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岛内挂怎么用:数学不误文学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57:24

作者: 吴澧

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

1980年代某个新春,李泽厚先生写了几句祝词,请文科从业者复习中学数学:“新的一年,我建议写文章的人要学点平面几何。理论文章要概念清楚,遵守逻辑,要有论证,简明扼要,不要模模糊糊,不要让人看半天不知说了些什么。对于学术发展来说,这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

与之遥相呼应的,则有《中国青年报》2012年1月12日报道:“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一名本科生致信校长李培根,质问‘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这封信让‘文科生该不该学数学’成为热议话题,也让文科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考虑到现在中学里文理分科,华中科大的文科生是否该学微积分,确实可以讨论。如果中学时没学过多少三角知识,二项式积分后出来个反三角函数,很多同学难免觉得像天书。不过,中学里那点数学,个人认为,文科生还是应该学的。

我们现在的中学课本,舶来的数理化生是合逻辑有科学的;语文、历史、政治等,都有不少无逻辑反科学的语句。不掌握中学理科知识,理性思维能力就可能差一点。比如,中文系学生只读中文行不行?本人也喜欢古文,韩愈是大家吧?试看韩教授名著《原道》中一段: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前人讲的士农工商再加后来的佛道〕。古之教者处其一〔士也,儒也〕,今之教者处其三〔儒和佛道〕。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商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这算什么逻辑?把人按“士农工商佛道”分了六类之后,韩教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一类的家庭数目都是相等的,一家种田倒有六家分饭吃。他没意识“农”类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五类,韩教授数学太差了!

笔者曾和一位中文系同学谈过这个例子。他为韩愈辩护,说韩教授这里的“家”是“百家争鸣”的家。那是另一种数学不敏感。只有理解为一户人家的“家”,这段论证才显得气势逼人;“家”字作别解,就成一段废话了。说韩教授数学不好,他至多脸红;要是成了文字不好,他在地下就要辗转翻身了。

韩愈这样写,直到清代还是可以的。桐城派名人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和高步瀛编的《唐宋文举要》,都把《原道》列为韩愈文章第一。但是,今天再有人写文章如此缺乏逻辑,难免遭人讪笑。哪怕只对中文感兴趣,也该读点数学醒醒脑。

《中国青年报》报道里最有趣一段,是有58%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科学素养会导致文科生就业面窄”,以至很多人只能去考公务员。其实,就是文科本行,数学差也可能导致文笔窄。比如说,某新闻系毕业生当了记者,报道一位警员站在路口拦截罪犯。罪犯一看不妙,转身向东北方向逃去。警员跳起追赶。他是向左跳还是向右跳?这问题看似简单,只怕颇有几个新闻系女生见了要皱眉。如果再复杂一点,警员在一栋楼房的二层发现了罪犯,两人从楼上打到楼下。缺乏数学训练的记者,能不能把空间活动写得很清楚?

为什么要写空间活动?——生动啊,警员形象活生生地动起来了。比“勇敢顽强”等形容词生动,也比古人的花花句子,“击拳如猛虎下山,踢腿似矫龙出海”之类要生动。

比较金庸作品和民国初年武侠故事,会发现金庸的武打繁复得多。而他的繁复,很大程度是通过描写空间活动达到的。这大概就是接受了文理不分科的现代中学教育的优势。评论金庸的人,常说他受了西方小说启发。其实,这启发本身就有数学因素。金庸的某些场面调度,一位大侠打退一拨又一拨对手,很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比如《白痴》里各种男人在娜达莎的房间进进出出。那时陀氏很流行,金庸年轻时大概读过。而陀氏在彼得堡的最大嗜好是观赏法国浪漫歌剧,追捧女演员。他的小说有舞台剧痕迹。但要学习这一手,必须具备很好的空间想象力。

一位美国同事请笔者辅导孩子的数学。给他找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里两道题(第二章第12、13题),看看很不同的叙述,免得脑袋被课本框住。欧教授纯用几何,我们现在说三角形某边长的平方,他说相同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笔者对那孩子说:你不是想读法律吗,古人那种不用代数公式而纯用语言的定理表达,就很像法律语言,复杂而精密。其实,西方所有的概念系统,祖宗都是欧几里德公理系统。这两道题,一道讲钝角三角形,另一道讲锐角三角形,合起来就是三角里的余弦定理。这是数学;也是对空间图形及图形间关系的语言描述;这也是理解其他复杂话语的训练;同时,通过定义“余弦”这样的高级概念,将欧教授的冗长句子转化为简单优雅的余弦定理,又是一种很曼妙的语言技巧。

(作者为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