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以前的分时图:为什么要出国,哪类人该努力出国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20:22

为什么要出国,哪类人该努力出国

为什么要出国

      老师告诉我们写东西要从小处着手,所以这次不谈国外民主、司法独立、环境好、网络自由等因素,仅从最基本的生活状况分析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出国。

      吃、穿、住、行、用...都是人活下去的基本,人活着当然不是为了追求买房买车,只能说有了这些保障,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会更轻松一些。那么为了获得这些,国内外存在怎样的差距?

:当年《蜗居》的流行让很多没踏入社会的人都认识到了国内房价的高,但究竟高的有多离谱,却很少有人清楚。先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县城余姚,现在市区的商品房每平米房价全面超过一万元,沿江地段超过两万,所在的低塘镇的商品房也普遍超过了七千元。隔壁的县城慈溪,房价更高。在大学生普遍聚集的沿海城市,房价很少会低于余姚和慈溪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即使在城郊结合处,房价高于每平米两万也是很常见的。按照国内白领月收入五千到一万元来看(不算保守估计了),在市区买100m2的房子加普通装修(一两百万是最起码的),这不吃不喝至少也得20年。我不觉得四五十岁有多老,但最美好的青春在还房贷中度过会令人感到比较无望。

       看房价是否合理有一个很重要但往往被刻意忽视的数据,就是房价工资比。按照官方的说法,国内现在“房价工资比”是国际水平的3-6倍。我们姑且相信官方没刻意减小这个倍数,假定是5倍,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正常水平,现在的房价下降5倍或房价不变我们工资涨五倍才是合理的。或者说,如果扫除国内拔高房价的黑手,我们不吃不喝工作4-5年买一套公寓才是合理的。对国内的普通人来说,不吃不喝4-5年买套小公寓,这个听起来有点过于美好,但看来自俄罗斯2010年统计的数据:以用人均工资购买一套70㎡的公寓为标准,柏林人付清全部房款的时间最短,平均只有3年,美国纽约需5.7年,蒙特利尔则需5.2年,其他国家首都普遍在5-15年之间,注意,这可是首都。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建部发布的报告,2010年11月,美国新房销售价格中间值为21.3万美元,平均每套住房303平方米,而2009年美国全国从业人员人均工资为43460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从业人员可用不到5年的工资就买一套300多平方米的新房。这实在非常惊人,当然,考虑到美国房产税等其他费用较多,一般工薪家庭也要花5-10年才能真正拥有一套300m2的房子。另外,21.3万只是中间值,美国地段好点的别墅也得三四十万,顶级的也要上百万,但在国内想买幢100万RMB以下的别墅简直是笑话,比如我大学所在的无锡蠡湖周边的别墅没500万想都别想,深圳五里湖的别墅已超过7万/m2了,没2000万看都不用看,上海浦东的一些别墅甚至已超过5000万一套。而创下拉斯维加斯单栋交易最高纪录的迈克尔·杰克逊的1500多平方米,占地一亩的豪宅,也不过310万美元。

    扯远了,回到21.3万美元一套的小别墅。其实对于普通中国人,一般不会奢望用5年工资买套300m2的别墅,但买个100m2的鸽笼都要花费二三十年青春的惨淡现实,让不少人拼了老命也要离开中国。

      国内如此离谱的房价,很多人只知道拿人口多和密度大说事,只能说是很阿娇。德国面积约为浙江的3.5倍,人口约为浙江的2倍,按密度来说,浙江约为德国1.75倍,不幸的是,房价工资比远不止1.75倍,现有的数据估算不低于7倍。台湾人口密度大于浙江,但台北市中心的商品房均价徘徊在两万到两万五每平方,一点都不比浙江主要城市的房价高,但台湾的人均收入至少是我们浙江的3-5倍。ccav的“海峡两岸”还总时不时满怀忧伤的替对岸同胞买不起房担心,我只能说,丫你facebook不要就算了,连face还也不要。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一句话,没背景、脸皮不厚、又没有特殊的才华,在国内老老实实工作,做30年房奴是铁板钉钉的事。但如果费力拼搏一下去国外,做个最普通的工人,这个时间至少可以缩短到1/3 

      :关注汽车的都知道,由于严重的赋税,国内车价普遍高于国外,举几个国内满街跑的车子为例:福特福克斯,国内售价约11万起,折合1.8万美元起,国外1.69万美元起;丰田凯美瑞国内约20万起,折合3万美元起,国外约2.3万美元起;奥迪A4国内30万起,折合4.5万美元起,国外3.27万美元起;进口宝马X5国内86万起,折合13万美元起,国外8.54万美元起。车越高档,国内外价格相差越大,进口车就算了,国产车在国内制造价格更低的情况下还如此昂贵,可见国家抽税之狠。对于我们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国内高级白领万元月薪,买两奥迪A4至少3年,国外一般工人4万美元年薪,买辆A4绰绰有余。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普通老百姓送小孩升大学的礼物竟然会是汽车了,一辆福克斯,不过几个月的工资。

