍准入限制仍然非常严格。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各大中城市所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其着眼点并不是城市化,而是对人才、投资、购房等方面的选择性户籍优惠,这类政策的确是知识经济时代抢夺人才的一种策略,但却会造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对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户籍结构也无甚助力。
城乡二元户籍限制下,务工者的各项权利都与户籍挂钩,进城务工农民因不能把户籍迁入工作所在地,因而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权利。
“半城市化”经济已走到尽头,亟待放开户籍限制
“民工荒”说明“半城市化”经济模式已走到尽头
如上文所说,中国是城市化只是对于农村人口的吸纳仅限于经济活动的对接,对社会福利等其它系统是排斥的,这恰恰是于中国多年来依赖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相一致。但是屡次发生的“民工荒”现象显示,中国这种低福利、低人力成本的“半城市化”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中国自2004年以来不断出现“民工荒”,不仅仅是因为计划生育制度下新增人口的减少,因为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据多名学者调查研究,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致在1—2亿人之间。
在全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如同“候鸟”,哪个地区工资高一些,福利待遇好一些,农民工就奔向那里。而随着城市消费支出水平的不断提高,福利待遇长期得不到改善,以及一系列农村政策对农村生存条件的改善,于是即使农村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还是有大量农民不愿意外出打工,这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可以说,这一以农民支撑的“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走向终结。
亟待改革户籍限制,令进城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可见,无论是从社会公平角度所,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说,都必须改变这种“半城市化”现状,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改革目前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结构,淡化对于户口迁移的限制,例如可以逐步实现就业、就学的非户籍化等等。
同时还应该通过对各个福利制度的改革与调整,剥离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为彻底取消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创造条件,实现迁徙自由。
(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工荒”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存在,说明这一以农民支撑的“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走向终结。

中国式城市化只是半成品,是城乡二元户籍限制下的“夹生饭”,它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公平。亟待改革户籍限制,实现彻底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