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指示灯一直亮红色:“爱”的教育哲学思考——对父母“理性爱”的呼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8:09:09

翻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想起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一句名言:“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即教育者施予孩子真正的爱,会缩短彼此心灵间的距离,并将爱传播到四方,使他们学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莫阿罗在《人生的五大问题》中写到:“一个社会要能够成立,必须人类先懂得爱,而人类的爱首先从父母开始”。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因此父母的爱是教育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冻着,放在地上怕摔着”:用父母的话说,那就是“操碎了心”。因此,如果有人对父母的爱加以质疑的话,必然引起绝大多数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父母爱得恰当吗?他们的爱能让孩子理解吗?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虽然爱的目的都是为了“助长”,可结果却或是拨苗、或是揠苗、或是伤苗,目的与结果发生错位。笔者想就父母对孩子教育过程中所施予的“爱”进行一番粗浅的探析。

    一、父母“爱”的误区

    (一)用物质金钱构筑的爱

    很多父母对于“爱孩子”有误区:认为只要对孩子有好处的、使孩子将来有出息的东西,父母总是舍得花大钱、大力,宁愿自己不买东西、不吃好菜也要给孩子买洋玩具、进口奶粉、高档时装,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对花多少钱、费多少时间根本就不在乎。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一切,可孩子在丰厚优越的环境里无忧无虑的成长,并不懂得这优越条件背后父母的辛苦,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以致于长大以后不去努力工作回报父母,而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  (二)有价交换的爱

    97年高考模拟作文中有一篇看图作文,图是用漫画表示,漫画上画着笑咪咪的爷爷与生气的孙子,画旁边有一句话:乖,听话,否则爷爷不爱你!这虽然只是一幅漫画,却极其贴近生活。在现实中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孩子这学期考了第二,咱们总算没白疼他!”或“小祖宗,期末一定要拿个三好学生回来,否则枉费我们这样疼你了”!或“爸爸妈妈,这次我没考好,我不配你们这样爱我”等。

    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听话”、“好成绩”、“有出息”等作为交易的。可以这样设想:我们现在爱你,是想将来你能够回报。如此之爱,使得孩子在享受父母施予的爱时作如是想:你们现在爱我是应该的;你们这样只不过要我以后也能爱你们罢了。所以孩子在接受父母的爱时也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三)居高临下的爱

    2000年4月份《家庭教育导刊》中有一则小事例:有位母亲想带孩子去百货商店,可儿子却不愿意去,母亲很奇怪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怎么会吸引不了孩子?于是觉得自己儿子很古怪。有一次母亲硬拉了孩子去百货公司,无意间母亲发现鞋带散了,就蹲下身子系鞋带。她这一蹲下终于明白了儿子不喜欢百货商店的理由了。她蹲下时与儿子一样高,放眼四看,结果只看见一排排白色的货架和脏兮兮的鞋子,其它的什么也看不见。无独有偶,有位父亲国庆节带儿子去游长城,回来时父亲问儿子对长城有什么感想。儿子说:“爸爸,我只看见很多的屁股”!这两个普通的事例也许可以让我们思考:父母爱孩子时,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从来没有想过站在孩子的视角上反思。很多父母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这样”就是爱,只能接受,不能反驳。原因是“谁叫你是我儿子”!如此居高临下只有单向传递没有双向沟通的爱,如此不顾孩子的需要、能力、情感的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蛮横无理的,因此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四)没有体验的爱

    有人对中西方教育作过比较,发现两者有明显差异:中国比较注重理论与宏观的指导,粗线条的讲道理:而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孩子具体的方法,使之在“做”中领会其中的道理。如学校要求学生“五讲四美三热爱”,但很少有细化的目标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少家长,教育孩子时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而没有在具体事情上去教会孩子怎样去做。如果孩子做错了,就稀里糊涂的打一顿,打完了孩子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的父母干脆讲的道理与做的事情不一样,使得孩子很糊涂,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长此以往让孩子也学会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空洞的、没有情感注入的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先儒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父母的爱应如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渗透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让孩子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爱的内涵。

    (五)不全面的爱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爱的只是学习、成绩,爱的是孩子能否成才,而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俗话说: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如何教孩子做一个大写的人是不容忽视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父母如对孩子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一旦形成恶习,再想纠正便如王阳明所说:“习与性成,则严师益发不能劝勉,重赏重罚不能匡正矣”!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偏颇,现实案例如金华四中徐力杀母事件,清华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等都足以引起重视,一旦孩子成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父母情何以堪?

