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新闻中心:怎么看2011年经济形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1:32:01
文章来源:苏苑网    发布时间:    点击数:20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其实,复杂的时候远比困难的时候对决策者的考验大。就像开车,爬坡的时候,驾驶难度其实并不大,把好方向盘,踩着油门上去就行了。但是到了坡顶之后,面临崎岖不平的路况,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而且弯道很多,这个时候就考验驾驶技术了。2010年经济就类似这样一个情况,国际国内的形势,让我们的决策者在很多时候左右为难,也就是“两难”。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局面,2010年我们的经济怎样呢?总的来讲还是比较顺利的,许多困难和挑战基本上都成功化解子——经济较快增长,通胀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也受到一定遏制。但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不稳定,未来的变数还很多。2011年经济会怎样?如果说2009年最困难,2010年最复杂我认为2011年会比较不确定。
一、2011年“三驾马车”会怎样
2011年中国经济会怎样?预判未来经济发展还是要看“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首先看投资。看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要看新开工项目。为什么?因为一个项目开工,一般不是一年之内就结束,往往要持续两三年。当新开工项目增长快的时候,意味着未来一年都可以保持相对比较快的增长。2009年,因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刺激,新开工项目增长很快,这给2010年的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新开工项目增速明显回落,这是我们有意调控的。因为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所以有意识地控制了新开工项目。这样一个控制,对于2010年影响并不是太大,但对于2011年来讲,可能就会有一些影响,尤其是到2011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可能逐渐回落。关键是回落的幅度如何,如果回落过低,也有问题。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有信心。虽然强调转型,投资并不是就没有亮点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定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资。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最近,中央又把高速铁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讲,“十二五”时期要把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每年的投资额将保持在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非常大,会长远影响我国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1年投资增速尽管会有所回落,不会像2009年、2010年那么高了,但这种回落是健康的,是正常的,不必太担心。
其次看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而增加对消费的依赖。2010年消费增长比较快,1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4%。现在消费增长形势不错,主要是什么原因推动消费增长的?
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快。2010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4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6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7%。城市和农村收入增长都比较快,尤其是农民,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富士康事件,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推动了全国性的农民工工资增长,各地也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农民工工资的增长,对他收入的影响比农作物收成好的影响大得多,对他们的信心影响更大。因为工资相对稳定,工资增长之后,他会很踏实,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2010年居民收入增长刺激了消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二是汽车消费的带动作用非常大。现在有人把“首都”叫做“首堵”,北京堵车非常厉害,有时候我开车上班要花两个多小时。很多人从壮观的堵车场面看到的是严重的交通问题,但我还看到了别的东西。我看到的是,中国老百姓需求的大爆发、大增长。为什么?大家看,都堵成这样了,买车的人潮还是这么“汹涌”。
2009年底,在一次国际汽车论坛上,有位汽车业内的专家警告汽车生产厂家,说2009年的汽车旺销是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带来的,不可持续, 2010年增速可能会明显回落,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我当时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汽车消费的增长主要不是政策刺激带来的,而是因为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恰好在这个时候上升到可以购买汽车的水平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五六年以前,北京车牌字母顺序大概是H,现在到北京大街上随便找,跑过10辆车,有八九辆是H以后的。说明什么?说明北京现在的车80%以上是五年之内买的。这就是爆发。此外还有一些人把旧车卖掉,买辆SUV,提升消费档次。这个潮流正汹涌澎湃地向我们走来,不可阻挡。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1360万辆,全球第一。2010年中国汽车实现产销超过1800万辆已成定局,并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这样的增长速度主要还不是北京、上海增长带动,而是中西部地区快速增长带动的。汽车增长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是可持续的。
除了汽车之外,2010年活跃的还有什么?金银珠宝。金银珠宝消费为什么活跃?一方面当然是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调控,投资转移了。家用电器和商品房销售也出现了增长。2010年1至11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6730万台,实现销售额1504.1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倍和1.8倍。2010年1至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8%,销售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汽车虽然能刺激消费,但跟房子比起来,作用又差得很远。
总之,消费在汽车、家电等带动下,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2011年也会延续。消费平稳增长对于2011年经济增长将发挥基础性作用。但这样的增长还是不够,我们要的是较快的消费增长,能够替代投资增速减缓的增长。如果只是这样平稳地增长,消费替代不了投资,我们需要它突破。但要突破,如果不深化改革,是不可能的。