      房子和车子是重头,其他的简单带过一下。

      国内垄断领域,比如油价、电价、话费等,我们支付的费用都相当离谱。2010年7月21日,当天日本东京百升汽油价为115美元,而中国上海则为99美元,美国纽约仅为53美元,价格相差似乎不大,但其百升油价与人均GDP的比值,日本东京为0.29,美国只有0.11,而中国上海为2.69。电价也是如此,2008年美国千度电价美国114美元,中国为69美元,虽然价格为两倍,但美国千度电价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为0.24%,相比之下,中国则为2.49%。也就是说,根据各自的收入,我们的油费电费话费运费等都是美国的10倍以上,想想真是相当惊人。当国内官僚垄断企业以其低服务、高价格,挥霍利润(如买800万一盏的吊灯等等)闻名全球时,受苦的却是中国老百姓。

       非垄断领域,像各类电子产品,如32G Iphone4各国售价为(换成人民币),美国约4750,英国6100,香港6500,大陆7000。其他电子产品,只要不是国内山寨,基本上国内外售价都是这个样子。虽然售价相近,但考虑到各国人均收入,在国内就相当悲催了。

      除了住,行、用,最重要的就是吃和穿了。国内非品牌衣物相当便宜,但品牌衣物国内外基本上都是价格相近。我们学院去过丹麦做交换生的应该都知道,丹麦的杰克琼斯要比国内便宜,其他品牌基本如此。品牌衣服虽然价格相近,但跟电子产品一个道理。

      关于吃,最近网上流行的杭州与波士顿超市价格对比可以看出一二,国内大城市食品物价跟美国相当接近,特别是肉类,部分已经超越。当然,小菜场里的蔬菜是相当便宜的。还是那句话,相近的价格,跟相差5-10倍的收入一比,恩格尔系数直线上升。

      当然,国外跟服务相关的费用都比较高,比如理发要20美元,按摩要上百美元,有时候吃个饭也要给几美元小费,也正是这样的高服务费,才产生了他们比较富足的蓝领阶层(据06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薪资资料,医生平均年收入高达14.57万美元,居于全美行业之首,共有59种职业平均年收入为4.67万美元,这些人可称为“白领阶层”;而从第 60名起,平均年收入为3.26万美元,这些人被算作“蓝领阶层”。)很多福建人、广东人偷渡到美国,黑着户口打工给家里寄钱盖房子,就是这个原因。

      国内论坛上混着这么一批“出国爱国者”,他们身处国外却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长期在国内的网络上排解寂寞,出国五六年了还在玩QQ空间和人人,并不时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我们国外没什么好,房车虽然便宜,但房产税很贵,车保险每年也要1000多美元,理个发也要20美元,我们都想回国什么的,其实这种人连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也没有,更不用说分清主次的分析国内外物价和收入的差距了。

      房价、车价、电子产品、品牌服饰的价格不低于国外,收入却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这就是国内外物价现状了。

      房价为何那么离谱,政府倒卖土地、官商勾结抬高房价,这些暗处的就不说了。明处的原因比如:1)很多是有钱人认定了国家不会让房价跌而炒房,使房子从来不缺需求。《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中国660多个城市,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高达6540万套,足够2亿人居住。2亿人,中国要买房的年轻人能比2亿这个数字多多少。
2)很多老百姓也倾家荡产的去买,一是有房而安的旧观念,二是媒体舆论让老百姓觉得房价还会涨的,迫使他们花去几乎所有积蓄尽早去买。这些明处暗处的原因,使我们想在国内用工资买房变的异常艰难。 所以我即使不出国,也不会傻呵呵的持着买套房才算安定的蠢念头,买房跟卖生命没什么区别。如果国内房市不崩盘,租房住是比较合理的,租金跟工资的比,虽然也高,至少不像房价那么离谱。其实就算买了,这块地也不属于自己,万一哪天政府又想倒卖一次你脚下的土地了,你哭都没地方去。这是中国特色。

