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枪手,快枪手片花:昨夜无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36:34

昨夜无眠

 

大年初四,忙碌了几天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早早钻进了被窝……刚要进入酣梦,谁想被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给搅了。

倏然想到午夜十二点,是“破五”的日子。尽管许多人已经不知道“破五”的由来,但正月初五黎明即起燃放鞭炮的习俗,依然在许多人从众心理的相互影响下,有意无意也都凑凑热闹,寄希望于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烟花爆竹。不是因为它的俗气,而是觉得它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它的噪音分贝,让人难以忍受,而且释放出的烟雾废气,大有让人窒息的不爽,产生的垃圾,散落在大街小巷,更是肮脏不堪。

已然不能入睡,索性起来观察思考。透过玻璃窗,夜幕下浑浊的空气中,立交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把尾气释放的二氧化氮与烟花爆竹散发的二氧化硫交织在一起,在半空中形成了雾霾,使路灯格外地昏暗。我紧闭四窗,关严阳台门,生怕废气钻进屋里,但还是有少量浊气溜进来。

联想到,除夕烟花让北京PM10爆表,飙至1593微克/立方米的报道,不觉有些不寒而栗。依申城当下的PM10指数,不会比北京除夕的污染度强多少。按照目前的国家标准,PM10的日均值如果在500微克/立方米以上就是“重度污染”。而按照即将颁布的空气质量新标准,PM2.5日均值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才为达标。可见烟花爆竹,是加速空气质量恶化的推手。

殊不知,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我们人体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当燃放烟花爆竹硝烟弥漫时,人们在不经意中吸入,对我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并对眼睛也也有刺激作用,还是诱发一些疾病的罪魁祸首。仅在2011年春节期间,全国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2211起,其中死亡10人,受伤2436人;而发生火灾则达5945起,其中152米高的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夏被烧通了天,损失达30亿元,实在令人惊愕。此外,生产烟花爆竹所需纸张、火药和发光材料等,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极为惊人。这对于中国在去年刚刚闭幕的德班气候大会上,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整治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的主张,不仅相悖且相去甚远。

应该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对烟花爆竹由大鸣大放到限放、禁放,是低碳发展的历史必然。这着实让中国人难免有些纠结。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已有约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民族风俗习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祭祀庆典等民间燃放之风盛行,包括生产商的红利,很难让烟花爆竹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50%,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任重道远,且承诺将要付出经济代价。

现实告诉我们,虽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是相信睿智的中国人,纵然会想出好办法。譬如,大力提倡移风易俗,用文明新尚替代千年旧俗,传承历史文化,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实质。同时,用运用高科技手段,发明电子烟花爆竹,取代传统的烟花爆竹,不再释放有毒气体和垃圾,并可以反复多次地使用。还可以,开发烟花爆竹软件,在电脑和换联网上“燃放”,对于5亿网民来说不啻也是一件幸事。更多的燃放烟花爆竹的爱好者,可以再网上大放特放,既不污染环境,也不妨碍别人。嫌不过瘾的,到电影院与能够产生互动效果的宽银幕或立体电影屏幕,一显身手。总之,能开发新的文化产业,好处多多不是?

晨曦来临,尽管弥漫的硝烟已经散去,但空气中依然充斥着轻度污染,阴雨裹着雾霾,颠覆了连续四日的晴朗。揉揉略带血丝的眼睛,我伸伸懒腰,倒有了几分倦意……

(201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