最后看出口。2010年我国出口形势不错。2010年1至11月,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2011年出口形势会怎样?我认为,2011年出口形势将更加复杂,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分析出口形势就要分析全球经济形势,主要看美国、欧洲和日本。
先看美国。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虽然过去了,但并不意味着就走向复苏,经济回暖的道路仍然非常崎岖。美国消费仍然不振,消费者的信心在回落,表明它的经济仍然脆弱。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更加表明了它信心不足,而且这件事情又扰乱了全球经济,甚至会引发货币战争。
欧洲怎样呢?欧洲的情况并不比美国好到哪里去,有它自己的麻烦。一是财政赤字。现在欧洲国家的赤字非常高,国家债务都非常高。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的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这是两条红线。欧洲主要国家现在都超过了红线。二是社会福利制度。欧洲的社会福利太好了,既容易养懒人,又扼杀社会追求财富的欲望,社会就缺乏了活力。就像在法国,人们说最苦的差事是当老板。
日本就更不行了。日本看起来同比也出现了快速反弹,其实环比是在爬行,在零左右爬行。
美国、欧洲、日本都有很多问题,但问题不一样。他们面临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失业率居高不下。高失业率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影响消费。失业的人收入减少了,他肯定会减少消费。没有失业的人看到别人在失业,心里就会紧张,他就会有一些预防性的储蓄,消费也会减弱。二是贸易保护。因为失业率太高,老百姓怨声载道,就会给工会施加压力,工会就会给总统施加压力,总统就必须兑现竞选时许下的承诺,要保护就业,保护相关产业,而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愚蠢的办法,就是搞贸易保护,限制进口,提高关税。这样一来,贸易摩擦势必加剧。
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这也为我们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变数。2011年中国经济无论是投资、出口,恐怕都是一个温和回落的过程,但消费还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二、2011年的三个不确定因素
说2011年会不确定,那影响2011年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是三大不确定因素。一是房地产。房地产搞不好,会出大麻烦,但是房地产问题又很难处理。二是出口。2011年国际形势会很复杂,我国出口形势也会非常复杂,压力会很大。三是通胀。更准确的说法是流动性冲击,就是过多的流动性对经济的冲击。这三个不确定因素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2011年中国经济就会比较麻烦。前面对出口形势做了分析,下面看另外两个不确定因素。
首先看高房价问题。房价过高有许多弊端,必须要控制,不控制不行。但是怎么控制?必须把房价过高的原因剖析清楚了,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什么原因导致了房价过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刚性需求旺盛。我国城市化在加快,每年有1%的人要进城,1%就是1000多万,新毕业的大学生有600多万,越来越多的人要买房子。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想要居者有其屋,所以很多年轻人,二三十岁就想在大城市买房子,哪里买得起啊!买不起就靠父母亲首付,自己两口子还月供。很多人批评这种文化,说中国现在这样不行,要鼓励租房子,要向美国学习,像美国这么富裕的国家,还有一半的人租房子住。可是大家想想,10年前我们也号召学美国,学美国什么?学美国买房子。说中国老太太到了80岁了,赚了一辈子钱才买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从20岁开始贷款买房子,到了80岁把贷款还清了。怎么总是学美国呢?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文化?我觉得中国现在这个文化没有什么可值得批评的,只要你买得起,只要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愿意花这个钱,只要你们两口子能还得起,就可以买,这不是坏事。这也不是政策要抑制的对象,这是刚性需求。
而政策主要抑制的是什么呢?是投资性需求,这就是房价过高的第二个需求。现在有钱人越来越多,钱多了之后,投资股市不一定靠谱,投资艺术品不一定懂行,投资实业不一定做得了企业家。再说了,有很多有钱人自己还有工作,他不想离开工作去干别的。想来想去,最后这个钱就拿来买房子,还是买房踏实,房子搁在那儿,过两年升值了,想卖就卖,不想卖就租,反正保值。还有一点,中国现在社会保障还不完善,有些人为了将来养老,现在也买房子。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房价的上涨。那怎么办?需求太强劲了,在这样的需求下,又没有遏制的措施,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买房后,持有成本低,没有持有环节的成本,就是房产税。现在的办法都是暂时缓解,因为过多的钱没地方去。
房价上涨还有第三个原因。我们说需求旺盛,如果供给无限,那它也涨不起来。现在手机需求还不旺盛吗?那为什么手机价格涨不起来呢?因为供给能力无限,要多少有多少,价格就涨不起来,不但不涨,还要降价。但是房子不行,房子供给能力有限,不是因为造房子能力不行,不是因为缺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也不是因为缺少钢筋水泥,而是因为缺少建更多房子的土地。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有18亿亩红线限制。此外,地方政府还靠卖地来缓解财政压力,没有降低地价的动力。
怎样才能让过高的房价降下来?行政手段都是暂时的,是不可持续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现在看来,效果也不是很好。最后还有什么招?我个人认为只有房产税这—招了。这一招是釜底抽薪,减少大家买房的动力,就是让你不想买了。别的招是我想买你不让我买,压着,压着价格就下不去。只有让他说“算了吧,我不买了”,这样,过高的房价才会降下来。“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提出,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但是这一招推出不容易,有人支持,有人反对,难度很大。
再看通胀问题。2010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社会上关于通胀的议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通胀的担忧也越来越大。通胀真的来临了吗?什么叫通胀?通胀意味着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而现在是什么情况?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许多东西并没有涨价,交通、通讯价格甚至是下降的。为什么这次CPI上涨造成老百姓这么人心惶惶?我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这次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尤其是鲜菜价格。鲜菜价格上涨,对于老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讲,心理冲击很大,因为天天要买菜,每天受到刺激,心理负担就很重。
其次,现在的通胀主要是预期,也就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机因素。这两年货币发行很快、很多。前一段时间,很多钱进入了楼市,把房子价格炒起来了。房地产调控后,投机的钱不能进去了,黄金珠宝价格起来了,大蒜、绿豆价格起来了。按道理来讲,都市场经济了,咱们的最高决策层还关心大蒜和绿豆的价格,还要干预,有必要吗?有必要。因为你不管,价格被炒得这么高,老百姓心里就发慌,带来一种通胀预期,而预期是会改变供求的。本来现在没有通胀风险,因为供求是平衡的,但是如果大家都有通胀预期,都觉得物价要涨,这就麻烦了,本来均衡的就变不均衡了。预期是件很麻烦的事,为什么中央提出管理通胀预期,而不是防通胀?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没有搞清楚。预防通货膨胀,表明我们的通胀风险真的加大了,有很多地方出现供不应求的迹象,供求出现失衡,需要加大供给,遏制部分需求,平抑物价。但是管理通胀预期不是这样的,我们要避免让老百姓错误地判断形势,带来一种不良的预期。
