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超大图标快捷键:大连老建筑闲谈—01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22:52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1907年迁至大连原沙俄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大楼,1909年迁入大连东公园町的新址处,1944年迁往新京。而在现大连鲁迅路9号的沈阳铁路局大连办事处的建筑群落,也就是当年东公园町的建筑,是满铁总部曾经长期居留的场所,也是满铁最大的一处建筑群落。

 

(这是位于现大连鲁迅路9号的原满铁本社办公大楼群落)

(由五栋主要建筑串联形成的大连满铁本社的全景鸟瞰图) 

        这个建筑群落,共有五栋主要建筑串联成一体,总建筑面积18300平方米。其中西部(上图右侧)的三栋楼是由沙俄建设的学校,在尚未建成时爆发日俄战争,随后被日本人接收。此后满铁续建了东部的两栋建筑,1909年完成后成为满铁的本社所在地。这五栋建筑都属俄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各建筑的主立面采用了典型古希腊神庙的造型手法,科林斯柱式、爱奥尼柱式和三角形山花雕饰十分精美。虽然整体风格一致,但因设计者不同、建筑年代不同,日本在后续的两栋建筑中,体量略小,而装饰手段也有所减少。而在全部的五栋建筑中,最精美的一座就算沙俄所建西前楼了,这栋建筑的整体造型端庄厚重,主立面上的各种古希腊风格的建筑装饰华贵精美。

(这是沙俄所建的西前楼和西后楼的景象,原为学校所建,因日俄战争爆发而停用)

(这是沙俄所建的西前楼和日本所建的东前楼,两者紧邻现鲁迅路)

(这是临街的东前楼和中间楼的状况)

(这是沙俄所建西前楼门上雕花和科林斯柱的装饰,精美漂亮)

(这是日本所建的东前楼的门上装饰和爱奥尼柱的装饰,显然是比沙俄所建简化了许多) 

        日俄战争后的1906年6月,为了适应获得沙俄关东州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经营权后的经营管理需要,日本借鉴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经验,模仿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做法,由天皇发布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成立之件》开始筹建满铁,同年11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了满铁。成立之初其注册资本2亿元,除政府的50%外,另50%来自日本皇室、贵族和官僚。1907年4月,满铁本社由东京迁移大连。而作为“国策会社”的满铁,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纯经营公司,其主要的战略任务就是借公司之名,行殖民行政之职。当时在关东州,日本有完善的军政机构,而关东州区域外从沙俄手中承继的诸多附属地,在1937年行政权被“满洲国”收回前,都是由满铁来从事行政管理的,其与关东军、关东厅一道被称为日本在东北实行日本殖民统治的三大机构之一。

    1907年4月满铁从东京迁往大连后,首先入住的地点是当时称为儿玉町,即现在团结街的原沙俄关东总督府民政部的办公大楼处,那也是一栋具有浓郁俄罗斯方塔穹顶风格的建筑。于此同时,满铁选定东公园町上原未建成的沙俄学校校址处,进行了改扩建,按原有的风格建成了东边的两栋楼。1909年新建筑落成后,满铁将总部迁移至新址处。1944年2月,满铁开始将总部迁往“首都新京”,此过程一直延续到11月,满铁本社才完全迁到了新京(长春),在大连鲁迅路满铁的大院里,满铁总部足足呆了三十五年。

(这是位于现大连团结街的原沙俄关东总督府民政部的老建筑,满铁迁来大连之初入住此楼)

(1909年新总部落成后,满铁本社迁入此地长期居留达三十五年)

(这是位于长春的原满铁会社新京支社,1944年满铁本社从大连迁入此大楼)
        满铁最初所接手的不过是东清铁路长春以南的南满铁路及丹东到沈阳的安奉军用窄轨铁路,合计里程1100公里左右。随后,满铁首先将南满铁路的俄式宽轨和安奉铁路的窄轨全部改建成国际标准轨,此后又新建了一些支线铁路。在二十年代,在东北土地上掀起了铁路建设热潮,日、俄、中、英等各方都建了不少新的铁路线,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九一八事变前,在东北的铁路线,日本为2361公里、沙俄1789公里、中国为1186公里、英国为890公里,合计铁路里程6225公里。九一八事变及“满洲国”成立后,中英部分均被“满洲国”收归国有。而在1935年,苏联将中东铁路全线卖给“满洲国”后,按《满日协定》的规定,“满洲国”将铁路经营委托给关东军,又由关东军委托满铁实施统一经营,东北全境的鉄路经营由满铁实施统一管理,到1939年,东北全境的铁路总长突破一万公里。

(“满洲国”铁路线路示意图,红色为满铁线路,蓝色为“满洲国”线路、绿色为北鲜线路) 

