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执法者高清:垃圾讀多了,就不能接受經典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0:58

垃圾讀多了,就不能接受經典了

收藏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 新華網    發布者:飞虎 瀏覽24次 時間:2012年1月26日 18:01

北京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主任葉朗教授面前,擺著一摞摞打印出來的A4紙,這是他的博士生在互聯網上搜集的關於美學的最新言論。採訪過程中,葉朗教授會時不時拿起一份作出評論——「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這不很妥當」……儘管不上網,這位72歲的美學家,依然對教授面前,擺著一摞摞打印出來的A4紙,這是他的博士生在互聯網上搜集的關於美學的最新言論。採訪過程中,葉朗教授會時不時拿起一份作出評論——「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這不很妥當」……儘管不上網,這位72歲的美學家,依然對網絡話題和現實保持關注。

這種關注也體現在8月13日剛剛閉幕的世界美學大會上。這屆首次在中國召開但規模空前的美學大會,讓淡出公眾視野中國召開但規模空前的美學大會,讓淡出公眾視野年的美學和美學家,再次吸引了公眾的注意。

「這些年美學一直在沉靜地發展,絕不是網上說的『被邊緣化』。」作為會議主持人,葉教授說,現在已經有些美學家站出來,對當代文化中的問題發表意見,這是好現象,「因為美學要回應時代的呼聲——當物質的和功利的要求佔據統治地位時,我們需要拯救精神。」

我們社會現在很缺藝術批評

中國青年報:請您介紹一下這次美學大會。

葉朗:這次美學大會是世界美學大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我們正式註冊的會員大概有800人,其中外國會員300多人,國內400多人。如果加上旁聽的200多人,就超過1000人了。不限制人數的話,還會更多。作為國際學術會議,這樣的規模是空前的。我看到有媒體報道說「世界的大會,寂寞的美學」。他沒到會場,怎麼知道寂寞還是熱鬧的呢?

中國有那麼多人關注美學,這讓很多外國學者很驚訝。在西方,美學是哲學下面的分支學科,學術性特別強,讀者面很小。但中國不一樣,我們歷史上還出現過「美學熱」。這是中國美學不同於外國美學很重要的地方。

中國青年報:「寂寞」之說,是與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比較而言。

葉朗: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了「文化熱」,其中包括「美學熱」。那時「文革」結束整個民族都在反思,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想尋找對一些問題的解答,於是拚命地去讀哲學書、美學書。湯一介先生當時辦了一個關於中西比較文學的函授班,學術性很強,結果全國有一萬多人報名。湯先生請我到西安為函授班學生講課時,很多工廠裡的工人請假自費從陝西各地跑來聽,因為他們關心文化,這和當時整個社會的思想解放浪潮有關,與人性論、人道主義聯繫在一起。

中國青年報:後來呢?

葉朗:到了90年代,鄧小平南巡談話後,很多年輕人下海經商,「文化熱」消退,「美學熱」也就消退了,美學研究進入一個沉靜時期。有人認為美學被「邊緣化」了,我認為說這話的人不太瞭解情況。「美學熱」是在一個特定社會背景下出現的現象,並非美學理論本身發展的規律。恰恰是沉靜之後,美學工作者開始深入做理論研究,這對美學發展是有利的。

美學是學術性很強的,不一定直接跟社會現實問題掛鉤,而是在基礎理論層面,發揮長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一般人看不到。過去經常有人批評說,「脫離實際,都在概念裡打圈子。」可哲學和美學研究是理論思維,不能脫離概念體系。

中國青年報:我們感覺,美學這些年確實在淡出公眾視野,大家也不知道美學領域有什麼研究成果了。

葉朗:當下社會傾向是功利的、物質的、技術的東西佔絕對統治地位,精神層面被忽視了。美學近些年確實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我覺得,美學工作者在基礎理論研究上要靜下心來做,不要追求表面熱鬧。其實現在美學學術這塊,真能坐下來做學問的人不是很多。基本理論的研究確實很難,也沒有轟動效應。

另一方面,美學和社會現實也有密切關係,比如我們當前的藝術教育、藝術思潮、藝術批評等內容。有些美學家也會出來對這些問題直接發言,我覺得這很好。我們社會現在很缺藝術批評,確實要有意識地推動一下。

我們迫切需要大批評家來引導時代藝術的潮流

中國青年報:美學如何推動藝術批評?