控制投机关键是要控制住粮食价格。中央现在的决策非常对,严防死守粮食领域的投机,让农民把粮食卖掉。因为只要投机商制造恐慌,农民就会产生群体效应,大家都把粮食囤积起来,这就麻烦了。最近国家发改委有一个政策非常好,补贴一些粮食加工企业,采购每吨小麦补贴60元钱,生产的面粉价格就会下来。面粉价格降下来了,就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
还有一点,大家要看到,我国粮食生产“七连增”,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0928亿斤,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国粮食储备比较充裕,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8%的安全水平。国家有大量的储备粮可以平抑,任何人和任何企业都不要搞投机,也不许搞投机。只要粮价稳住,控制通胀就基本会成功。
三、怎么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继2010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二五”大框架下为2011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的会议。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整个“十二五”我们追求的不再主要是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转变就意味着要调整,调整就像吃中药一样,因为身体不平衡要调整、要吃药,吃药总是有副作用的,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不吃药。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减慢,但不能因为减慢就停止调整。这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预期。
要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首先要了解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精神。规划建议确定的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核心是通过深化改革,使得国民经济在乎稳较快发展基础上实现转型。转型的核心就是调整结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提到经济发展时,对于宏观经济四大指标“经济增长、就业、通胀和国际收支”的具体目标和顺序上做出了精心的考虑:首先针对当前的形势提出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其次是关注民生,要求保证就业持续增长;根据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特点,强调国际收支趋向平衡,避免顺差持续扩大带来诸多矛盾和麻烦;最后关于经济增长提出的是“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并未涉及增长速度。换句话说,为了调整转型,增长慢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框架下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具体部署。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关键点在于将应对金融危机确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核心是“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事实上,这次货币政策转向是以201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加息为标志。
这次加息是一个重大转折,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货币政策从过去两年的适度宽松回归了稳健。这次加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包括我本人。但是后来仔细一想,我认为加息是明智的,决策是对的。为什么?一开始大家的解读是应对通胀,我认为,应对通胀是一个方面,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通胀,而且首先还不是为了应对通胀。有这样几个理由。
第一,这表明了决策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判断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没有下滑的风险。我说没有下滑风险,是指没有明显下滑,也就是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中央判断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所以才敢做出货币政策的转向,否则要承担风险。
第二,是对最近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尤其是通胀预期抬头的一种控制。
第三,是对房地产调控的加一把力。房地产调控半年多了,还没有真正达到预期效果,房价没有出现明显回落,因此要加一把力。
第四,这样一个调整,意味着中央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不是增长速度。为什么?因为加息,企业要增加成本,如果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的日子会很难过。加息意味着逼企业去转型,不能再走过去依靠低廉成本优势来进行竞争的老路,而是鼓励企业去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依然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这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加上了“更加积极稳妥地”几个字,实际上就是“积极审慎、稳健灵活”。“积极”与“稳妥”要同时做到,有时候很不容易。这里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灵活”。只有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才能该“积极”的时候积极,该“稳妥”的时候稳妥。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2011,年的经济环境很复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仍然提出“管理通胀预期”而不是“治理通货膨胀”。这一点表明中央也并不认为当前已经出现供求失衡意义上的明显的通货膨胀,而是明确当前的物价形势,是在食品价格上涨和流动性冲击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的通胀预期不断提升。
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一般属于一年之内的政策。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事实上是:降短期问题与长期目标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其中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强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些都是将“十二五”规划建议在2011年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总之,2011年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性。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就一定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