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信 解禁:老茶楼老去 成珠楼成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6:24:18

  撰文:许俏文 摄影:王维宣 倪黎祥

  小凤饼就是广州人俗称的“鸡仔饼”。它始创于成珠楼,成珠楼则以小凤饼成名。由于广州人也称鸡为凤,所以后来人们开始称小凤饼为鸡仔饼。关于小凤饼的始创,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成珠饼家经理冯国基告诉记者,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小凤饼源于成珠楼老板伍紫垣的婢女小凤。小凤是顺德人,姓氏不详。当年伍紫垣接待一位外地客人,碰巧点心师不在,而客人欲尝广东点心。伍无计可施心中暗暗叫苦。婢女小凤情急生智,把家中储存的梅菜连同五仁饼馅搓在一起,加上用糖腌过的肥肉,再添上熟盐、胡椒粉等拌和,压扁烤烘。没想到这种饼居然甘香酥脆、油润可口。客人将饼一送入口,顿感甘、香、酥、甜、咸兼有,味道独特,忙问此饼叫什么名字?伍老板随口说:“这是小凤饼。”这意外的发现启发了伍紫垣,于是他命点心师傅如法炮制。后来经过成珠楼的师傅不断加工改进,终成一道名点。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小凤饼是梁氏祖传,因外形酷似小鸡,故而取名“小凤”。后来,成珠楼确定以小鸡作为小凤饼的商标,正合把鸡雅称为“凤”的民间习俗。

  不管小凤饼的起源如何,总归是成珠楼的一大发明,由于标新立异,风味独特,质量上乘,问世以来声名鹊起,“鸡仔饼”成了成珠楼的招牌点心,很快行销海内外,而成珠楼更因此名闻遐迩。上世纪20年代初,小凤饼曾获“展品赛会最优等奖章”。1931年参加“广州市国货展览会”,获一等奖章。据说当年广播电台曾经编了一段顺口溜宣传:“老乡老乡,几时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鸡仔饼,你去省城最紧要买鸡仔饼。”

  长期以来,省内外的过客都喜欢手提小凤饼回家,作为到过广州的标记和珍贵的“手信”(粤语,即礼物)。国外华侨乃至外国朋友都把小凤饼视为代表中国饼食的珍品,推崇备至。于是,小凤饼的销售点逐渐遍及省港澳。

  当年到成珠楼饮茶的食客都能看见门面矗立的圆柱上写着“驰名小凤”几个大字。客人入座,茶楼先为客人送上一碟又甜又咸,又香又脆的“鸡仔饼”,可就茶可就酒,也可当主食,吃完后想让家人尝尝的,还可以在门市饼屋买上一包带回家。

  “‘鸡仔饼’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它是一种传统饼食,但这么多年来,其制作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鸡仔饼’的制作方式是采用人工皮包馅,即用面皮包裹着馅料去烘焙,但制饼用时比较长。由于当时‘鸡仔饼’销售很旺,所以这样的产量根本跟不上售卖的速度,于是我们改良了制作方法。”冯国基说,“我们不再采用皮包馅,而是将皮与馅混杂在一起,按扁后直接去烘焙,出来的效果发现口感更松脆,这样既缩短了生产时间,也得到了食客的好评。”

  近两三年,成珠饼家再次改良了“鸡仔饼”,将饼压得更薄更脆。“鸡仔饼”虽是“成珠”首创的,但后来大部分的粤式茶楼都会做。冯国基还告诉记者,“成珠”的“鸡仔饼”与其他人做得很不一样,其他品牌的大多是南乳味,口感软韧,而“成珠”的则口感松脆,并配有很多果仁,使饼更加香口。很多外地人来广州买“手信”都会买“鸡仔饼”,并认准“成珠”的牌子。

  “其实也挺奇怪的,我们的做饼师傅经常流动,但就算他们离开了‘成珠’自立门户做'鸡仔饼',生意也远不如我们,可能因为食客只认我们的牌子和我们这个地方吧。”说话间,冯国基脸上掠过一丝得意的笑容。

  在成珠饼家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来购买“鸡仔饼”的人络绎不绝,有老人家,也有年轻人。冯国基说,一直以来生意都还算不错,每天能卖80~100包饼。

  “妈妈,妈妈,我想现在就吃。”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店里不停地摇晃着妈妈的手,梳着两条羊角辫的小脑袋向上仰着,恳切地望着妈妈。