      国内其他物价为什么也那么高,这跟政府抽的税有很大关系。中国是赋税痛苦指数排名第二的国家,这很惊人,我们的赋税竟然超过号称高税收高福利的发达国家。有人做了统计,其实看得见的个人所得税只是我们所交税的小部分,大部分税在我们买东西时已经付给政府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那么低的劳动成本,价格却能超国际水平。那么我们交的税哪边去了?据《检察风云》2006年就报道:目前,干部公费出国消耗财政费用3000亿元,公车财政支出4085亿元,公款吃喝3500亿元。以上“三公”消费占中国财政支出的1/3以上。这在国际上绝无仅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支出平均约为5%,日本2.8%。网上频频曝光的政府豪华办公楼,壮观的政府公用车,以及各种以出国考察为名的出国旅游,拿得都是纳税人盼望他们改善我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的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吴忠民曾经测算过,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在教育投入上,历年低于国际上教育投入要占GDP4%的水平线,近几年仍无好转迹象;在医疗上,中国的卫生公平性在世界191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四,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被850万党政干部所占用。不多列了,上一篇日志里都有,列的再多也进不了一些目光狭隘的爱国愤青的法眼,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一群对屁民苛刻,对统治阶级宽容的大脑缺钙人群。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说一句,骂中国的并不一定比你不爱国,出国的,也有很多比你更希望中国好。另外,只有严重缺乏常识的人,才会挥着爱国主义的道德长鞭,自己苟延度日,却时刻不忘对出国的人骂几句“国家白养你了”等等狗血的话。事实上,所有追求个人的幸福而选择出国的中国青年,都值得尊敬。一是你们为出国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承受艰辛;二是你们将为中国的未来发挥远比现在这些爱国愤青大的多的作用。

    

哪类人该努力出国 

      国内适合钱生钱,国外适合赚工资过日子。这应该算是比较恰当的说法了。在国内有钱,那么官场腐败、法律不完善、环境不重视、房价离谱等等都成了快速生钱的通道;而在国内挣工资,那么要达到国外的生活质量,年薪20万(也就3万美元)应该是底线,否则买房买车买Iphone去旅游都不轻松。但国内20万年薪可是相当困难的,要真能拿到,360都得说,恭喜你,你的薪水击败了全国99%的工薪族…很多高材生争先恐后的去国外,倒不是在国内混不下去,而是国富民穷的大环境下付出与收入明显不成正比。

      当然,不是每个出了国的都能感到幸福,由于语言障碍或性格问题融入不了当地社会而倍感孤单的,也不在少数。综合考虑出国的益处和代价,我觉得若符合以下特质,出国可能会比较适合:

1)  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

2)  骨子里正义而老实,不适合过人际关系复杂的生活,也不是那种能厚者脸皮手拿灰色收入的人

3)  勤奋,能为出国付出相当的努力

4)  没有当大官和大老板的野心,向往中产生活

5)  没有文化自恋倾向,对民主、自由和法制有最起码的认识和向往

6)  ………

      泛泛的说就是没背景,不适应中国国情,向往西方,又比较勤奋的老实人比较适合出国。而那些家里有背景的,或跟人搞关系很拿手的,或喜欢灰色收入的,出国可能反而吃亏;那些受不了寂寞的,或观念很难开放的,出国后也不一定开心。所以适合出国的人并不多,盲目出国,一不小心就会加入“出国爱国者“的阵营。

      那些适合出国并顺利到了国外的人,他或她或许会发现,除了买房买车的压力小了很多以外,还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去政府办点事竟然不再需要又送礼又陪笑脸了,三个月无理由退货竟然真的不需要理由,沃尔玛购物后收银竟然是自主的,高速公路上竟然很难找到收费站等等(此处广告:更多可参看旅美记者陈强的《大眼看美国》,而且是双语版)。医疗、食品卫生,教育等方面就更不必说了,很多有钱有势的人也把子女送出去,图的当然不是房子车子便宜那么几个钱。

       虽然刚出国时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但就我了解的情况,通过奖学金读研或工作后作为人才移民等方式到了国外的人,而不是爸妈有几个钱在国外混了个野鸡大学文聘然后苟延残喘的继续混的渣,那么在当地安定下来并不是那么困难(中国教育部:从78年到0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162W,回国49W,回国的人当中有很多已获得国外永久居住权)。事实上,回国后从海龟变成海带的,也往往是那些混野鸡大学的人。真正靠自己本事出国的,很少会变成海带,或酸溜溜的“出国爱国者”。定居下来后,拿个四五万美元一年的工资,在这基础上,二三十万美元的小别墅和两三万美元的汽车或七八百美元的Iphone,对自己来说都能拿得比较轻松了。在国外稳定下来后,选择权就比较大了:比如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可以留外定期回国探亲; 爸妈愿意就接来一起住;或者回国成为外企的非大陆类员工(外企的工资实行双轨制,同样是中国人,非大陆类员工工资是大陆类员工的5-10倍)。

     最后,出国不易,有志者,可以试一试。

 

     (附:我不是统计局的,没法验证我查到的数据跟真实情况偏差有多少。所以有意向出国的,略作参考;没意向的,就当看笑话。另外,虽然说了很多中国的问题,但我保留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中国以后没有毛时代那样的人祸,我们大陆的老百姓在二三十年内,赶上韩国、台湾的生活水平应该是不难的;四五十年后,生活水平又或许能与美国和日本人平起平坐。但80、90、00后这几代出生普通的人,很多注定将是这个国家的牺牲品,为老一代中国领导层造的孽埋单,并成为我们下一代的生活水平提高的铺路石。所以对那些有很强出国意愿又适合出国的人来说,为自己的将来付出现在的努力,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