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川军血战到底:伴随并影响我们终身的两件“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24:22

为起这个题目费了我不少脑子。最早说是“两个‘物件’”,后来改成“两件‘东西’”。后来又改成“两项‘制度’”,也觉得不大准确,虽然他们与制度、规定有密切关联,但本文所说的内容不是其制度,要说制度就涉及的太多了,最后还是确定称其为“东西”吧。之所以为东西这个词加引号是因为,严格的说它们不属于东西,东西是物质的,而它们不完全是。而它们又不是事儿,事儿是属于非物质的,而它们又是以物质的形态放在柜子里。这两件“东西”就是——户口和档案。

先说第一个——户口。

户口按正常情况其寿命和我们一样长,出生报户口(也称上户口),死了销户口——伴我们终生。

30年前,户口属于重中之重的“东西”,没有户口就没了一切。首先,你没吃的。没有城镇户口,没人给你发粮票。没有农村户口,没人分你口粮。其次,你没穿的。没人给你发布票,你就买不了衣服。再有,长大了你没学上,再大了你没工作。然后是娶不上媳妇,生不了孩子,就是生了孩子还是没户口。

就是有户口待遇也不一样。有城镇、农村的区别,有城市大、小的区别,有东、西地域的区别。想当初,北京户口就能吃到40%的细粮(白面)。而外地就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要是再赶到边远、贫困的农村一年才几斤白面。那时,搞对象首先要考虑的是户口,户口决定了爱情的生死。

现如今,户口不是那么重要了。北京常住人口达2000万了,估计没有北京户口的得占40%以上,可丝毫不耽误人家发财。但户口在某些方面仍然发挥着作用,如: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北京与外地得相差100多分。北京考生600多分就能进清华、北大,有的省没700分连想都别想。再有,买房、买车许多城市都需要当地户口啦。

另外,户口的价值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是城镇户口的价值高于农村户口,大城市户口的价值高于中、小城市,现在则不一定了。前年我去张北县,据当地人讲:县城边上的农村户口的价值远远超过县城里的城镇户口。要想在那落户,一是得有点儿亲属关系,二是的花费些银两。

所有这一切都是严格禁止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造成的。据说,目前保留着一制度的全世界只有中国、朝鲜、贝宁三个国家。而二元制的户籍制度(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目前只有中国实行。

再说第二个——档案。

档案比我们出生的要晚,一般上中学才建个人档案。但是其寿命比我们长,人死了其档案不销毁(属于永久保存)。

个人档案是个比户口还神秘的“东西”。首先,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档案里都装了什么(而我们起码知道自己是什么户口),可那里面的东西往往决定着你的一切。你想升学,那里面说不行。你想升职,那里面说你属于“控制使用”。其次,档案是随人走的,你走哪儿它跟到哪儿(户口有时是可以与人分离的,如:驻京单位,不迁户口,可档案随人走)。另外,档案的存放地点与你的身份有着密切关系。你是工人,那你的档案就只能存在劳资科。如果你是干部,你的档案就存在组织部或人事科(而且是不同级别的干部存放在不同级别的组织、人事部门)。就是没了工作存档也是有区别的,干部存人才,工人存劳务市场。

现如今,档案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许多单位是用人不转档案。但有时它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就找我,要我帮他出主意,解决一件棘手又需急办的事——补档案。我这位朋友早年插队,不久加入了“乌兰牧旗”宣传队,其后又考入了文工团,再后进工厂,回城等等,数次调动工作,最终下岗、买断工龄成了几年的社会人。不知如何原因,等到临界退休发现档案没了(不知在哪个环节上没衔接好,转丢了)!没有了档案,就无法证明他是何时、何地参加的工作,就无法证实他的国有职工身份,也就无法确定他的工龄年限,于是乎就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经过千般努力,分别找到原来各个单位的老人(有的单位已经撤销了),开具了证明,证实了他的身份,这才办理了退休手续,由此可见档案的重要性。

好老头我特别希望伴随我们终身的这两件“东西”能够被另一个“东西”所替代,这个“东西”就是“诚信评价”。这个“东西”在诸多发达国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用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减少人际间交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