        除了铁路本身的建设和经营外,满铁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进行各满铁附属地的规划和建设。这些附属地的开设都是当年沙俄修建东清铁路时,与清政府协议中规定的权力。日俄战争后由日本承继长春到旅顺的东清铁路支线后,改称南满铁路,当时在长春、公主岭、四平、铁岭、沈阳、辽阳、鞍山、大石桥、瓦房店等大的站点,都有面积不等的铁路附属地。这其中唯有长春因地处日俄交界点,老附属地沙俄续用,日本遂新征了一块附属地进行建设。在取得这些附属地的行政权后,满铁开始用近代城市的设计手法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建设,成为了附属地内实质上的市政管理者。

        除了上述的铁路和附属地的建设外,满铁的触角还伸向了诸多其它行业,像抚顺的露天煤矿、鞍山的昭和制钢所、大连的海港码头等大型工程项目都是满铁作为主投资商进行开发建设的。除了垄断了铁路、公路、海运等行业的经营外,满铁还拥有矿业的采金、铅矿、镁业等,制造业的金属制造、汽车、化学、盐业等,还涉足电气、农林畜牧、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前文介绍过的大和旅馆就是满铁餐饮服务业的龙头。就这样,满铁的注册资本由最初的2亿日元,经过三次增资后达到14亿元,员工也由最初的几千人发展成将近40万人,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垄断经营托拉斯。

(这是满铁的在沈阳的奉天火车站)

 (这是满铁在长春的新京火车站)


(这是满铁开办的抚顺露天煤矿)

(这是满铁在鞍山开办的昭和制钢所,就是后来的鞍钢的前身) 

        满铁最初的监督权是归于日本递信省大臣的,由关东都督行使初级监督。后来在满铁首任总裁后藤新平的极力争取下,逐步获得了相应的独立裁定权,并曾经归属日本总理大臣直管。可以说从成立之初起,满铁与关东都督府和后来的关东军就有许多的龌龊和不和,为了自身利益,各方矛盾重重。后来,随着关东军势力的增强,特别是在“满洲国”成立后,关东军司令官成为东北的最高军政首脑,满铁也由关东军派驻了相当于“军代表”的“嘱托”来监督运作,关东军成为了满铁的监督者。关东军一直不满满铁的“独立”倾向,几次想分拆满铁,但均遭到强烈的抵触。1936年,关东军控制下的“满洲国”在沈阳设立了“满洲国”铁路总局,将满铁原有的铁道部、负责国营线运营的各铁路局、朝鲜委托满铁经营的北鲜铁路管理局、满铁建设局等从满铁抽出整合到铁路总局,初步分割了满铁的铁路业务。1937年时,关东军终于利用附属地行政权归还“满洲国”的机会,对满铁实施了分拆,将其重工业部分从满铁分离,在长春另行组建了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丧失了附属地管理权的满铁被重新定位为铁路等交通运输的经营会社,满铁地方部被撤销,诸多的土木、卫生、教育、文化等民政事项被移交给“满洲国”,大量满铁职员也随之转移。在这个回合中关东军大胜,满铁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和权力。此后,关东军责令满铁总部迁往作为“首都新京”的长春,满铁几经推诿,直到1944年才将总部从大连迁往长春,由此所有日本的军政殖民机关总部和“满洲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才全部聚首长春。在满铁迁移前,曾经显赫一时作为情报部门的满铁调查部内接连发生了几起研究人员被左翼日本共产党影响的事件,满铁调查部也由此丧失信任。

(这是关东军将满铁诸多部门整合,在沈阳成立的“满洲国”铁路总局)

(这是满铁后期在关东军强力要求下,满铁本社迁往长春后入住的满铁大厦)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按当时民国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满铁的所有设施由中苏双方接管,并由双方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公司接收,满铁也按《波斯坦宣言》的命令于1945年9月停止营业。此后满铁进入了资产清算阶段,期间苏军在占领东北的八个多月时间内,将包括满铁在内的大量物资和设备拆迁运送回国,剩給中长铁路公司只不过是个空架而已。而当年庞大的满铁技术队伍中,有不少人被民国政府留用至1948年。宝鸡到兰州铁路的天水至兰州段,就是以满铁留用技术人员为主设计的。还有一部分人甚至继续留在中国,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满铁当年庞大的资产清算也一直到1957年才全部完成。

(这是当年满铁本社西前楼的现状情况)

(这是原满铁本社的中间楼,现沈阳铁路局大连铁路办事处的老楼现状) 

        如今这里早就变成了沈阳铁路局大连铁路办事处的办公地点,东后楼也是大连铁路卫校的办公楼。一百多年来,这里始终是铁路管理部门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