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入豪门重生: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19: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周友龙

技术简介:
本研究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结合临床疗效,反复实践,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镇痛机理的有机结合.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取代镇痛剂.

疾病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系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向正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进而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特性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根性坐骨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全国腰腿痛患者约3~4千万人,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就诊.椎间盘突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都显著下降,给患者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腰推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闪挫撞击,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正气虚,肾精不足所致.

适应症:
1. 年龄20~65岁之间的患者.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件有根性痛者.
3. 疼痛程度评分标准≥3分者.
4. 只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禁忌症:
1.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症,干性坐骨神经痛者,肿瘤,结核,腰椎滑脱.
4.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不伴有根性疼痛患者.

特 色:
疗效确切,选穴少,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取代镇痛剂.

治疗方法简介:
1.针具选用"三元牌"针灸针: 0.35mm3寸(陕西三元现代针灸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2.患者取侧卧位.
3. 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4.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进入皮下,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刺入,进针长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转2OO~3OO次/分,不提插,幅度360 ~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min.每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每48小时针刺一次.

注意事项:
1. 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滞针.
2. 临床以卧位为主以避免晕针.
3. 严格消毒,避免滞针.

意外情况及处理:
晕针,滞针按常规处理即可.
实验过程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事件.

临床疗效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踝三针,正常体针,药物来比林三种治疗方法起效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6min,27min,18min;三组镇痛的维持时间分别踝三针组24h,正常体针组8.9h,药物来比林组6.36h,三组经F检验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1),经两两比较检验踝三针组与其他两有显著差异,而正常体针组和药物组无显著差异.三组治疗后各时点评分变化趋势的比较,以及各组各时点变化的前后对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三组治疗后各时点镇痛的评分变化趋势及各时点各组前后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12.5V,负脉冲>20V,250欧负载),刺激30分钟后拔针,局部按压片刻.
5,针刺疗程:手术后疼痛多在术后12小时内最为严重,如针刺治疗后再次出现伤口疼痛者,可重复扎针治疗30分钟,大多数患者针刺治疗1次即寸,针刺治疗后应随访24小时.

技术关键环节:
1,内麻点定位必须准确,如定位不准针感差直接影响镇痛效果.
2,针刺深度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在35~50mm之间,针感放射至足或五个足趾同时有微屈状.
3,开机前应把输出,频率旋钮调至零位,治疗机电源打开后,频率旋钮调至1档,强度以病人能耐受而无疼痛,有酸,胀,麻感为止.
4,内麻点针刺成功的主要指征是五个足趾必须同时随治疗机频率有规律屈曲,缺一不可,脚掌不应有左右摆动现象, 如达不到以上指征要求可在病人能耐受电流输出强度的同时,缓慢调节针刺角度,深度,直至五个足趾同时随频率屈曲为止.
5,每5~10分钟交替适当增加输出强度和频率.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针刺前应检查针具,针柄是否松动,针尖是否锐利.
2,治疗前检查治疗机,开关应灵活有效,电源指示灯闪亮,各种插头接触配套能正常使用.
3,每次调节或增加输出强度和频率时应轻,慢,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严禁突然加大刺激量给病人造成不适.
4,在电刺激过程中,双足和针刺部位不应有疼痛或不适感,如有应调整针刺角度.

经济学评价:
本技术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昂贵的药物,操作简单,安全本实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临床研究结论:
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对试验组——针刺内麻点组(99例)与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组(98例)对照进行试验观察.临床观察结果:两组镇痛治疗后24小时疗效比较,针刺内麻点组显效76.77%,有效23.23%,无效0.00%;口服曲马多组对照组显效62.24%,有效37.76%,无效0.00%.经统计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别显著,说明针刺内麻点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实验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证明针刺内麻点用于四肢手术后镇痛在安全性方面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