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推股份2017年利好:两千年“泥城” 见证“赵陀归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3:02:11
金羊网 2008-04-09 14:51:38

 

可惜,记录广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碑,如今“镶嵌”在电厂传达室的外墙

 

 

广州发电厂南门门卫室外,尘封多年的“见证广州建城2222年”的《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碑》 本报记者郑迅摄

老一辈的广州人都知道广州西村地区有一个“泥城”,但鲜有人知道“泥城”源自2000多年前广州建城之初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赵陀归汉”。

陆贾筑“泥城”劝服赵陀

当年陆贾奉汉高祖之命第一次出使南越劝说赵陀臣服汉朝时,就是在今天荔湾南源街的澳口村登岸,并在那筑起“泥城”。

昨天是澳口村的村庆,也是陆氏后人每年聚首纪念先祖的日子。75岁的村中“长老”蔡诚轩向记者讲起了一段祖辈口口相传的历史: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前来劝南越王赵陀归顺汉朝。陆贾从水路进入今天的广州时,就在澳口村埠上岸。当时的赵陀非常高傲,拒不接见陆贾。陆贾就命人用石头和泥巴在地上象征性地圈了一片荒地,和随从一起驻扎数月,直到成功劝说赵陀归顺,“泥城”遂由此而来。

陆贾后人建亭修大碑

经过千年风霜,“泥城”的原貌早已荡然无存,甚至连名字也在解放初期被弃用。但据一位83岁澳口村的老人说,当年“泥城”的位置位于现在西村电厂铁路附近。“我小时候,那一带还有猪肉铺、棺材铺、造船厂,一派兴旺的景象。”老人说,可惜民国初期一场大火,把店铺烧个精光,“泥城”的痕迹从此难觅。

但陆贾与澳口村结下的缘并未因此了断。据蔡诚轩老人介绍,民国十九年,陆氏的后人来到了澳口村,提出希望在“泥城”的原址上建一座亭来纪念先人,澳口村的村民当即送了“四井”地给他们。两年后,纪念亭建成,还立了一块连州青石大碑,上书“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建成当日,众人在亭前留下了一幅珍贵照片,陆氏后人一直珍藏至今。

建电厂时破坏了纪念亭

亭与碑如今何在?在几位老人的指引下,记者在广州西村发电厂的南门处终于见到了残存的石碑和亭柱,但它们竟然“镶嵌”在电厂传达室的一堵外墙上。据老人们说,当年建西村电厂的时候,纪念亭就遭到破坏。后来房子就直接挨着石碑建了起来。记者发现,广州市在2003年将其列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老人们还说“在这块青石碑的后面,还有一块约是宋朝的旧碑。”陆氏的后人陆肇强说,民国时期建青石碑之时,就是紧挨着一块旧碑而建。本来旧碑一共有三块,文革时期其余两块遭到红卫兵的破坏,只有这块旧碑被当时一名电厂工人保护起来躲过一劫。

本报记者 冯小静

(编辑:Robby)

 

可惜,记录广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碑,如今“镶嵌”在电厂传达室的外墙

广州发电厂南门门卫室外,尘封多年的“见证广州建城2222年”的《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碑》 本报记者郑迅摄

老一辈的广州人都知道广州西村地区有一个“泥城”,但鲜有人知道“泥城”源自2000多年前广州建城之初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赵陀归汉”。

陆贾筑“泥城”劝服赵陀

当年陆贾奉汉高祖之命第一次出使南越劝说赵陀臣服汉朝时,就是在今天荔湾南源街的澳口村登岸,并在那筑起“泥城”。

昨天是澳口村的村庆,也是陆氏后人每年聚首纪念先祖的日子。75岁的村中“长老”蔡诚轩向记者讲起了一段祖辈口口相传的历史: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前来劝南越王赵陀归顺汉朝。陆贾从水路进入今天的广州时,就在澳口村埠上岸。当时的赵陀非常高傲,拒不接见陆贾。陆贾就命人用石头和泥巴在地上象征性地圈了一片荒地,和随从一起驻扎数月,直到成功劝说赵陀归顺,“泥城”遂由此而来。

陆贾后人建亭修大碑

经过千年风霜,“泥城”的原貌早已荡然无存,甚至连名字也在解放初期被弃用。但据一位83岁澳口村的老人说,当年“泥城”的位置位于现在西村电厂铁路附近。“我小时候,那一带还有猪肉铺、棺材铺、造船厂,一派兴旺的景象。”老人说,可惜民国初期一场大火,把店铺烧个精光,“泥城”的痕迹从此难觅。

但陆贾与澳口村结下的缘并未因此了断。据蔡诚轩老人介绍,民国十九年,陆氏的后人来到了澳口村,提出希望在“泥城”的原址上建一座亭来纪念先人,澳口村的村民当即送了“四井”地给他们。两年后,纪念亭建成,还立了一块连州青石大碑,上书“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建成当日,众人在亭前留下了一幅珍贵照片,陆氏后人一直珍藏至今。

建电厂时破坏了纪念亭

亭与碑如今何在?在几位老人的指引下,记者在广州西村发电厂的南门处终于见到了残存的石碑和亭柱,但它们竟然“镶嵌”在电厂传达室的一堵外墙上。据老人们说,当年建西村电厂的时候,纪念亭就遭到破坏。后来房子就直接挨着石碑建了起来。记者发现,广州市在2003年将其列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老人们还说“在这块青石碑的后面,还有一块约是宋朝的旧碑。”陆氏的后人陆肇强说,民国时期建青石碑之时,就是紧挨着一块旧碑而建。本来旧碑一共有三块,文革时期其余两块遭到红卫兵的破坏,只有这块旧碑被当时一名电厂工人保护起来躲过一劫。

本报记者 冯小静

(编辑:Robby)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