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上市是什么意思:智慧医疗:将浪漫照进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5:46:34
智慧医疗:将浪漫照进现实

(2009-05-05 14:08:43)

IBM拿捏火候的能力已臻于佳境。4月6日,新医改方案正式出炉,仅两天后,IBM软件集团就将自己的作品——一系列针对新医改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对外界正式推出。无论是否纯属巧合,IBM如此迅即的反应速度,无疑已在IT企业中拔得头筹。

“行业聚焦”是IBM软件集团2009年三大重点策略之一。此次IBM首先锁定在了医疗行业,率先切入8500亿元医改大单的追逐行列。“我们开启‘智慧的医疗’,就是要为医疗行业建立下一代的IT系统框架,它将成为医疗系统的重要基石。”IBM软件集团全球销售总经理Robert LeBlanc表示。

左手是“智慧医疗”理念,右手是落地的解决方案,此时的IBM更像是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者——医疗固然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但也给了信息化施展想象力的空间。

“8500亿”方程式

新医改方案酝酿了三年,争议了三年,这道最为难解的方程式,最终还是尘埃落定。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4月7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发布。先后出现多套方案之争的医改方案,终于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提速破冰。

不可否认,新医改最诱人的光环在于一个数字:8500亿。该数字在“两会”期间就是热点,对此的解读也是各有说辞,以至于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4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先从五个方面为公众“澄清”各种异议。

财政部对于8500亿元做出了如下阐释:第一,8500亿元的投入是各级政府用于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总投入。第二,这8500亿元是2009年至2011年投入的总计,而且是增加投入。第三,8500亿元将用于确保支持五项重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第四,8500亿元投入中的大部分将用于基层。第五,各级财政部门将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确保这笔巨额投入的及时、足额到位。

“我相信,这笔投入能够及时、足额地到位。”王军从多方面强调8500亿元不是在画饼,政府将多方面予以保驾护航。

政府层面的高调表态,无疑将为医疗市场带来强烈的乐观预期。此前已有媒体认为,8500亿元仅是未来三年政府医疗投入的总额,并非增量,“要满足医改方案对于实现公益性的规划,这些投入远远不够”。尽管如此,对于一直以来投入偏低的医疗信息化领域,各方反映依然是欢欣鼓舞。

“8500亿元确实不是增量,只是五项重点改革的投入,但你不能只看到这些,新医改诸多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对医疗信息化的投入肯定会有大幅增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志洪对本刊记者表示,“新方案提出了‘四梁八柱’,中间有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化的‘柱’,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信息化是唯一的技术支柱,其他的都是一些行政的支柱。”

作为新医改方案的主体框架,“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指的是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

“信息系统”成为八柱之一,足以为8500亿元的解读带来新的注脚。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只要8500亿元中有3%抽出来用于IT方面的话,就有200多亿元,医疗软硬件需求数额将非常可观”。

信息化:喜忧双重奏

摆在医疗信息化市场面前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实际上该市场一直深受资金投入不足、竞争呈现乱象等诸多不利因素的掣肘。仅以HIS系统为例,国外厂商水土不服的病症并未解决,而国内约500多家的HIS厂商,水平、规模参差不齐,且地域分割严重,以至于曾有某大型公立医院的CIO对本刊记者概叹:“对谁也不放心,宁愿先用着老的HIS系统。”

拆分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买方市场,主要有两大层面:一是以数字医院建设为核心的IT系统建设,一是政府主导的IT系统建设。目前来看,后者的市场预期更为乐观。

医院的IT投入一直以来温而不火,财力弱的医院无力大规模投入,而境况较佳的公立医院,也存在IT投入不足的问题。毕竟,买一套最新的医疗设备,有时比投入信息化建设业绩来得更好,效果也更明显。某种程度上说,该市场的IT投入严重依赖于医院的财力以及院长们的魄力。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 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0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7.9%的医院年均信息化投入不足医院毛收入的 0.5%,有26.1%的医院不足1%。

“我们医院一年流水是14.5亿元,政府补助4000多万元,只占其中的30%左右。政府支出的不足,造成我们医院现在是亏损或者临界亏损状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表示,这种状态对信息化的投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IBM中国开发中心SOA设计中心及医疗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卜晓军表示,北大人民医院一年的IT支出占总收入的1%,而国外的比例达到了2 %~3%。“北大人民医院在国内还是走得比较靠前,很多医院都达不到1%。医院的IT系统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和长期效应,像北大人民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目前已经着手开始IT系统建设的转型。”卜晓军说。

这样的境况之下,除了医院IT建设的转型机遇外,政府主导的IT系统建设将成为各方角逐的主战场。

在新医改方案中,“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重要章节,明确指出了四大方面的建设重点:“完善公告卫生体系系统”、“ 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保证远程医疗”等。此外,新医改的五大重点项目,并未明确提及信息化,但无一不需要IT系统的支撑。

“医改的很多内容都要落在医疗信息化身上,任务很重,也很艰巨。”姚志洪认为,“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但信息化的挑战同样严峻,问题较多。其中包括: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不能满足建设需求,没有统一标准,难以信息共享;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研发刚起步,大部分地方对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复杂性认识不够;全民健康档案建设研究不足;大系统的集成和整合经验不足。

鉴于此,医疗信息化更多呈现的是忧喜双重奏,要实现破冰,急需一种更为智慧的谋略,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链条。某种程度上说,IBM依靠“智慧医疗”理念在战略上已领先一步,在战术上也已在紧密布局。