  “好啦,好啦,‘为食猫’(粤语,即小馋猫)。”年轻的妈妈微笑着撕开了一包,小姑娘迫不及待地把小手伸进袋子里拿出一块,迅速放入口中,细细嚼着,开心地说:“好香!”此时,妈妈指着对面的“鸿星海鲜酒家”说:“你现在吃的这些饼饼,以前就是从这栋楼里做出来的。”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年轻的妈妈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没什么好东西吃,鸡仔饼就是童年的美食之一,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各式西点美食琳琅满目,像鸡仔饼这些怀旧饼食已很难吃得到了,所以专程来买几包回去。

  小姑娘左手牵着妈妈,右手拿着一块鸡仔饼,一蹦一跳地离开了饼店。也许,这是她头一回吃鸡仔饼;也许,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成珠楼的旧址;也许,她从此记住了“成珠楼”。


拆迁中的成珠楼

  2001年,短篇小说《成珠楼记忆》列入当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前十名。小说作者张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她参与创作的电影《周渔的火车》曾创下过文艺片的票房纪录。

  在《成珠楼记忆》中,成珠楼是整篇小说的一条脉络,在作者的笔下,它仿佛无言的见证人一般,记忆了人世沧桑和生活印记。文章中,我们还能看多许多具有广州特点的地名和食品名称,如盘福路、小北路、连新路,还有鸡仔饼、河粉等。

  在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作家张梅。“当时流行着一种‘城市地图’的写作方法,这篇小说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来的。”张梅说,“为什么会选择成珠楼?其实就是因为我喜欢它的名字。我觉得‘成珠楼’和‘鸡仔饼’的名字都很好听,很有广州的味道。我喜欢怀旧,喜欢‘有故事’的东西。”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珠楼,张梅在写作前专门来过一次南华中路,寻访成珠楼。“记得当时茶市很旺,茶楼里有很多人在喝茶。”曾经有一位评论家表示:“真正的广州,就应该是张梅所书写的丰富的广州。广州不是一个雌雄同体的城市,她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西关少女,丰腴、温润、内秀、多情,香气宜人;既有盘福路,也有海幢寺;既有鸡仔饼,也有猪浮皮。”

  张梅笑了笑说,其实这是她写得最容易的一篇小说,因为故事是真实的,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也是真实的,只是现实中张三做的事情让小说里的李四去做了而已。文章里所提到的所有地名、事物不仅真实,而且是很熟悉的,所以她很快就完成了这篇文章。不少读者因为这篇小说认识了广州的成珠楼,就连当时合作《周渔的火车》的导演孙周也惊讶地对张梅说:“广州竟然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广州以前的地名和路名都比现在新建的好听,很有文化底蕴,也包含了很多故事。但让人觉得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有故事’的建筑都被拆掉了,比如中山五路,我小时候就是在那附近长大的,一帮小朋友成天聚在一起看电影、吃冰。现在那里被翻新了一遍,记载我们童年回忆的中山五路已经消失。”

  2000年,中英作家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作为东道主的张梅向外国友人介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城,还带他们去参观中山五路,结果外国朋友很愕然地问张梅:“广州真的有2000多年历史吗?”张梅说:“听说成珠楼要拆了,真的觉得好可惜。希望有关部门能慎重对待一些记载着广州历史的建筑,不要轻易说拆就拆,一些老建筑物能留到现在真的不容易,一个城市也并非全部都是新的现代化的才好。”

  随意地穿梭在南华中路两旁迷宫般的巷子中,巷子里静静的,空空的,另有一番沉静的美。一片黑瓦灰墙浅色门窗的老房子,朴素却亲切,那古老的气息和毫不张扬的色彩仿佛一位老人喃喃地述说着记忆里久远的故事。偶一回头,一所旧房子门前坐着一位银发老伯,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正在看报纸,旁边的一张小板凳上放着一个小茶壶和一个茶杯。得知是来采访成珠楼的,老伯放下手中的报纸,叹了口气对记者说:“我们这里都是老房子,住着的老街坊,大部分都是‘成珠’的老茶客,现在‘成珠’要拆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以后都不知道去哪里喝茶了?你看,我现在只能在自己家门前喝茶看报纸了。”

  老伯姓李,喝成珠楼的茶喝了很多年,早已形成了习惯,几乎每天一大早六七时就和几位年龄相仿的老友相聚在成珠酒家,一壶茶,几个小点心,度过清晨悠闲的几个小时,然后各自心满意足地回家。李伯说,当时在河南一带,上规模的茶楼就几乎只有这一家,而且它年头最久,名气相当大。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喝早茶,每天都坐满了人,装着各类点心的手推车在拥挤的座位间来回穿梭,服务员繁忙地为客人倒茶、端点心,而茶客有的高声说笑,有的静静看报纸,茶楼百相一一呈现。