    二、“爱”的原因解读

    之所以会产生以上所说的“爱”的种种误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加以解读。

    (一)功利价值取向

    功利价值取向,即追求功利或利益,特别是追求个人、社会、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满足,在价值辩护方式上,把爱作为手段或工具,而偏离了爱本身。这种价值是外在的、派生的。对于爱,很多父母也有了功利的趋向。

    新世纪,科技进步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发达使很多人以“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观作为行动的基础,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以期产出最多的效益。因此,教育孩子也披上“经济”与“效益”的外衣。父母都在寻找一条爱的捷径,如何让爱以最快的速度促进孩子的成长、以最经济的投入完成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爱成了达成教育的最好手段。另外,父母也都深深懂得“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道理,爱作为教育的主要原则,与教育一样都成为准备未来生活的绝佳手段。今天,父母以爱与感情作投资:将来,孩子以孝道与物质为回报。爱就成了父母控制孩子的法码,爱沦为一种世俗化的物质利益,精神只成为表面的容易察觉的外在形式。

    (二)错位的儿童观

    儿童观即对儿童的本质看法,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教育实践的前提。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或最初的教育者,儿童观决定了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儿童。

    1.儿童中心与父母中心

    通常,父母信奉“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表现为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的需要为前提,经常牺牲自己的需要来换取孩子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创造条件。然而,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父母用自己的理解去“理解”孩子的需要,用自己的态度去“爱”孩子,用自己的途径去“规范”孩子的发展。也就是说当父母认为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却往往是用自己的情感替代了孩子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强迫了孩子的意志。实质上,这是披着“儿童中心”面纱的“父母中心”。

    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灌输和干预;在爱护、帮助、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进行教导。正是这种轻视、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他们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他们的尺度去评价幼儿。这种“父母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这样爱也就成为干预儿童正常发展的辅助工具。

    2.自然发展与教育成才

    生活中常见到父母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也常听到父母说“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许父母认为通过这样的“助长”来弥补孩子的先天不足,通过强化教育提高孩子的素质。爱是父母的投资,因此爱成了预付资本。

    然而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秩序”,卢梭也提出“自然主义”的教育原则,即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去教育儿童,反对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迫他们死记硬背。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实施教育时不用鞭笞,无需严酷,也不用强迫,它可以实施得尽量和缓、快乐,尽量自然。正如生物的体格长大,丝毫不要勉强或强迫肢体伸展一样,因为如果合适地得到食物、照料和运用,身体是会逐渐地、不知不觉地自然生长,并且变得强壮。同样,我主张把养料、照顾和运用谨慎地供给心理,把它自然而然地导向智慧、德行和虔信。”〔2〕教与学的行动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高兴的和惬意的事。自然的事情无需强制。水从山上往低处流无需任何力量,每个生物很容易在其本性喜欢的方向上发展……写儿学飞,鱼学游水,野兽学跑,无需任何强制。只要它们觉得自己四肢强壮,便本能地做这些事情。爱是顺应自然,爱是回归自然。可见,父母的教育结果并不一定能如他们所愿。

    3.儿童独立与儿童依附

    通常,父母认为自己赋予孩子生命,那么孩子整个生命都应该属于自己,因此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任何人在面对私有财产的时候,就有了超越一切的权利,用所谓的“爱”掌握与控制孩子的一切,包括思想、情感、意志、需要、人格等,从来不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主体,不尊重其独立的人格,不给孩子必要的自我发展权利和独立自主的空间。有一首诗《上学的路上没有星星》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现象:孩子像一群羊/早晨被家长赶到学校/晚上又被老师赶回家/然后,上一把锁/每天的食物是——化学、作文和数学公式/他们的心灵就像荒芜的草原/除了几朵自生自灭的野花外/也看不到其他的景象。可见,父母的爱使孩子成为一群“顺羊”。

    事实上,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顺羊”,他们有自己认识领域、思维空间、独立判断意识,也有被尊重的需求。父母不应该把孩子看成是附属,而应把他们当作是独立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需要,不要随意地侵犯孩子的隐私与权利,不要专制的为孩子决定一切。把儿童看成是主动、发展的主体,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否则,孩子只是父母手中操纵的木偶、顺羊、考试机器。

    4.“爱”的理性解析

    爱,《说文解字》中作“爱”,从心,既(jì)声,最早见《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

    现代汉语将其定义为“对人或事物有很强烈的感情”,与英文的“love”含义相同。《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中定义为“爱是对某人的一种深切、温柔、无法形容的喜爱或牵挂之情,比如由亲戚关系等引起,或由有魅力的品质引起,或由一种潜伏的同一性引起。”

    三、父母理性的“爱”  

    爱在教育中显得举足轻重,罗素在《婚姻的革命》中说,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弗洛伊德也说,一个为父母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父母理性的爱应该包括:

    (一)以发展为取向

    爱孩子,应当以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出发点,以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这要求父母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爱,考虑有利于发展的因素,考虑到孩子的潜能。孩子是不完善也不成熟的,但有潜在的前景。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1.不要溺爱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爱,但不是一味的迁就与溺爱。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不幸的人吗?这方法就是百依白顺!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也说:“溺爱者不明”。许多人都借鉴西方的经验来教育孩子,误认为西方父母对孩子非常放纵,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恰恰相反,西方父母是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生活到学习都有严格的要求,让孩子在各种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

