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电话区号:唐钧:提高企业养老金不能只算经济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44:10
唐钧:提高企业养老金不能只算经济账
发布时间:2010-12-25 来源:东方早报 类型:时事评论
        在我们即将迈向新的十年之际,中央政府给企业退休人员送来了一个利好消息。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会议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

       毫无疑问,这项新政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所有的社会保障教科书上都会告诉我们:社会保障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可升不可降”的“刚性”原则。这在发达国家是显性的,执政党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下次选举时就会吃大亏。在中国,“刚性”的表现可能是隐性的,但民心所向,也是一个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政治因素。

       多年来企业退休金的标准过低,这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潜藏的不稳定因素。据报道,中国现有企业退休人员逾5000万元。目前,企业退休金的月人均收入在1320元上下,“总体待遇水平”在六年中翻了一番。但是,从绝对数看,这个平均水平应该说还是偏低的。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原因:其一,近年来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尤其是国家统计局统计分类中的“食品”和“居住”这两大项。若以2004年的相关数据为100%,仅在2005年到2008年的四年中,食品类价格就上涨30%以上,居住类价格也上涨20%以上。上述这几类“居民消费价格”与退休人员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其二,与退休人员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费用中的自付部分至少在30%以上。考虑到两个影响因素,企业退休人员从增加养老金中得到实际好处打了折扣。所以,从明年1月1日起,再度增加企业养老金仍然很有必要。

       这样的疑惑可能会有:照此年复一年地增加企业养老金,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会不会有朝一日崩盘?如果我们只是就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谈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只是从这项制度每年的保险费收入和养老金支出来谈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会”。实际上,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后的第二年(1997年)就已经收不抵支了,以后每年都要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转。2009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46亿元”,这个数字是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18.5%。

       如上所述,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筹措早已是“三方机制”,即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面共同筹资。不要惊讶,这种筹资机制完全合乎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完全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还有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物价上涨等因素。

       现在发达国家似乎到处都在闹养老保险的危机,除了人口老化之外,其实失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增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个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时,也讲充分就业。上世纪60年代初,其失业人口只有1.6%,而现在普遍都在10%以上。失业同时意味着不交或少交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基金当然要“差钱”。有意思的是,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不下,就拿社会保障制度来当“替罪羊”,其结果就是拿老年人口、贫困人口来开刀。

       中国的情况当然不同,但当前也有类似之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那么快就出现亏空,原因之一恐怕是没有把作为三分之一“冗员”的下岗失业考虑进去。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健康发展,那么,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制度也能可持续地发展。这两者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共存共荣的。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考虑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地总在自己划定的一个小框框中算来算去,而是要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社会保障是国家的责任,满足老百姓,尤其是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执政者必须考虑的事。所以,现在传来利好消息,其实质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重视和保证。从长远看,社保基金的筹措应该把国有土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考虑进去,这才是相关立法应该干的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