葉朗:19世紀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像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他們寫的藝術批評,引導了當時整個社會的藝術思潮,影響極大。我們如今正缺少嚴肅、健康的藝術批評。有的人喜歡自我吹捧和互相吹捧。現在一方面是沒有藝術批評,另一方面是沒有藝術批評的環境和風氣。你要批評,馬上就有人罵你,甚至找打手打你。我們需要扶持、發展嚴肅健康的藝術批評,營造藝術批評的良好環境。你可以反批評,但不能謾罵。

有人說「藝術沒有高低之分」。怎麼會沒有高低之分呢?那些粗俗的東西能和《紅樓夢》、托爾斯泰、貝多芬比?現在很多人就散佈這些東西,是完全不對的,把價值完全削平了。藝術批評可以引導一個時代的藝術思潮,我們迫切需要出現一些大批評家,來引導時代藝術的潮流。但這需要我們逐步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其中媒體應該起很大作用。媒體不要沒有原則地吹捧那些低俗的東西。

中國青年報:媒體報道那些東西,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大眾喜歡吧。

葉朗:不能說大眾喜歡就是好的、大眾的趣味就一定是天然合理的,因為大眾的趣味不可避免地會受時尚、潮流和媒體的影響。藝術應對讀者和觀眾起到引導和教育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現在有些人說對小孩子不要教育,要讓他們自由發展。哪有絕對的自由?他們不是受這個影響就是受那個影響。

俄羅斯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從小我母親就讓我看《戰爭與和平》,從此《戰爭與和平》就成為我品位的標準,我再也不能忍受那些垃圾了。」如果我們現在整天讓青少年閱讀垃圾,那麼他們就再也不能接受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從小我母親就讓我看《戰爭與和平》,從此《戰爭與和平》就成為我品位的標準,我再也不能忍受那些垃圾了。」如果我們現在整天讓青少年閱讀垃圾,那麼他們就再也不能接受經典了。這非常危險,因為現在媒體對青少年影響越來越大,電視、網絡天天都是「超女」、「快男」排行榜,他們腦子裡就會充滿這些東西。媒體工作者應該有一種道德感、責任感,不能為追求收視率,將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置於不顧。

經典事關民族氣脈不容解構

中國青年報:現在互聯網上對草根的東西特別推崇。

葉朗:網上的言論雖然鋪天蓋地,但也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廣大群眾的真正心願和追求。清華大學教授肖鷹,曾經去吉林訪問二人轉的老藝人,那些老藝人就說,「你出來寫文章太好了,我們沒有說話的地方,你代我們說話了。」不要以為這些人沒有在網上發言就沒有意見,只是現在報紙、電視、網絡的話語權被壟斷了。還有電影院線,都被國內外的大片壟斷了。我們應該專門講一講,到底什麼才能真正代表大眾趣味?現在有些人藉著說大眾趣味,又回到反文化的立場上去,我認為是不對的。媒體不應該給這些東西提供空間。

中國青年報: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很多高學歷的人也喜歡「快男」、「超女」、「小瀋陽」,感覺挺雅俗共賞的。為什麼高雅的東西不能雅俗共賞,成為社會主流?

葉朗:我們並不反對通俗藝術,但我想:第一,不要用通俗、流行的藝術排斥高雅藝術和經典藝術。因為只有高雅藝術和經典藝術才能引導青少年追求更高、更深、更遠的東西,流行藝術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第二,我們要防止通俗藝術走向「三俗」。通俗在適應大眾審美愛好的同時,也要提升大眾的趣味。王朝聞有句名言,「適應是為了征服。」適應你的趣味,是為了提升你。

「小瀋陽」們是有他們的觀眾,但不能把藝術舞台變成他們的天下。有些格調、趣味很低的東西可以在歌廳演出,但不能出現在國家舞台上。國家舞台上演出的東西應該代表國家的最高水平。

中國青年報:通俗藝術怎麼提升?