    2.自然发展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但终究是孩子。有时父母“硬要天真活泼的儿童依附或屈从于各种遥远的渺茫的外部强加的目的,儿童既不理解它,也不喜欢它,就无异把它们捆绑在对它们毫无实际意义的链条上去折磨他们”。所以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兴趣、需要、个性出发来考虑孩子的一言一行。卢梭说:“给孩子的东西如果超过了他的需要,这样做不仅没有轻视他们的柔弱程度,反而使他们更加柔弱,而且,由于他们硬要孩子做那些连大自然也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由于他们要使孩子按照他们的心意使自己需要的一点力气,由于他们的柔弱与父母的钟爱,使他们的互相依赖变成了一方对他方的奴役,所以越来越使孩子变得更柔弱。”

    3.为发展制定严格的目标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有很大的可塑性,可塑料性往往通过环境的熏陶和教育来完成。父母要为孩子准备宽松的环境,要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父母除了重视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发展之外,绝不能忽视对孩子个性、情感、习惯与品德等方面的培养。爱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百依百顺,而是一种责任,父母有责任去建构孩子的未来,有责任为孩子的发展提出规范,但规范必须建立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上。

    (二)以尊重为前提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主动性与独立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教育与引导。孩子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心灵,从而真正理解与支持自己的选择与追求。可惜很多父母并不能理解这一点,只是关心其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一次调查中发现,93%的父母都认为孩子比自己重要,但在教育孩子爱孩子时,都习惯于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也习惯于用训斥与劝告,而没有在乎孩子的感受,没有去维护孩幼小的自尊,没有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人。

    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隐私。隐私属于个人所有,是不愿为外人窥视的心灵处女地,禁止他人“干涉”。孩子是独立的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要动辄就将孩子的隐私暴露出来,更不要把孩子的伤口撕裂给人看,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尊自爱,发展孩子健全的人格。据调查,全国有3/4的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理由是小小年纪也有隐私权吗?而另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对自身权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43.8%的小学生把家长看日记是视为了解自己的机会:39.9%的初中生和51.1%高中生对家长的这种行为表示气愤和反感。父母要想得到孩子的信任,必不能去侵犯孩子的隐私。

    (三)以沟通为手段

    沟通是一种更深沉的爱。爱需要沟通、理解、体验。没有沟通,爱就会有误会;没有理解,爱容易中断:没有体验,爱会造成情感空洞与虚假。没有了这些,爱成了人人都可以背诵的公式,却不一定人人都能把握。父母爱得轰轰烈烈,可孩子却是一脸的漠然与无奈,这些爱就是因为没有沟通。沟通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是父母与孩子间爱的润滑剂。

    1.平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如要达到完美沟通,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孩子与父母一样首先是独立的人,而不是家里养的宠物小猫小狗和毫无感情的小摆设。父母习惯于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施舍爱,实际上父母应该给孩子以平等的发言权。多项全国少年儿童的调查发现,孩子的平等意识越来越强。如关于“未来社会最应该提倡的品行”,父母认为是:责任感、正直、诚实和进取;而中小学生认为是:平等待人、责任感、正直和进取。这一差异表明当代的少年儿童更尊重个人的价值,提倡平等、强调平等。事实上,孩子也经常发出这样的呼唤:“为什么妈妈永远是对的,我永远是错的?”或“为什么不给我说话的余地、辩护的机会?”等。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权。父母不妨弯下腰来听听孩子的呼声,摸摸孩子的心跳,这样孩子会欣然敞开心扉,在相互倾听中进行爱的沟通。

    2.宽容

    所谓宽容,就是要求父母宽待孩子,宽待孩子的不同观点,宽待孩子的错误,决不要苛求。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存在着多元的文化、观念和艺术等,父母与孩子虽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之中,但因生活经历、交往的群体、接受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因此孩子与父母必然会存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冲突。当孩子做错时,当孩子不能完成要求时,父母要学会宽容。但宽容不等于放弃原则,不等于没有适度,不等于没有批评,也不是没有整合、没有引导。恰恰相反,宽容是两种价值观念的融合,是批评争论基础上的引导。父母的宽容,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周围的同学、朋友,容纳各种不同的人。

    3.真诚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一种强烈的感情,爱要有情感的投注,而这种情感又必须发自于内心,有了真诚的情感才能达到彼此的沟通。父母应该真正的关心和赏识自己的孩子,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真诚的对待周围的人,用真诚的态度做每一件事,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真诚地爱。《爱的教育》中写到,当一个很穷的同学泼来可西到安利柯家玩的时候,对他的玩具火车爱不释手,安的父亲悄悄地写了一个小纸条:你的火车泼来可西很喜欢,他不曾玩过玩具,你不设法送给他吗?父母不妨学学安利柯父亲的这种体贴入微的真诚。

    4.公正无私

    父母要做到公正无私,就这要求父母有正直的人格,清晰的是非观念,不偏袒、不循私。安利柯父母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当安利柯因为妒忌,无理侵犯了他的同学,并表示顽抗到底的时候,他的同学忽然就原谅了他。安利柯得意洋洋地把这件事告诉父母的时候,他的父亲严厉的批评了他,并要他第二天向同学道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作为父母,决不应当偏袒孩子的缺点与错误。公正无私是父母爱得平衡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