“‘智慧医疗’是IBM‘智慧的地球’理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同时还具备可扩展的软件能力、独特的硬件能力以及专业的服务能力,三者结合使我们可以提出整体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这是其他厂商不能企及的。”Robert LeBlanc表示。

转身“生态链构架者”

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医患资源的结构性失衡,正是看病难题的症结所在。医卫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信息的共享、流动与智能运用。

以此为切入点,IBM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医疗”理念: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共享服务,在医卫服务全环节中实现协同和整合,推动医患资源的灵活流动和结构优化。

简单一点说,“智慧医疗”依然继承了IBM自己提出的“智慧的地球”的“三段论”——先以“更透彻的感知能力”收集数据,继而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最后获得“更智能的洞察”。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表示,需要分三步理解“智慧医疗”,即首先通过仪器仪表的智能化,将数据收集起来,然后将各家医院的数据整合起来,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最后从数据中抽取信息,实现智能化。

但是,严峻的挑战在于,医疗行业的信息量非常庞大,而且数据结构异常复杂,加之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体制藩篱,从采集、整合到分析的过程将面临重重困难。姚志洪表示,仅以健康信息为例,每人建一份健康档案,数据量将十分庞大,而且数据增长迅速,又要求保存时间长,“它的数据是海量的,这需要海量的数据存储、检索、挖掘和管理能力,难度极大”。

IBM软件集团至少从两个层面上,开始了其面对“智慧医疗”的融合转身。首先,“智慧的地球”基本上可以说是IBM整个软件、硬件与服务三大业务的重新组合、优化打包,IBM软件集团延续了同样的思路,其原先五大产品线(WebSphere、Information Management、Lotus、Tivoli、Rational)的界线将被打破,并被揉在一起,向行业导向转型。“IBM软件要做一个转型,我们要从传统的软件产品销售改成以行业解决方案为主的销售。”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陈永生表示,年初IBM就成立了面向八大行业的“中国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涉及银行、保险、电信、零售、物流、医疗、制造、公共设施等八大行业,医疗行业仅仅是第一步。

其次,医疗信息的采集、共享与流动,深受机制与体制的掣肘,破冰的关键在于整合政府、医疗机构、IT企业等各方的意识与资源,构架一个生态链条,而IBM软件集团的定位在于这一生态链的“架构者”。

“在中国市场上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些质疑,即IBM的平台现在是否已经成熟。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IBM和医院的CIO们、解决方案供应商一起,坐下来谈谈,这些CIO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Bete Demeke对本刊记者表示,IBM提供的是解决方案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之上,由IBM与独立软件供应商共同提供医疗行业的解决方案。

切题新医改,勾勒新未来

某种程度上说,IBM与卫生部的深入合作,使得它可以深得新医改的精髓与要害所在。目前,IBM是卫生部HL7中国标准组成员和EHR标准委员会成员、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电子健康记录标准专家成员、卫生部“区域医疗信息资源规划”课题专家组唯一企业代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平台规划”专家组的唯一企业代表。

此次IBM提出的四套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区域医疗信息网络(RHIN),医疗机构各方及病人通过基于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来共享和交换信息;CHAS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医疗协同平台(Healthcare Collaboration Platform)提供各种医疗机构的人员及系统的集成与协作环境,实现对各种医疗资源系统的整合;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Cloud Enabled Smarter Healthcare)。

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四大方案切准了“区域医疗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等新医改的投入重点,同时政府扩大医保范围、加大对于基层医疗的支持力度,将对SaaS模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而IBM近来一直高调筹划的“云计算”将有用武之地。

IBM“智慧医疗”的巧妙之处在于,针对新医改方案选取不同的领域与合作伙伴进行试水。一旦成功,其成功的模式将具有庞大的可复制的市场空间。

2007年,北大人民医院联合西城区政府开始探索新型的区域医疗信息化模式——北京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项目,将人民医院作为中心医院,辐射一个区级医院与两个居民社区,通过医疗资源的共享交互、双向转诊等方式,实现新医改倡导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居民就诊模式。

“每个医院有各自的信息系统,政府机构的相关系统彼此都是数据分割严重,如何互联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不能做集中式的存储。”刘帆表示,“我们首先采用了IBM提供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平台,通过SOA的架构,实现了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点对点的互联。”

目前,共同体初步实现了从社区卫生站进行病人健康管理,预约医生、预约检查,就诊绿色通道、专家会诊、健康档案共享等功能。

此外,IBM参与的中山大学附属八家医院医疗信息共享工程,打破了八家医院间的信息孤岛,协调安排近8000床位,每年服务急诊病人700多万人次。

不能忽视的是,新医改涉及的信息化项目有不少需要得到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而各级政府对于如何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共享,也持有强烈的变革需求,例如北京西城区医疗共同体项目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政府层面的积极推动。

而IBM也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政府推进医疗事业的决策与实践的支持者。3月12日,IBM就与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区域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合作备忘录,全面改造及优化其现有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之前,IBM已经在北京市建成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而云南省卫生厅也将以IBM的 SOA架构为基础,规划搭建的云南省的资源整合共享大集中平台,打造其未来的信息中枢。

“IBM会非常主动地跟政府来献计献策,我们相信只有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协作,才会使得IT的市场越做越大。”王阳表示,在医疗等公共事业领域与政府展开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而“IBM跟世界上很多政府,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