葉朗:一些藝術家可以參與普及藝術的工作。宋詞,本來也是流行藝術,但柳永等文人藝術家參與進來,就把它提升了。

大眾審美趣味需要提高。過去我們常說「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這話沒有錯。高雅的東西怎麼能慢慢讓更廣大的人民接受,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比如說昆曲。我們把白先勇的《牡丹亭》引進北大,演了好多場,很受大學生歡迎。他們發現原來中國傳統藝術如此的美,有學生還說「美得叫人心碎」。

這裡面,白先勇他們做了很多工作,服裝、化妝、舞台、美術、燈光等等,都下了很多工夫。要考慮古典和現代怎麼銜接,而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因為湯顯祖那時的演出,肯定和現在不一樣。黑格爾說,古代作品拿到今天來,肯定要改編,「美是顯現給人看的」。我們要讓當代觀眾感到熟悉、喜歡古典,就必須融入現代的趣味。

中國青年報:最近有很多名著被改編後搬上螢幕,也說是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讀傳統文化。您感覺怎麼樣?

葉朗:改編名著,有利於經典作品的普及,我是贊成的。但是,改編經典,必須非常謹慎,要在融入現代趣味的同時,保持它原有的品位,不能把它「解構」。為什麼?經典已經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與民族生存的氣脈有聯繫,不能損害它。有人說,《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眼光,新《三國》是今天導演的眼光。何必比較?《三國演義》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你可以改編,但要尊重它。

我看有的觀眾說得非常好——世界上每個擁有優秀文化遺產的民族,都對自己的文化抱著絕對敬畏的態度。從沒聽說過俄羅斯人以戲謔的態度翻拍托爾斯泰的作品,英國人也不會戲說莎士比亞。一個民族只有尊重自己的祖先和文化,才能獲得其他民族真正的尊重。

中國藝術的最大特點是重視精神層面,丟掉這個就把中國藝術傳統丟掉了

中國青年報:您曾說,中國美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引導人們去追求詩意的人生、創造的人生、愛的人生。而對於那些在城市「蝸居」的農民工和大學生,他們都還掙扎在柴米油鹽之中,「詩意、創造、愛」的人生似乎很難屬於他們。

葉朗:事實上,即使是「蝸居」,現在年輕人的物質生活跟過去比還是改善了。我大學畢業後,在集體宿舍住了15年,之後又在一個10平方米的房間裡住了10年。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確實有聯繫,但不能說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差,就不能追求高遠的精神生活。

其實,我們從歷史記載和古代詩歌中可以看到,中國老百姓常常在平凡的生活中著意營造詩意的氛圍,這種氛圍往往沁入人的心靈最深處。我們從老北京藍天傳來的鴿哨聲,可以看到那時的人們如何尋求平淡生活的快意。中國老百姓的這種文化性格和審美情趣,對於民族生存和歷史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國青年報:現在國人還能營造這種詩意的氛圍嗎?

葉朗:教育有時很難抵得過經濟的力量,但正因為現在物質、功利的東西佔了統治地位,所以拯救精神就成了時代的呼聲。美學應該回應時代的呼喚。強調精神的價值和心靈的作用,也正是中國傳統美學的特點。

國外有的漢學家在研究中國藝術時,考證很細,特別注重物質層面,而精神的東西反被抽掉了。我們國內一些電影也想以「中國元素」來吸引觀眾,但他們抓住的都是「物」和「技」層面的元素、符號,把文化精神的內涵抽掉了。其實,中國藝術的最大特點,是十分重視精神層面,用宗白華先生的話說,中國藝術是一個「永恆的靈的空間」,丟掉這個就是把中國藝術傳統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