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有庄家吗:书 缘(三余斋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9:56:41
        我这六十多年,对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孬事,过了就过了,绝不让它扯去我本来就有限的精力。对于个人的嗜好也是这样,说改就一定能改掉。譬如说我的“酒”,那可不是一般水平:一是酒史长——差不多四十年;二是酒量大——最高记录北京“二锅头”二斤半;三是喝得勤——每天三顿半——中饭、晚饭、半夜临睡前,睡醒了,还要喝几口“透”一“透”。这样的“酒”我居然能戒了,戒得彻底,连度数极低的啤酒都不沾半滴。可是,对于书,我可长不起这个志气,只要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非得寻本书来看,直到有事要做,才肯把书放下。书成了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同天天要吃饭和睡觉一样。-
        细想起来,我的读书似乎只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趣味和爱好,也可说是用以填补生活空间的一种休闲方式。这大概与中国式的哲学大相径庭。有的人会说:“拉倒吧!读书总得有点动力吧?”是的,中国人对于读书还是十二万分重视的,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把读书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有“学而优则仕”,一语道破天机,你不经“十年寒窗”之苦,怎能做得“人上人”呢?此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飞黄腾达,一步登天;至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诱惑力更是“大大的”了。可是,这样的读书太苦了,不是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吗?“苦”哪!还有更苦的——“头悬梁,锥刺骨”——可怕呀!说实话,小的时候,我的确接受过这种家庭教育。不过,对于我,这种教育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在我上学读书的时候,这些,统统都是被批判的封建糟粕,而代之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上”——上到哪里去?我没想过。再后来,中国关于读书的哲学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天下疯喊着一句足以把全世界都惊呆的话——“书读得越多越蠢”。这“向上”也好,“越蠢”也好,对我同样都没发挥作用,只要有我想看的书,还是照看不误。这大概因为我的一种怪异的观点使然,在我看来,“读书”和“看书”不是一码事儿:在学校里“高桌子,矮板凳”——那是读书;随自己的意读书,那叫看书。“读书”的近义词应该是“上学”,读的是课本、教材;而“看书”就广泛得多,全凭个人爱好和选择。“读书”是当学生的事儿,就那么几本书,只要课堂上听得认真一点,作业做得认真一点,有了这两个“一点”,再加上点“学而时习之”,记得牢一点,当个合格的学生就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儿。不过,读书还是有点压力的,有老师管着,家长催着,是一件很不自由的事儿。“看书”就不同了,自由自在,爱看什么书,自己说了算,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我的看书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只有回到童年的记忆里似乎才可以找到答案。-        我小时候,我们老家的镇子是平东县的驻地,县里有个文化馆,离我们家不远,一天价锣鼓喧天,热闹得很,我常到那里玩儿。晚上,这里灯火通明。那灯叫汽灯,点煤油,打气,点着的时候“嗤嗤”地响,把个蛋壳大的白色的“网”烧得铮明瓦亮,相当于现在二三百度的电灯泡。在这里,我发现了新天地,原来每天都有许多人来看书,还不要钱。抱着占便宜的心理,我就天天晚上到这里来,起初看“小人书”(连环画册),后来看“大书”,看得风快,囫囵吞枣,但,或多或少还是能品出点“味儿”来。我成了这里的常客。那时,我还没读小学。直到后来我工作了,再后来调到了现在的平度文化馆,原来平东县文化馆的老同志还认识我,说我从小就是个“书虫子”。-        看起来,任何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        现在,我已经是有两个孙子的人了,退休也多年了,读书对于我大概只剩下消磨时间的用途了。可是,我还是爱读,不,是爱看。常常手不释卷,一天不看书,就觉得这天的日子少了些什么。尤其是晚上睡觉前,枕头旁没本书,休想睡得着。天长日久,我的大孙子被“传染”了,也是“书虫子”一个,去卫生间大便也得捎上本书。前几天,学校里搞什么读书活动,让家长在一张表上填几条叮嘱性的意见。经一番搜肠刮肚,应付官差似地写上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人要读书,不读书无以成才。读书要读好书,选择书籍,本身就是一个人趣味、爱好、修养和素质高或低的表现。读书首先要爱书,不仅要爱护书本,更要形成一种爱好,成为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如同天天吃饭、睡觉一样地习惯。读书要有好习惯,埋头读书无异于书痴,要取法“三余读书”(东汉·董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学会利用时间。读书要有好方法,既要粗又要细,博学靠浏览,专攻贵精细。读书是一生的事,无论你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职业。-               这段话,挑不出大的毛病。但说心里话,我读了多半辈子书,实在是从来没想到过“成才”呀、“修养”呀、“博学”呀、“专攻”呀之类的字眼儿,唯独“三余读书”是我的经验之谈。另外,就是“习惯”,就是与书结缘。这“习惯”,不能说是坏习惯,古人云:“开卷有益”嘛!至于“书缘”,与各种各样的“缘分”相比,大概也不至于被打入“低俗”之列吧!(陈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