  “虽然这些年新开的酒家多了,喝茶也多了选择,但就是不愿意改变这个习惯。毕竟它离我们最近,而且东西好吃,价钱便宜。”李伯不无惋惜地说,“这么久的老茶楼,就算经营不行了,也可把它当作是个文物保护起来,总比拆掉要好啊。”

  喝了多年早茶的李伯起初还没能适应缺少“成珠”的日子,连续两三天一大早起床,带上报纸就习惯性地出门前往成珠酒家,来到路边才顿然想起“成珠”已经关门了,唯有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之后的一整个上午,他都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总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还没做。“我现在好‘挂住’(粤语,即想念)班老友,现在没地方喝茶了,也很少有机会能见到他们了。”说完,李伯缓缓拿起小茶壶,倒出一小杯茶,自斟自饮起来。

  而在成珠楼老楼门前,路过的行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注意到了老茶楼的变化:“怎么拆掉了?”“不做了吗?”专门从天河区赶来的张庭还在酒楼前拍照留念。张庭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是在南华中路长大的,那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到成珠楼喝早茶。在他的记忆中,早晨都是睡眼惺忪地被爷爷叫了起床,然后牵着爷爷的大手来到茶楼。每次走进成珠楼都顿时精神一振,满屋子都飘散着茶香和点心的香味。当时感觉茶楼很大很大,来喝茶的人也很多,东西也很美味,如爽滑的肠粉,香喷喷的艇仔粥,而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招牌点心———鸡仔饼。

  “后来爷爷去世了,我们一家人也搬到天河区去住,就再也没来过成珠楼了。几天前在报纸上才看到‘成珠’要拆的消息,觉得很可惜,这里有我童年的许多美好回忆,记载了我和爷爷的深厚感情,所以我要在它被拆掉之前拍点照片作为留念。”显然,成珠要拆的消息让张庭感到很伤感。在他注视酒楼的眼神中分明看到了一分落寞和一分凄凉,他仿佛正在跟一个老朋友诀别……


冯国基向记者展示成珠楼曾经的辉煌

  据知情人介绍,在当年成珠楼经营场地被拍卖后,原海珠区饮食服务公司曾经与海珠资产经营公司洽谈,希望能无偿使用“成珠楼”的招牌。但是资产经营公司考虑“成珠楼”是颇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不能免费使用,因而没有答应。此后东江集团也希望“拿下”,但由于“开的价格太低”也没谈成。因此“成珠楼”目前还在寻找新东家的过程中,但是成珠楼赖以成名的招牌出品———小凤饼目前的商标出租已经有了眉目,有可能租给广州的一家私人企业,租期初定为5年。如果承租方开设了多家连锁店,再酌情加租。

  成珠楼的困境在广州的老字号中并非孤例,记者了解到,短短数年之间,惠如、西园、南园、东江、成珠楼、清平饭店、大三元、大公、陶陶居等曾经显赫一时的老字号,或改头换面,或关门大吉,整个老字号群体风雨飘摇。而根据有关规定,老字号企业如果破产或关闭,其品牌不得销号,由上级主管单位收回,可通过招标、租赁或企业重组等形式,让有条件的企业继续经营。因此,目前广州市已经积累下来了一批不知如何消化的“金字招牌”。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过分强调老字号商标的保护,一律要求“牌子不变”,商标的价值将随着“保管”的时间而递减,最后归于消亡。老字号的价值主要来自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企业的生生灭灭本就有其周期和规律,如今,如何处置这些积压的“金字招牌”,便成了一个难题。

  广州市一位经济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政府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将其盘活,并让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实现无形资产的增值。

  成珠楼等老字号是广州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承260年,一定有其独到的地方。它记录下来的,是一段珍贵的城市记忆。一定意义上说,老字号的资源属于全广州市人民,应当妥善保护和善加利用。但这并不是说,老字号就要固步自封而不加改变。其实在广州城市特别是老城区的变迁中,一些老字号在新的城市居民看来,已经不够“时尚”。他们要想生存下来,必须要有提高,有创新,一味讲“保”是不现实的。

  对于成珠楼等老字号的招牌,政府可以考虑采取较低价格出让的方式,先让它们活起来,再考虑增值的问题。如新加坡的著名景点牛车水,也是类似于上下九这样的骑楼街,也是寸土寸金之地,但是当地政府以很低的价钱将临街铺面出租,很多小本经营者也可以在其中经营非常有特色的商品,结果这里成为了商业旺地,也就实现了增值。其实看待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完全没必要一下卖个“好价钱”,招牌活了,既增加了税收,又搞活了市场,政府获得的是长远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